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架空调的加湿装置及机架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3605发布日期:2020-07-31 21:5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架空调的加湿装置及机架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架空调的加湿装置及机架空调。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数据机房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数据机房建设规模的增大,机房内设备发热量较大,致使温度升高,同时还使机房内的空气会变得干燥,设备中各零部件之间也容易产生静电。因此,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对机房降温的同时,也需要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从而,促进了各种加湿技术,以及对应的加湿装置的高速发展。

现有的湿膜加湿装置主要是将进水管设置在湿膜顶端,并通过布水器使水均匀的从顶端浸透整个湿膜,空气透过湿膜,以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然而,现有的湿膜加湿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湿膜加湿装置通过专门的加湿泵将进水管中的水提升至湿膜上方,并通过布水器将湿膜上方的水从湿膜顶面浸透湿膜,当水浸透湿膜之后,多余的水会直接排出,因此,在加湿过程中,湿膜加湿装置常处于边进水边排水的状态,对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且现有湿膜加湿装置需设置专门的加湿泵和布水器,结构繁琐;2、由于之前的机房空调主要是针对整个机房进行温湿度的调节,加湿空间较大,从而需求的加湿量也比较大,因此,湿膜加湿装置都配有加湿泵等部件。但是,对于机架空调,其主要加湿对象是机柜里的服务器等设备,其加湿量以及加湿次数较小,故需对传统的湿膜加湿装置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机架空调的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能有效避免加湿过程中的边进水边排水状态,节约水资源,且该湿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尤其适用于对机柜内的服务器等设备的加湿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机架空调,以将上述的加湿装置应用于机架空调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架空调的加湿装置,包括进水管、加湿水盘、湿膜和水位控制机构,所述进水管与加湿水盘连通;所述水位控制机构安装于加湿水盘,用于控制加湿水盘内的水位;所述湿膜设于加湿水盘中,湿膜通过自身对水的吸附力从加湿水盘吸水,以对空气进行加湿。

优选地,所述湿膜在加湿水盘内的高度与加湿水盘内设定水位高度相匹配,以使加湿水盘内的水从湿膜底面浸湿湿膜。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加湿水盘底部连通,且入水口与供水水源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供水水源为自来水,所述进水管的入水口端设有减压阀。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加湿水盘一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加湿水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加湿水盘设置有与进水管的出水口可拆卸连接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进水管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水位控制机构包括浮球式水位开关和用于控制加湿水盘进水量大小的电磁阀,浮球式水位开关与电磁阀电连接,用于当浮球式水位开关检测到加湿水盘内水达到设定水位高度时,使电磁阀关闭。

优选地,所述水位控制机构为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加湿水盘的位于湿膜之上的部位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位控制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加湿水盘进水量大小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有定时开关,用于当电磁阀的开启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使电磁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架空调,包括机架空调本体和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设置于机架空调本体内,用于对进入机架空调本体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将湿膜安装在加湿水盘中,利用湿膜自身对水的自动吸附能力使加湿水盘内的水浸透湿膜,并使水和/或水蒸气散布于湿膜上方空间,空气流过时能够达到加湿空气的目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较低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对加湿需求较小的空间的加湿目的,尤其适用于对机柜内的服务器等设备的加湿处理,适用于机架空调。而且设有水位控制机构,水位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加湿水盘内的水位,能够有效避免加湿过程中的边进水边排水状态,从而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湿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加湿装置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管;2电磁阀;3加湿水盘;4湿膜;5浮球式水位开关;6出水口;7入水口;8减压阀;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机架空调的加湿装置,参照图1,包括进水管1、加湿水盘3、湿膜4和作为水位控制机构的浮球式水位开关5和用于控制加湿水盘3进水量大小的电磁阀2,电磁阀2设置在进水管1上。进水管1的出水口6与加湿水盘3底部连通,且入水口7与供水水源连通。湿膜4设于加湿水盘3中,湿膜4通过自身对水的吸附力从加湿水盘3吸水,以对空气进行加湿。浮球式水位开关5安装于加湿水盘3,且浮球式水位开关5与电磁阀2电性连接,当浮球式水位开关5检测到加湿水盘3内水达到设定水位高度时,通过关闭电磁阀2来关闭进入加湿水盘3的水,如此控制加湿水盘3内的水位。

需要说明的是,浮球式水位开关5与电磁阀2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待软件工程师对浮球式水位开关5与电磁阀2之间的控制模块进行编程后,实现对电磁阀2的控制。

其中,所述供水水源为自来水,所述进水管1的入水口7设有减压阀8,使得进水管1能够直接连接自来水水源,如自来水管,无需单独设置储水箱来提供水源,取水更方便,且经减压阀8降压后的水也有利于对加湿水盘3内的水位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当加湿水盘3内水位低于设定水位高度且有加湿需求时,开启减压阀8和电磁阀2,使自来水通过入水口7流入进水管1,并经进水管1的出水口6从加湿水盘3底部进入加湿水盘3内,随着供水水源的不断进入,加湿水盘3内的水位随之增高,当加湿水盘3内水达到设定水位高度时,该设定水位高度与湿膜4在加湿水盘3内的高度与相匹配,以使加湿水盘3内的水从湿膜4底面浸湿湿膜4,利用湿膜4自身对水的自动吸附能力使加湿水盘3内的水完全浸透湿膜4,并使水和/或水蒸气散布于湿膜4上方空间(例如,在机架空调风机的气流带动作用下,将湿膜4上的水分蒸发),空气流过该空间时以达到加湿空气的目的。其中,湿膜4的自动吸附特点能够确保水分一边蒸发一边吸附。

当加湿水盘3内水达到设定水位高度时,浮球式水位开关5及时反馈加湿水盘3内的水位信号来使电磁阀2关闭,从而停止向加湿水盘3内加水,这种设置能够大大降低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用水。

本实施例中,在湿膜4吸水的过程中,加湿水盘3内水中的悬浮物由于重力作用往加湿水盘3底下沉,从而避免悬浮物在湿膜4吸水时粘附在湿膜4表面并堵塞湿膜4。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专门的加湿泵将进水管1的水提升至湿膜4上方,并通过布水器来从湿膜顶面喷淋湿膜4的。而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无需设置布水器和专门的加湿泵,是将水通过进水管1加入到加湿水盘3内,并利用湿膜4自身对水的自动吸附能力将水从湿膜4底面提升至湿膜4顶面上方的一定高度空间,空气流过该空间后达到加湿空气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较低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对加湿需求较小的空间的加湿目的,尤其适用于对机柜内的服务器等设备的加湿处理,能应用于机架空调。

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所述进水管1与加湿水盘3一体连接,例如焊接。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示例中,所述进水管1与加湿水盘3可拆卸连接;所述加湿水盘3设置有与进水管1的出水口6可拆卸连接的进水孔,为避免可拆卸连接的进水管1与加湿水盘3因连接不紧密而出现漏水的情况,还在进水孔与进水管1的出水口6之间设置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可为密封圈和/或防水密封胶。当然,所述密封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具有防漏水的密封结构,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机架空调的加湿装置,参见图2,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加湿装置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水位控制机构改为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与加湿水盘3的位于湿膜4之上的部位连通。仅当加湿水盘3的水位达到排水管9处时,水才会从排水管9排出,也即,当加湿水盘3的水位未到达排水管9处之前,无需排水,进而能够减缓现有技术中的边进水边排水状况,节约水资源,并能够通过排水管9来控制加湿水盘3内的水位。

实际中,水位控制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加湿水盘3进水量大小的电磁阀2,且电磁阀2设有定时开关,其中,定时开关与电磁阀2电性连接,用于当电磁阀2的开启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使电磁阀2关闭;也即通过定时开关设定电磁阀2每次开启的时间长短来控制加湿水盘3的进水量,进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节约水资源。其中,设定时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另外,水位控制机构还可包括用于控制加湿水盘3进水量大小的电磁阀2和设置在排水管9处的感应开关,电磁阀2与感应开关电性连接;当排水管9处的感应开关感应到有水排出时,感应开关将该排水信号反馈给电磁阀2,以使电磁阀2关闭,从而停止向加湿水盘内供水,进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机架空调,包括加湿装置和机架空调本体,其中,加湿装置可采用实施例1和/或实施例2的加湿装置,加湿装置设置于机架空调本体内,用于对进入机架空调本体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实际应用中,机架空调本体内包括现有的换热器和风机等,加湿装置设置于换热器的迎风侧。机架空调工作时,风机带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机架空调本体内,并依次经过加湿装置、换热器等,从出风口排出机架空调本体。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