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废料边皮木柴的热风式木屑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3623发布日期:2020-09-11 23:1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废料边皮木柴的热风式木屑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废料边皮木柴的热风式木屑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属木材资源丰富的大国,每年有大量树枝和木屑没有加以利用,如能变废为宝,用它们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它含有大量的孔隙,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从而可以脱色和除去不可见物质,广泛应用于国防、制药、化工、食品和环保等方面。

随着农副产品加工的发展,活性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如制饴糖脱色、榨油油脂除臭、气体的分离和净化、水的净化、金银回收、化学药剂提纯以及制药等都离不了它。活性炭可用针叶树硬木的锯屑或经粉碎的树枝和木屑,更好的是用核桃壳和榔子壳等硬果壳、动物的大骨骼等为原料。

活性炭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木屑进行烘干处理,现有烘干装置一般都是滚筒式烘干机,滚筒内设置有用于烘干木屑的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一般是热水管、热风管或电热管,如此设计,虽然可以实现木屑烘干的作用,但是通过加热盘管传热,木屑容易受热不均,致使烘干时间较长,烘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废料边皮木柴的热风式木屑烘干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烘干装置木屑容易受热不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废料边皮木柴的热风式木屑烘干装置,包括筒体、下料通道、夹套、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和所述热风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筒体两端,所述热风出口上安装有滤网;

所述下料通道位于所述筒体顶部且靠近所述热风进口;

所述筒体为卧式筒体且纵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筒体一端为小口径,另一端为大口径,所述热风进口位于所述小口径中部,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大口径的中部上方;

所述夹套包覆在所述筒体圆周表面,所述夹套上设置有用于热介质进出的热介质进口和热介质出口,所述热介质为废料边皮木柴燃烧产生的气体;

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筒体底部且靠近所述大口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烘干的木屑通过下料通道进入到筒体中,热空气通过热风进口进入到筒体中,在热气流的作用下,木屑伴随着热空气流动,由于热空气是从管道进入到筒体中,即从小空间进入到大空间,因此进入到筒体中的热空气将带动木屑在筒体中形成气流漩涡。对于湿度大,质量较重的木屑由于气流无法带动,一般会先沉在筒体内底部,等水汽慢慢被热空气带走,质量逐渐变轻后,就会慢慢跟随空气飞散到筒体中部及顶部。滤网的设置主要用于拦截木屑,防止木屑通过热风出口向外飞出,烘干后的木屑将通过排放口向外放出。采用热流式烘干方法,木屑与热空气直接接触,能迅速带动木屑中的水分,干燥速度快且效果较好。使用废料边皮木柴对木屑进行烘干,比电加热或水加热,热能利用率要高,且节能环保。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端固定在所述筒体内顶部,下端悬空在所述筒体中心轴上方;

所述挡风板为弧形设置且外弧面朝向所述小口径,内弧面朝向所述大口径。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风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风板沿所述筒体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连接轴、桨叶和安装块;

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筒体的所述大口径中心,所述连接轴一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块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筒体并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安装块固定在所述筒体内壁上;

所述连接轴中心轴与所述筒体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桨叶固定在所述连接轴圆周表面且与所述连接轴同轴转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热介质出口位于所述筒体底部且靠近所述筒体的所述小口径一端,所述热介质进口位于所述筒体顶部且靠近所述筒体的所述大口径一端。

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拨料块和转轴;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下料通道外壳上,所述转轴位于所述下料通道内且与所述下料通道中心轴垂直,所述下料通道为竖直设置;

所述转轴一端插设在所述下料通道内壁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料通道并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

所述拨料块固定在所述转轴圆周表面且用于控制木屑下料速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拨料块为六棱柱状,所述拨料块中心轴与所述转轴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烘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下料阶段,此时热风进口不进风,第二阶段为热风干燥阶段,此时热空气通过热风进口进入到筒体中。在第一阶段中,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电机均处于开启状态,转轴带动拨料块转动,使得待烘干的木屑随着拨料块的转动慢慢进入到筒体中,桨叶转动过程中,会不断搅拌筒体中的木屑,使筒体中的木屑受热均匀,此时烘干主要通过夹套中的热介质。在第二阶段中,第一电机处于开启状态,第二电机工作停止,筒体中的木屑在第一阶段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一次加热,但是干燥度还是不够,或者说有的木屑干燥度已经达到,有的还未达到,因此为了提高烘干效果,设置了热气流烘干,使木屑充分烘干。桨叶在第一阶段中,主要起搅拌作用,在第二阶段中,主要用于打乱气流,形成新的气流漩涡,便于木屑充分受热,烘干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热风式木屑烘干装置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热风式木屑烘干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中,1、热风进口;2、夹套;3、热风出口;4、热介质进口;5、排放口;6、旋转机构;61、第一电机;62、连接轴;63、桨叶;64、安装块7、热介质出口;8、下料通道;91、拨料块;92、转轴;10、筒体;11、挡风板;12、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基于废料边皮木柴的热风式木屑烘干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筒体10、下料通道8、夹套2、热风进口1和热风出口3、旋转机构6和导料机构。热风进口1和热风出口3分别位于筒体10两端,热风出口3上安装有用于拦截木屑的滤网12。待烘干的木屑通过下料通道8进入到筒体10中,下料通道8下端与筒体10顶部连接,下料通道8与热风进口1靠近。筒体10为卧式筒体且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筒体10一端为小口径,另一端为大口径,热风进口1位于小口径中部,热风出口3位于大口径的中部上方。筒体10上设置有排放口5,排放口5位于筒体10底部且靠近大口径一端。排放口5中填塞有堵头或安装有控制阀门,便于封闭或打开排放口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待烘干的木屑通过下料通道8进入到筒体10中,热空气通过热风进口1进入到筒体10中,在热气流的作用下,木屑伴随着热空气流动,由于热空气是从管道进入到筒体10中,即从小空间进入到大空间,因此进入到筒体10中的热空气将带动木屑在筒体10中形成气流漩涡。对于湿度大,质量较重的木屑由于气流无法带动,一般会先沉在筒体10内底部,等水汽慢慢被热空气带走,质量逐渐变轻后,就会慢慢跟随空气飞散到筒体10中部及顶部。滤网12的设置主要用于拦截木屑,防止木屑通过热风出口3向外飞出,烘干后的木屑将通过排放口5向外放出。采用热流式烘干方法,木屑与热空气直接接触,能迅速带动木屑中的水分,干燥速度快且效果较好。使用废料边皮木柴对木屑进行烘干,比电加热或水加热,热能利用率要高,且节能环保。

另外,将筒体10设置成一端直径大,一端直径小,主要用于改变筒体10空间大小,当空气流从筒体10小口径端吹向筒体10大口径端时,由于筒体10空间逐渐变大,将会在筒体10中产生涡流,提高了木屑与热空气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烘干效果较好,缩短了烘干时间。另外将筒体10设置成卧式筒体且纵截面为等腰梯形,可便于木屑沉降在靠近大口径一端的筒体10内底部,刚从下料通道8掉落下来的木屑,湿度大,质量重,因此一般都会先堆积在筒体10内底部,随着热空气的吹动,木屑中的水汽慢慢被带走,开始逐渐跟随热空气在筒体10中移动和飞动,直至飞到筒体10内部上方。

参照图1-2,筒体10内设置有挡风板11,挡风板11上端固定在筒体10内顶部,下端悬空在筒体10中心轴上方。挡风板11为弧形设置且外弧面朝向小口径,内弧面朝向大口径。挡风板11设置有多个,多个挡风板11沿筒体10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挡风板11设置有四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挡风板11的设置,主要用于形成多个空气漩涡,提高了木屑与热空气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

参照图1-2,旋转机构6包括第一电机61、连接轴62、桨叶63和安装块64。第一电机61固定在筒体10的大口径中心,连接轴62一端插设在安装块64上且与安装块64转动配合,另一端穿过筒体10并与第一电机61输出轴连接,安装块64固定在筒体10内壁上。连接轴62中心轴与筒体10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桨叶63固定在连接轴62圆周表面且与连接轴62同轴转动。具体的,桨叶63为二斜叶式桨叶,桨叶63设置有多个,多个桨叶63沿连接轴62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夹套2包覆在筒体10的圆周表面,夹套2上设置有用于热介质进出的热介质进口4和热介质出口7,热介质为废料边皮木柴燃烧产生的气体。热介质出口7位于筒体10底部且靠近筒体10的小口径一端,热介质进口4位于筒体10顶部且靠近筒体10的大口径一端。导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拨料块91和转轴92。第二电机固定在下料通道8外壳上,转轴92位于下料通道8内且与下料通道8中心轴垂直,下料通道8为竖直设置。转轴92一端插设在下料通道8内壁上且与下料通道8内壁转动配合,另一端穿过下料通道8并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拨料块91固定在转轴92圆周表面且用于控制木屑下料速度。拨料块91为六棱柱状,拨料块91中心轴与转轴92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热介质通过热介质进口4进入到夹套2中,换热后再通过热介质出口7向外排出,烘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下料阶段,此时热风进口1不进风,第二阶段为热风干燥阶段,此时热空气通过热风进口1进入到筒体10中。在第一阶段中,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61均处于开启状态,转轴92带动拨料块91转动,使得待烘干的木屑随着拨料块91的转动慢慢进入到筒体10中,桨叶63转动过程中,将会不断搅拌筒体10中的木屑,使筒体10中的木屑受热均匀,此时烘干主要通过夹套2中的热介质。在第二阶段中,第一电机61处于开启状态,第二电机工作停止,为了便于控制木屑下料,下料通道8上可以安装一个封堵装置,如阀门等,筒体10中的木屑在第一阶段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一次加热,但是干燥度还是不够,或者说有的木屑干燥度已经达到,有的还未达到,因此为了提高烘干效果,设置了热气流烘干,使木屑充分受热。桨叶63在第一阶段中,主要起搅拌作用,在第二阶段中,主要用于打乱气流,形成新的气流漩涡,烘干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