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管及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7295发布日期:2020-07-21 13:0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冷却管及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管及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却管在冷却装置中的作用是供冷却介质流过,传统扁平冷却管一般上、下表面呈扁平状,为了增加换热效率,一般在扁平管内增加紊流片实现。上述方式会带来冷却管制作成本增加,而且装配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管及冷却器,该冷却管能够实现高效换热而且制作工序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管,冷却管管壁上具有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与所述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或外侧的凸起。

如上所述冷却管,所述凸起为波浪型凸起结构,所述凸起自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向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凸起的纹路为波浪状。

如上所述冷却管,所述凸起为螺旋型凸起结构,所述凸起自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向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凸起的纹路为螺旋状。

如上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为扁管,所述扁管包括上侧扁管体和下侧扁管体,所述上侧扁管体和所述下侧扁管体均包括一平板部以及两侧向同一方向弯折的连接部,所述上侧扁管体和所述下侧扁管体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扰流结构分布于两个所述平板部上。

如上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为扁管,所述扰流结构分布于所述扁管的整个侧壁上。

如上所述冷却管,分布于所述上侧扁管体上的凸起与分布于所述下侧扁管体上的凸起对称排布或者交叉排布。

如上所述冷却管,所述上侧扁管体的连接部与所述下侧扁管体的连接部焊接连接。

如上所述冷却管,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或者,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其中,所述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的高度自所述扁管的两端向所述扁管的中间递增。

如上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两端的外侧具有光滑部,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所述光滑部高于或者低于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却管。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的管壁上具有扰流结构,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该冷却管通过在冷却管的管壁上设置扰流结构,实现冷却管内部介质的扰流,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的管壁为一体结构,制作工序简单,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在增加冷却管内部换热面积的同时实现了冷却管的高效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包括上述的冷却管,冷却管上的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该冷却管通过在冷却管的管壁上设置扰流结构,实现冷却管内部介质的扰流,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的管壁为一体结构,制作工序简单,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在增加冷却管内部换热面积的同时实现了冷却管的高效换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管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管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却管;

11-上侧扁管体;

12-下侧扁管体。

2-扰流结构;

21-波浪状凸起;

22-螺旋状凸起;

3-光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管及冷却器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管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管1,本实施例的冷却管的管壁上具有扰流结构2,扰流结构2与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扰流结构2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或外侧的凸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用于与冷却管外部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本实施例对所述冷却管的形状和材质不做特别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2用于增强冷却管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2与所述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相比在冷却管内侧设置扰流结构制作工序简单,节约了制作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冷却管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2可以为单独朝向冷却管内侧的凸起或者扰流结构可以为单独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或者扰流结构2同时具有朝向冷却管内侧的凸起和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进一步增加了冷却管内部换热面积,实现了冷却管1的高效换热。

本实施例的冷却管的管壁上具有扰流结构,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该冷却管通过在冷却管的管壁上设置扰流结构,实现冷却管内部介质的扰流,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的管壁为一体结构,制作工序简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冷却管的重量,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在增加冷却管内部换热面积的同时实现了冷却管的高效换热。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管,本实施例提供了冷却管扰流结构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凸起自冷却管1的一端向冷却管1的另一端延伸,凸起的纹路为波浪状。具体地,本实施例以扁管为例,以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冷却管的宽度方向为y方向,冷却管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本实施例的凸起在xz平面内的投影为波浪状凸起21,本实施例对波浪形的高度不做特别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为扁管,所述扁管包括上侧扁管体11和下侧扁管体12,所述上侧扁管体和所述下侧扁管体均包括一平板部以及两侧向同一方向弯折的连接部,所述上侧扁管体和所述下侧扁管体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扰流结构2分布于两个所述平板部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管的具体结构以及扰流结构的分布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2可分布于所述扁管的整个管壁上,即扰流结构分布于平板部和连接部上。

可选地,分布于所述上侧扁管体11上的凸起与分布于所述下侧扁管体12上的凸起对称排布或者交叉排布。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分布于上侧扁管体11上的凸起与分布于下侧扁管体12上的凸起对称排布,凸起结构的此种分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扁管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侧扁管体11的连接部和所述下侧扁管体12的连接部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分布于所述扁管的上侧扁管体11和下侧扁管体12,在冷却管制作时,只需将上侧扁管体11和所述下侧扁管体12焊接连接即可,制作方式简单。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或者,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其中,所述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的高度自所述扁管的两端向所述扁管的中间递增。本实施例中,扁管中部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扁管两侧凸起结构的高度,在冷却管使用时,冷却管的中间部分相互抵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冷却管的耐压能力。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冷却管的安装,所述冷却管1两端的外侧具有光滑部3。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的管壁上具有扰流结构,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该冷却管通过在冷却管的管壁上设置扰流结构,实现冷却管内部介质的扰流,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的管壁为一体结构,制作工序简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冷却管的重量,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在增加冷却管内部换热面积的同时实现了冷却管的高效换热。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管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管,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了冷却管扰流结构的另一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自所述冷却管1的一端向所述冷却管1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凸起的纹路为螺旋状。具体地,以本实施例的扁管为例,以冷却管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冷却管的宽度方向为y方向,冷却管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从z方向向xy平面观察本实施例的凸起为螺旋状凸起2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为扁管,所述扁管包括上侧扁管体11和下侧扁管体12,所述扰流结构2分布于所述扁管的上侧扁管体11和下侧扁管体12。本实施例中,螺旋状凸起22自扁管的一端向扁管的另一端延伸,螺旋状凸起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螺旋状凸起22平行排列。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分布于所述上侧扁管体11上的凸起与分布于所述下侧扁管体12上的凸起交叉排布。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位于上侧扁管体11上的朝向冷却管内侧的凸起对应下侧扁管体12上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位于上侧扁管体11上的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对应下侧扁管体12上朝向冷却管内侧的凸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侧扁管体11和下侧扁管体12整体通过卷制形成扁管,此种成型方式扁使得管强度高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或者,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其中,所述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的高度自所述扁管的两端向所述扁管的中间递增。本实施例中,扁管中部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扁管两侧凸起结构的高度,在冷却管使用时,冷却管的中间部分相互抵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冷却管的耐压能力。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冷却管1的安装,所述冷却管1两端的外侧具有光滑部3,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光滑部可以高于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或者光滑部低于朝向冷却管外侧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的管壁上具有扰流结构,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该冷却管通过在冷却管的管壁上设置扰流结构,实现冷却管内部介质的扰流,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的管壁为一体结构,制作工序简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冷却管的重量,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在增加冷却管内部换热面积的同时实现了冷却管的高效换热。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器,本实施例的冷却器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所述的冷却管。

例如,本实施例的冷却管的管壁上具有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与所述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所述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或外侧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包括上述的冷却管,冷却管上的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管壁为一体结构,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该冷却管通过在冷却管的管壁上设置扰流结构,实现冷却管内部介质的扰流,扰流结构与冷却管的管壁为一体结构,制作工序简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冷却管的重量,扰流结构为朝向冷却管内侧和外侧的凸起结构在增加冷却管内部换热面积的同时实现了冷却管的高效换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