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9000发布日期:2020-06-09 21:0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同时由于汽车保有量又在日渐提高,如今的车库往往建于地面以下,从而实现两方面问题的兼顾解决。然而地下车库由于很难开设窗户,其中的空气在自然状态下的流通不太顺畅。但是与此同时,汽车的启动与行驶又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有时甚至会释放一氧化碳。

众所周知,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又容易给人员造成生命危险的气体。因此,如今地下车库都会设有换气系统。授权公告号为cn277552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车库无风管诱导风机的一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装置中包括探测一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与单片机等结构,其中的探测一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可以简称为一氧化碳传感器。该装置较好地控制了地下车库的一氧化碳浓度。但是该装置的无风管结构对空气的扰动效果有限,对于促进地下车库中的空气流通与换气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且不能控制送风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对于促进地下车库中的空气流通与换气存在一定不足和不能控制送风温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包括一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所述一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通信连接;还包括除湿部和射流部;所述除湿部包括除湿机箱、空气过滤网、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风机,所述除湿机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气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内侧,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均位于所述除湿机箱内部且依次连接成循环通路且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空气过滤网的内侧;所述射流部包括射流机箱、冷/热盘管和至少一个球形喷口,所述冷/热盘管设置于所述所述射流机箱内部,所述球形喷口设置于所述射流机箱出风口处;所述除湿机箱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射流机箱的横截面积,所述除湿机箱与所述射流机箱通过喇叭形的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单片机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热盘管与冷却液或加热液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喷口通过转向机构与所述射流机箱的出风口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通信连接。

在上述各种情况的基础上,还包括消音设备,所述消音设备设置于所述除湿机箱的内部。

在上述各种情况的基础上,还包括气流监测传感器,所述气流监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球形喷口的外部,所述气流监测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一氧化碳传感器与单片机以及单片机中的程序控制系统对地下车库的换气,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确保人员安全;

2.设置于进风口处的空气过滤网可以对进入地下车库中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吸入带有粉尘颗粒的空气对地下车库造成污染,也避免污浊的空气对设备造成损害;

3.设置于进风口附近的冷凝管可以对吸入地下车库的潮湿空气进行干燥,避免加重本来就潮湿的地下车库的潮湿度;

4.冷/热盘管的设置可以根据气温的实际情况,通过向其中通入冷却液或加热液,实现控制地下车库温度的目的;

5.喇叭口形连接管的设置使得从除湿部进入射流部的空气气流较缓,便于冷/热盘管对空气的制冷或加热;

6.球形喷口的设置可以强力送风,高效扰动地下车库的空气流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湿部;11-除湿机箱;12-进风口;13-空气过滤网;141-压缩机;142-冷凝器;143-膨胀阀;144-蒸发器;15-风机;2-射流部;21-射流机箱;22-冷/热盘管;23-球形喷口;3-一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部”、“内侧”、“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包括一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3,一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3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和单片机,一氧化碳传感器与单片机通信连接,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77552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言,单片机中设置有控制设备运行的一氧化碳监测程序;在此基础上,本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还包括除湿部1和射流部2;除湿部1包括除湿机箱11、空气过滤网13、压缩机141、冷凝器142、膨胀阀143、蒸发器144和风机15,除湿机箱11上设置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空气过滤网13设置于进风口12的内侧,风机15设置于出风口的内侧,压缩机141、冷凝器142、膨胀阀143与蒸发器144均位于除湿机箱11内部且依次连接成循环通路且冷凝器142设置于空气过滤网13的内侧;射流部2包括射流机箱21、冷/热盘管22和至少一个球形喷口23,冷/热盘管22设置于射流机箱21内部,自然,冷/热盘管22与冷却液或加热液相连接;球形喷口23设置于射流机箱23出风口处;除湿机箱11的横截面积小于射流机箱21的横截面积,除湿机箱11与射流机箱21通过喇叭形的管道连接,也就是除湿机箱11的整个右侧不设置侧面挡板,同时射流机箱21的整个左侧面不设置挡板,使除湿机箱11与射流机箱21内部完全贯通;压缩机141、风机15与单片机通信连接,由单片机中的程序控制其开与关,或运行强度。

本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中,当一氧化碳传感器监测到地下车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单片机中的程序向压缩机141和风机15发送运行指令,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开始运转,风机15从地下车库的外部环境中抽取新鲜空气,空气经过空气过滤网13过滤去悬浮颗粒物,经过冷凝器142冷凝干燥后,由风机15吹送经过冷/热盘管22制冷或加热至合适温度,最后经球形喷口23喷射至地下车库中,扰动地下车库中的空气流通,同时稀释一氧化碳浓度。

当然,本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在没有一氧化碳触发的情况下也能自行送风,起到促进地下车库中空气流通的作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型,为了改进技术效果,还可对本实施的基本型做如下改进,以下改进没有矛盾的地方均可相互结合。

实施例二

为了使球形喷口23能够对不同方向吹风,球形喷口23通过转向机构与射流机箱21的出风口活动连接;其中,转向机构具体包括舵机和齿轮减速机构,舵机通过齿轮减速机构与出风口连接,舵机由单片机控制。

实施例三

由于汽车的启动和行驶均需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于车库中,尤其设置于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并且二氧化碳传感器与单片机通信连接,自然,单片机中设置有与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类似的二氧化碳浓度监测及响应程序。

实施例四

由于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在以上基本型和改进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消音设备,消音设备设置于除湿机箱的内部。

实施例五

很多情况下,空气扰动未必需要经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的触发,为了便于射流诱导除湿新风系统更自动化的运行,尤其是为了控制实施例二中球形喷口的喷射方向,在以上各种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气流监测传感器,气流监测传感器设置于球形喷口的外部,也就是车库中,尤其设置与车库中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气流监测传感器与单片机通信连接,当然单片机中设置了相关程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