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加湿器。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季和异常干燥的冬季,空气中的水分较少,导致人的皮肤水份过度流失,加速生命的衰老,空调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导致了空气干燥,而引起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咳嗽感冒等空调病的滋生。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气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空气湿润清洁,达到空气湿度的均衡,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加湿器便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关于室内空气净化和加湿的设备,大多为单纯的空气净化设备或者单纯的加湿器类设备,产品功能较为单一,没有添加辅料的功能,不能达到美容补水、提神醒脑、清咽润肺、辅助睡眠等效果,并且杀菌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一些空气加湿器采用超声波振动器进行杀菌,超声波振动器在长期使用后会滋生一些有害菌类,这些有害菌类容易随着水雾进入到空气中,影响使用效果,而且对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还有些空气加湿器直接在水箱中加入杀菌剂,但是杀菌剂本身可能含有对于人体有害的成分,并且随着水雾进入空气中,对使用者带来潜在隐患。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加湿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加湿器杀菌效果不佳且没有添加辅料的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净化加湿器包括底板、上盖、风机、喷淋组件、水泵、辅料装置和紫外线发生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围板,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上方形成有净化腔,所述围板开设有第一风口,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敞口;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罩盖所述敞口,所述上盖开设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净化腔连通;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所述喷淋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喷头,每组所述喷头的喷嘴相对设置;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槽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淋组件连通,当所述水泵运行时,每组所述喷头喷出的水流对冲;所述辅料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辅料装置用以往所述水槽内添加辅料;所述净化腔设有紫外线发生器,和/或,所述水槽内设有紫外线发生器。可选地,所述紫外线发生器包括紫外线消毒灯和/或紫外线灭菌管。可选地,所述辅料装置内设有容置腔、连接所述容置腔的管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管状结构上的电磁阀,所述管状结构与所述水槽连通。可选地,所述容置腔设有多个相互隔开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管状结构。可选地,所述水槽内设有加热棒。可选地,所述围板的内侧环绕设置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湿膜。可选地,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导流筒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可选地,所述风机为双向风机或一进风、一排风的至少两个单向风机。可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外侧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置槽,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可选地,所述上盖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电磁阀、所述加热棒、所述水泵以及所述风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设置至少一组对喷头,当所述水泵运行时,每组所述喷头喷出的水流对冲从而形成水幕,水幕的水淋在湿膜上,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湿膜表面向下渗透,被湿膜充分吸收。由于湿膜吸水性极佳,形成均匀的水膜,当空气通过时把空气湿润,达到均匀加湿的效果。此外,底座内设有辅料装置,通过从辅料装置向水槽内添加辅料,使空气净化加湿器既能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又能达到辅料的疗效。净化腔内的紫外线发生器对空气进行杀菌,水槽内的紫外线发生器对水槽内的水进行杀菌,从而提供无菌的净化加湿空气。由于在杀菌的过程中无需添加杀菌剂,从而杜绝了对使用者带来健康隐患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加湿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3为图1中辅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加湿器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分解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空气净化加湿器10底座11第一风口12螺纹管21第二风口20上盖23网格栅22导流筒30喷头24hepa滤网50辅料装置40水泵52管状结构51容置腔54腔室53电磁阀60加热棒70安装支架80控制箱90紫外线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加湿器。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加湿器1包括底板、上盖20、风机(未图示)、喷淋组件、水泵40、辅料装置50和紫外线发生器90。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和围板,所述底座10内部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上方形成有净化腔,所述围板开设有第一风口11,所述底座10的顶部开设有敞口;所述上盖20安装于所述底座10的上方且罩盖所述敞口,所述上盖20开设有第二风口21,所述第二风口21与所述净化腔连通;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上盖20,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二风口21连通;所述喷淋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10内,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喷头30,每组所述喷头30的喷嘴相对设置;所述水泵40安装于所述底座10,所述水泵40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槽连通,所述水泵40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淋组件连通,当所述水泵40运行时,每组所述喷头30喷出的水流对冲;所述辅料装置50设于所述底座10内,所述辅料装置50用以往所述水槽内添加辅料;所述净化腔设有紫外线发生器90,和/或,所述水槽内设有紫外线发生器90。可以理解,空气净化加湿器1可呈圆柱状或多棱柱状,包括但不限于正方体状、五棱柱状,六棱柱状,八棱柱状,十棱柱状等。当然,也可以将空气净化加湿器1设置呈三棱柱状或者不规则柱体状。水槽可以是底座10内部中空形成的水槽,也可以是在底座10内安装水槽。空气净化加湿器1工作时,风机将室内空气引入净化腔内,水泵40将水槽内的水泵40送至喷淋组件然后从喷头30喷出,每组喷头30喷出的水流对冲从而形成水幕,空气接触水幕时被加湿。并且,喷头30喷出的水流对冲时产生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团降落,有效除去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少量负氧离子随空气释放到室内,能够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改善睡眠、预防呼吸道疾病、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血压、增进人的食欲、增强皮肤弹性。净化腔内设有紫外线发生器90;或者,水槽内设有紫外线发生器90;又或者,净化腔内和水槽内均设有紫外线发生器90。净化腔内的紫外线发生器90对空气进行杀菌,水槽内的紫外线发生器90对水槽内的水进行杀菌,从而提供无菌的净化加湿空气。由于在杀菌的过程中无需添加杀菌剂,从而杜绝了对使用者带来健康隐患的问题。紫外线发生器90为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灭菌管,或者其它的紫外线发光盘甚至是市场上常见的紫外线发生器90件均可。底座10内安装有辅料装置50,辅料装置50内可以放置使用者所需的香料或者带有药性效果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带有空气清新、美容补水、提神醒脑、清咽润肺、辅助睡眠等效果的各种辅料。通过往水槽内添加辅料,使辅料扩散到空气中,改善空气质量,达到空气清新、美容补水、提神醒脑、清咽润肺、辅助睡眠等效果。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料装置50内设有容置腔51、连接所述容置腔51的管状结构52以及设于所述管状结构52上的电磁阀53,所述管状结构52与所述水槽连通。辅料存储在容置腔51内,通过控制电磁阀53的打开或关闭以从容置腔51内往水槽内添加辅料。继续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51设有多个相互隔开的腔室54,每个所述腔室54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管状结构52。辅料可以是多种不同种类的,如空气清新类、美容补水类、提神醒脑类、清咽润肺类、辅助睡眠类等,多个相互隔开的腔室54内可供存放多种辅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使用者所处的室内环境的需要设置辅料的种类的数量,具体的种类可以根据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增减其他未被列举的。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槽内设有加热棒60。详细地,加热棒60内设有加热元件,当加热棒60启动时,电流流经加热元件,使得加热元件温度升高,热从加热元件传递到水槽内,促使辅料蒸发和散布到空气中。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板的内侧环绕设置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湿膜。每组喷头30喷出的水流对冲形成的水幕淋在湿膜上,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湿膜表面向下渗透,被湿膜充分吸收。由于湿膜吸水性极佳,形成均匀的水膜,当空气通过时把空气湿润,再一次将空气加湿。另外,由于水沿湿膜表面向下渗透并最终流入水槽内,从而防止水花溅射以及减少噪音。将湿膜环绕设置于围板的内侧,能让空气尽可能穿过湿膜,还能有效阻挡水从第一风口11溅出,且还有起到隔音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围板的内壁环绕设置有安装支架70,所述湿膜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70。由于湿膜本身的自重较大,加之在吸水后重量进一步增大,在围板的内侧环绕设置有安装支架70,湿膜安装于安装支架70,以确保湿膜安装的稳定性。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0的下表面设有导流筒22,所述导流筒22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导流筒22与所述第二风口21连通。如此,可增加空气在空气净化加湿器1内的流动路径,使得空气净化加湿的效果更佳。进一步地,导流筒22下端网格栅23,由此,打到导流筒22上的水顺着侧壁、网格栅23流入水槽内,更有效地防止水花溅射以及减少噪音。参照图5,导流筒22内设有滤网24。hepa滤网24由非常细小的有机纤维交织而成,对微粒的捕捉能力较强,孔径微小,吸附容量大,净化效率高,hepa滤网24去除至少97.00%空中微粒0.3测微表直径。在导流筒22内设置hepa滤网24,能够预先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或者对已经加湿净化的空气进行再净化,使得净化效果更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双向风机或一进风、一排风的至少两个单向风机。第一风口11设置为围板上网状结构,第二风口21设置为矩形或圆形通孔,通过控制风机的运转方式,使得空气净化加湿器1至少具有以下多种运行模式:1、风机引风,此模式下外界空气从第二风口21进入到空气净化加湿器1内,从第一风口11排出。这样,已净化加湿的空气扩散到室内时更加柔和,且扩散范围更广。2、风机排风,此模式下外界空气从第一风口11进入到空气净化加湿器1内,从第二风口21排出。这样,可快速地将室内局部的空气净化加湿。3、风机不运转。此模式通过水的流动形成负压,进而产生有吸附力,带动周边空气流动,从而将室内空气引入空气净化加湿净化器内进行加湿净化。此模式下,没有了风机运转的声音,使得空气净化加湿器1运行更加安静。在夜晚睡眠时运行此模式,更加舒适。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的底部外侧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置槽,水泵40安装于容置槽。一方面,容置槽将水泵40与水槽隔开,避免了漏电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将水泵40设置于底座10外侧,便于维修和更换。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盖20安装有控制箱80,控制箱80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以控制电磁阀53、风机、紫外线发生器90、加热棒60以及水泵40。此外,还可以在控制箱80上设置显示灯,显示灯用以显示空气净化加湿器1中各部件的运行状况。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