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的节能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7881发布日期:2020-10-31 09:3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的节能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的节能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中投入燃料,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高温水,锅炉中产生的热水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824271.4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锅炉,通过竖向交错设置的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对烟道内的热气进行热量吸收,然而,在该技术方案中,进入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内的水流很难在水箱里进行顺畅地流动,即位于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中的水虽然能被热气加热,但是加热后的热水不易从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中流出进入储水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的节能管路结构,提升锅炉的燃烧效率,使得热交换气体可以将热量更多得交换给水管,并将水流更加顺畅地向外界输送。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锅炉的节能管路结构,其中,包括入水管、环炉管、错折管、出水管和排烟装置,所述入水管为穿过锅炉外壳水平延伸的水管,所述环炉管为环绕锅炉的燃烧腔的框型水管,所述错折管包括下折管、上折管和底边连接管,所述下折管为竖直向下延伸的水管,所述上折管为竖直向上延伸的水管,所述上折管和所述下折管交替分布,相邻的所述底边连接管分别交错连接相邻的所述上折管和所述下折管的上、下端边,所述出水管为连通远离所述环炉管的所述上折管的上端的水平水管,所述排烟装置用于将加热错折管后的气流排出锅炉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引导热气流动的导气部。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部包括止气底板和通气上口,所述止气底板为自所述下折管的下端边竖直向下延伸的平面板,所述通气上口为自所述下折管与锅炉竖直内壁相接边上端处向内凹陷的凹口。

作为优选,连接相邻的所述下折管和所述上折管的下端边缘的所述底边连接管为在锅炉的宽度方向上倾斜向下延伸。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清理锅炉内烟灰的主动扫灰部。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扫灰部包括扫灰口、扫杆把手、堵口板和贴压板,所述扫灰口位于所述入水管所在入水口的上方,所述扫杆把手为水平延伸的直杆,所述堵口板为自所述扫杆把手表面竖直向外延展的矩形面板,所述贴压板为自所述扫杆把手的末端竖直向上延展的直板,所述止气底板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下折管。

作为优选,还包括贴压收灰部,所述贴压收灰部包括贴板上弧面和收灰槽,所述贴板上弧面为自所述贴压板的内侧表面上边缘自上而下向外侧表面弯曲延展的弧面,所述收灰槽为自所述贴板上弧面竖直向下延伸的直条凹槽。

作为优选,还包括内面顶柱,所述内面顶柱为自所述贴压板的内侧表面上边缘处向外凸出的水平圆柱条。

作为优选,在所述内面顶柱上有斜向刮灰槽,所述斜向刮灰槽为沿着所述内面顶柱的表面倾斜延伸的间隔凹陷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升锅炉的燃烧效率,使得热交换气体可以将热量更多得交换给水管,并将水流更加顺畅地向外界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锅炉的节能管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气上口示意图。

图3为贴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斜向刮灰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水管,2、环炉管,3、出水管,4、下折管,5、上折管,6、底边连接管,7、止气底板,8、通气上口,9、扫杆把手,10、贴压板,11、收灰槽,12、内面顶柱,13、斜向刮灰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锅炉的节能管路结构,其中,包括入水管1、环炉管2、错折管、出水管3和排烟装置,入水管1为穿过锅炉外壳水平延伸的水管,环炉管2为环绕锅炉的燃烧腔的框型水管,错折管包括下折管4、上折管5和底边连接管6,下折管4为竖直向下延伸的水管,上折管5为竖直向上延伸的水管,上折管5和下折管4交替分布,相邻的底边连接管6分别交错连接相邻的上折管5和下折管4的上、下端边,错折管的形状犹如蛇形延伸,出水管3为连通远离环炉管2的上折管5的上端的水平水管,出水管3连通锅炉外壳外侧的储水箱,排烟装置用于将加热错折管后的气流排出锅炉内。从环炉管2的末端相接的错折管的初始水流管道为下折管4,即与环炉管2连接的为下折管4。外界的水通过入水管1进入锅炉,入水管1由外向内依次经过换热腔和燃烧腔,环炉管2环绕于燃烧腔的周围,燃烧腔的旁边即为锅炉的换热腔,错折管位于换热腔内,最终通过出水管3连接锅炉外侧的储水箱,将热水送出锅炉。具体地,燃烧腔内的燃烧热气首先会对环炉管2内的水进行加热,再沿着最靠近燃烧腔的下折管4的下方向上折管5方向流动,从而逐渐加热相连的上折管5和下折管4内的水流,最终通过排烟装置排除锅炉内。

如图2、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引导热气流动的导气部。导气部包括止气底板7和通气上口8,止气底板7为自下折管4的下端边竖直向下延伸的平面板,通气上口8为自下折管4与锅炉竖直内壁相接边上端处向内凹陷的凹口。导气部为热气流提供有序、固定的流动路径,即将热气率先从通气上口8引入错折管,使得热气能自通气上口8向下流动至底边连接管6后因止气底板7的封堵,再从相邻的上折管5和下折管4间隙的下方向上流动至下一个下折管4的通气上口8,使得热气完全流经错折管的管壁上,提升加热效果。

连接相邻的下折管4和上折管5的下端边缘的底边连接管6为在锅炉的宽度方向上倾斜向下延伸。即位于下侧的底边连接管6在锅炉的宽度方向上自同一侧锅炉壁面向相对侧锅炉壁面自上而下延展。这样,可避免燃烧气流撞击错折管而掉落的烟尘堆积在底边连接管6的上表面,而可以促使烟尘顺着倾斜的底边连接管6的上表面滚落至下方锅炉的底面。

如图3、图4所示,还包括用于清理锅炉内烟灰的主动扫灰部。主动扫灰部包括扫灰口、扫杆把手9、堵口板和贴压板10,扫灰口位于入水管1所在入水口的上方,扫杆把手9为水平延伸的直杆,堵口板为自扫杆把手9表面竖直向外延展的矩形面板,贴压板10为自扫杆把手9的末端竖直向上延展的直板,止气底板7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下折管4。通过主动扫灰部可将掉落于锅炉底面上的烟尘清理出锅炉,具体地,推动扫杆把手9可实现贴压板10的水平移动,贴压板10的移动可推动止气底板7绕着铰链转动,这样可实现贴压板10的表面推扫烟尘的效果,最终,随着堵口板的打开,由贴压板10将烟尘从扫灰口推出。

还包括贴压收灰部,贴压收灰部包括贴板上弧面和收灰槽11,贴板上弧面为自贴压板10的内侧表面上边缘自上而下向外侧表面弯曲延展的弧面,收灰槽11为自贴板上弧面竖直向下延伸的直条凹槽。自最靠近燃烧腔的下折管4管壁掉落的烟尘因无法通过贴压板10来实现清理,故而需要贴压收灰部来进行收集,具体地,自上而下掉落的烟尘会沿着贴板上弧面滑落至收灰槽11中,当贴压板10推着烟尘离开锅炉后,可将收灰槽11内的灰尘倒出,从而实现燃烧腔内部分烟尘的清理;特别的,贴板上弧面不仅可以使得烟尘下滑得更加顺畅,还可以在贴压板10向内推动挤压止气底板7表面时减少表面接触面积,防止表面相互磨损的同时使得挤压阻力变小。

还包括内面顶柱12,内面顶柱12为自贴压板10的内侧表面上边缘处向外凸出的水平圆柱条。内面顶柱12主要用于减小贴压板10向外移动时挤压止气底板7表面的阻力。

在内面顶柱12上有斜向刮灰槽13,斜向刮灰槽13为沿着内面顶柱12的表面倾斜延伸的间隔凹陷槽。随着内面顶柱12在止气底板7表面的滑动,可将附着于止气底板7上的灰尘刮入斜向刮灰槽13中,清理止气底板7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