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用智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748发布日期:2020-07-07 14:2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庭用智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庭用智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人们能够更加舒心且方便的进行沐浴,现有的技术提供了一些可以实现温度控制功能的智能热水器,然而在实地的使用过程中,这些热水器为了防止缺水干烧,普遍会需要有外界水注入才会往外供应热水,这也导致在停水时,热水器内部的热水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庭用智能热水器,该家庭用智能热水器,可在停水时依然可持续供应热水器中的热水,进而使停水时热水器内部的热水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家庭用智能热水器,包括储水筒、注水管以及弹性软管,还包括持续供水机构、加压机构、出水管、加热环、限位机构以及排污机构;

所述注水管贯穿储水筒的外侧并延伸至储水筒的内腔中,所述弹性软管的右侧与注水管的左侧连通,所述持续供水机构与弹性软管的左侧连通,所述持续供水机构与储水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加压机构与储水筒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水管贯穿储水筒的外侧并与储水筒的内腔连通,所述加热环设置在储水筒内腔的左侧,所述限位机构与储水筒内壁的左侧连接,所述加热环套接在限位机构的外侧,所述排污机构贯穿储水筒底部的左侧并与储水筒的内腔连通;

所述持续供水机构包括密封压水块、导流管、止回阀、多节伸缩杆以及弹簧;

所述密封压水块的外侧与储水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流管贯穿密封压水块的右侧并延伸至密封压水块的左侧,所述止回阀与导流管的右侧连通,所述弹性软管与止回阀的右侧连通,所述多节伸缩杆与密封压水块的右侧连接,所述多节伸缩杆远离多节伸缩杆的一端与储水筒内壁的右侧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多节伸缩杆的外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密封压水块的外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储水筒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压缩气缸、气泵、加压管以及导气管;

所述压缩气缸与储水筒的外侧连接,所述气泵安装在压缩气缸的顶部,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压缩气缸的内腔连通,所述压缩气缸通过加压管与导气管连通,所述导气管远离加压管的一端贯穿储水筒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储水筒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块;

所述支撑杆的左侧与储水筒内壁的左侧连接,所述加热环套接在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支撑块与支撑杆的右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排污管以及封盖;

所述排污管的顶部贯穿储水筒底部的左侧并与储水筒的内腔连通,所述封盖螺纹连接在排污管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储水筒的内腔为圆筒形,所述密封压水块为圆盘形,所述密封压水块的直径与储水筒的内径相等。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庭用智能热水器。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家庭用智能热水器,在停水时,止回阀将储水筒内侧的水进行封堵,从而配合弹簧的弹力,使弹簧推动密封压水块,使密封压水块对位于储水筒内腔中的水进行加压,从而使储水筒内腔中的水可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出水管,进而使此装置在外界停水时依然可以供应热水,解决了传统智能热水器在停水时无法供应热水的问题。

(2)该家庭用智能热水器,通过支撑杆和支撑块的设置,使支撑块可在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下对密封压水块进行限位,从而使密封压水块在接触到支撑块后就不会再向左移动,进而使加热环始终能够被水所浸泡,避免了加热环发生干烧的问题,进一步的降低了加热环的故障率,使此装置的故障率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储水筒1、注水管2、弹性软管3、持续供水机构4、密封压水块41、导流管42、止回阀43、多节伸缩杆44、弹簧45、加压机构5、压缩气缸51、气泵52、加压管53、导气管54、出水管6、加热环7、限位机构8、支撑杆81、支撑块82、排污机构9、排污管91、封盖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庭用智能热水器,包括储水筒1、注水管2以及弹性软管3,还包括持续供水机构4、加压机构5、出水管6、加热环7、限位机构8以及排污机构9;

注水管2贯穿储水筒1的外侧并延伸至储水筒1的内腔中,弹性软管3的右侧与注水管2的左侧连通,持续供水机构4与弹性软管3的左侧连通,持续供水机构4与储水筒1的内壁滑动连接,加压机构5与储水筒1的内腔连通,出水管6贯穿储水筒1的外侧并与储水筒1的内腔连通,加热环7设置在储水筒1内腔的左侧,限位机构8与储水筒1内壁的左侧连接,加热环7套接在限位机构8的外侧,排污机构9贯穿储水筒1底部的左侧并与储水筒1的内腔连通;

持续供水机构4包括密封压水块41、导流管42、止回阀43、多节伸缩杆44以及弹簧45;

密封压水块41的外侧与储水筒1的内壁滑动连接,导流管42贯穿密封压水块41的右侧并延伸至密封压水块41的左侧,止回阀43与导流管42的右侧连通,弹性软管3与止回阀43的右侧连通,多节伸缩杆44与密封压水块41的右侧连接,多节伸缩杆44远离多节伸缩杆44的一端与储水筒1内壁的右侧连接,弹簧45套接在多节伸缩杆44的外侧,弹簧45的一端与密封压水块41的外侧连接,弹簧45的另一端与储水筒1的内壁连接。

在停水时,止回阀43将储水筒1内侧的水进行封堵,从而配合弹簧45的弹力,使弹簧45推动密封压水块41,使密封压水块41对位于储水筒1内腔中的水进行加压,从而使储水筒1内腔中的水可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出水管6,进而使此装置在外界停水时依然可以供应热水,解决了传统智能热水器在停水时无法供应热水的问题。

加压机构5包括压缩气缸51、气泵52、加压管53以及导气管54;

压缩气缸51与储水筒1的外侧连接,气泵52安装在压缩气缸51的顶部,气泵52的输出端与压缩气缸51的内腔连通,压缩气缸51通过加压管53与导气管54连通,导气管54远离加压管53的一端贯穿储水筒1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储水筒1的内腔中。

在停水时,压缩气缸51内腔中的高压空气通过加压管53和导气管注入储水筒1的内腔中,使储水筒1内腔中的气压增大,从而使气压配合弹簧45共同施加给密封压水块41一个向左的推动力,进而使密封压水块41可更加方便的对位于储水筒1内腔中的水进行加压,从而使储水筒1内腔中的水可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出水管6,进而使此装置在外界停水时依然可以供应热水,解决了传统智能热水器在停水时无法供应热水的问题。

限位机构8包括支撑杆81和支撑块82;

支撑杆81的左侧与储水筒1内壁的左侧连接,加热环7套接在支撑杆81的外侧,支撑块82与支撑杆81的右侧连接。

通过支撑杆81和支撑块82的设置,使支撑块82可在支撑杆81的支撑作用下对密封压水块41进行限位,从而使密封压水块41在接触到支撑块82后就不会再向左移动,进而使加热环7始终能够被水所浸泡,避免了加热环7发生干烧的问题,进一步的降低了加热环7的故障率,使此装置的故障率大幅降低。

排污机构9包括排污管91以及封盖92;

排污管91的顶部贯穿储水筒1底部的左侧并与储水筒1的内腔连通,封盖92螺纹连接在排污管91的底部。

储水筒1的内腔为圆筒形,密封压水块41为圆盘形,密封压水块41的直径与储水筒1的内径相等。

在使用时,通过止回阀43将储水筒1内侧的水进行封堵,从而配合弹簧45的弹力,使弹簧45推动密封压水块41,使密封压水块41对位于储水筒1内腔中的水进行加压,从而使储水筒1内腔中的水可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出水管6,进而使此装置在外界停水时依然可以供应热水,解决了传统智能热水器在停水时无法供应热水的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家庭用智能热水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