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真空气氛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0689发布日期:2020-11-06 16:4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真空气氛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真空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真空气氛炉。



背景技术:

常规的真空炉,由于炉内部炉胆是单层,炉胆强度低,炉内加热时升温速率低,冷却时降温速度慢,而且由于炉胆气密性差,抽真空时换气速度低,降低工作效率,导致采用真空气氛炉处理物料的工作时间长、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真空气氛炉,炉胆侧壁是双层,炉胆包括容纳腔和过渡腔,容纳腔内设有上下双排加热棒,过渡腔连接有冷却气进出口,气密性好,升降温快,换气速度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真空气氛炉,包括炉体、底板、炉盖和后盖板,底板、炉盖和后盖板分别与炉体可拆卸连接,还包括炉胆、加热棒和炉门,炉胆设置在炉体中部,炉胆前端部通过炉胆法兰与炉门密封连接,炉胆侧壁包括由内至外间隔设置内壁和外壁,内壁将炉胆内空腔分隔成中部的容纳腔和外部的过渡腔,在容纳腔底部设置有承担物料的炉胆底板,在容纳腔的上下端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炉胆侧壁的加热棒,在炉胆后端部间隔设有贯穿炉胆后壁的辅助气体进气孔、热电偶孔、抽气孔、炉胆冷却进气口和炉胆冷却出气口,辅助气体进气孔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向容纳腔内充入辅助气体,热电偶孔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安装测量容纳腔内温度的热电偶,抽气孔一端与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抽真空设备连通,所述炉胆冷却进气口和炉胆冷却出气口的一端分别与外界连通,另一端分别与过渡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炉胆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板,每个连板上都对应设有贯穿连板的通气孔,相邻连板上通气孔的位置错位设置,所述连板将过渡腔分成若干网格状空间,所述网格状空间之间通过设置在连板上的通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炉胆内空腔包括前腔体和后腔体,后腔体横截面面积大于前腔体横截面面积,且前腔体对应的炉胆侧壁是单层壁,后腔体对应的炉胆侧壁包括由内至外间隔设置内壁和外壁,内壁将后腔体分隔成中部的容纳腔和外部的过渡腔。

进一步地,加热棒设置在刚玉管内,刚玉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炉胆侧壁,刚玉管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密封法兰,密封法兰与炉胆侧壁的外圆面连接,刚玉管和密封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压紧环,每个密封法兰分别吻合连接有法兰盖。

进一步地,在炉胆的前端套设有水冷套。

进一步地,在炉门朝向炉胆的一侧设置有与炉胆前端内径吻合的炉门保温,在炉胆法兰上与炉门的接触面上嵌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在炉胆和底板之间及炉胆和炉口之间设置有耐火砖,在炉胆和后盖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板,在炉胆和上盖之间设置有保温用软毯。

进一步地,在底板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炉胆侧壁为双层结构,双层隔热,炉胆内空腔分隔成中部的容纳腔和外部的过渡腔,在容纳腔底部设置有承担物料的炉胆底板,在容纳腔的上下端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炉胆侧壁的加热棒,上下双排加热棒,提高单位面积功率,容纳腔内部温度均匀性提升,升温快;

2.本发明中炉胆过渡腔与冷却进气口和炉胆冷却出气口连通,炉胆前端还套设有水冷套,炉胆容纳腔需要冷却时,从冷却进气口通入冷却气,冷却气进入炉胆过渡腔,通过网格状空间后从炉胆冷却出气口排出,带走炉胆内热量,提高降温速度;

3.本发明中炉胆前端部通过炉胆法兰与炉门密封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加热棒设置在刚玉管中,刚玉管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密封法兰,刚玉管和密封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压紧环,气密性好,炉胆容纳腔与辅助气体进气孔和抽气孔连通,换气、抽真空速度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去除后盖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支架;2-底板;3-耐火砖;4-后盖板;5-隔热板;6-炉胆;7-炉胆底板支撑;8-炉胆底板;9-软毯;10-炉盖;11-水冷套;12-炉胆法兰;13-密封圈;14-炉门;15-炉门保温;16-密封法兰;17-法兰盖;18-刚玉管;19-密封圈压紧环;20-加热棒;21-炉胆冷却进气口;22-炉胆冷却出气口;23-辅助气体进气孔;24-热电偶孔;25-抽气孔;26-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附图3详细阐述本发明一种新型真空气氛炉,包括炉体、底板2、炉盖10和后盖板4,在底板2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架1,支架1支撑整个炉体,底板2、炉盖10和后盖板4分别与炉体可拆卸连接,还包括炉胆6、加热棒20和炉门14,加热棒20设置在刚玉管18内,刚玉管18的两端分别穿过炉胆6侧壁,刚玉管18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密封法兰16,密封法兰16与炉胆6侧壁的外圆面连接,刚玉管18和密封法兰1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压紧环19,每个密封法兰16分别吻合连接有法兰盖17,提高密封效果炉胆6设置在炉体中部,在炉胆6和底板2之间及炉胆6和炉口之间设置有耐火砖3,在炉胆6和后盖板4之间设置有隔热板5,在炉胆6和上盖10之间设置有保温用软毯9,整个炉胆6从炉膛后侧推进,炉口处有异型砖卡位固定,炉胆6前端部通过炉胆法兰12与炉门14密封连接,在炉胆6的前端套设有水冷套11,设置水冷套11提高散热能力,加快散热速度,在炉门14朝向炉胆6的一侧设置有与炉胆6前端内径吻合的炉门保温,在炉胆法兰12上与炉门14的接触面上嵌设置有密封圈13,提高炉胆6内密封性,炉胆6侧壁包括由内至外间隔设置内壁和外壁,双层壁隔热,内壁将炉胆6内空腔分隔成中部的容纳腔和外部的过渡腔,在炉胆6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板26,每个连板26上都对应设有贯穿连板26的通气孔,相邻连板26上通气孔的位置错位设置,所述连板26将过渡腔分成若干网格状空间,提高散热能力,所述网格状空间之间通过设置在连板26上的通气孔连通,在容纳腔底部设置有承担物料的炉胆底板8,炉胆底板8设置在炉胆底板支撑上,炉胆底板支撑固定在容纳腔壁上,在容纳腔的上下端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炉胆6侧壁的加热棒20,上下两排加热棒20,分布均匀,提高单位面积功率,容纳腔内部温度均匀性提升,升温快,在炉胆6后端部间隔设有贯穿炉胆6后壁的辅助气体进气孔23、热电偶孔24、抽气孔25、炉胆冷却进气口21和炉胆冷却出气口22,辅助气体进气孔23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向容纳腔内充入辅助气体,热电偶孔24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安装测量容纳腔内温度的热电偶,抽气孔25一端与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抽真空设备连通,快速形成真空,所述炉胆冷却进气口21和炉胆冷却出气口22的一端分别与外界连通,另一端分别与过渡腔连通,需要降温时,从炉胆冷却进气口21向过渡腔中冲入冷却气体,冷却气体进入过渡腔中并从炉胆冷却出气口22排出,带走热量,为炉胆6的容纳腔降温,降温快。

进一步地,优选炉胆6内空腔包括前腔体和后腔体,后腔体横截面面积大于前腔体横截面面积,且前腔体对应的炉胆6侧壁是单层壁,后腔体对应的炉胆6侧壁包括由内至外间隔设置内壁和外壁,内壁将后腔体分隔成中部的容纳腔和外部的过渡腔。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打开炉门14,将待处理物料放置在炉胆底板8上,关闭炉门14,抽气孔25一端与容纳腔连通,外界抽真空设备通过抽气孔25将炉胆6的容纳腔内抽真空,加热棒20开始加热,通过热电偶孔24内设置热电偶测量容纳腔内温度,根据反应需要,需要换气时,通过辅助气体进气孔23向容纳腔内通入辅助气体,物料处理结束,炉胆内需要降温时,从炉胆冷却进气口21向过渡腔中冲入冷却气体,冷却气体进入过渡腔中并从炉胆冷却出气口22排出,带走热量,为炉胆6的容纳腔降温,同时打开水冷套11的循环水,为炉胆快速降温,最后打开炉门14取出炉胆6的容纳腔中物料。

以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