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节能型空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2247发布日期:2020-08-14 19:5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热管节能型空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节能型空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空气空调系统夏季供冷运行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的送风状态点,通常需要将温度较高的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后,经由表冷器进行降温除湿处理成过冷状态的空气,直接露点送风或者通过再热处理达到送风状态点后送风,温度较低的排风则直接排至室外,该空气处理方式没有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极大地浪费了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节能型空气处理系统,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空调系统排风直接排至室外,能源利用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节能型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管、排风管以及空调机,所述新风管与所述空调机连通,所述空调机内设置有表冷器,还包括热管组件,所述热管组件包括蒸发端、第一冷凝端以及第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设置于所述新风管内,所述第一冷凝端设置于所述空调机内且位于所述表冷器的出风侧,所述第二冷凝端设置于所述排风管内,且所述第一冷凝端通过第一流路连通所述蒸发端,所述第二冷凝端通过第二流路连通所述蒸发端。

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流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一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二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通过回风管连通所述空调机,且所述排风管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冷凝端的来风侧,所述空调机的连通处位于所述表冷器的来风侧。

进一步地,于所述回风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于所述空调机内还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新风管与所述表冷器之间的流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空调机的送风口连通的送风管,所述空调机的送风机位于所述送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端包括可转动的若干第一换热板,各所述第一换热板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且均位于所述空调机的同一横截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凝端包括可转动的若干第二换热板,各所述第二换热板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且均位于所述排风管的同一横截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端包括可转动的若干第三换热板,各所述第三换热板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且均位于所述新风管的同一横截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系统中,热管组件具有蒸发端、第一冷凝端以及第二冷凝端,其中第一冷凝端与第二冷凝端均与蒸发端连通,由此可以通过第二冷凝端处的排风对新风管内的新风进行预冷,而第一冷凝端处对通过表冷器冷却后的送风再热,进而也可以对新风管内的新风预冷,具备良好的节能效果。当然在冬天情况下,采用空调机加热送风时,通过第一冷凝端与第二冷凝端产生的热量可以对蒸发端的新风进行预热,也能够达到有效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管节能型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管节能型空气处理系统的各换热板与气流方向平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节能型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管1、排风管2以及空调机3,新风管1与空调机3连通,空调机3内设置有表冷器31,其中新风管1为空调机3的进风管路,其一端外接室外空气,另一端外接空调机3的进口,用于将室外空气导入空调机3内,且经过表冷器31降温至露点温度,再由空调机3的送风管34送入室内,室内的空气由排风管2排至室外,处理系统还包括热管组件,热管组件包括蒸发端11、第一冷凝端32以及第二冷凝端21,蒸发端11设置于新风管1内,第一冷凝端32设置于空调机3内且位于表冷器31的出风侧,第二冷凝端21设置于排风管2内,且第一冷凝端32通过第一流路321连通蒸发端11,第二冷凝端21通过第二流路211连通蒸发端11。本实施例中,处理系统增设热管组件,具有两个冷凝端,一个蒸发端11,即热管组件具有两个冷端与一个热端,在制冷流程中,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第一冷凝端32对表冷器31降温除湿后的送风进行再热,进而可以精确控制送风管34的送风温度,其获取的热量通过第一流路321引导至蒸发端11,可以实现对新风管1内的新风进行预冷,另外由于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第二冷凝端21则可以对排风管2内排出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且可以将冷量通过第二流路211引导至蒸发端11,也可以对新风管1内的新风进行预冷。由此,通过这种结构的处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利用再热时吸收的冷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排出的室内空气冷量,能量利用率比较高,节能效果好。当然在冬天的时候,室外空气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表冷器31可以用于加热送风,则第一冷凝端32的温度高于第二冷凝端21处的空气温度,且两者均高于蒸发端11处的空气温度,则此时可以通过第一冷凝端32与第二冷凝端21回收的热量对蒸发端11处的新风进行预热,也可以达到有效的节能效果。以下实施例均是采用表冷器31降温除湿的工作方式阐述工作原理,而对表冷器31加热的工作方式不再赘述。

优化上述实施例,在第一流路32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一调节阀322,而在第二流路21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二调节阀212。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第一调节阀322与第二调节阀212可以分别控制第一流路321与第二流路211上的流量,其可以根据送风管34内送风的再热量来确定第一流路321与第二流路211上的流量大小,具体是用于调节第一调节阀322与第二调节阀212的阀门开度。

继续优化上述实施例,排风管2通过回风管4连通空调机3,且排风管2的连通处位于第二冷凝端21的来风侧,而空调机3的连通处则位于表冷器31的来风侧。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对排风管2内的室内排风进行分流,其一部分可以直接排至室外,一部分通过回风管4导入空调机3内与新风管1内导入的新风进行混合,再通过表冷器31来降温,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室内排风的能量利用率。当然在回风管4上也应该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用于控制排风管2导入空调机3内的室内排风流量。

进一步地,在空调机3内还设置有过滤器33,过滤器33位于新风管1与表冷器31之间的流路上。新风管1导入空调机3内的新风先经过过滤器33进行过滤,以达到净化新风的目的。而针对上述的回风管4,回风管4与空调机3的连通处位于过滤器33的来风侧,即室内排风经回风管4进入空调机3内后,也需要通过过滤器33进行净化。另外,在设置送风机35时,送风机35位于空调机3的送风口处,降温后的送风通过送风机35导入送风管34内。对应地,排风机22设置于排风管2的进风口处,可以将室内排风抽入排风管2内。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冷凝端32、第二冷凝端21以及蒸发端11均采用换热板的结构形式。具体是第一冷凝端32包括若干第一换热板323,各第一换热板323均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各第一换热板323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且均位于空调机3的同一横截面上;第二冷凝端21包括若干第二换热板213,各第二换热板213均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各第二换热板213的转动轴相互平行且均位于排风管2的同一横截面上;蒸发端11包括若干第三换热板111,各第三换热板111均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各第三换热板111的转动轴相互平行。由此,可以表明各换热板在展开后均位于对应流路的同一横截面上,且垂直于对应流路内的气流方向,可以阻碍对应气流的流通,风阻较大,但是可以通过控制各换热板绕自身轴线旋转,使得各换热板均平行对应流道内的气流方向,此时每一流道内的各换热板之间均形成较大的间隙,使得第一冷凝端32、第二冷凝端21以及蒸发端11的风阻比较小,非常适用于过渡季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