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0392发布日期:2020-09-08 15:0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气炉和燃气烧燃气炉都采用单个控制阀控制单个炉头,每个控制阀都有自己独立的表盘来控制某单个烹饪区域,当炉头数量增加时,控制阀数量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整炉生产成本增加且操作复杂、易于混淆。中国专利cn2010201057201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控温燃气安全阀,采用齿轮传动的构造作为档位转换传动装置,虽具有传动比增大、大小火调节区分清晰、调节精度高等优点,但是这种安全阀只能用于控制单个炉头,当用于多炉头燃气炉的控制时仍需采用多个安全阀分别控制,成本高昂且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采用单个控制阀可选择性地控制多个烹饪区域,操作简便直接,且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包括用于调节燃气流量的阀芯系统,所述阀芯系统包括阀芯座及阀芯,所述阀芯座设有进气腔、出气腔及与阀芯配合的阀芯槽,所述阀芯开设有通孔,阀芯在阀芯槽内转动调整通孔位置可控制进气腔与出气腔之间的连通;所述出气腔、阀芯均至少为两组,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用于选择出气腔的旋盖组件以及用于传输扭力的齿轮系统,所述齿轮系统包括主齿轮和至少两组从齿轮,所述旋盖组件内侧设有凸峰,旋转旋盖组件凸峰按压从齿轮运动至与主齿轮啮合,所述从齿轮与阀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当需要打开和调节出气腔的燃气流量时,旋钮旋盖组件使得凸峰压迫从齿轮运动至与主齿轮啮合,主齿轮齿轮轴转动带动阀芯在阀芯槽内旋转,从而调整燃气流速流量;由于旋盖组件的凸峰并没有挤压其他从齿轮,其他从齿轮与主齿轮没有啮合,不会旋转调整,对应的阀芯不会旋转,则其他出气腔的燃气流量流速不变,从而实现使用单个控制阀选择性地控制多个烹饪区域的功能,操作简便直接,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顶杆、主轴及与阀芯座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顶杆与从齿轮连接,所述主轴与主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容主轴一端穿过的第一连接孔及容连接顶杆一端穿过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主轴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有支撑柱。第二连接件连接在阀芯座,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支撑柱给从齿轮的运动提供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顶杆内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连接顶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在初始状态时,连杆与第三连接孔的端部留有间隙,为连接顶杆及从齿轮的运动提供空间,而第一弹簧的设置可增加连接顶杆运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阀芯端部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部与连接槽卡接。齿轮系统通过连杆将从齿轮转动的扭力传递至阀芯,带动阀芯在阀芯槽内旋转以调整相应出气腔燃气流量和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容连接部穿过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外缘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杆上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台。限位台与第二连接件接触设置且与限位块配合,限制连杆在限位块和限位台配合限定的行程内转动,且在一个行程内可实现阀芯上通孔完全闭合和完全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设置可增加阀芯旋转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旋盖组件包括第一旋盖和第二旋盖,所述第一旋盖套设于第二旋盖外周,所述凸峰设于第一旋盖的内面,所述主轴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旋盖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上设有旋柄,所述旋柄位于第一连接件上方,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指示各出气腔流量大小的指示标识。旋柄和指示标识配合指示待控制的出气腔位置及燃气流量和流速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盖罩设于第一连接件上方,且第二旋盖的顶面为透明结构。透明结构作为观察窗,便于使用者在操作时观察调节的出气腔和对应的燃气流量和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盖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第二旋盖的外周面设有第二防滑纹。第一防滑纹的设置便于旋转第一旋盖转动凸峰的位置,第二防滑纹的设置便于扭动第二旋盖旋转主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某一出气腔燃气流量流速时,不会干扰其他出气腔燃气流量流速,各个出气腔的控制相互独立,可实现使用单个控制阀选择性地控制多个烹饪区域的功能,操作简便直接,且产品结构紧凑,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的剖视图i;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的剖视图ii;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拆除旋盖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内燃气流向示意图;

附图中:100-阀芯系统;110-阀芯座;111-进气腔;112-出气腔;113-阀芯槽;120-阀芯;121-通孔;122-连接槽;123-第二弹簧;200-旋盖组件;210-凸峰;220-第一旋盖;221-第一防滑纹;230-第二旋盖;231-透明结构;232-第二防滑纹;300-齿轮系统;310-主齿轮;320-从齿轮;330-第一连接件;331-第一连接孔;332-第二连接孔;333-指示标识;340-连接顶杆;341-第三连接孔;342-锥形结构;350-主轴;351-旋柄;360-第二连接件;361-第四连接孔;362-限位块;370-支撑柱;380-连杆;381-连接部;382-轴向平面切口;383-圆环部;384-凸部;390-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炉头燃气炉用控制阀的实施例,包括用于调节燃气流量的阀芯系统100,阀芯系统100包括阀芯座110及阀芯120,阀芯座110设有进气腔111、出气腔112及与阀芯120配合的阀芯槽113,阀芯120开设有通孔121,阀芯120在阀芯槽113内转动调整通孔121位置可控制进气腔111与出气腔112之间的连通;出气腔112、阀芯120均至少为两组,控制阀还包括用于选择出气腔112的旋盖组件200以及用于传输扭力的齿轮系统300,齿轮系统300包括主齿轮310和至少两组从齿轮320,旋盖组件200内侧设有凸峰210,旋转旋盖组件200凸峰210按压从齿轮320运动至与主齿轮310啮合,从齿轮320与阀芯120连接。

本实施例在需要打开和调节出气腔112的燃气流量时,旋转旋盖组件200使得凸峰210压迫从齿轮320运动至与主齿轮310啮合,主齿轮310齿轮轴转动带动阀芯120在阀芯槽113内旋转,从而调整燃气流速流量;由于旋盖组件200的凸峰210并没有挤压其他从齿轮320,其他从齿轮320与主齿轮310没有啮合,不会旋转调整,对应的阀芯120不会旋转,其他出气腔112的燃气流量流速不变,从而实现使用单个控制阀选择性地控制多个烹饪区域的功能。本实施例不仅可控制单个出气腔燃气流量和速度,也可顺序控制多个出气腔燃气流量和速度实现多个出气腔同时有燃气流动,如图7所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齿轮系统3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30、连接顶杆340、主轴350及与阀芯座110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60,连接顶杆340与从齿轮320连接,主轴350与主齿轮310连接,第一连接件330设有容主轴350一端穿过的第一连接孔331及容连接顶杆340一端穿过的第二连接孔332,第二连接件360与主轴350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330与第二连接件360之间连接有支撑柱370。通过支撑柱370将第一连接件330、第二连接件360与阀芯座110连接为一体,结构紧凑,且在第一连接件330与第二连接件360之间形成从齿轮320的运动空间;连接顶杆340的一端设置为锥形结构342,以便于凸峰210在转动时沿着锥面挤压连接顶杆340,凸峰210的运动则较为平滑,且凸峰21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从齿轮320的上下运动;从齿轮320连接于连接顶杆340的另一端,且第二连接孔332的大小可容连接顶杆340的一端穿过而不能容纳设于连接顶杆340另一端的从齿轮320通过。另外,本实施例中,多组从齿轮320均匀分布环绕成圆形,且圆形的圆形落于主齿轮310的中心轴线上,圆形的直径设置应使得投影面上主齿轮310与各从齿轮320啮合。

为了有效地将齿轮系统300的扭力传递至阀芯120,本实施例在连接顶杆340内开设有第三连接孔341,第三连接孔341内活动连接有连杆380,连杆380的一端与连接顶杆34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90;连杆380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381,在阀芯120端部设有连接槽122,连接部381与连接槽122卡接;如图4、图5所示。第一弹簧390在初始状态时,连杆380与第三连接孔341的端部留有间隙,为连接顶杆340及从齿轮320的运动提供空间;主轴350转动带动主齿轮310旋转,主齿轮310带动与其啮合的从齿轮320转动,从齿轮320通过连杆380带动相应的的阀芯120在阀芯槽113内旋转以调整相应出气腔112燃气流量和流速。第一弹簧390的设置是为了增加连接顶杆340运动平稳性而做出的优选,并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连接部381与连接槽122之间卡接是为了便于拆装作出的优选,并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另外,为了控制连杆380只能相对连接顶杆340轴向直线运动,而不能相对连接顶杆340转动,本实施例在柱形连接杆上设有轴向平面切口382,第三连接孔341的形状与连接杆的形状相适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二连接件360上开设有能够容纳连接部381穿过的第四连接孔361,在第四连接孔361的外缘设有限位块362,在连杆380上设有与限位块362配合的限位台。限位块362包括设于连杆380外周的圆环部383以及连接于圆环部383的凸部384,凸部384在限位块362限定的行程内转动;圆环部383对从齿轮320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当从齿轮320运动至其端面与圆环部383的表面接触时,从齿轮320刚好与主持轮啮合。本实施例的凸部384和限位块362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但无论如何调整,均需保证连杆380在限位块362限定的行程内转动且可在一个行程内实现阀芯120上通孔121完全闭合和完全打开两个状态。另外,本实施例在阀芯120与第二连接件36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3,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为了增加阀芯120旋转的平稳性而做出的优选,并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

如图4至图5所示,旋盖组件200包括第一旋盖220和第二旋盖230,第一旋盖220套设于第二旋盖230外周,凸峰210设于第一旋盖220的内面,主轴350穿过第一连接孔331与第二旋盖230卡接。如此,旋转第一旋盖220,可转动凸峰210的位置,从而将需要打开的出气腔112对应的连接顶杆340向下挤压,当挤压从齿轮320至与主持轮啮合的位置时,保持第一旋盖220的位置,扭转第二旋盖230带动主轴350转动从而使得主齿轮310带动与其啮合的从齿轮320转动,从而带动相应的连杆380和阀芯120转动,达到调整燃气流量和流速的目的,操作简便。

为了便于观察各出气腔112的燃气流量及相应的出气腔112,本实施例在主轴350上安装有旋柄351,旋柄351位于第一连接件330上方,第一连接件330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指示各出气腔112流量大小的指示标识333。其中,第二旋盖230罩设于第一连接件330上方对控制阀内部构造起到保护作用,在第二旋盖230的顶面设置为透明结构231作为观察窗。本实施例针对每个出气腔112均设置有一个指示标识333,指示标志包括“min”、“max”、“off”这样的指示字样,如图6所示;且将透明结构231设置为微凸状结构,表面美观,且可放大指示标志便于观察,但指示标志及透明结构231的具体设置均是为了获得清楚、直观的观察效果而做出的优选,并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

为了便于第一旋盖220和第二旋盖230的操作,本实施例在第一旋盖22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防滑纹221,在第二旋盖230的外周面设有第二防滑纹232。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防滑纹221的设置是为了旋转第一旋盖220转动凸峰210的位置而做出的优选,第二防滑纹232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扭动第二旋盖230旋转主齿轮310而做出的优选,均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