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的换热机组阻力监测装置,属于板式换热机组技术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机组是目前供热、供冷行业普遍使用的热交换装置,其具有高效、节能、智能化、自动化等优点,广泛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等系统中。板式换热机组主要是由板式热交换器、智能控温装置、智能电控装置、水泵、阀门、仪表、传感器等构成。板式换热机组由于结构紧凑,水泵、阀门、弯头、三通、变径等排布密集,在不同的时间段工作状态不同,通过理论计算很难确定板式换热机组的实际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换热机组阻力监测装置,以解决板式换热机组在不同的时间段工作状态不同,通过理论计算很难确定板式换热机组的实际阻力的问题。
一种稳定的换热机组阻力监测装置包括plc控制柜、自来水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流量监控管组、关断阀门、稳流罐组、压力变送器、压力试验系统和回收水系统;
流量监控管组的出口端与循环系统的入口端相连通,循环系统的出口端与稳流罐组的入口端相连通,流量监控管组的入口端与稳流罐组的出口端分别通过关断阀门与待检机组的供水端出口和供水端入口相连通,且流量监控管组的入口端与稳流罐组的出口端之间设有压力变送器,自来水系统分两支路与循环系统的入口端相连通,两支路上分别设有补水系统和压力试验系统,回收水系统的出口端和入口端分别与自来水系统和待检机组的泄水口相连通,plc控制柜分别与自来水系统、循环系统、补水系统、流量监控管组、压力变送器、压力试验系统和回收水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自来水系统包括入口关断阀、过滤器、电磁阀、远传水表、浮球阀和水箱,水箱入口与市政自来水管路连通,水箱入口处依次设有入口关断阀、过滤器、电磁阀、远传水表和浮球阀。
优选的:循环系统包括多组并联循环管路,每组循环管路上依次设有止回阀、软连接和水泵。
优选的: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路、进水口关断阀、补水泵、止回阀、膨胀罐和处水口关断阀,补水管路上依次设有进水口关断阀、补水泵、止回阀、膨胀罐和处水口关断阀。
优选的:流量监控管组包括多条流量监控管路,每条流量监控管路上均依次设有流量计、电动调节阀和关断阀。
优选的:压力试验系统包括进口关断阀、出口关断阀、止回阀、补水泵、高压柱塞泵和电测泄压阀,补水泵、高压柱塞泵和电测泄压阀通过三条管路分别并联设置,三条管路上均设有进口关断阀、出口关断阀和止回阀。
优选的:回收水系统包括回收水箱和潜水泵,回收水箱的入口端与待检机组的泄水口连通,潜水泵设置在回收水箱内,潜水泵的出口端与自来水系统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的换热机组阻力监测装置,可以准确确定板式换热机组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阻力损失;
稳流罐组通过调节罐体内汽水比例,配合管体内隔板,减少水泵出口水流压力波动,稳定装置及待测板式换热机组内水流;
配合循环系统为本装置内水流提供动力;控制补水泵起停,配合补水系统为本装置补水定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稳定的换热机组阻力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lc控制柜、3-自来水系统、4-循环系统、5-补水系统、6-流量计、7-电动调节阀、8-关断阀门、9-稳流罐组、10-压力变送器、12-压力试验系统、13-回收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稳定的换热机组阻力监测装置,包括plc控制柜1、自来水系统3、循环系统4、补水系统5、流量监控管组、关断阀门8、稳流罐组9、压力变送器10、压力试验系统12和回收水系统13;
流量监控管组的出口端与循环系统4的入口端相连通,循环系统4的出口端与稳流罐组9的入口端相连通,流量监控管组的入口端与稳流罐组9的出口端分别通过关断阀门8与待检机组的供水端出口和供水端入口相连通,且流量监控管组的入口端与稳流罐组9的出口端之间设有压力变送器10,自来水系统3分两支路与循环系统4的入口端相连通,两支路上分别设有补水系统5和压力试验系统12,回收水系统13的出口端和入口端分别与自来水系统3和待检机组的泄水口相连通,plc控制柜1分别与自来水系统3、循环系统4、补水系统5、流量监控管组、压力变送器10、压力试验系统12和回收水系统13电连接。
进一步:自来水系统3包括入口关断阀、过滤器、电磁阀、远传水表、浮球阀和水箱,水箱入口与市政自来水管路连通,水箱入口处依次设有入口关断阀、过滤器、电磁阀、远传水表和浮球阀。
进一步:循环系统4包括多组并联循环管路,每组循环管路上依次设有止回阀、软连接和水泵。
进一步:补水系统5包括补水管路、进水口关断阀、补水泵、止回阀、膨胀罐和处水口关断阀,补水管路上依次设有进水口关断阀、补水泵、止回阀、膨胀罐和处水口关断阀。
进一步:流量监控管组包括多条流量监控管路,每条流量监控管路上均依次设有流量计6、电动调节阀7和关断阀。
进一步:压力试验系统12包括进口关断阀、出口关断阀、止回阀、补水泵、高压柱塞泵和电测泄压阀,补水泵、高压柱塞泵和电测泄压阀通过三条管路分别并联设置,三条管路上均设有进口关断阀、出口关断阀和止回阀。
进一步:回收水系统13包括回收水箱和潜水泵,回收水箱的入口端与待检机组的泄水口连通,潜水泵设置在回收水箱内,潜水泵的出口端与自来水系统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软管将板式换热机组的待测量端与本装置连接,通过补水系统对待检机组及本装置补水定压,根据待检机组的规格选择相匹配的循环泵及流量计,对其进行模拟工况实验,最终检测板式换热机组实际工作阻力。
所述plc控制柜监控流量计、电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通过收集流量计数据,控制电动调节阀调节本装置流量,并待流量稳定后采集压力变送器数据进行计算。
所述电控柜控制循环系统中循环泵工作频率,配合循环系统为本装置内水流提供动力;控制补水泵起停,配合补水系统为本装置补水定压。
所述水箱-自来水系统通过连接市政用水,为本装置储水保障。系统内包括入口关断阀、过滤器、电磁阀、远传水表、浮球阀、水箱等设备,连接方式见流程图,对整体系统水质清洁及计量。
所属循环系统为本装置实验时水流提供动力。系统内包括止回阀、软连接、水泵设备,连接方式见流程图。本系统为多组循环泵并联组成,必要时可同时启动多台循环泵以达到流量要求。
所属补水系统为本装置补水定压。系统内包括进出口关断阀、补水泵、止回阀、膨胀罐设备,连接方式见流程图。本系统内膨胀罐其稳定水压波动作用,降低装置运行过程中压力波动。
所述稳流罐组通过调节罐体内汽水比例,配合管体内隔板,减少水泵出口水流压力波动,稳定装置及待测板式换热机组内水流。
稳流罐组:介质流动至罐内,通过调节预留罐内空气体积与罐体内隔板配合,降低介质的紊流,达到使介质流态稳定。
压力试验系统:在本装置增加压力试验系统,可直接对待检机组进行压力试验。系统内包括进出口关断阀、止回阀、补水泵、高压柱塞泵设备,连接方式见流程图。本系统内补水泵与高压柱塞泵并联可减少补水时间。本系统内设置电测泄压阀,对整套设备及待检机组超压保护。
回收水系统:在本装置增加回收水箱,潜水泵等对装置及待检机组内的介质回收,重复使用。使用时将泄水软管与本装置及待检机组的泄水接口处连接,通过液面高度差使装置及待检机组内水流回回收水箱,回收水箱内介质通过潜水泵回收至水箱内。
工作原理:
将待检机组的供、回水接口通过软管与本装置的供、回水接口连接,根据待检机组计算流量选取合适循环泵、流量计、调节阀,将装置内选定的循环泵、流量计、调节阀所在管路关断阀开启,其余关闭。启动补水系统的补水泵将水由水箱灌装至本设备及待检机组,并达到预定压力。启动循环泵,通过plc柜控制电动调节阀开度,调节流量达到待测量值,系统稳定运行后读取压力变送器数值,计算阻力。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