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5748发布日期:2020-07-29 03:1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器结构一般为下进风、上出风,或者上进风、下出风,或者后进风上下出风结构,在制冷、制热工况转变时往往通过导风板结构实现向上送风或者向下送风。已公开的部分专利中已有一些可以同时上下送风的结构,但是受限于其风机和风道结构,出口处风压较低,无法实现远距离送风。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存在无法在实现夏季制冷上出风、冬季制热下出风的同时还能增加出风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因此室内舒适度不高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无法在实现夏季制冷上出风、冬季制热下出风的同时还能增加出风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导致室内舒适度不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对旋风机,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内部风道,所述内部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所述对旋风机设置在所述内部风道内;所述第一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顶盖,所述导流顶盖能够升起以打开所述第一风口、还能够下降以关闭所述第一风口,且所述导流顶盖升起时与所述第一风口之间形成容许气流流通的环形通道。

优选地,

所述导流顶盖为锥体结构,所述导流顶盖的下表面为锥形表面,在纵向截面内所述锥形表面的母线为弧线结构。

优选地,

所述内部风道中还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对旋风机与所述第一风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对旋风机与所述第二风口之间;

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平板结构,其平板轴线与所述对旋风机的轴线之间倾斜设置、存在不为0的倾斜夹角;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平板结构,其平板轴线与所述对旋风机的轴线之间倾斜设置、存在不为0的倾斜夹角。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平板轴线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平板轴线之间并不平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平板板面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平板板面不平行地布置。

优选地,

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内部风道的顶端,所述第二风口位于所述内部风道的下部;在制冷时、所述第一风口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进风口;在制热时所述第一风口为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出风口。

优选地,

所述对旋风机包括第一轴流风叶和第二轴流风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沿轴向相邻布置,且所述第一轴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的旋向相反;在制冷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朝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流风叶朝第二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所述第二风口吹至所述第一风口;在制热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朝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流风叶朝第一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所述第一风口吹至所述第二风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优选地,

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轴流风叶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轴流风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轴流风叶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轴流风叶转动。

优选地,

所述第一轴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的叶片数互为质数。

优选地,

在所述内部风道中还设置有导流圈;所述壳体的底部内部设置有电器盒一和电器盒二,所述壳体的底部还相接地设置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空调室内机的内部风道中设置对旋风机的结构形式以及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的设置,能够在夏季制冷时通过对旋风机实现从位于上部的风口进行上出风、在冬季制冷时通过对旋风机实现从位于下部的风口进行下出风,并且通过导流顶盖的设置,能够通过升起而打开第一风口,且形成环形出风口或进风口,能够有效地增大在第一风口处的气流流通的面积,从而有效地提升换热效果,提升室内制冷或制热舒适度,使得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能够完成对室内提高换热效果的目的,且夏季制冷实现淋浴式上出风,冬季制热实现地毯式下出风,同时实现上述功能,使得室内人体的舒适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2.内部风道中位于第一风口和对旋风机之间设置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二风口和对旋风机之间设置第二换热器,能够使得在对旋风机的上下游侧均能对空气起到换热作用,提高换热效果,且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与对旋风机倾斜布置的方式相对于平行布置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换热面积,换热更充分,制冷、制热效果更好,上下分布的形式不仅可以增加换热面积,亦可以使上出风和下出风时风量更为接近,换热均匀。

3.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旋轴流风叶有效增加风压,提升风量,实现远距离送风;锥形导流顶盖位于空调器顶部,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结构组成,圆柱结构与壳体形成密封,圆锥结构用于引导气流从上风口流入或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旋风机中第一轴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旋风机中第二轴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空调器;2、壳体;3、内部风道;4、对旋风机;4a、第一轴流风叶;4b、第二轴流风叶;4c、第一电机;4d、第二电机;5a、第一换热器;5b、第二换热器;6、导流圈;10a、电器盒一;10b、电器盒二;21、第一风口;22、第二风口;23、导流顶盖;2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2、第一风口21、第二风口22和对旋风机4,所述壳体2内部形成有内部风道3,所述内部风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口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口22连通,所述对旋风机4设置在所述内部风道3内;所述第一风口21的位置设置有导流顶盖23,所述导流顶盖23能够升起以打开所述第一风口21、还能够下降以关闭所述第一风口21,且所述导流顶盖23升起时与所述第一风口21之间形成容许气流流通的环形通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空调室内机的内部风道中设置对旋风机的结构形式以及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的设置,能够在夏季制冷时通过对旋风机实现从位于上部的风口进行上出风、在冬季制冷时通过对旋风机实现从位于下部的风口进行下出风;并且通过导流顶盖的设置,能够通过升起而打开第一风口,且形成环形出风口或进风口,能够有效地增大在第一风口处的气流流通的面积,从而有效地提升换热效果,提升室内制冷或制热舒适度,使得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能够完成对室内提高换热效果的目的,且夏季制冷实现淋浴式上出风,冬季制热实现地毯式下出风,同时实现上述功能,使得室内人体的舒适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优选地,所述导流顶盖23为锥体结构,所述导流顶盖23的下表面为锥形表面,在纵向截面内所述锥形表面的母线为弧线结构。锥形导流顶盖位于空调器顶部,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结构组成,圆柱结构与壳体形成密封,圆锥结构用于引导气流从上风口流入或流出。能够增大出风面积的同时将气流进行朝四周有效引导的作用,促进室内气流大范围的流动,增加出风范围,提高制冷和制热效果。

优选地,

所述内部风道3中还设置有第一换热器5a和第二换热器5b,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5a设置于所述对旋风机4与所述第一风口21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5b设置于所述对旋风机4与所述第二风口22之间;

所述第一换热器5a为平板结构,其平板轴线与所述对旋风机4的轴线之间倾斜设置、存在不为0的倾斜夹角;所述第二换热器5b为平板结构,其平板轴线与所述对旋风机4的轴线之间倾斜设置、存在不为0的倾斜夹角。

并且通过内部风道中位于第一风口和对旋风机之间设置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二风口和对旋风机之间设置第二换热器,能够使得在对旋风机的上下游侧均能对空气起到换热作用,提高换热效果,且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与对旋风机倾斜布置的方式相对于平行布置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换热面积,换热更充分,制冷、制热效果更好,上下分布的形式不仅可以增加换热面积,亦可以使上出风和下出风时风量更为接近,换热均匀的,使得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能够完成对室内提高换热效果的目的,且夏季制冷实现淋浴式上出风,冬季制热实现地毯式下出风,同时实现上述功能,使得室内人体的舒适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导流顶盖23下方为换热器结构,包含了第一换热器5a和第二换热器5b,分别放置于风机组件上下两侧,保证在制冷和制热时均能够充分换热,第一换热器5a和第二换热器5b均为方形结构,斜置于相对面板两侧,以增大换热面积,附图1为其中一种摆放方式,第一换热器5a前后放置,第二换热器5b左右放置;斜置放置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制冷、制热效果更佳,较水平放置若保证换热面积相同,斜置放置可以使柜机空调器周向尺寸更小,更美观。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器5a的平板轴线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b的平板轴线之间并不平行,所述第一换热器5a的平板板面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b的平板板面不平行地布置。通过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彼此之间设置为不平行设置且异面设置的结构形式,能够对于流动的气流产生不同方向的阻挡作用,从而对流体产生极大的减速作用,从多个不同方向对气流起到换热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换热效果。

优选地,

所述第一风口21位于所述内部风道3的顶端,所述第二风口22位于所述内部风道3的下部;在制冷时、所述第一风口21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22为进风口;在制热时所述第一风口21为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22为出风口。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和第二风口的优选结构形式,第一风口设置于内部风道顶端,能够通过第一风口在制冷时进行出风,从而形成制冷淋浴式送风,提高室内制冷送风面积,提高制冷舒适度;通过位于下部的第二风口在制热时出风,能够形成制热地毯式送风,提高室内制热送风面积,提高制热舒适度。

优选地,

所述对旋风机4包括第一轴流风叶4a和第二轴流风叶4b,所述第一轴流风叶4a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4b沿轴向相邻布置,且所述第一轴流风叶4a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4b的旋向相反;在制冷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4a朝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流风叶4b朝第二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所述第二风口22吹至所述第一风口21;在制热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4a朝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流风叶4b朝第一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所述第一风口21吹至所述第二风口2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旋风机的优选结构形式,能够通过两个旋向不同的风机的相反布置,且旋转方向相反,实现朝同一方向出风的效果,提高出风能力,且制冷时使得出风朝上出风,制热时出风朝下出风。

①开启制冷模式后,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从下部进入,经过换热器后,从上部出风口出风,实现制冷瀑布式送风。②仅开启风机系统,关闭空调压缩机,室内空气从下部进入,经过吸湿装置后,在从上部送出,可以实现对室内空气的降温加湿,起到冷风扇的作用,达到节能的效果。③当空调在开启制热模式,风机反转,在风机作用下室内空气从上部进入,经过换热器换热后,再经过吸水装置(湿膜)完成加湿,然后从下侧出风口出风,实现空调制热时地毯式送风,同时也可以保证空气的相对湿度,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

优选地,

还包括第一电机4c和第二电机4d,所述第一电机4c与所述第一轴流风叶4a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轴流风叶4a转动,所述第二电机4d与所述第二轴流风叶4b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轴流风叶4b转动。所述至少两个轴流风机镜像安装,在风道中呈上下放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第二轴流风叶连接,用于提供动力并控制第一和第二轴流风叶的旋向和转速,当送风方向相同时,控制其旋向相反。

优选地,

所述第一轴流风叶4a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4b的叶片数互为质数。第一轴流风叶4a和第二轴流风叶4b叶片数互为质数,当送风方向相同时,旋向相反,这种结构形式的对旋式轴流风叶可以进一步增加风量,提高送风距离。

优选地,

所述第一轴流风叶4a的叶片数为4,所述第二轴流风叶4b的叶片数为5。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互为质数的第一轴流风叶和第二轴流风叶的叶片数的优选个数,能够进一步地起到提高风量和送风距离的作用。

优选地,

在所述内部风道3中还设置有导流圈6;所述壳体2的底部内部设置有电器盒一10a和电器盒二10b,所述壳体2的底部还相接地设置有底座24,所述电器盒用于控制空调器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机、二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所述底座24形状与壳体2形状相同,用于密封以及稳定空调器重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同时实现上进风下出风、下进风上出风的室内柜机空调器,区别于传统只有单上或者单下出风或者同时上下出风的空调器,能够同时满足制冷时由上向下吹风以及制热时由下往上吹风的要求,舒适性更高。

按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有空调器外壳体2,其径向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且四角含有倒圆角结构;壳体2上部四面均开有第一风口21,形状为方形,为增大空调器风量,出风口面积应尽可能增加;壳体2下部两个侧面板上各开有一个第二风口22,同样尽可能增加出风面积,同时在空调器安装时保证侧面留有足够的空间;所述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之间形成了空调器内部风道3;壳体2顶部采用锥形的导流顶盖23密封,锥形顶盖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能够有效集流和导向,增加风量,其结构如附图5所示。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轴流风叶4a、第二轴流风叶4b、第一电机4c、第二电机4d以及导流圈6,其中第一轴流风叶4a如附图4所示,第一轴流风叶4a和第二轴流风叶4b叶片数互为质数,当送风方向相同时,旋向相反,这种对旋式轴流风叶可以达到增加风量,提高送风距离的效果,在这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轴流风叶4a叶片数为4,第二轴流风叶4b叶片数为5,所述第一轴流风叶、二分别由第一电机4c和第二电机4d驱动,所述导流圈6位于轴流风叶外侧;壳体2底部有电器盒一10a、电器盒二10b以及底座24,所述电器盒用于控制空调器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所述底座24形状与壳体2形状相同,用于密封以及稳定空调器重心。

在空调器制冷时,电器盒控制第一轴流风叶4a、第二轴流风叶4b均向第一风口21送风。具体的,由于风机组件区域形成负压,气流从第二风口22吸入,在内部风道3中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5b、风机组件、第一换热器5a,和换热器充分换热后,冷空气经由第一风口21向四周送风,从而降低环境温度,达到制冷效果。

在空调器制热时,电器盒控制第一轴流风叶4a、第二轴流风叶4b均向第二风口22送风。具体的,由于风机组件区域形成负压,气流从第一风口21吸入,在内部风道3中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5a、风机组件、第二换热器5b,和换热器充分换热后,热空气经由第二风口22向空调器两侧送风,不直吹人体,增加舒适性,并且升高环境温度,达到制热效果。

1.壳体2形状可以为方形、多边形、圆形、或者上述形状的组合形状;

2.上、第二风口可以采用圆形、菱形、环形等其他形状,个数可以为2个、3个、4个或多个;

3.第一风口21和导流顶盖23可以采用升降结构代替面板开孔方式进风,当空调器运行时,导流顶盖23升起形成环形进(出)风口,空调关闭时导流顶盖23下降和壳体2形成密封结构,隐藏式风口结构有利于美观;

4.第一轴流风叶4a和第二轴流风叶4b叶片数可替换为相同,其数量可以为多个,当含有多个轴流风叶时,至少有两个风叶旋向相反。

5.第一换热器5a、第二换热器5b可以放置于壳体2同侧,上下位置亦可调换,同时也可以只有第一换热器或者只有第二换热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