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蓄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1380发布日期:2021-01-23 08:2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冷蓄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冷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如今,中央空调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中央空调的能耗比较大,且对于一些特定项目,比如酒店、宾馆等,还存在同时供冷供热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冷凝热无法有效利用的情况发生,比如水蓄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热通过冷却塔散掉,在蓄冷节能的同时浪费了热能源,另外即使使用热回收冷机,也仅仅是在日间运行,无法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蓄热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冷凝热,实现削峰填谷。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冷蓄热系统,包括:热回收冷机、蓄冷水箱、蓄热水箱和风冷热泵,所述热回收冷机设有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冷却塔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蓄热水箱相连形成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所述热回收冷机的蒸发器连接用户末端,所述蒸发器通过与所述用户末端并联的环路连接蓄冷水箱,所述蓄热水箱连接所述风冷热泵形成与所述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并联的风冷热泵蓄热循环,所述蓄热水箱通过第一板换与所述用户末端间接连接,所述蓄冷水箱通过第二板换与所述用户末端间接连接。
[0006]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冷却塔连接。
[0007]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水泵和第二阀门,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第二水泵和第二阀门连接所述用户末端。
[0008]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水泵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三水泵和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蓄热水箱连接。
[0009]
优选地,还包括第四阀门,所述蓄热水箱通过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风冷热泵连接。
[0010]
优选地,还包括第五阀门,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第五阀门连接所述蓄冷水箱。
[0011]
优选地,还包括第六水泵和第六阀门,所述蓄热水箱通过所述第六水泵和所述第六阀门连接所述第一板换。
[0012]
优选地,还包括第七水泵和第七阀门,所述蓄冷水箱通过所述第七水泵和所述第七阀门连接所述第二板换。
[0013]
优选地,还包括第八水泵和第八阀门,所述第二板换通过所述第八水泵和所述第八阀门连接所述用户末端。
[00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热回收冷机设置有双冷凝器,一个冷凝器连接冷却塔形成冷却水循环,一个冷凝器连接蓄热水箱形成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热回收冷机的蒸发器连接用户末端,形成热回收冷机供冷循环;同时蒸发器通过与用户末端并联的环路连接蓄
冷水箱形成热回收冷机蓄冷循环;蓄热水箱同时接入风冷热泵形成与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并联的风冷热泵蓄热循环;蓄热水箱通过第一板换与用户末端间接连接,形成释热循环;蓄冷水箱通过第二板换与用户末端间接连接,形成释冷循环。这样,夏季夜间热回收冷机可以利用低谷电运行,通过热回收冷机蓄冷循环进行蓄冷,同时通过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进行蓄热;用户末端有冷、热需求时也可以通过热回收冷机供冷循环、释热循环同时进行供冷、供热;当蓄热水箱蓄满时,可通过冷却水循环利用冷却塔将多余的冷凝热散掉。夏季日间可以首先用蓄冷水箱、蓄热水箱的冷和热,分别通过释冷循环、释热循环供给用户末端;当蓄冷水箱储存的冷量不能满足用户末端时,开启热回收冷机向用户末端供冷。春季、秋季、冬季用户末端只有热需求时,风冷热泵运行,通过风冷热泵蓄热循环,夜间利用低谷电蓄热,日间用蓄热水箱通过释热循环向用户末端供热。从而实现了对冷凝热的充分利用,实现削峰填谷。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蓄冷蓄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7]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0018]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冷蓄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0020]
热回收冷机01、蓄冷水箱02、蓄热水箱03和风冷热泵04,热回收冷机01设有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图中未示出),第一冷凝器与冷却塔05相连,第二冷凝器与蓄热水箱03相连形成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热回收冷机01的蒸发器连接用户末端,蒸发器通过与用户末端并联的环路连接蓄冷水箱02,蓄热水箱03连接风冷热泵04形成与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并联的风冷热泵蓄热循环,蓄热水箱03通过第一板换06与用户末端间接连接,蓄冷水箱02通过第二板换07与用户末端间接连接。
[00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热回收冷机01设置有双冷凝器,一个冷凝器连接冷却塔05形成冷却水循环,一个冷凝器连接蓄热水箱03形成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热回收冷机01的蒸发器连接用户末端,形成热回收冷机供冷循环;同时蒸发器通过与用户末端并联的环路连接蓄冷水箱02形成热回收冷机蓄冷循环;蓄热水箱03同时接入风冷热泵04形成与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并联的风冷热泵蓄热循环;蓄热水箱03通过第一板换06与用户末端间接连
接,形成释热循环;蓄冷水箱02通过第二板换07与用户末端间接连接,形成释冷循环。这样,夏季夜间热回收冷机01可以利用低谷电运行,通过热回收冷机蓄冷循环进行蓄冷,同时通过热回收冷机蓄热循环进行蓄热;用户末端有冷、热需求时也可以通过热回收冷机供冷循环、释热循环同时进行供冷、供热;当蓄热水箱03蓄满时,可通过冷却水循环利用冷却塔05将多余的冷凝热散掉。夏季日间可以首先用蓄冷水箱02、蓄热水箱03的冷和热,分别通过释冷循环、释热循环供给用户末端;当蓄冷水箱02储存的冷量不能满足用户末端时,开启热回收冷机01向用户末端供冷。春季、秋季、冬季用户末端只有热需求时,风冷热泵04运行,通过风冷热泵04蓄热循环,夜间利用低谷电蓄热,日间用蓄热水箱03通过释热循环向用户末端供热。从而实现了对冷凝热的充分利用,实现削峰填谷。
[0022]
为了便于更好地输送通向冷却塔05的水,并且易于控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水泵101和第一阀门102,第一冷凝器通过第一水泵101和第一阀门102与冷却塔连接。
[0023]
为了更好地输送通往用户末端的水,并且方便控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水泵201和第二阀门202,蒸发器通过第二水泵201和第二阀门202连接用户末端。
[0024]
为了更好地将冷凝热输送到蓄热水箱03,并且通过阀门方便控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三水泵301和第三阀门302,第二冷凝器通过第三水泵301和第三阀门302与蓄热水箱03连接。
[0025]
为了方便控制从蓄热水箱03到风冷热泵04的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四阀门402,蓄热水箱03通过第四阀门402与风冷热泵04连接。
[0026]
为了方便控制蒸发器通到蓄冷水箱02的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五阀门502,蒸发器通过第五阀门502连接蓄冷水箱02。
[002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六水泵601和第六阀门602,蓄热水箱03通过第六水泵601和第六阀门602连接第一板换06。可以通过第一板换06进行换热。
[002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七水泵701和第七阀门702,蓄冷水箱02通过第七水泵701和第七阀门702连接第二板换07。可以通过第二板换07进行换热。
[0029]
为了更好地将通过第二板换07后的水输送到用户末端,并且方便控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八水泵801和第八阀门802,第二板换07通过第八水泵801和第八阀门802连接用户末端。
[0030]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