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用过滤盒及包括该过滤盒的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4174发布日期:2020-12-04 13:5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换气装置用过滤盒及包括该过滤盒的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装置用过滤盒以及包括该过滤盒的换气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可以提高清洁以及替换过滤器的方便性的换气装置用过滤盒以及包括该过滤盒的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普通家庭及办公室等中,为了进行根据季节变化的室内制冷/制热而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这种制冷/制热装置中有以冷却及加热室内空气的方式执行制冷/制热的空调、锅炉等。

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的普通家庭及办公室等的室内为了提高制冷/制热效率而维持封闭的状态,封闭的室内空间若经过预定时间则会使空气的污染程度增加,因此在室内可能产生恶臭或者漂浮灰尘等异物。因此,为了从室内去除这种恶臭或灰尘等,每隔预定时间将会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此时,使用用于维持室内温度的同时将新鲜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且将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换气装置。

如果换气装置使用了预定时间以上,则配备在换气装置的过滤器中会堆积灰尘等异物,因此有必要周期性地清洁和替换过滤器。

作为一例,用于过滤粒子大小较大的大灰尘的预过滤器需要在1个月至2个月之间清洁一次以上,用于过滤粒子尺寸较小的微尘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epafilter)需要在6个月至1年之间替换过滤器,这样才能维持正常过滤器的功能。

如上所述,用于清洁和替换过滤器的检查时期根据过滤器的种类而不同,因而具有至少2个月清洁或者替换1回以上的不便,在不及时清洁过滤器而放置的情形下,过滤器的寿命变短而加重过滤器的替换费用,在手动清洁过滤器的情形下,具有在进行清洁作业期间无法使用换气装置的不便的问题。

并且,在换气装置被连接到天花板的管道,并且过滤器被安装在换气装置的主体内部的情形下,在替换过滤器时作业者难以接近换气装置的主体内部,并且由于需要分解安装在换气装置主体内部的周围装置才可以替换过滤器,因此过滤器的替换作业并不容易,并且存在消耗大量时间的问题。与换气装置的过滤器清洁相关的现有技术已公开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0563524号、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94362号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诸般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过滤器的清洁和替换的方便性以及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换气装置用过滤盒以及包括该过滤盒的换气装置。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用过滤盒构成为包括:供气室,在两侧形成有第一供气口和第二供气口;排气室,与所述供气室隔着隔壁而形成于所述供气室的相反侧,在两侧形成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一风门,用于选择性地开闭连通在所述供气室和所述排气室的连通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第二风门,用于开闭所述第一供气口;第一过滤器,在所述供气室内部的一侧配备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供气口之间;以及第二过滤器,在所述供气室内部的另一侧配备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二供气口之间。

所述第一过滤器可以由可再生的过滤器构成,所述第二过滤器可以由不可再生的过滤器构成。

所述第一过滤器可以由预过滤器、静电除尘过滤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所述第二过滤器可以由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除臭过滤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所述第二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可以在一侧部相隔而形成,所述第二供气口可以安装在换气装置主体的室外空气流入口,所述第一排气口可以安装在换气装置主体的室内空气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构成为,包括:主体,包括:第一排气室,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排气室,向室外排出经过所述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第一供气室,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供气室,将经过所述第一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全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室流向第二排气室的室内空气和从所述第一供气室流向第二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供气风门,用于开闭所述室外空气流入口,过滤盒,安装在所述主体且包括:供气室,在两侧形成有第一供气口和第二供气口;排气室,与所述供气室隔着隔壁而形成于所述供气室的相反侧,在两侧形成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一风门,用于选择性地开闭连通在所述供气室和所述排气室的连通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第二风门,用于开闭所述第一供气口;第一过滤器,在所述供气室内部的一侧配备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供气口之间;以及第二过滤器,在所述供气室内部的另一侧配备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二供气口之间。

所述主体的室外空气流入口可以安装在所述过滤盒的第二供气口,所述主体的室内空气排出口可以安装在所述过滤盒的第一排气口。

所述第一过滤器可以由可再生的过滤器构成,所述第二过滤器可以由不可再生的过滤器构成。

可以构成为,在换气模式时,所述供气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被开放,所述第一风门通过工作而关闭所述连通口且开放所述第二排气口,排气用风机和供气用风机被驱动。

可以构成为,在空气净化模式时,所述供气风门被开放,所述第一风门通过工作而开放所述连通口且关闭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风门被关闭,排气用风机和供气用风机被驱动。

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空气净化模式时,流入所述主体的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排气室而经过所述过滤盒的排气室和连通口、供气室以及第二过滤器后,通过所述主体的第一供气室和全热交换器以及第二供气室而供应到室内。

可以构成为,在过滤器清洁模式时,所述供气风门被关闭,所述第一风门通过工作而开放所述连通口且关闭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风门被开放,排气用风机被驱动。

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过滤器清洁模式时,流入所述主体的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通过所述全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排气室而通过所述过滤盒的排气室、连通口和供气室以及第一过滤器而向室外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用过滤盒以及包括该过滤盒的换气装置,构成为使过滤盒组装在换气装置的主体,从而可以提高安装在过滤盒内部的过滤器的清洁和替换的方便性。

并且,在过滤器清洁模式时,通过将空气的排气流路形成为使室内空气经过可再生的第一过滤器而向室外排出,据此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器的逆清洗而自动执行第一过滤器的清洁,从而可以将手动清洁第一过滤器的周期与第二过滤器的替换周期匹配,进而可以提高清洁第一过滤器的作业的方便性且延长第一过滤器的寿命。

并且,在过滤器清洁模式时,通过将空气的排气流路形成为使室内空气不通过静压损失高且无法再生的第二过滤器,从而可以减少电耗且增加风量和静压,进而可以提高第一过滤器的清洗效率。

并且,在空气净化模式时,通过将室内空气的流路形成为使从室内吸入的空气以仅通过第二过滤器而不通过第一过滤器的方式循环,据此可以减少循环的室内空气的压力损失,进而使室内空气可以顺畅地流动,从而提高空气净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的平面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在换气模式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在空气净化模式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在过滤器清洁模式时的工作状态图。

符号说明

1:换气装置100:主体

110:第一排气室111:室内空气流入口

120:第二排气室121:室内空气排出口

122:排气用风机130:第一供气室

131:室外空气流入口132:供气风门

140:第二供气室141:室外空气排出口

142:供气用风机150:全热交换器

200:过滤盒201:隔壁

202:连通口210:供气室

211:第一供气口212:第二供气口

213:第二风门220:排气室

221:第一排气口222:第二排气口

223:第一风门230:第一过滤器

240:第二过滤器300:连接管道

310:第一连接管道320:第二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构成及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换气装置用过滤盒的换气装置1包括:主体100;过滤盒200,安装在所述主体100;以及连接管道300,连接所述主体100和过滤盒200。

所述主体100和过滤盒200可以被可拆装地安装或者构成为一体型。

所述主体100包括:第一排气室110,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排气室120,将经过所述第一排气室110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第一供气室130,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供气室140,将经过所述第一供气室130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以及全热交换器150,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室110流向第二排气室120的室内空气与从所述第一供气室130流向第二供气室140的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第一排气室110的室内侧配备有使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空气流入口111。

在所述第二排气室120的室外侧配备有使室内空气向室外侧排出的室内空气排出口121,在所述第二排气室120配备有将室内空气强制吸向室外侧的排气用风机122。

在所述第一供气室130的室外侧配备有使室外空气流入的室外空气流入口131,在室外空气流入口131的内侧配备有用于开闭使室外空气流入的流路的流路的供气风门132。

在所述第二供气室140的室内侧配备有使室外空气向室内侧排出的室外空气排出口141,在所述第二供气室140配备有将室外空气强制吸向室内侧的供气用风机142。

所述全热交换器50构成为在其内部交替形成有室内空气流动的流路和室外空气流动的流路,从而可以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结构。

所述过滤盒200包括:供气室210,在两侧形成有第一供气口211和第二供气口212;排气室220,与所述供气室210隔着隔壁201而形成于所述供气室210的相反侧,并且在两侧形成有第一排气口221和第二排气口222。

在所述隔壁201形成有连通到供气室210和排气室220的连通口202,在所述排气室220配备有用于选择性地开闭所述连通口202和第二排气口222的第一风门223。

在所述第一供气口211的内侧配备有用于开闭使室外空气流入的流路的第二风门213。

在所述供气室210内部的一侧,在所述连通口202和所述第一供气口211之间配备有第一过滤器230,在所述供气室210内部的另一侧,在所述连通口202和所述第二供气口212之间配备有第二过滤器240。即,所述第一过滤器230在连通口202的一侧而配备在第一供气口211侧,所述第二过滤器240在连通口202的另一侧配备在第二供气口212侧,所述第一过滤器230和所述第二过滤器240之间布置有与连通口202连通而形成空气的流路的空间。

所述第一过滤器230由可再生的过滤器构成。作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器230可以由预过滤器、静电除尘过滤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此处,可再生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较大的灰尘粒子的过滤器,表示如果以预定周期单位清洁过滤器则可以再使用的过滤器。例如,所述第一过滤器230需要1~2个月清洁一次以上。

所述第二过滤器240由不可再生的过滤器构成。作为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滤器240可以由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除臭过滤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此处,不可再生的过滤器是指用于过滤微尺寸(pm2.5以下)的灰尘粒子的过滤器,表示无法通过清洁过滤器而再使用,且在使用预定期间之后需要替换的过滤器。

所述过滤盒200安装在主体100。所述过滤盒200的第二供气口212安装在主体100的室外空气流入口131,所述过滤盒200的第一排气口221安装在主体100的室内空气排出口121。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第二供气口212和室外空气流入口13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10而被安装,所述第一排气口221和室内空气排出口121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0而被安装。然而,也可以构成为省略所述第一连接管道310和第二连接管道320的构成,直接安装所述第二供气口212和室外空气流入口131,并且直接安装所述第一排气口221和室内空气排出口121。

以下,参照图3至图5说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1的换气模式、空气净化模式以及过滤器清洁模式的工作。

参照图3,在换气模式时,所述供气风门132和第二风门213被开放,所述第一风门223通过工作而关闭所述连通口202且开放所述第二排气口222,排气用风机122和供气用风机142被驱动。

在换气模式时,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室内空气在经过主体100的室内空气流入口111、第一排气室110、全热交换器150、第二排气室120以及室内空气排出口121后,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0而经过过滤盒200的第一排气口221、排气室220以及第二排气口222向室外侧排出。与此同时,室外空气在经过过滤盒200的第一供气口211、第一过滤器230、供气室210、第二过滤器240以及第二供气口212而被过滤后,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10而经过主体100的室外空气流入口131、第一供气室130、全热交换器150、第二供气室140以及室外空气排出口141而供应到室内侧。

根据这种构成,在换气模式时,室外空气经过第一过滤器230而使相对较大粒子的异物被过滤,而没有在第一过滤器230被过滤的微尺寸的异物则经过第二过滤器240而被过滤,从而向室内侧供应净化的室外空气。并且,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在经过全热交换器150时进行热交换,因此室外空气在接收室内空气的热而升温的状态下被供应到室内侧,因此可以在维持室内温度的同时将新鲜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将被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

参照图4,在空气净化模式时,供气风门132被开放,第一风门223通过工作而开放连通口202且关闭第二排气口222,第二风门213被关闭,排气用风机122和供气用风机142被驱动。

在空气净化模式时,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通过主体100的室内空气流入口111而流入第一排气室110的室内空气在经过全热交换器150和第二排气室120以及室内空气排出口121后,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0而经过过滤盒200的第一排气口221、排气室220、连通口202、供气室210、第二过滤器240以及第二供气口212后,通过第一连接管道212而经过主体100的室外空气流入口131、第一供气室130、全热交换器150、第二供气室140以及室外空气排出口141而供应到室内。

根据这种构成,在空气净化模式时,通过将室内空气的流路形成为使从室内吸入的空气以仅通过第二过滤器240而不通过第一过滤器230的方式循环,从而可以减小循环的室内空气的压力损失,进而可以使室内空气顺畅地流动而提高空气净化功能。

参照图5,在过滤器清洁模式时,供气风门132被关闭,第一风门223通过工作而开放连通口202且关闭第二排气口222,并且第二风门213被开放,排气用风机122被驱动。

在过滤器清洁模式时,如图5的箭头所示,通过主体100的室内空气流入口111而流入到第一排气室110的室内空气在经过全热交换器150和第二排气室120以及室内空气排出口121后,通过第二连接管道320而经过过滤盒200的第一排气口221、排气室220、连通口202、供气室210、第一过滤器230以及第一供气口211而向室外排出。

根据这种构成,在过滤器清洁模式时,通过将空气的排气流路形成为使室内空气经过可再生的第一过滤器230而向室外排出,从而使捕集于第一过滤器230的灰尘等异物通过空气的流动力而从第一过滤器230分离进而向室外侧排出,通过这样的逆清洗而自动地执行第一过滤器230的清洁,据此可以将手动清洁第一过滤器230的周期与第二过滤器240的替换周期匹配,从而可以提高清洁第一过滤器230的作业的方便性且延长第一过滤器230的寿命。

并且,在过滤器清洁模式时,通过将空气的排气流路形成为使室内空气不通过静压损失高的不可再生的第二过滤器240,从而可以减少排气用风机122的电耗且增加风量和静压,进而可以提高第一过滤器230的清洗效率。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请求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能够进行显而易见的变形实施,这种变形实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