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9066发布日期:2020-09-23 01:3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智能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新风循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装置又称为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充满新鲜的空气。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8870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风机,该新风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过滤网相对于进风口运动,进风口处还设置有清洁装置,清洁装置设置在过滤网的运动路径上,并在过滤网相对于进风口运动时对过滤网进行清洁。根据该实用新型的新风机,能够自动进行过滤网的清洗,提高了新风机的清洁度。

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这类新风机一般仅仅只有换气的功能,而当冬天或夏天,室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较大时,在外界空气进入室内后,室内温度受外界空气的影响较大,需要采用庞大的能源通过加热或制冷系统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控,能源的损耗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具有能够自动对外界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调温,从而减少从外界进入室内的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偏差,从而减少对进入室内空气温度调节所产生的能源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固接有分隔板,所述通风管道对应分隔板一侧为送风腔且其另一侧为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外端固接有抽风机,且进风腔外端固接有送风机,所述进风腔的中部固接有温度交换器,所述温度交换器包括呈涡旋状设置的换气管,相邻内外两层换气管之间留有进气间隙,换气管的两端均穿设过分隔板并延伸至进风腔内,送风腔内还固接有能够将进风腔内空气送至换气管一端的导风环以及与能够将换气管内空气导出至换气管另一端的送风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新风装置未设置有抽风机以及送风机的一端与室内连通,工作时,送风腔内的送风机工作,能够将室内的空气抽至送风腔内,然后,室内空气通过导风环进入换气管,经过涡旋状的换气管流动最终通过送风环再次送至送风腔,并通过送风机送出送风腔至外界,与此同时,进风腔的抽风机工作,能够将外界的空气抽至进风腔内,然后外界空气通过温度交换器时,外界空气通过内外两层换气管之间形成的进气间隙流动,在此期间,外界空气的温度通过换气管与原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交换,从而减少外界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偏差,进而能够降低室内制冷系统或加热系统的工作负担,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气管为截面呈矩形的铝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铝管为换气管能够便于温度的传递,进而提高温度交换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过滤网能够对通风管道的两端进行隔绝,从而能够避免杂质异物进入通风管道内,延长通风管道内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的也能够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连接于通风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时间过长后,可以将过滤网从通风管道的两端进行拆卸,从而便于过滤网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插设于通风管道内,且过滤网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通风管道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均滑移连接有一端能够凸出或回缩至容置槽内的定位螺柱,所述定位螺柱能够插设于定位孔,所述容置槽还转动连接有一侧凸出通风管道一端的定位螺套,所述定位螺套螺纹连接于定位螺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过滤网时,转动定位螺套,带动定位螺柱沿容置槽回缩,即可使定位螺柱的端部脱离过滤网的定位孔,从而可以方便的将过滤网从通风管道的两端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的一侧沿容置槽的长度方向固接有滑条,所述定位螺柱的一侧沿定位螺柱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滑移连接于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滑槽与滑条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定位螺柱的滑移,防止定位螺柱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管道的两端内壁均固接有导向锥环,所述过滤网的一侧均固接有能够插设于导向锥环内的导向锥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导向锥台与导向锥环能够方便的完成过滤网与通风管道的安装定位,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锥环的内侧固接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密封垫能够进一步的增加过滤网与导向锥台的密封,防止灰尘的进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使用时,将新风装置未设置有抽风机以及送风机的一端与室内连通,工作时,送风腔内的送风机工作,能够将室内的空气抽至送风腔内,然后,室内空气通过导风环进入换气管,经过涡旋状的换气管流动最终通过送风环再次送至送风腔,并通过送风机送出送风腔至外界,与此同时,进风腔的抽风机工作,能够将外界的空气抽至进风腔内,然后外界空气通过温度交换器时,外界空气通过内外两层换气管之间形成的进气间隙流动,在此期间,外界空气的温度通过换气管与原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交换,从而减少外界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偏差,进而能够降低室内制冷系统或加热系统的工作负担,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损耗;

2.通过采用的铝管为换气管能够便于温度的传递,进而提高温度交换效果;

3.通过采用的过滤网能够对通风管道的两端进行隔绝,从而能够避免杂质异物进入通风管道内,延长通风管道内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的也能够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螺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间隙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风管道;11、导向锥环;12、容置槽;121、滑条;13、定位螺柱;131、滑槽;14、定位螺套;15、分隔板;16、送风腔;161、送风机;162、换气管;163、进气间隙;17、进风腔;171、抽风机;172、导风环;173、送风环;2、过滤网;21、导向锥台;2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1,通风管道1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网2。通风管道1的两端内壁均固接有导向锥环11,过滤网2的一侧还均固接有导向锥台21,导向锥台21能够插设于导向锥环11内。从而完成过滤网2与通风管道1的定位,导向锥环11的内侧还固接有密封垫,从而进一步增加过滤网2与通风管道1的密封。

参照图2和图3,过滤网2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22,通风管道1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置槽12,容置槽12均设置有一定位螺柱13,容置槽12的内壁均沿容置槽12的长度方向固接有滑条121,定位螺柱13的一侧均沿定位螺柱13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131,滑条121能够滑移连接于滑槽131内,随定位螺柱13的滑移,能够使定位螺柱13的一端凸出或回缩至容置槽12内,且定位螺柱13凸出容置槽12内后,定位螺柱13能够插设于定位孔22内,容置槽12内还均转动连接有定位螺套14,定位螺套14与定位螺柱13同轴线且定位螺套14螺纹连接于定位螺柱13,定位螺套14的一侧还凸出通风管道1一端。当需要拆卸更换过滤网2时,转动定位螺套14,带动定位螺柱13沿容置槽12回缩,即可使定位螺柱13的端部脱离过滤网2的定位孔22,从而可以方便的将过滤网2从通风管道1的两端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清洁。

参照图1和图4,通风管道1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15,通风管道1对应分隔板15的上侧为送风腔16,通风管道1对应分隔板15的下侧为进风腔17,进风腔17的外端内固接有抽风机171,且送风腔16的外端内固接有送风机161,进风腔17的中部固接有温度交换器,温度交换器包括呈涡旋状设置的换气管162,换气管162为为截面呈矩形的铝管,相邻内外两层换气管162之间留有进气间隙163,换气管162的两端均穿设过分隔板15并延伸至送风腔16内,送风腔16内还固接有导风环172与送风环173,导风环172与送风环173同轴线且导风环172与送风环173的外侧均固接于送风腔16内壁,送风腔16内空气通过送风环173送入换气管162一端,空气流经换气管162后通过换气管162另一端导出至导风环172。使用时,将新风装置未设置有抽风机171以及送风机161的一端与室内连通,工作时,送风腔16内的送风机161工作,能够将室内的空气抽至送风腔16内,然后,室内空气通过导风环172进入换气管162,经过涡旋状的换气管162流动最终通过送风环173再次送至送风腔16,并通过送风机161送出送风腔16至外界,与此同时,进风腔17的抽风机171工作,能够将外界的空气抽至进风腔17内,然后外界空气通过温度交换器时,外界空气通过内外两层换气管162之间形成的进气间隙163流动,在此期间,外界空气的温度通过换气管162与原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交换,从而减少外界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偏差,进而能够降低室内制冷系统或加热系统的工作负担,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损耗。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时,送风腔16内的送风机161工作,能够将室内的空气抽至送风腔16内,然后,室内空气通过导风环172进入换气管162,经过涡旋状的换气管162流动最终通过送风环173再次送至送风腔16,并通过送风机161送出送风腔16至外界,与此同时,进风腔17的抽风机171工作,能够将外界的空气抽至进风腔17内,然后外界空气通过温度交换器时,外界空气通过内外两层换气管162之间形成的进气间隙163流动,在此期间,外界空气的温度通过换气管162与原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交换,从而减少外界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偏差,进而能够降低室内制冷系统或加热系统的工作负担,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损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