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采暖热水炉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高温烟气热能再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采暖热水炉,主要是利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将天然气所具有的化学能转换成能够回收利用的热能。
燃烧过程能够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高温烟气中具有一定的热能,高温烟气中的热能属于可回收利用的能量。现有技术针对上述高温烟气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直接排放,直接排放上述高温烟气,必然导致能量的损耗。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充分、高效的回收上述高温烟气产生的热能,对于提高燃气采暖热水炉的能量利用率,实现节能环保,具有深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高温烟气热能再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高温烟气热能再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水箱、热能回收组件;
所述热能回收组件装配在热能回收水箱内;
所述热能回收组件包括若干层上、下间隔分布的散热层;
所述散热层均包括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散热机构;
所述散热机构均包括若干个紫铜弯管,所述紫铜弯管的进烟气端和出烟气端均连通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连通紫铜弯管;
相邻所述散热机构之间通过连接球连通;
所述热能回收组件还包括进烟气管组件、出烟气管组件,所述进烟气管组件连通在热能回收组件的一侧,所述出烟气管组件连通在热能回收组件的相对一侧;
所述进烟气管组件的进烟气端、以及进烟气管组件的出烟气端位于热能回收水箱外。
优选地,所述热能回收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
所述热能回收水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
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进水法兰,所述出水管上连通有出水法兰。
优选地,所述热能回收组件包括3层上、下间隔分布的散热层。
优选地,所述散热层均包括6个呈环形分布的散热机构;
所述散热机构均包括6个紫铜弯管,所述紫铜弯管呈环形分布;
所述散热机构上的6个所述紫铜弯管的进烟气端共同连通在连接球上;
所述散热机构上的6个所述紫铜弯管的出烟气端共同连通在连接球上。
优选地,所述进烟气管组件包括3根第一管道,3根所述第一管道分别连通在3个所述散热层上的连接球;
3根所述第一管道共同连通在第二管道上;
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有第三管道;
所述第三管道的进烟气端贯穿热能回收水箱,所述第三管道的进烟气端位于热能回收水箱外。
优选地,所述出烟气管组件包括3根第四管道,3根所述第四管道分别连通在3个所述散热层上的连接球;
3根所述第四管道共同连通在第五管道上;
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有第六管道;
所述第六管道的进烟气端贯穿热能回收水箱,所述第六管道的进烟气端位于热能回收水箱外。
优选地,所述连接球的材质为紫铜材质。
优选地,所述紫铜弯管包括具有弯折的弯折部;
所述弯折部的两端分别具有水平部;
所述水平部的弯折角度为零度;
所述连接球连通在水平部上。
优选地,所述紫铜弯管的弯折部上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通过3层散热层设计,将高温烟气分层散热,其次,在每一散热层上,以6个紫铜弯管-连接球-6个紫铜弯管(相邻的散热机构)-连接球……连接球的方式,形成一个闭合的,以连接球-6个紫铜弯管构成基本单元的散热管路系统。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高温烟气进行充分散热,高温烟气不断的分散、散热,汇集后再分散、散热。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实现了燃气采暖热水炉的能量回收利用,且上述装置部件能够充分回收利用燃气采暖热水炉工作产生的高温烟气的热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能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紫铜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高温烟气热能再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水箱1、热能回收组件2;所述热能回收组件2装配在热能回收水箱1内。
燃气采暖热水炉工作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能回收组件2与热能回收水箱1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将热能转换成热能回收水箱1内的能量。
热能回收水箱1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热能回收水箱1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进水管上连接有进水法兰11(通过进水法兰11连接外接冷水供给管道),出水管上连通有出水法兰12(通过出水法兰12连接外接热水排放管道)。
同时,按照现有方式在热能回收水箱1的底部焊接支撑柱,在热能回收水箱1内装配温度表(检测水温)。
热能回收组件2包括3层上、下间隔分布的散热层;
每一层散热层内均包括6个呈环形分布的散热机构21,每一层中,每个散热机构21的具体结构如下:
每个散热机构21均包括6个紫铜弯管211,上述紫铜弯管211呈环形分布,由6个紫铜弯管211所构成的每个散热机构21外形呈哑铃状。
每个散热机构21内的紫铜弯管211形状如下:
紫铜弯管211包括具有弯折的弯折部2112;弯折部2112的两端分别具有水平部2111(即水平部2111的弯折角度为零度)。紫铜弯管211的弯折部2112上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a(散热翅片a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散热翅片a)。通过散热翅片a进一步增加散热效率。
每个散热机构21中,6个紫铜弯管211的进烟气端共同连通一个内部中空的连接球22(连接球22内设有空腔,空腔连通紫铜弯管211,连接球22连通在紫铜弯管211的水平部2111上)。
同理,6个紫铜弯管211的出烟气端共同连通一个内部中空的连接球22。
在每个散热层内,相邻两个散热机构21之间通过连接球22连通,具体是:
按照6个紫铜弯管211-连接球22-6个紫铜弯管211(相邻的散热机构21)-连接球22……连接球22的方式,形成一个闭合的,以连接球22-6个紫铜弯管211构成基本单元的管路系统(即相邻两个散热机构21共同连通一个连接球22)。
热能回收组件2还包括进烟气管组件、出烟气管组件,高温烟气从进烟气管组件进入,从出烟气管组件排出。即进烟气管组件连通在热能回收组件2的后侧,出烟气管组件连通在热能回收组件2的前侧。
同时,进烟气管组件的进烟气端、以及进烟气管组件的出烟气端位于热能回收水箱1外。
进烟气管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进烟气管组件包括3根第一管道23,3根第一管道23分别连通在3个散热层上的连接球22,即3根第一管道23按照上、下分布方式进行分布,3根第一管道23连通在每个散热层上的一个连接球22上。
同时,3根第一管道23共同连通在第二管道24上(第二管道24呈竖直状态,顶部和底部密封,内部中空);第二管道24连通有第三管道241;
第三管道241的进烟气端贯穿热能回收水箱1,第三管道241的进烟气端位于热能回收水箱1外。
对应的,出烟气管组件包括3根第四管道25,3根第四管道25分别连通在3个所述散热层上的连接球22;
即3根第四管道25按照上、下分布方式进行分布,3根第四管道25连通在每个散热层上的一个连接球22上。
同时,3根第四管道25共同连通在第五管道26上(第五管道26呈竖直状态,其顶部和底部密封,内部中空)。
同时,第五管道26连通有第六管道261;第六管道261的进烟气端贯穿热能回收水箱1,第六管道261的进烟气端位于热能回收水箱1外。
上述连接球22的材质为紫铜材质。
工作原理过程:
首先,将第三管道241的进烟气端连通到燃气采暖热水炉上的排烟管道上,此时,高温烟气依次经过第三管道241、第二管道24、第一管道23分流成三层进入到3层的散热层内。
具体是,进入到每层散热层中的散热机构21内,因每个散热机构21采用6个紫铜弯管211设计,因此,在每个散热机构21中,高温烟气被分散呈6道烟气,进而增加高温烟气的热传递。
高温烟气从每个散热机构21中6个紫铜弯管211汇集到连接球22上(出烟气端),再进入到下一个散热机构21上的6个紫铜弯管211(即相邻两个散热机构21共同连通一个连接球22)。
通过上述过程,烟气中的高温热呢不断与冷水交换,实现热能回收利用。
冷却后的高温烟气,从第四管道25汇集到第五管道26,再从第六管道261排出。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的优点在于:
首先,通过3层散热层设计,将高温烟气分层散热,其次,在每一散热层上,以6个紫铜弯管211-连接球22-6个紫铜弯管211(相邻的散热机构21)-连接球22……连接球22的方式,形成一个闭合的,以连接球22-6个紫铜弯管211构成基本单元的散热管路系统。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高温烟气进行充分散热,高温烟气不断的分散、散热,汇集后再分散、散热。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实现了燃气采暖热水炉的能量回收利用,且上述装置部件能够充分回收利用燃气采暖热水炉工作产生的高温烟气的热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