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太阳能导热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04157发布日期:2020-06-05 22:5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温太阳能导热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温太阳能导热管装置。



背景技术:

导热管是太阳能集热器中的重要部件,直接影响着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寿命和热能转化效率,目前,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中多采用真空集热管结构,导热管主要由铝管和u型管组成,u型管受到冷热冲击时发生形变,并将应力传导至真空管,导致真空管炸裂,而现有的一些由内管和外管构成的集热管,虽然解决了真空管炸裂的问题,但是在外管与内管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外管的利用率低,热传导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真空管炸裂,且热传导效率高的中温太阳能导热管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温太阳能导热管装置,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内设有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和u型连接管,所述第一内管、第二内管的横截面由一条线段和一条弧线围绕而成,所述第一内管、第二内管上的弧面靠近导热管的内壁,第一内管、第二内管上的平面远离导热管的内壁,所述u型连接管的一端插入第一内管中与第一内管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二内管中与第二内管连接,所述第一内管的平面与第二内管的平面之间设有若干个缓冲弹簧,所述第一内管远离u型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圆管,所述第二内管远离u型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圆管。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的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中心线共线且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中心线与导热管的同一条径线共线,两个限位块将导热管分为两个安装位,一个安装位安装第一内管,另外一个安装位安装第二内管,所述第一内管与导热管之间设有第一弧形弹性片,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与导热管之间设有第一弹性翅片,所述第一弹性翅片远离第一弧形弹性片的一端与导热管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与第一内管的弧面抵接,所述第二内管与导热管之间设有第二弧形弹性片,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与导热管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翅片,所述第二弹性翅片远离第二弧形弹性片的一端与导热管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与第二内管的弧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管的平面上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一内管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二内管的平面上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与第二内管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二限位柱与第一限位柱的轴心线共线且第二限位柱与第一限位柱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圆管与第一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管,所述第二连接圆管与第二内管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圆管远离第一内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圆管远离第二内管的一端均设有直角接头。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均采用异型管,其横截面均由一条线段和一条弧线围绕而成,能够加大第一内管、第二内管与导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提升加热效果,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内管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内管抵接,能够使第一内管、第二内管与导热管之间紧密接触,且能够在第一内管、第二内管、u型连接管因冷热冲击发生形变时提供弹性缓冲,能够防止炸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1、导热管;2、第一内管;3、第二内管;4、u型连接管;5、缓冲弹簧;6、第一连接圆管;7、第二连接圆管;8、限位块;9、第一弧形弹性片;10、第一弹性翅片;11、第二弧形弹性片;12、第二弹性翅片;13、直角接头;14、第一限位柱;15、第二限位柱;16、第一锥形管;17、第二锥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是一种中温太阳能导热管装置,包括导热管1,使用时,导热管1置于太阳能中温真空集热管内。所述导热管1内设有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和u型连接管4,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和u型连接管4提供工质流道。所述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的横截面均由一条线段和一条弧线围绕而成,且所述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上的弧面靠近导热管1的内壁,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上的平面远离导热管1的内壁,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均采用异型管,能够加大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与导热管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所述u型连接管4的一端插入第一内管2中与第一内管2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二内管3中与第二内管3连接,u型连接管4连通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所述第一内管2的平面与第二内管3的平面之间设有若干个缓冲弹簧5,所述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上均设有与缓冲弹簧5相适应的安装位,缓冲弹簧5的一端与第一内管2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内管3抵接,能够使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与导热管1之间紧密接触,且能够在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u型连接管4因冷热冲击发生形变时提供弹性缓冲,防止炸管。所述第一内管2远离u型连接管4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圆管6,所述第二内管3远离u型连接管4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圆管7,在使用时,相邻两个导热管1上的其中一个导热管1上的第二连接圆管7通过连接管路与另外一个导热管1上的第一连接圆管6连通,第一连接圆管6、第二连接圆管7均为圆管,便于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第一内管、第二内管的安装,为第一内管、第二内管提供足够的形变余量,所述导热管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块8,限位块8与导热管1之间采用一体式结构。两个所述限位块8的中心线共线且两个所述限位块8的中心线与导热管1的同一条径线共线,两个限位块8将导热管1分为两个安装位,一个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内管2,另外一个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内管3,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上的平面均与限位块8抵接。所述第一内管2与导热管1之间设有第一弧形弹性片9,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9与导热管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翅片10,所述第一弹性翅片10远离第一弧形弹性片9的一端与导热管1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9与第一内管2的弧面抵接,利用第一弧形弹性片9、第一弹性翅片10的弹性形变为第一内管2提供足够的形变余量;所述第二内管3与导热管1之间设有第二弧形弹性片11,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11与导热管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翅片12,所述第二弹性翅片12远离第二弧形弹性片11的一端与导热管1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11与第二内管3的弧面抵接,利用第二弧形弹性片11、第二弹性翅片12为第二内管3提供足够的形变余量。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第一内管或第二内管弯曲,所述第一内管2的平面上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限位柱14,所述第一限位柱14与第一内管2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二内管3的平面上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柱15,所述第二限位柱15与第二内管3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二限位柱15与第一限位柱14的轴心线共线且第二限位柱15与第一限位柱14之间留有间隙,第二限位柱15与第一限位柱14抵接后,第一内管2或第二内管3则不能再倾斜,能够防止第一内管或第二内管弯曲。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工质流动的冲击,所述第一连接圆管6与第一内管2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管16,所述第二连接圆管7与第二内管3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管17。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本申请的安装,所述第一连接圆管6远离第一内管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圆管7远离第二内管3的一端均设有直角接头1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