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9226发布日期:2020-05-06 23:4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冷风在导风板的控制下吹入室内环境,相关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存在上下风的风向控制程序,但是上下风的控制仍然会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的情况,而在导风板上设置用于导风的微孔虽然能够满足无冷风直吹的需求,但是微孔出风只适合在环境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温度后的控制阶段,不能满足制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出风口;散风组件,设于空调出风口处,散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风组,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旋叶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散风组件电连接,并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出风口位置设置一个包含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散风组件,并控制散风组按照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避免了散风组件运行在整体控制下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等情况的出现,满足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

具体地,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旋叶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通过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来实现对每个散风组的控制。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个测温装置,测温装置配置为对与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进行测温,并将检测的目标区域的温度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按照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设置有至少两个测温装置,用于对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进行温度采集,并将检测得到的温度反馈至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采集得到的温度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状态,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并将接收的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无风感指令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的指令接收模块,其中,指令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根据无风感指令所确定的目标区域选取对应的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并对目标区域选取对应的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物体检测模块,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检测的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物体的位置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设置有物体检测模块,物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物体的位置确定目标区域,进而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通过控制散风组的运行模式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个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通过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以实现相对散风组的左右无风感制冷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每个散风组包括:下盖和上盖,一个或多个旋叶与下盖转动连接;上盖与下盖盖合,上盖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导风圈,其中,导风圈与旋叶一一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散风组由上盖、下盖和一个或多个旋叶构成,其中,一个或多个旋叶与下盖转动连接,确保在一个或多个旋叶在转动过程中受到上盖和下盖的位置限定,降低脱落的风险,进而提高了一个或多个旋叶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导风圈对旋叶吹出的气流再次疏导,使得出风更柔和,无风感的效果更好。其中,上盖与下盖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也可以通过锁扣结构进行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每个散风组具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散风组的一个或多个旋叶转动;驱动装置设置于下盖上,并位于下盖远离上盖的一侧;或驱动装置设置在上盖与下盖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散风组具有驱动装置,其中,控制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来控制散风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旋叶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下盖,且远离上盖的一侧,避免驱动装置对气流形成阻挡,提高出风的顺畅性。

而将驱动装置设置在上盖与下盖之间,可以对驱动装置起到隐藏作用,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散风组包括多个旋叶,且同一散风组的多个旋叶中,相邻旋叶之间形成齿轮传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风组包括多个旋叶,其中,相邻旋叶之间形成齿轮传动,进而实现多个旋叶的联动控制,实现多个旋叶的集成设置,简化了散风组的整体结构,便于提高了装配速度,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相邻旋叶之间形成齿轮传动,确保多个旋叶的同时转动,便于散风组的旋叶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装置驱动多个旋叶中的任意一个旋叶转动,任意一个旋叶带动多个旋叶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驱动装置只需驱动多个旋叶中的任意一个旋叶转动,即可实现对多个旋叶的驱动控制,同时,由于同一个散风组只需一个驱动装置,设置驱动装置的空间会降低,故散风组件的整体体积会降低,进而便于散风组件的整体结构的进一步轻量化,便于进一步降低散风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散风组件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同时,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对多个旋叶的同步控制,以便得到最佳的出风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旋叶中至少两个沿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排布;和/或多个旋叶中至少两个垂直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排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旋叶中至少两个沿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排布,以提高散风组在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的送风宽度,同时使得散风组件的呈现长条状的外形,便于安装和更换,而多个旋叶中至少两个垂直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排布,多个旋叶吹出的气流相对于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呈现一种立体风,进而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制冷,同时,便于多个旋叶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处于未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运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散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空调器,12空调出风口,14散风组件,142旋叶,16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处于未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运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包括:空调出风口12;散风组件14,设于空调出风口12处,散风组件14包括至少两个散风组,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142,旋叶142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装置与散风组件14电连接,并以调节旋叶14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1,通过在空调出风口12位置设置一个包含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散风组件14,并控制散风组按照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避免了散风组件14运行在整体控制下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满足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

具体地,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142,旋叶142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通过调节旋叶14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来实现对每个散风组的控制。如靠近用户的散风组停止转动,远离用户的散风组转动,利用远离用户的散风组转动以确保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通过控制靠近用户的散风组停止转动以实现无风感的制冷控制。

如图2所示,散风组件14一部分或全部伸出空调出风口12,位于出风口外部的散风组件14可以对出风口的气流进行整流,散风组件14与导风板16拼合限定出腔体,腔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位于空调出风口12的外侧,且腔体与空调出风口12连通,空调器1的风机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空调出风口12向当前环境注入冷空气。

可选地,导风板16上设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1还包括:至少两个测温装置,测温装置配置为对与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进行测温,并将检测的目标区域的温度反馈给控制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1设置有至少两个测温装置,用于对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进行温度采集,并将检测得到的温度反馈至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采集得到的温度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状态,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可选地,至少两个测温装置可以集中设置在相同位置,如空调器1的外壳,也可以分散设置,如设置在散风组件14的两侧。

可选地,至少两个测温装置可以是用于接收温度的温度接收装置,温度接收装置可以与当前环境中的其他测温装置进行通讯,将接收到的温度发送至控制装置进行处理,以实现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1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并将接收的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无风感指令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的指令接收模块,其中,指令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根据无风感指令所确定的目标区域选取对应的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并对目标区域选取对应的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物体检测模块,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检测的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物体的位置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设置有物体检测模块,物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物体的位置确定目标区域,进而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通过控制散风组的运行模式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可选地,指令接收模块可以是空调器1与遥控装置(遥控器)通讯的模块相同,可选地,指令接收模块是红外线接收模块、蓝牙模块。

可选地,指令接收模块可以是空调器1用于与无线接入点进行通讯的模块,如应用wi-fi(wi-fi联盟创建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技术通讯的模块,也可以是应用(gsm,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技术通讯的模块。

具体地,控制装置接收目标区域的温度,并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14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至少两个测温装置与目标区域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设置,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选定的对应关系进行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至少两个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通过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以实现相对散风组的左右无风感制冷的控制。

图4和图5示出了空调器1的整体示意图。

如图5所示,散风组件14被划分成至少两个散风组(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每个散风组包括:下盖和上盖,一个或多个旋叶142与下盖转动连接;上盖与下盖盖合,上盖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导风圈,其中,导风圈与旋叶142一一对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散风组由上盖、下盖和一个或多个旋叶142构成,其中,一个或多个旋叶142与下盖转动连接,确保在一个或多个旋叶142在转动过程中受到上盖和下盖的位置限定,降低脱落的风险,进而提高了一个或多个旋叶14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导风圈对旋叶142吹出的气流再次疏导,使得出风更柔和,无风感的效果更好。其中,上盖与下盖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也可以通过锁扣结构进行连接。

可选地,下盖可以是多个集成在一起的,进而整个散风组由独立的一个上盖、一个独立的下盖和一个或多个旋叶142构成,通过将下盖和上盖分别进行集成,便于降低组装难度,进而提高组装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每个散风组具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散风组的一个或多个旋叶142转动;驱动装置设置于下盖上,并位于下盖远离上盖的一侧;或驱动装置设置在上盖与下盖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散风组具有驱动装置,其中,控制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来控制散风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旋叶142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下盖,且远离上盖的一侧,避免驱动装置对气流形成阻挡,提高出风的顺畅性。

而将驱动装置设置在上盖与下盖之间,可以对驱动装置起到隐藏作用,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可选地,驱动装置包括变频电机,进而实现对旋叶142转速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散风组包括多个旋叶142,且同一散风组的多个旋叶142中,相邻旋叶142之间形成齿轮传动。

在该实施例中,散风组包括多个旋叶142,其中,相邻旋叶142之间形成齿轮传动,进而实现多个旋叶142的联动控制,实现多个旋叶142的集成设置,简化了散风组的整体结构,便于提高了装配速度,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相邻旋叶142之间形成齿轮传动,确保多个旋叶142的同时转动,便于散风组的旋叶142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驱动装置驱动多个旋叶142中的任意一个旋叶142转动,任意一个旋叶142带动多个旋叶142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装置只需驱动多个旋叶142中的任意一个旋叶142转动,即可实现对多个旋叶142的驱动控制,同时,由于同一个散风组只需一个驱动装置,设置驱动装置的空间会降低,故散风组件的整体体积会降低,进而便于散风组件的整体结构的进一步轻量化,便于进一步降低散风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散风组件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同时,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对多个旋叶142的同步控制,以便得到最佳的出风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旋叶142中至少两个沿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排布;和/或多个旋叶142中至少两个垂直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排布。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旋叶142中至少两个沿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排布,以提高散风组在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的送风宽度,同时使得散风组件的呈现长条状的外形,便于安装和更换,而多个旋叶142中至少两个垂直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排布,多个旋叶142吹出的气流相对于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排列方向呈现一种立体风,进而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制冷,同时,便于多个旋叶142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