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91429发布日期:2020-09-11 2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机组、冷源、板式换热器和辐射换热器;制冷机组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通冷源,制冷机组通过第四循环管路与位于建筑构筑物内的辐射换热器连通,第一循环管路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通板式换热器,第四循环管路通过第三循环管路连通板式换热器;其中,制冷机组的制冷温度区间为15-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包括第一冷源和第二冷源,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并联第一冷源和第二冷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源为冷却塔,所述第二冷源为土壤源或水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室内温湿度监测元件、室外温湿度监测元件和多个阀门,室内温湿度监测元件和室外温湿度监测元件均能够与处理器通信,处理器能够与多个阀门通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内的冷却水能够在制冷机组和冷源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第四循环管路内的冷却水能够在制冷机组和辐射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和所述第四循环管路均设置阀体以调整流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和所述第四循环管路均设有循环水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器采用毛细管盘或换热管;辐射换热器安装在距离建筑构筑的围护结构内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相连接的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和压缩机,蒸发器通过第四循环管路与位于建筑构筑物内的辐射换热器连通,冷凝器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冷源连通。

9.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通过板式换热器和辐射换热器对建筑构筑物进行供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夜间工作时间,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利用低谷电制取冷冻水循环冷却建筑构筑物,将冷气通过换热辐射器蓄存在建筑构筑物中;

在日间工作时间,早间非正常工作时间时,室内温湿度略低,不开启空调制冷设备,通过蓄存在构筑物内的冷气维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允许室内温湿度在舒适范围内的一定波动;

当室内负荷增加,温度升高到空调控制点以上时,开启制冷机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构筑物的间歇蓄冷空调系统及方法,属于空调蓄冷领域可以解决现有的建筑构筑物空调系统需要设置蓄冷水箱或蓄冰槽等装置占用较大的场地空间且不节能、制冷机组要求高、蓄冷供冷释冷不同功能的实现及控制较为复杂的问题,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冷源、板式换热器和辐射换热器;制冷机组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通冷源,制冷机组通过第四循环管路与位于建筑构筑物内的辐射换热器连通,第一循环管路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通板式换热器,第四循环管路通过第三循环管路连通板式换热器;其中,制冷机组的制冷温度区间为15‑20℃。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英;郭志升;崔茁;贺龙彬;张瑶;孟庆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15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