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5308发布日期:2020-10-17 01:0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换热装置采用风机驱动气流以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调节室内温度;然而,当室内温度降低时,上述换热装置的风量较大、吹风感较强,易造成用户的不适,且换热装置的风机运行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冷媒循环系统。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所述前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前壁面上,所述冷风出口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下方且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第一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前进风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排风部件,所述排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通过合理布置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并对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和排风部件,使得换热装置在排风部件不运行时实现冷风的无风感出风、在排风部件运行时快速制冷或制热,从而换热装置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了换热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部件包括: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一排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排风机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中心面与所述壳体的前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中心面与所述壳体的后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前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后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所述空间ω2的体积大于所述空间ω1的体积,所述第一平面与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部件包括: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二排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后壁面之间,所述第二排风机与所述壳体的上端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部件包括:第三排风机,所述第三排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后壁面之间;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三排风机沿上下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部件包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贯流风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上进风口,所述上进风口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换热部件,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二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呈非零夹角,且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所述第二换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冷风出口处,以调节所述冷风出口的出风方向和/或开关所述冷风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引风结构,所述引风结构与所述冷风出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引风结构具有朝向所述冷风出口延伸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将所述壳体内的气流朝向所述冷风出口引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方设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靠近所述接水盒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在上下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到所述接水盒的方向、在前后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向所述前进风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相邻的所述换热片沿左右方向的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2mm~10mm。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可以有效满足用户在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圈示的h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圈示的i部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排风部件;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七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排风部件;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八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九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一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二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三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圈示的k部的放大图;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四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五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六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七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8是图2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29是图2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0是图29中圈示的j部的放大图;

图3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八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2是图31中所示的附加部件的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3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冷媒循环系统200、压缩机201、换热设备202、节流装置203、换向装置204、

换热装置100、

壳体1、

前壁面a、后壁面b、第一斜壁面c、第二斜壁面d、

前进风口101、冷风出口102、上进风口104、

连通腔室11、上游连通腔室111、下游连通腔室112、

防护件13、防护网130、

拦水结构14、

定位槽15、支撑梁16、定位部17、导引面170、定位凸起171、

第一换热部件2、第一平面2a、

倾斜部20、第一端20a、第二端20b、

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换热管211、换热片212、

进口管2111、出口管2112、第一组2113、第二组2114、

流道2121、

换热单体22、

排风部件3、贯流风轮30、

第一排风机31、

第二排风机32、

第三排风机33、驱动机构34、

驱动装置341、

传动机构342、齿轮3421、齿条3422、

第二换热部件4、第二平面4a、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管411、

接水盒5、接水口50、第一接水部51、第二接水部52、

导风板6、引风结构7、导流面71、

导风机构8、引导板81、

附加部件9、热辐射部件91、电加热部件92、显控部件93、加湿部件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10-图14、图18和图31所示,换热装置100包括壳体1,壳体1上具有前进风口101和冷风出口102,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自前进风口101流至壳体1内,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自冷风出口102流至壳体1外。前进风口101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a上,冷风出口102位于前进风口101的下方,且冷风出口102设在壳体1的底部,即,在平行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冷风出口102的正投影与前进风口101的正投影无重合部分,且,冷风出口102的正投影间隔位于前进风口101的正投影的下方。

其中,壳体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壳体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则换热装置100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较小,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的薄化设计,使得换热装置100更好地与安装空间匹配,便于换热装置100的安装。

如图1-图3、图10-图14和图18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换热部件2,第一换热部件2设于壳体1内,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第一换热部件2与前进风口101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即,沿前后方向、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与前进风口10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也就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与前进风口10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通过前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

如图2、图3和图18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排风部件3,排风部件3设于壳体1内,排风部件3运行可以驱动壳体1内的空气流动以在前进风口101处产生负压,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

换热装置100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在第一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不工作,壳体1内的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沿上下方向自发流动至冷风出口102,并通过冷风出口102排出,并在前进风口101处形成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通过前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继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此,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由于排风部件3不工作,无需借助主动驱动装置实现空气循环,实现换热装置100无噪音运行,且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通过自然对流传热,使得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柔和,尤其适用于睡眠等小负荷应用场景。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换热装置100适用于制冷,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为冷空气,冷空气可以自发向下流动、并通过冷风出口102排出,以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

换热装置100还具有第二出风模式,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工作,以在前进风口101处产生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通过前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在排风部件3的驱动作用下,换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冷风出口102排出。由此,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可以产生较强的强制对流效果,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通过强制对流传热,从而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

由此,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通过合理布置前进风口101和冷风出口102,并对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和排风部件3,使得换热装置100在排风部件3不运行时实现冷风的柔和出风、在排风部件3运行时快速制冷或制热,从而换热装置100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了换热装置100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方向“上”、“下”、“前”、“后”、“左”、“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换热装置100在正常使用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换热装置100在正常使用时,上下方向理解为垂直竖向;换热装置100朝向用户的一侧为换热装置100的前侧,换热装置100背向用户的一侧为换热装置100的后侧,前后方向理解为水平方向;在用户面对换热装置100的前侧时,用户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换热装置100的左右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前进风口101为一个;或前进风口101为多个,例如,前进风口10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进风孔。冷风出口102为一个;或冷风出口102为多个,例如,冷风出口10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出风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3、图14和图31所示,壳体1的外表面形成换热装置100的外观面,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外观的规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图14和图31所示,冷风出口102位于壳体1的上端或下端,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沿上下方向流向冷风出口102,并通过冷风出口102排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换热后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在换热后空气的汇聚空间大小固定的前提下,便于保证冷风出口102的出风参数满足要求,提升用户的舒适性,同时在换热装置100占据空间一定的前提下,便于为换热后的空气提供了较大的汇聚空间,有利于空气的自发流动,例如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便于换热装置100为换热后的冷空气提供较大的汇聚空间,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实现柔和出风。

在图11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2形成在壳体1下端的底壁上,冷风出口102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冷空气可以向下流动,并可以通过冷风出口102向下排出,进一步减少了冷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降低了风阻,便于保证冷风出口102的冷风参数满足要求。在图1、图6、图12、图14、图18和图31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2形成在壳体1下端的前壁面上。再一些示例中,冷风出口102还可以形成在壳体1下端的侧壁面(例如左侧壁面、右侧壁面)上;或者,冷风出口102形成在第二斜壁面d上(如图10所示),第二斜壁面d相对于壳体1的前壁面倾斜设置,即冷风出口102的开口方向朝前、朝下倾斜设置。此外,在其他示例中,冷风出口102形成在壳体1的上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体22。如图1和图20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一个换热单体22。如图13和图14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单体22,即在平行于左右方向的平面上,多个换热单体22的正投影均无重合部分。由此,通过将第一换热部件2设置为包括多个换热单体22,相对于将第一换热部件2设置为一整个换热单体而言,可以有效减短换热单体2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便于单个换热单体22的加工。

其中,多个换热单体22并联和/或串联:多个换热单体22并联设置,此时多个换热单体22的进口相连、且多个换热单体22的出口相连;或者多个换热单体22串联设置,此时相邻两个换热单体22的其中一个的出口与另一个的进口相连;或者多个换热单体22中至少两个串联设置、至少两个并联设置,例如换热单体22为三个,其中一个换热单体22与另外两个换热单体22并联,且另外两个换热单体22串联设置。由此,多个换热单体22之间设置灵活,便于使得换热装置100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排风部件3包括第一排风机31,第一排风机31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在的下方,即,第一换热部件2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一端20a和第二端20b,第一端20a远离冷风出口102设置,第二端20b靠近冷风出口102设置,且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排风机31的正投影与第二端20b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合,有利于减小第一排风机31不工作时对换热后的空气造成的风阻;且第一排风机31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上,即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排风机31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遮挡第一排风机31的至少部分,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第一排风机31不工作时对换热后的空气造成的风阻,同时第一排风机31工作时,避免气流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冷风出口102的一侧形成滞留区,增强气流流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至少大部分”可以理解为一半以上,则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占据正投影总面积的50%以上。则第一排风机31的正投影的大部分占据第一排风机31正投影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即第一排风机31的正投影的大部分占据第一排风机31正投影总面积的50%以上。“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排风机31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可以理解为“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排风机31的正投影的一半以上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

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2间隔设在前进风口101的下方,且冷风出口102位于壳体1的下端,排风部件3包括第一排风机31,第一排风机31位于壳体1内,且第一排风机31间隔设在第一换热部件2下端的正下方,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排风机31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有效遮挡第一排风机31,即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排风机31隐藏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其中,第一排风机31为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贯流风机,但不限于此。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排风机31的正投影的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另一小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例如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排风机3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下端的正下方、另一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下端的斜下方,同样可以减小第一排风机31不工作时对换热后空气造成的风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7-图9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即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则相对于后壁面b的内表面而言,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前壁面a的内表面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上游连通腔室111具有较大的容积,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上游连通腔室111存贮密度比外界空气密度大的冷空气,有利于冷空气的汇聚,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加速自然下沉。

其中,由于前进风口101贯通前壁面a,则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指第一换热部件2与前进风口101边缘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图3-图5和图7-图9的示例中,前壁面a与后壁面b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位于前壁面a和后壁面b之间,前进风口101处的气流可以自前向后流入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由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则在前壁面a的内表面和后壁面b的内表面中、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前壁面a的内表面设置,使得相对于后壁面b,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前进风口101设置,则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上游连通腔室111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气流通过上游连通腔室111流向冷风出口102。

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冷风出口102位于前进风口101的下方,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形成为冷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低的空气),冷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冷空气可以自发下沉,由于上游连通腔室111具有较大的容积,便于冷空气的大量汇聚,大量冷空气受到重力作用驱动,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例如冷空气可以下沉至冷风出口102处、并通过冷风出口102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同时由于上游连通腔室111内冷空气的下沉,使得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上部形成低压区域,在压差驱动下,壳体1外的热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高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从前进风口101流至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在无需借助或者少量借助主动驱动装置例如排风部件3的作用下,实现空气流动和冷热变化的循环,保证了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循环持续进行。

在图3和图6-图9的一些示例中,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前壁面a的内表面和后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且下游连通腔室112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下游连通腔室112与冷风出口102直接连通,上游连通腔室111通过下游连通腔室112与冷风出口102间接连通,上游连通腔室111和下游连通腔室112共同构成连通腔室11,使得连通腔室11具有较大的体积,有利于冷空气的汇聚,进一步提升冷空气的自然下沉效果。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接触设置,此时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未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或者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微小空间形成上游连通腔室111,而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前壁面a的内表面和后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下游连通腔室112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气流通道连通,从而同样可以保证冷空气自然下沉的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省换热装置100的占用空间。

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2a。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一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为第一平面2a。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均具有第一平面2a,取沿前后方向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平面2a,在其中一个第一平面2a上的各个点和另一个第一平面2a上的各个点之间作多条线段,以连接上述两个第一平面2a,上述线段的中点限定出的平面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前壁面a与后壁面b非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沿前后方向在前壁面a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可以理解为空间ω1为第一平面2a沿第一投影方向移动至第一平面2a在前壁面a上的正投影所扫过的空间,其中上述第一投影方向为沿前后方向、第一平面2a朝向前壁面a的投影方向,即,空间ω1由第一平面2a和前壁面a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沿前后方向在后壁面b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可以理解为空间ω2为第一平面2a沿第二投影方向移动至第一平面2a在后壁面b上的正投影所扫过的空间,其中上述第二投影方向为沿前后方向、第一平面2a朝向后壁面b的投影方向,即,空间ω2由第一平面2a和后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空间ω2的体积大于空间ω1的体积。

一些实施例中,冷风出口102位于前进风口101的下方,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形成为冷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低的空气),冷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冷空气可以自发下沉,由于空间ω2的体积较大,便于冷空气的大量汇聚,大量冷空气受到重力作用驱动,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例如冷空气可以下沉至冷风出口102处、并通过冷风出口102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同时由于空间ω2内冷空气的下沉,使得空间ω2的上部形成低压区域,在压差驱动下,壳体1外的热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高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从前进风口101流至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在无需借助或者少量借助主动驱动装置例如排风部件3的作用下,实现空气流动和冷热变化的循环,保证了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循环持续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时,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均具有排布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的第一平面2a,取沿前后方向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平面2a,在其中一个第一平面2a上的各个点和另一个第一平面2a上的各个点之间作多条线段,以连接上述两个第一平面2a,上述多条线段的中心限定出的平面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此时,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沿前后方向在前壁面a上的正投影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即空间ω1由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和前壁面a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沿前后方向在后壁面b上的正投影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即空间ω2由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和后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12所示,排风部件3包括第二排风机32,第二排风机32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之间,则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排风机32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第二排风机32与壳体1的上端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则第二排风机32邻近壳体1的顶部设置。由此,第二排风机32较为接近壳体1的顶部设置,以减小第二排风机32不工作时对换热后空气的自然流动造成较大的阻力,例如在换热装置100制冷时,第二排风机32对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造成的风阻较小,有利于冷空气的自然下沉,同时第二排风机32工作时,保证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快速换热,确保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制热效果。

在图12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2位于前进风口101的下方,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排风机32的正投影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即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排风机32的正投影的一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另一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范围外,且第二排风机32的上述另一部分正投影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正投影的上侧,则第二排风机32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端面的正后方或斜后方。其中,第二排风机32为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贯流风机,但不限于此。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示例中,如图3-图5所示,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排风机32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排风部件3包括第三排风机33和驱动机构34,第三排风机33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与壳体1的后壁面b之间,则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三排风机33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驱动机构34驱动第三排风机33沿上下方向运动,则在驱动机构34的作用下,可以调整第三排风机33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以便于满足快速调节温度的需求。

例如,第一换热部件2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一端20a和第二端20b,第一端20a远离冷风出口102设置,第二端20b靠近冷风出口102设置;在驱动机构34的作用下,第三排风机33可以沿上下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三排风机3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三排风机33与第一端20a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当第三排风机33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三排风机33与第二端20b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当然,第三排风机33还可以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当用户需要快速调节室内温度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34驱动第三排风机33移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三排风机33工作,以使第一换热部件2上游侧的空气快速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在第三排风机33的作用下快速自冷风出口102排出,以满足用户初始阶段快速调节室温的需求,例如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换热装置100可以满足用户初始阶段快速降温的需求。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驱动机构34包括驱动装置341和传动机构342,驱动装置341设于第三排风机33,且驱动装置341与传动机构342相连;传动机构342包括啮合配合的齿轮3421和齿条3422,齿轮3421设于驱动装置341上以由驱动装置341驱动转动,齿条3422设于壳体1上,且齿条3422沿上下方向直线延伸;驱动装置341运行以通过啮合配合的齿轮3421和齿条3422带动第三排风机33沿上下方向移动。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传动机构342为带传动机构,传动机构342包括皮带和两个皮带轮,皮带沿上下方向布置,第三排风机33的端部固设于皮带的某一位置,两个皮带轮分别张紧于皮带沿上下方向的两端,其中一个皮带轮与驱动装置341相连以由驱动装置341驱动转动,皮带带动第三排风机33沿上下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传动机构34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排风机33的轴向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用于引导第三排风机33沿上下方向的移动,保证第三排风机33移动平稳、可靠;导向机构包括滑移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滑块设于第三排风机33,滑轨设于壳体1,则导向机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导向机构沿上下方向延伸,驱动装置341可相对滑轨341沿上下方向移动;驱动装置341运行以带动第三排风机33沿上下方向相对滑轨342移动。其中,滑轨342为两个,两个滑轨342分别设在第三排风机33的轴向两端;驱动装置341为一个,驱动装置341与两个滑轨342中的其中一个配合,或者,驱动装置341为两个,两个驱动装置341分别与两个滑轨342对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风部件3包括第一排风机31、第二排风机32和第三排风机33中的至少两个,例如排风部件3包括第一排风机31和第二排风机32,或者排风部件3包括第一排风机31和第三排风机33,有利于丰富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模式,提升换热装置100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7-图9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与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夹角α’满足-5°≤α’≤5°。其中,α’非零时,第一平面2a与上下方向具有交点,如果α’的角度为正,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直线绕上述交点逆时针转动至与第一平面2a平行,转动角度为α’,如果α’的角度为负,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直线绕上述交点顺时针转动至与第一平面2a平行,转动角度为-α’;α’为0°时,第一平面2a平行于上下方向设置。由此,第一换热部件2布置灵活,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的灵活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2和图20所示,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为一个,例如,第一换热部件2为单排蛇管换热器。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为多个,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为多个,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均具有第一平面2a,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的第一平面2a平行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图12和图18所示,排风部件3包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贯流风轮30,以实现气流循环流动,同时有利于节省排风部件3在左右方向上的占用空间,减小换热装置100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贯流风轮30的轴线可以理解为贯流风轮30的旋转轴线。

可以理解的是,贯流风轮30的数量、设置位置以及设置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贯流风轮30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靠近冷风出口102的一侧,且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贯流风轮30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2所示,贯流风轮30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之间,第一换热部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远离冷风出口102的一端为第一端20a,贯流风轮30与第一端20a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贯流风轮30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之间,且贯流风轮30与换热装置100的驱动机构34相连,驱动机构34驱动贯流风轮30沿上下方向移动。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排风部件3包括其他类型的风轮,风轮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0-图12和图18所示,壳体1上还具有上进风口104,壳体1外的空气自上进风口104流至壳体1内,使得换热装置100具有较大的进风面积,提升了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效率。上进风口104位于前进风口101的上方,则在上下方向上,前进风口101位于上进风口104和冷风出口102之间,也就是说,在平行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前进风口101的正投影间隔位于上进风口104的正投影和冷风出口102的正投影之间。由此,通过合理设置上进风口104的位置,可以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前进风口101和上进风口104的换热装置100相较于壳体1上仅设置前进风口101的换热装置100,可以将换热装置100的性能提升约30%。

例如,在图1、图10-图12和图18的示例中,前进风口101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上,冷风出口102间隔设在前进风口101的下方,上进风口104间隔设在前进风口101的上方。一些实施例中,上进风口104形成在壳体1的顶壁上(如图1所示),上进风口104的开口方向朝上设置;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进风口104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上,上进风口104的开口方向朝前设置;再一些实施例中,上进风口104形成在第一斜壁面c上(如图10-图12所示),第一斜壁面c相对于壳体1的前壁倾斜设置,上进风口104的开口方向朝前朝上倾斜设置。换言之,上进风口104与前进风口101形成在壳体1的同一壁面上、或分别形成在壳体1的不同壁面上。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分别自前进风口101和上进风口104流至壳体1内,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进风量,从而提升了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4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换热部件4,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2a,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411,多个第二换热管411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二平面4a,第一平面2a与第二平面4a呈非零夹角,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排布平面之间的夹角不等于0°。

例如,第一平面2a竖直布置,第二平面4a沿与竖直方向呈不等于0°的夹角的方向倾斜布置,有利于实现第二换热部件4相对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合理布置,使得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布置更加紧凑,避免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在某一方向上占据较大的空间,同时可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换热效率、增强换热效果;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进一步有利于大量冷空气的汇聚,便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降低风阻。

其中,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为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的多个第二换热管411的排布方向与上述第二换热管411的延伸方向共同限定出的平面。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一个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时,例如第二换热部件4为单排蛇管换热器,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与第二平面4a可以理解为同一平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多个平行的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部件4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排布平面。

如图10-图12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换热部件2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即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错开设置,也就是说,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不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重合,还可以理解为,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进一步有利于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的合理布局,便于换热装置100更好地同时兼顾前进风口101和上进风口104的进风,避免空气依次流经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避免第二换热部件4对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造成较大的风阻。

在图10-图12的示例中,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完全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完全不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重合,也就是说,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示例中,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一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另一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

如图15-图17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和/或串联。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设置,第二换热部件4的进口和第一换热部件2的进口相连、第二换热部件4的出口和第一换热部件2的出口相连,换热介质的一部分分配至第二换热部件4中、另一部分分配至第一换热部件2中。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串联设置,换热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或者依次流经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和串联,例如第一换热部件2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二换热部件4串联,且至少一个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二换热部件4并联,或者第二换热部件4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串联,且至少一个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由此,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灵活设置,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结构多样性。其中,换热介质为冷媒或水等。当换热介质用于降温时,换热介质可以自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部流入第一换热部件2、并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部流出,空气可以在壳体1内大致由上向下流动,使得换热介质与空气大致呈逆流布置,有利于提升第一换热部件2的冷却效果。

如图10-图12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方,从而通过上进风口104流入壳体1内的空气便于与第二换热部件4进行换热,有利于减薄换热装置100的厚度;换热后的冷空气直接下沉,冷空气流动路径上无需转弯,使得该部分冷空气阻力较小,有利于增强冷空气的自然下沉效果、加速气流自发流动,同时该部分冷空气的下沉使得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形成负压,有利于带动外界更多空气沿左右方向通过前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并在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转弯沿上下方向同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的冷空气一起下沉至冷风出口102流出,有利于实现空气流动的循环,提升换热效率;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第二换热部件4产生的冷凝水可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一起收集,方便了冷凝水的收集、排放。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热部件4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方,可以包括以下情况:1、第二换热部件4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上方;2、第二换热部件4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斜上方;3、第二换热部件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斜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不具有上进风口104。再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不具有上进风口104且不设置第二换热部件4,使得换热装置100的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便于换热装置100各部件的合理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壳体1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前壁面a和后壁面b,壳体1内设有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前壁面a的内表面和后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以使上游连通腔室111和下游连通腔室112共同构成连通腔室11,第二换热部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靠近上进风口104的一侧;在上下方向上,连通腔室11的高度为h’,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的高度之和为h,则h’、h满足0.2<h/h’≤1,有利于换热装置100的实际结构布局,同时保证换热装置100的综合效果,其中h/h’的数值越小,说明存贮冷空气的空间越大,存贮的冷空气越多,增强了冷空气的重力作用,从而增强了冷空气的自发下沉效果,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2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在前后方向上沿着从前进风口101向第一换热部件2的方向、在上下方向上沿着从前进风口101到上进风口104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第二换热部件4由前向后、自下向上倾斜延伸,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面积,可以更好地利用上进风口104,使得通过上进风口104流至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换热部件4更好地换热,提升换热效率;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可以大量汇聚,便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而且在第二换热部件4倾斜布置的作用下,提升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竖直向下的速度分量,进一步提升了冷空气的下沉效果,减少了冷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降低了风阻,同时第二换热部件4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沿第二换热部件4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动,方便了冷凝水的汇聚、收集。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热部件4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α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α可以满足-30°≤α≤30°。

此外,第二换热部件4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部件4平行于前后方向布置,例如在安装使用时,第二换热部件4水平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导风板6,导风板6可运动地设在冷风出口102处,以调节冷风出口102的出风方向和/或开关冷风出口102,则包括以下情况:(1)、导风板6相对冷风出口102运动以调节冷风出口102的出风方向;(2)、导风板6相对冷风出口102运动以开关冷风出口102;(3)、导风板6相对冷风出口102运动以调节冷风出口102的出风方向,而且导风板6实现冷风出口102的打开、关闭。

例如,导风板6形成为导流片,通过导流片的运动来改变冷风出口102的出风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换热装置100的送风范围,使得整个室内空气能够形成较大范围的环流;当然,导流片也可用于开关冷风出口102。又例如,导风板6形成为开关门,通过开关门的运动来开关冷风出口102,则打开冷风出口102以实现冷风出口102的正常出风,关闭冷风出口102以避免外界灰尘等通过冷风出口102进入壳体1内,保证换热装置100的洁净;当然,开关门也可用于调节冷风出口102的出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引风结构7,引风结构7与冷风出口102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引风结构7具有朝向冷风出口102延伸的导流面71,导流面71将壳体1内的气流朝向冷风出口102引导,有利于减小气流的流动阻力,实现气流平滑流至冷风出口102。

在图12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2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引风结构7位于冷风出口102的后侧,引风结构7的前侧壁面的至少部分形成导流面71;引风结构7形成为导流板,导流面71的横截面形成为曲线例如圆弧线,以将换热后的空气朝向冷风出口102平滑引导,有利于气流平滑向前送出。其中,导流面71的导流角度在0°~90°(包括端点值)之间,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引风结构7的外表面为壳体1外表面的一部分;在另一些示例中,引风结构7设在壳体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冷风出口102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冷风出口102的下端设有拦水结构14,拦水结构14形成为拦水条,拦水条自冷风出口102的下端边缘向上竖直延伸、或向上倾斜延伸,以避免壳体1内壁上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风出口102滴落至室内,保证了室内的清洁。当然,冷风出口102处也可以不设置拦水结构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图12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设有接水盒5,接水盒5至少用于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盒5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即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遮挡接水盒5的至少部分,便于保证接水盒5可以有效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同时有利于减小接水盒5的占据空间,可以避免接水盒5在前后方向上过长导致对换热后的空气造成较大的风阻,从而降低了接水盒5的成本,进一步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

在图7和图8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2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接水盒5设在壳体1内,在垂直于上下方向(即该实施例的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正投影的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另一小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仅遮挡接水盒5的一部分,即在上下方向上,接水盒5的大部分可以隐藏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其中,接水盒5正投影的大部分可以占据接水盒5正投影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完全遮挡接水盒5,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接水盒5的风阻,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盒5设于壳体1上,且接水盒5间隔设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在左右方向上,接水盒5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长度,以使接水盒5有效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滴落的全部冷凝水。

如图13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盒5直线延伸,接水盒5的延伸方向与左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β,β可以大于0°,使得接水盒5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设置,便于接水盒5内收集的冷凝水自发流向接水5的一端,方便了冷凝水的排放;其中,β可以满足2°≤β≤10°。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4所示,接水盒5包括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向下延伸,则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的连接处最低,同样方便了冷凝水的排放,其中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的连接处可以位于接水盒5在左右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接水盒5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20,倾斜部2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倾斜部20的至少部分在上下方向上沿着从第一换热部件2到接水盒5的方向、在前后方向上沿着从第一换热部件2向前进风口101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倾斜部20的至少部分由上向下、自后向前倾斜延伸,则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向下流动,且冷凝水在流至倾斜部20时,冷凝水可以沿倾斜部20的上述至少部分的延伸方向流动,并最终流至接水盒5。由此,倾斜部20可以引导冷凝水的流动,使得冷凝水在自第一换热部件2流至接水盒5的过程中,冷凝水在前后方向上占据的空间较小,从而可以减小接水盒5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进一步降低接水盒5造成的风阻。

例如,在图8和图9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为管翅式换热器,管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片212,多个换热片212间隔设置,每个换热片212沿上下方向延伸,换热片212可以引导冷凝水的流动,倾斜部20形成在换热片212的下边沿的后侧,倾斜部20由上向下、自后向前倾斜延伸,使得换热片212下边沿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较小,换热片212下边沿的宽度小于换热片212上边沿的宽度,便于将冷凝水导向接水盒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和多个换热片212,多个第一换热管211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换热片212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211之间的间距l满足14mm≤l≤25mm,每个换热片212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第一换热管211沿左右方向延伸以依次穿过多个换热片212,倾斜部20的前端向前延伸至不超过第一换热管211的后侧竖直外切线;当倾斜部20的前端向前延伸至第一换热管211的后侧竖直外切线时,倾斜部20的前端与第一换热管211的后侧壁上下正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部20与前后方向之间的夹角γ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γ满足50°≤γ≤85°,例如γ为60°。

如图7-图9所示,接水盒5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接水口50,在左右方向上,接水口5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片212下边沿的宽度;当接水口50的宽度与换热片212下边沿的宽度相等时,接水口50与换热片212下边沿上下对齐布置,有利于减小接水盒5产生的风阻。如图9所示,接水盒5的后侧壁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设置,且接水盒5的后侧壁由上向下、自后向前倾斜延伸,以进一步减小接水盒5产生的风阻,避免气流在接水盒5下方形成较大的滞留区,保证气流流动顺畅。

其中,接水盒5的后侧壁与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0°<δ≤40°,例如δ为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图25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212,相邻的换热片212沿左右方向的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2mm~10mm(包括端点值),则相邻两个换热片212之间具有合适的间距,有利于减小换热片212产生的风阻,便于气流流通,提升换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0-图25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为管翅式换热器,管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和多个换热片212,多个第一换热管211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第一换热管211沿左右方向延伸以依次穿过多个换热片212;第一换热管211的外径d满足4mm≤d≤7.5mm,使得第一换热管211的管径较小,从而在满足换热需求的前提下,减小了第一换热管211产生的风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当增加第一换热管211的数量;换热片212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满足12mm≤w≤30mm,有利于减小换热片212产生的风阻。

其中,多个第一换热管211串联和/或并联;例如,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211之间通过弯管串联(如图20和图21所示),其中一个第一换热管211形成为进口管2111、一个第一换热管211形成为出口管2112;又例如,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包括第一组2113和第二组2114,第一组2113和第二组2114均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第一组2113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11串联,第二组2114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11串联,第一组2113和第二组2114并联,第一组2113和第二组2114均具有进口管2111和出口管2112,其中第一组2113位于第二组2114的上侧(如图22和图23所示),或者第一组2113的第一换热管211和第二组2114的第一换热管211交替布置(如图24和图25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第一换热管211中的至少两个并联时,可以有效提升换热介质的流动面积,避免第一换热管211的管径较小导致换热介质流动阻力大,保证了换热介质流动顺畅。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示例中,如图26-图29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为吹胀式换热器,吹胀式换热器为两个以上,上述多个吹胀式换热器中的至少两个串联、且至少两个并联,例如,多个吹胀式换热器中的一部分串联后、再整体与另一部分并联;或者,吹胀式换热器为两个,两个吹胀式换热器串联或并联设置。吹胀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片212,每个换热片212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内限定出流道2121,第二部分不具有流道2121,相邻两个换热片212的流道2121串联,换热片212的第二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t满足0.5mm≤t≤1.5mm,换热片212的第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t’满足1mm≤t’≤4mm,以减小吹胀换热器产生的风阻。

在图28和图29的示例中,相邻两个换热片212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壳体1内的定位槽15定位,壳体1内还可以设有支撑梁16,支撑梁16可以支撑在吹胀换热器的底部,方便了吹胀换热器的定位、安装。其中,壳体1的内壁上可以设有多个定位部17,多个定位部17间隔设置,每个定位部17包括两个定位凸起171,两个定位凸起171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定位槽15,每个定位凸起171的自由端均形成有导引面170,导引面170形成在两个定位凸起17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导引面170可以用于引导换热片212的安装,提升安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1内还设有第二换热部件4时,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为同一类型的换热器,此时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结构相同,以便于加工;或者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为不同类型的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风道内设有导风机构8,导风机构8将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风道划分为多个子风道,多个子风道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布,每个子风道用于引导气流沿上下方向流动。其中,下游侧风道可以由第一换热部件2与壳体1内壁面限定出。

在图5的示例中,导风机构8包括至少一个引导板组件,引导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引导板81,引导板81沿前后方向延伸;引导板组件为多个时,多个引导板组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例如引导板组件包括两个引导板81,引导板组件的两个引导板81沿上下方向排布。其中,在左右方向上,引导板81的宽度为上述下游侧风道宽度的一半,引导板81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1和图32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附加部件9,附加部件9设于壳体1内,附加部件9包括热辐射部件91、电加热部件92、显控部件93、加湿部件94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当附加部件9包括热辐射部件91时,热辐射部件91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向周围空气中传递热量;当附加部件9包括电加热部件92例如加热丝或其他加热元件,电加热部件92可以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周围空气中传递热量;当附加部件9包括为显控部件93,显控部件93可以用于显示换热装置100的运行状态和/或环境参数,例如风速、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当附加部件9包括为加湿部件94,加湿部件94可以用于向环境中输送加湿气流,以增加环境湿度,提升用户舒适性。

其中,附加部件9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靠近冷风出口102的一侧,从而方便了附加部件9的设置,可以有效利于壳体1的内部空间,提升壳体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附加部件9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即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附加部件9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遮挡附加部件9的至少部分,有利于减小附加部件9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占据空间,附加部件9在前后方向上不至于过长,降低附加部件9在左右方向上对换热后空气的风阻,从而降低了附加部件9的成本,进一步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

可以理解的是,当附加部件9的表面温度较高时,例如在附加部件9包括热辐射部件91和/或电加热部件92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防护件13,防护件13与附加部件9对应设置,以将附加部件9与用户有效隔离,避免用户直接触碰壳体1的外表面而被烫伤,有效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其中,防护件13可选为防护网130,但不限于此。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及第一换热部件2下游侧风道壁面的温度均低于室内平均温度,则第一换热部件2及第一换热部件2下游侧风道可以通过前进风口101对室内热源产生辐射效果,为增强该辐射效果,将第一换热部件2的外表面以及第一换热部件2后侧风道壁面设置为银色,或者将第一换热部件2的外表面以及第一换热部件2下游侧风道壁面进行抛光处理。其中,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是指第一换热部件2的远离换热装置100进风侧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限定出换热装置100的风道,风道为整体式结构,壳体1的侧壁形成有缺口,以便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第一换热管211通过缺口置于风道内,而后再进行第一换热管211的固定以及风道的密封等,便于换热装置100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制冷时,第一换热部件2的温度最低,则冷凝水主要存在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此时壳体1的内壁可以贴有保温材料或采用双层中空板结构,以实现壳体1的保温,从而壳体1的外壁不会形成凝露,避免换热装置100长期使用导致霉菌滋生,方便了换热装置100的维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前进风口101设置为包括多个进风孔,多个进风孔间隔排布,则前进风口101可以对第一换热部件2上的冷凝水起到遮挡作用,有效避免了冷凝水直接暴露在室内,影响用户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间隔设置”是指两个部件之间互相隔开、不接触,使得两个部件在空间上的间隔距离大于0。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

如图33和图34所示,冷媒循环系统200包括压缩机201和换热装置100,压缩机201位于换热装置100的壳体1外,可以节省壳体1的占用空间,且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连通。其中,换热装置100为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直接通过管路相连通(如图33所示),或者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设有换向装置204,此时压缩机201可以通过换向装置204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连通(如图34所示),但不限于此,只需保证压缩机201流出的换热介质可以流至第一换热部件2内即可。其中,换向装置204为四通阀,但不限于此。

在图33和图34的示例中,冷媒循环系统200还包括换热设备202和节流装置203,节流装置203连接在换热装置100和换热设备20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冷媒循环系统200形成为单冷型系统,冷媒循环系统200可以仅用于制冷,此时换热装置100用于蒸发器,换热设备202用于冷凝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100,可以有效满足用户在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指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