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室机构及包括其的回转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3940发布日期:2020-09-08 15:2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室机构及包括其的回转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炉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回转炉的加热室机构。



背景技术:

回转炉是一种煅烧、焙烧或干燥粒状以及粉状物料的热加工设备。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回转炉型号大多为大型或者超大型,其能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并且具有节能、高效和烧成品品质高的优点,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大型或者超大型的回转炉受重量、场地的限制,普遍存在着检修不便,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便于检修、方便操作的加热室机构及包括其的回转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室机构,其包括:

固定架台;

加热炉管,被支撑于所述固定架台上;

加热室本体,所述加热室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二者分别设于所述加热炉管的两侧并可合拢或分离,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合拢时形成供所述加热炉管穿过的腔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以及导轨,所述第一驱动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导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且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可沿着所述导轨作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设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机构的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另一组所述连接机构的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每组所述连接机构设为至少两个,且同一组的全部所述连接机构沿所述加热炉管的轴向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轨为齿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道的横截面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道的横截面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炉,其包括上述的加热室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室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室机构包括固定架台、加热炉管和加热室本体;加热炉管被支撑于固定架台上;加热室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二者分别设于加热炉管的两侧并可合拢或分离,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拢时形成供加热炉管穿过的腔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由于组成加热室本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合拢或分离,从而便于直接对加热炉管进行检修,进而有效地解决了回转炉因重量、场地等原因而难以检修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回转炉,由于其采用了上述的加热室机构,因此具有便于检修,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局概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室本体合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室本体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炉管;2、加热室本体;2a、第一壳体;2b、第二壳体;3、连接机构;3a、第一驱动器;3b、第二驱动器;3c、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室机构包括固定架台(图中未画出)、加热炉管1和加热室本体2;加热炉管1被支撑于固定架台上;加热室本体2包括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二者分别设于加热炉管的两侧并可合拢或分离,且第一壳体2a与第二壳体2b合拢时形成供加热炉管1穿过的腔道,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通过连接机构3相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由于组成加热室本体2的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可合拢或分离,从而便于直接对加热炉管1进行检修,进而有效地解决了回转炉因重量、场地等原因而难以检修的问题。

具体地,基于上述图1的实施方式: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紧密贴合为一体;当装置需要检修时,在连接机构3的作用下,便可分离开来,从而使加热室本体2裸露出来,为检修提供了空间和便利;当检修完成后,同样在连接机构3的作用下,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合拢起来,便可使设备恢复正常一体化工作状态。

可选地,如图2至图3所示,在加热室本体2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了两组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器3a、第二驱动器3b以及导轨3c。

基于上述结构,由于驱动第一驱动器3a和第二驱动器3b在导轨3c相向或者相反移动,从而带动加热室本体2的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合拢和分离,从而实现了检修过程的自动化,节约了人工成本,减轻了维修时的劳动强度。

具体地,基于图2和图3的实施例为:当回转炉正常工作状态下,如图2所示为正常贴合的一体化工作状态,一旦加热室需要维护保养或者故障检修时,连接机构3的工作方式为:由动力驱动第一驱动器3a和第二驱动器3b沿着导轨3c相反移动,从而使回转炉加热室的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分开,两组连接机构3共同完成上述的动作,从而使加热室本体2裸露出来,如图3所示,保证了检修的空间,使检修更加便利;当检修完成故障排除后,便可同样由动力驱动第一驱动器3a和第二驱动器3b沿着导轨3c相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合拢贴合为一体,回转炉便可恢复正常使用。

可选地,图1、图2和图3中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组成的腔道为方形,从而可满足加热炉管1不同的形状要求。

可选地,图2和图3中导轨3c为齿条,通过动力驱动第一驱动器3a和第二驱动器3b在齿轮上相对或相反移动来实现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的合拢和分离。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转炉的加热室机构,其包括固定架台、加热炉管1和加热室本2,所述加热室本体2包括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二者分别设于所述加热炉管的两侧并可合拢或分离,所述第一壳体2a和第二壳体2b通过连接机构3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器3a、第二驱动器3b以及导轨3c。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加热室的检修更加方便,检修的成本更低,劳动强度较小,自动化程度更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回转炉,由于其采用了上述的加热室机构,因此具有检修方便,维修强度较低、自动化程度高以及节约成本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