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7813发布日期:2020-11-10 11:4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通常采用套设的管道将不同温度的液体或气体通入,使液体或气体在不同的管道内部流动,通过较薄的管壁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换热功能,由于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速度通常较快,因此在转换时导致热量的转换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旨在解决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通常采用套设的管道将不同温度的液体或气体通入,使液体或气体在不同的管道内部流动,通过较薄的管壁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换热功能,由于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速度通常较快,因此在转换时导致热量的转换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包括外壳、介质管、横向隔板、竖向隔板和连通孔,所述介质管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介质管通过所述横向隔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隔板套设在所述介质管的外表面,并与所述介质管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隔板的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上均开设有用于流通液体的连通孔,所述介质管内部还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的底端螺接。

优选的,所述介质管呈圆形管状结构,所述介质管的两端设有冷进水管和冷出水管,所述介质管的两端分别与冷进水管和冷出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横向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向隔板沿所述介质管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且相邻的两个之间留设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竖向隔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向隔板之间留设的缝隙内部,所述竖向隔板的两端与所述横向隔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隔板的底端与所述介质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横向隔板上均开设有连通孔,多个所述连通孔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隔板之间留设的空隙相连通。

优选的,多个所述挡板沿所述介质管的内壁等距交替排列。

优选的,位于所述介质管两端的所述横向隔板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均与所述横向隔板内部留设的空隙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通过设置外壳、介质管、横向隔板、竖向隔板和挡板,介质管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横向隔板和多个竖向隔板,多个横向隔板沿介质管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竖向隔板位于两个横向隔板之间,并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挡板固定连接于介质管内部,并沿介质管内部上下交替排列,使用时,将温度不同的介质分别导入到横向隔板与竖向隔板之间的缝隙和介质管的内部,热介质通过横向隔板和竖向隔板上开设的连通孔沿介质管的外表面呈s型流动,冷介质通过挡板的阻挡作用在介质管的内部呈s型流动,大大提高了冷热两种介质在介质管内外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介质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外壳;12、介质管;13、冷进水管;14、横向隔板;15、竖向隔板;16、进水孔;17、出水孔;18、连通孔;19、挡板;20、冷出水管;21、支架;22、底座;23、热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包括外壳11、介质管12、横向隔板14、竖向隔板15和连通孔18,介质管12位于外壳11内部,介质管12通过横向隔板14与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横向隔板14套设在介质管12的外表面,并与介质管12固定连接,竖向隔板15的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隔板15,竖向隔15和横向隔板14上均开设有用于流通液体的连通孔18,介质管12内部还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1的内部设有介质管12,介质管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介质管12通过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与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有空隙,且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上均开设有连通孔18,使沿介质管12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缝隙之间能够相互连通,两个相邻的竖向隔板15的两端交替设有连通孔18,使用时,将热介质通过与进水孔16相连通的热进水管23导入到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的空隙内部,使热介质沿开设在横向隔板14上的连通孔18依次进入到沿介质管12长度方向排列的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的缝隙内部,然后介质通过介质管12尾部的竖向隔板15上开设的连通孔18进入到侧面的缝隙中,由于开设于竖向隔板15上的连通孔18在介质管12的两端交替排列,使热介质能够在介质管12的外表面呈s型输送,从而大大提高了热介质在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的缝隙内部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1的内部设有介质管12,介质管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介质管12通过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与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有空隙,且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上均开设有连通孔18,使沿介质管12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缝隙之间能够相互连通,两个相邻的竖向隔板15的两端交替设有连通孔18,使用时,将热介质通过与进水孔16相连通的热进水管23导入到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的空隙内部,使热介质沿开设在横向隔板14上的连通孔18依次进入到沿介质管12长度方向排列的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的缝隙内部,然后介质通过介质管12尾部的竖向隔板15上开设的连通孔18进入到侧面的缝隙中,由于开设于竖向隔板15上的连通孔18在介质管12的两端交替排列,使热介质能够在介质管12的外表面呈s型输送,从而大大提高了热介质在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的缝隙内部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介质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19,多个挡板19沿介质管12的内壁上下交替排列,用于阻挡介质管12内部介质的流动,降低介质管12内部冷介质的流动速度,增加热介质和冷介质之间接触的时间,避免了传统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进一步的,外壳11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架21和底座22,支架21固定连接于外壳11底部,底座22与支架21的底端螺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11的底部设置支架21和底座22用于降低整体结构的重心,底座22的底部截面较大,能够保证外壳11平稳放置,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介质管12呈圆形管状结构,介质管12的两端设有冷进水管13和冷出水管20,介质管12的两端分别与冷进水管13和冷出水管20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管12呈圆形管状结构,介质管12的两端设有冷进水管13和冷出水管20,介质管12的两端分别与冷进水管13和冷出水管20相连通,使温度较低的介质能够通过冷进水管13进入到介质管12内部,在介质管12内部进行换热后,通过冷出水管20排出。

进一步的,横向隔板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横向隔板14沿介质管1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且相邻的两个之间留设有空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隔板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横向隔板14沿介质管1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且相邻的两个之间留设有空隙,使温度较低的介质能够停留在多个横向隔板14之间的缝隙内部通过介质管12的管壁进行热量交换。

进一步的,竖向隔板15设置在两个横向隔板14之间留设的缝隙内部,竖向隔板15的两端与横向隔板14侧壁固定连接,竖向隔板15的底端与介质管12的外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竖向隔板15设置在两个横向隔板14之间留设的缝隙内部,竖向隔板15的两端与横向隔板14侧壁固定连接,竖向隔板15的底端与介质管12的外壁固定连接,使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能够形成独立的换热舱,进行热量交换。

进一步的,多个横向隔板14上均开设有连通孔18,多个连通孔18使相邻的两个横向隔板14之间留设的空隙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横向隔板14上均开设有连通孔18,多个连通孔18使相邻的两个横向隔板14之间留设的空隙相连通,从而使介质能够在不互通的换热舱内部停留,从而延长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多个挡板19沿介质管12的内壁等距交替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1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挡板19沿介质管12的内壁等距交替排列,使挡板19能够阻挡冷介质的流动,降低冷介质在介质管12内部流动的速度,从而提高冷热介质之间的热量转换效率。

进一步的,位于介质管12两端的横向隔板14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均与横向隔板14内部留设的空隙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介质管12两端的横向隔板14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进水孔16和出水孔17均与横向隔板14内部留设的空隙相连通,使热介质能够通过进水孔16进入到横向隔板14和竖向隔板15之间留设的换热舱内部,并通过出水孔17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