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发热管及其风道的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4360发布日期:2020-06-20 15:4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发热管及其风道的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炉,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发热管及其风道的微波炉。



背景技术:

微波炉采用可以产生高频微波的磁控管来对食物进行加热,但微波具有方向性,食物往往只有朝向微波发射口的一面才能吸收微波而产生热量,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一般会在腔体底部设置微波搅拌器,使定向的微波可以朝四面发散,从而提高食物的受热面。

但是尽管如此,食物仍然有很多面只能吸收较少的微波能,导致食物的加热不均匀。为了解决此问题,中国专利文献号cn2670787于2005年1月12日公开了一种新型微波炉,此微波炉在腔体顶壁设置发热管,利用发热管来弥补较难吸收微波能的食物顶面,从而提高食物的受热均匀度及加热速度,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食物受热均匀度,还设置了吹向发热管的风扇,使发热管的热量能够快速均匀地吹向食物。

上述微波炉中采用单独的风扇来吹发热管,由于风扇的电机一侧连通发热管,另一侧连通高温的磁控管,风扇电机在高温、高速的环境中运作,容易出现寿命短、异响等问题,一但风扇电机出现故障而停止运行,侧发热管的热量可能会逆向流向磁控管,进而影响磁控管的寿命,并且发热管会因风扇的停止运行而易烧毁,同时,采用单独的风扇来吹发热管,成本会增加,控制系统也比较复杂。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故障少、实用性强的具有发热管及其风道的微波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具有发热管及其风道的微波炉,包括相互连接的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腔体,箱体包括顶盖、底盖、侧盖和后盖,腔体侧壁与侧盖之间形成电气室,电气室内设有磁控管和变压器,腔体顶壁设有第一进风网孔,第一进风网孔上方设有发热管和罩设在发热管外围的发热管罩,腔体顶壁与顶盖之间的空间与腔体侧边的电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罩外围罩设有导风罩,导风罩朝向电气室的一侧设有进风缺口,发热管罩对应于进风缺口的位置设有第二进风网孔,后盖对应于电气室位置设有第三进风网孔,电气室内邻近第三进风网孔的位置设有风扇;微波炉工作时,风扇吹出的风向前流经磁控管和变压器,再向上流动,并经进风缺口和第二进风网孔流入发热管罩内,然后通过第一进风网孔流入腔体内。

所述发热管罩和导风罩均位于腔体顶壁靠后位置,腔体前侧设有腔体前板,导风罩与腔体前板之间设有顶部围条,顶部围条的一端连接于进风缺口的开口边沿、另一端贴近腔体前板,以使电气室吹过来的风进入进风缺口内,进而通过第二进风网孔进入发热管罩内。

所述顶部围条倾斜设置,发热管罩呈长方体形,顶部围条与发热管罩的前边形成一个“v”字形夹角。

所述顶部围条顶部与导风罩顶部平齐,顶部围条顶部与导风罩顶部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呈“v”字形,密封条的底部与顶部围条、导风罩贴合,密封条的顶部与顶盖贴合。

所述顶部围条的一端设有插接条,导风罩对应于插接条的位置设有插接口,插接条插入插接口内。

所述第二进风网孔位于发热管罩的前壁或顶壁上。

所述底盖与腔体底壁之间连接有底部围条,底部围条向前后方向延伸,以对电气室的底部内侧边进行遮挡。

所述腔体与电气室相对立的一侧壁上设有出风网孔,通过第一进风网孔流入腔体内的风最后通过出风网孔排出腔体外。

所述磁控管和变压器均位于风扇的前方,磁控管位于风扇的斜上方,变压器位于风扇的斜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炉通过压差,将风扇吹经磁控管和变压器的热风直接导向发热管,流经发热管后再吹入腔体,可以充分利用磁控管和变压器散发的热量,提高用电效率,同时,风扇紧邻箱体后盖的冷风入口,可避免传统技术中设置于磁控管与发热管之间的风扇因高温而使风扇电机故障,进而使发热管的热量逆向流向磁控管、影响磁控管的寿命,同时避免发热管烧毁。其具有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故障少、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微波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微波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微波炉不同方位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具有发热管及其风道的微波炉,包括相互连接的箱体1和门体2,箱体1内设有腔体3,箱体1包括顶盖1.1、底盖1.4、侧盖1.2和后盖1.3,腔体3侧壁与侧盖1.2之间形成电气室10,电气室10内设有磁控管11和变压器12,腔体3顶壁设有第一进风网孔3.3,第一进风网孔3.3上方设有发热管8和罩设在发热管8外围的发热管罩5,腔体3顶壁与顶盖1.1之间的空间与腔体3侧边的电气室10连通,发热管罩5外围罩设有导风罩4,导风罩4朝向电气室10的一侧设有进风缺口4.1,发热管罩5对应于进风缺口4.1的位置设有第二进风网孔5.1,后盖1.3对应于电气室10位置设有第三进风网孔1.5,电气室10内邻近第三进风网孔1.5的位置设有风扇9;第三进风网孔1.5、电气室10、腔体3顶壁与顶盖1.1之间的空间、第二进风网孔5.1、发热管罩5、第一进风网孔3.3和腔体3形成发热管风道,微波炉工作时,外界冷风从第三进风网孔1.5进入电气室10内,经风扇9吹出并流经前方的磁控管11和变压器12,再向上流动,进入腔体3顶壁与顶盖1.1之间的空间,然后经进风缺口4.1和第二进风网孔5.1流入发热管罩5内,再通过第一进风网孔3.3流入腔体3内,这样就可以将发热管8的热量吹入腔体3内对食物进行辅助加热。本微波炉,通过压差,将风扇9吹经磁控管11和变压器12的热风直接导向发热管8,流经发热管8后再吹入腔体3,可以充分利用磁控管11和变压器12散发的热量,提高用电效率,同时,风扇9紧邻箱体1后盖1.3的冷风入口,可避免传统技术中设置于磁控管与发热管之间的风扇因高温而使风扇电机故障,进而使发热管的热量逆向流向磁控管、影响磁控管的寿命,同时避免发热管烧毁。

发热管罩5和导风罩4均位于腔体3顶壁靠后位置,腔体3前侧设有腔体前板3.1,导风罩4与腔体前板3.1之间设有顶部围条6,顶部围条6的一端连接于进风缺口4.1的开口边沿、另一端贴近腔体前板3.1,以使电气室10吹过来的风可以进入进风缺口4.1内,进而通过第二进风网孔5.1进入发热管罩5内。

顶部围条6倾斜设置,发热管罩5呈长方体形,顶部围条6与发热管罩5的前边形成一个“v”字形夹角,以便达到更好的导风效果。

顶部围条6顶部与导风罩4顶部平齐,顶部围条6顶部与导风罩4顶部设有密封条7,密封条7呈“v”字形,“v”字形的密封条7更容易导风,密封条7的底部与顶部围条6、导风罩4贴合,密封条7的顶部与顶盖1.1贴合,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

顶部围条6的一端设有插接条6.1,导风罩4对应于插接条6.1的位置设有插接口4.2,插接条6.1插入插接口4.2内,实现顶部围条6与导风罩4的连接。

第二进风网孔5.1位于发热管罩5的前壁或顶壁上。

底盖1.4与腔体底壁之间连接有底部围条13,底部围条13向前后方向延伸,以对电气室10的底部内侧边进行遮挡,达到密封效果。

腔体3与电气室10相对立的一侧壁上设有出风网孔3.2,通过第一进风网孔3.3流入腔体3内的风最后通过出风网孔3.2排出腔体3外。

磁控管11和变压器12均位于风扇9的前方,磁控管11位于风扇9的斜上方,变压器12位于风扇9的斜下方。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