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6081发布日期:2020-04-10 17:1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冷却循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循环降温设备中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然而在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在使用时其结构简单,并且其冷却效率低,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以及其吸热组件中的设备在使用时无法做的随机组装以及无法适应不同高度的锅炉冷却,故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系统,包括冷却塔两侧均镶嵌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均镶嵌有海绵仓,所述海绵仓通过排气管与冷却塔内部相互贯通,所述的冷却塔上表面中心位置镶嵌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冷却塔相互贯通,所述的冷却塔与两个排气管相对位置处均处镶嵌有第一冷却铝管,所述第一冷却铝管位于进水口正下方。

所述的冷却塔内套接有连接内架,所述的连接内架顶端轴心位置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均焊接有离心板,所述的离心板通过限位环与连接内架套接在连接内架内,所述的离心板上表面靠近中部处外围焊接有外板,所述的离心板上外围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离心板两侧的冷却塔上均镶嵌有第二冷却铝管,所述的连接内架外围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中部呈弧形结构,所述进气口的弧形结构中部填充有海绵球,所述的离心板中部呈半球形结构。

所述的冷却塔下表面靠近边缘处均匀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三通管,所述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三通管。

优选的,两个所述的三通管之间均通过磁铁管相互贯通,所述的两个磁铁管与两个三通管形成一组吸热管道。所述的磁铁管上下两端分别镶嵌有连接口,每组所述的吸热管道均通过连通管相互连接,所述的吸热管道之间通过连接口与连通管相互贯通连接。

优选的,传动杆;以及齿轮槽,所述的传动杆焊接在连接板内,所述的传动杆底端开设有齿轮槽。

优选的,电机支架;以及小电机,所述的传动杆下方的连接内架内壁焊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的电机支架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小电机,所述的小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与齿轮槽相互啮合,所述的小电机配合传动杆为离心板提供动力。

优选的,底架;伸缩杆;以及螺纹杆,所述的冷却塔外围底端均匀焊接有四个底架,所述底架下表面均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围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的螺纹套用于固定其升降高度的。

优选的,底板;防滑垫;所述的螺纹杆底端焊接有环形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均匀黏贴有防滑垫,其中所述的底板由铜制材料构成,使用时可在环形底板上摆放配重物加大其自身重力加强其稳定,所述的防滑垫采用橡胶材料构成,加强其防滑性能。

优选的,所述海绵仓内填充有海绵块,所述的第一冷却铝管的数量为十三根,所述的离心板两侧的第二冷却铝管数量均为十一根,所述的第一冷却铝管的厚度为零点四毫米,所述的第二冷却铝管的厚度为零点三毫米。

优选的,所述连接内架底端用于连接空调冷气管,所述的进气口的直径为一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磁铁管以及三通管和连接口,使得在使用时可以实现其吸热组件的组装可以实现其对不同高度的过滤进行使用,并且经过离心板以及多个第一冷却铝管以及第二铝管的作用,使得其使用时更有效的进行吸热散热降温的目的,使得其冷却效果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主视结构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磁铁管与三通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冷却塔;101-进水口;102-第一冷却铝管;103-排气口;104-海绵仓;105-排水口;106-第二冷却铝管;200-离心板;201-外板;202-通孔;203-齿轮槽;204-连接板;205-连接内架;206-进气口;207-海绵球;208-传动杆;209-电机支架;210-小电机;300-底架;301-伸缩杆;302-螺纹杆;303-螺纹套;304-防滑垫;305-底板;400-磁铁管;401-三通管;402-连接口;403-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主视结构式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系统,包括冷却塔100两侧均镶嵌有排气管103,所述排气管103一端均镶嵌有海绵仓104,所述海绵仓104通过排气管103与冷却塔100内部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塔100上表面中心位置镶嵌有进水口101,所述进水口101与冷却塔100相互贯通,所述的冷却塔100与两个排气管103相对位置处均处镶嵌有第一冷却铝管102,所述第一冷却铝管102位于进水口101正下方,所述的冷却塔100下表面靠近边缘处均匀开设有排水口105。

其中,伸缩的冷却塔100在注入吸收大量热量的水流后进入进水口101内,再经过第一冷却铝管102内壁与外架相互贯通,使得在使用时进行快速降温。

所述的冷却塔100内套接有连接内架205,所述的连接内架205顶端轴心位置套接有连接板204,所述连接板204顶端均焊接有离心板200,所述的离心板200通过限位环与连接内架205套接在连接内架205内,所述的离心板200上表面靠近中部处外围焊接有外板201,所述的离心板200上外围均匀开设有通孔202,所述的离心板200两侧的冷却塔100上均镶嵌有第二冷却铝管106,所述的连接内架205外围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206,所述的进气口206中部呈弧形结构,所述进气口206的弧形结构中部填充有海绵球207,所述的离心板200中部呈半球形结构。

其中,经过第一冷却铝管102的吸热后,之后经过离心板200的作用将热水甩出,甩出的过程中加速其中水流与空气接触摩擦速度,让其热量快速散失,并且甩出后进入第二冷却铝管106处进行二次吸热散热过程,此过程中连接内架205连接制冷空调风口,让冷空气经过进气口206进入到冷却塔100内,对冷却塔100内的热蒸汽进行冷凝,加强其降温冷却效果。

所述的冷却塔100还包括:

传动杆208;电机支架209;以及小电机210;齿轮槽203,所述的传动杆208焊接在连接板204内,所述的传动杆208底端开设有齿轮槽203,所述的传动杆208下方的连接内架205内壁焊接有电机支架209,所述的电机支架20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小电机210,所述的小电机210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与齿轮槽203相互啮合。

其中,所述的小电机210配合传动杆208为离心板200提供动力。

所述的冷却塔100还包括:

底架300;伸缩杆301;底板305;防滑垫304;螺纹杆302,所述的冷却塔100外围底端均匀焊接有四个底架300,所述底架300下表面均焊接有伸缩杆301,所述伸缩杆301内套接有螺纹杆302,所述螺纹杆302外围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03,所述的螺纹杆302底端焊接有环形底板305,所述底板305下表面均匀黏贴有防滑垫304。

其中,所述的底板305由铜制材料构成,使用时可在环形底板305上摆放配重物加大其自身重力加强其稳定,所述的防滑垫304采用橡胶材料构成,加强其防滑性能,所述的螺纹套303用于固定其升降高度的。

所述海绵仓104内填充有海绵块,所述的第一冷却铝管102的数量为十三根,所述的离心板200两侧的第二冷却铝管106数量均为十一根,所述的第一冷却铝管102的厚度为零点四毫米,所述的第二冷却铝管106的厚度为零点三毫米,所述连接内架205底端用于连接空调冷气管,所述的进气口206的直径为一厘米。

综上所述:所述的冷却塔100在注入吸收大量热量的水流后进入进水口101内,再经过第一冷却铝管102内壁与外架相互贯通,使得在使用时进行快速降温,再经过第一冷却铝管102的吸热后,之后经过离心板200的作用将热水甩出,甩出的过程中加速其中水流与空气接触摩擦速度,让其热量快速散失,并且甩出后进入第二冷却铝管106处进行二次吸热散热过程,此过程中连接内架205连接制冷空调风口,让冷空气经过进气口206进入到冷却塔100内,对冷却塔100内的热蒸汽进行冷凝,加强其降温冷却效果,热空气上升经过排气口103排出,而后水流经过排水口105排出经过水泵进行循环降温。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主视结构式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磁铁管与三通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电厂用锅炉循环降温系统,包括冷却塔100两侧均镶嵌有排气管103,所述排气管103一端均镶嵌有海绵仓104,所述海绵仓104通过排气管103与冷却塔100内部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塔100上表面中心位置镶嵌有进水口101,所述进水口101与冷却塔100相互贯通,所述的冷却塔100与两个排气管103相对位置处均处镶嵌有第一冷却铝管102,所述第一冷却铝管102位于进水口101正下方,所述的冷却塔100下表面靠近边缘处均匀开设有排水口105。

其中,所述的冷却塔100在注入吸收大量热量的水流后进入进水口101内,再经过第一冷却铝管102内壁与外架相互贯通,使得在使用时进行快速降温。

所述的冷却塔100内套接有连接内架205,所述的连接内架205顶端轴心位置套接有连接板204,所述连接板204顶端均焊接有离心板200,所述的离心板200通过限位环与连接内架205套接在连接内架205内,所述的离心板200上表面靠近中部处外围焊接有外板201,所述的离心板200上外围均匀开设有通孔202,所述的离心板200两侧的冷却塔100上均镶嵌有第二冷却铝管106,所述的连接内架205外围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206,所述的进气口206中部呈弧形结构,所述进气口206的弧形结构中部填充有海绵球207,所述的离心板200中部呈半球形结构。

其中,经过第一冷却铝管102的吸热后,之后经过离心板200的作用将热水甩出,甩出的过程中加速其中水流与空气接触摩擦速度,让其热量快速散失,并且甩出后进入第二冷却铝管106处进行二次吸热散热过程,此过程中连接内架205连接制冷空调风口,让冷空气经过进气口206进入到冷却塔100内,对冷却塔100内的热蒸汽进行冷凝,加强其降温冷却效果。

所述的冷却塔100还包括:

传动杆208;电机支架209;以及小电机210;齿轮槽203,所述的传动杆208焊接在连接板204内,所述的传动杆208底端开设有齿轮槽203,所述的传动杆208下方的连接内架205内壁焊接有电机支架209,所述的电机支架209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小电机210,所述的小电机210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与齿轮槽203相互啮合。

其中,所述的小电机210配合传动杆208为离心板200提供动力。

所述的冷却塔100还包括:

底架300;伸缩杆301;底板305;防滑垫304;螺纹杆302,所述的冷却塔100外围底端均匀焊接有四个底架300,所述底架300下表面均焊接有伸缩杆301,所述伸缩杆301内套接有螺纹杆302,所述螺纹杆302外围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03,所述的螺纹杆302底端焊接有环形底板305,所述底板305下表面均匀黏贴有防滑垫304。

其中,所述的底板305由铜制材料构成,使用时可在环形底板305上摆放配重物加大其自身重力加强其稳定,所述的防滑垫304采用橡胶材料构成,加强其防滑性能,所述的螺纹套303用于固定其升降高度的。

所述海绵仓104内填充有海绵块,所述的第一冷却铝管102的数量为十三根,所述的离心板200两侧的第二冷却铝管106数量均为十一根,所述的第一冷却铝管102的厚度为零点四毫米,所述的第二冷却铝管106的厚度为零点三毫米,所述连接内架205底端用于连接空调冷气管,所述的进气口206的直径为一厘米。

所述的排水口105通过管道连接有三通管401,所述的进水口101通过管道连接有三通管401,两个所述的三通管401之间均通过磁铁管400相互贯通,所述的两个磁铁管400与两个三通管401形成一组吸热管道,所述的磁铁管400上下两端分别镶嵌有连接口402,每组所述的吸热管道均通过连通管403相互连接,所述的吸热管道之间通过连接口402与连通管403相互贯通连接。

其中,配合吸热管道的作用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贴合锅炉外壁进行吸收热量,初步降温结束后可将组装后的吸热管道至于其锅炉内壁由于其磁铁管400的作用吸附在内部进行快速吸热加速其降温过程。

综上所述,使用时首先将小电机210开启,而后将空调冷风管连接到连接内架205底端,而后将三通管401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进水口101上以及出水口105上,并且将每组吸热管道连接好,其中管道配合水泵,最顶端与最低端的连接口402进过盖子进行密封,而后将其置于需要降温的锅炉位置经过磁铁管400进行吸附安装,工作时吸热管道的作用在使用时可以更好的贴合锅炉外壁进行吸收热量,并且将热水经过水泵传输至冷却塔100内,经过所述的冷却塔100在注入吸收大量热量的水流后进入进水口101内,再经过第一冷却铝管102内壁与外架相互贯通,使得在使用时进行快速降温,再经过第一冷却铝管102的吸热后,之后经过离心板200的作用将热水甩出,甩出的过程中加速其中水流与空气接触摩擦速度,让其热量快速散失,并且甩出后进入第二冷却铝管106处进行二次吸热散热过程,此过程中连接内架205连接制冷空调风口,让冷空气经过进气口206进入到冷却塔100内,对冷却塔100内的热蒸汽进行冷凝,加强其降温冷却效果,热空气上升经过排气口103排出,而后水流经过排水口105排出经过水泵进行循环降温。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元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元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