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和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04128发布日期:2020-11-04 04:0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和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和具有该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使水、盐水、治疗支气管等疾病的药液等液体雾化来生成气溶胶的装置。现有技术中,采用陶瓷加热体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器也普遍存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发现陶瓷加热雾化时噪音较大,还是不太适用于如卧室等需要安静的环境,因此,有必要再进一步的改进。技术实现要素: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和具有该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的雾化器,能够进一步的降噪,以更好的适用于如卧室等需要安静的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包括陶瓷加热片和钛铜层,所述陶瓷加热片具有一加热表面,所述钛铜层贴设于陶瓷加热片的加热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钛铜层的厚度为15μm-25μm,其克重小于1g/mm2。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电子系统和设置于该壳体内的容置槽体;所述容置槽体的底部由雾化片构成,所述雾化片为上述所述的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所述雾化片的钛铜层位于容置槽体的槽底面;所述电子系统电连接所述雾化片的陶瓷加热片,以控制该陶瓷加热片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体具体包括:筒状槽壁、安装环和所述雾化片,所述安装环的内环壁面凹陷有限位槽,所述雾化片装配于安装环的限位槽内,并与安装环形成密封配合,所述雾化片的钛铜层位于安装环的中心孔内并朝上设置,所述筒状槽壁的下开口端部密封配合于安装环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环的上表面凹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外槽壁为弧形槽壁,所述筒状槽壁的下开口端部具有向内延伸的弧形段,所述筒状槽壁的下开口端部的弧形段密封且抵接于安装环的上表面的环形槽内,所述弧形段的上表面与安装环的上表面相平齐。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片的陶瓷加热片的中部位置向上凸起有与安装环的中心孔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凸台表面与安装环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钛铜层贴设于陶瓷加热片的凸台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筒状槽壁和安装环的材质均为导热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底座和固定板,所述下壳体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底座盖合于下壳体的下开口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下壳体内,进而将下壳体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容置槽体设置于上腔室内,所述电子系统设置于下腔室内,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电子系统的电极穿过固定板的通孔与雾化片的陶瓷加热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具有一让位槽,所述固定板的通孔开设于让位槽的槽底,所述容置槽体的安装环的底面抵接于固定板上,所述雾化片位于让位槽上方,所述电子系统的电极固定于让位槽内;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还延伸有限位凸筋和抵接凸筋,所述固定板的外沿凸起有对应安装环的外侧壁的凸环,所述限位凸筋插设于固定板的凸环与安装环的外侧壁之间,所述抵接凸筋固定抵接于安装环的上表面,所述下壳体的上开口还向下延伸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密封且抵接于筒状槽壁的上开口端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包括上壳体、内罩、药盒、雾量调节件和面罩,所述内罩密封罩于下壳体的上开口,所述内罩具有一上开口,所述上壳体罩于内罩的外侧,所述药盒设置于上壳体上并位于内罩的上开口的上端,所述上壳体还具有位于药盒顶部的出雾口,所述雾量调节件设置于出雾口处,所述面罩连接于上壳体上,且出雾口位于面罩内。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加热雾化用的陶瓷加热片的加热表面贴设钛铜层,在陶瓷加热片进行加热雾化时能够起到很好的降噪效果,产生的噪音更低,更适用于如卧室等需要安静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雾化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雾化片的结构剖视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雾化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结构的剖视图;图5所示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容置槽体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容置槽体在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3中结构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所示为实施例中安装环的外观示意图;图11所示为实施例中安装环在剖视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12所示为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为实施例中雾化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10,包括陶瓷加热片11和钛铜层12,所述陶瓷加热片11具有一加热表面111,所述钛铜层12通过喷涂工艺(该喷涂工艺为现有的喷涂工艺)贴设于陶瓷加热片11的加热表面111。该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10进行加热雾化时能够起到很好的降噪效果,产生的噪音更低,更适用于如卧室等需要安静的环境。优选的,所述钛铜层12的厚度为15μm-25μm,其克重小于1g/mm2,能够起到很好的降噪,又不会影响陶瓷加热片11的加热雾化。具体的,该钛铜层12通过现有喷涂工艺贴设至陶瓷加热片11的加热表面,厚度均匀、制备成熟、效率高。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钛铜层12的制备方式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印刷、镀膜等方式,同样也能够很好的起到降噪的效果。继续参照图3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电子系统30和设置于该壳体内的容置槽体100;所述容置槽体100的底部由雾化片构成,所述雾化片为上述所述的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10,所述雾化片10的钛铜层12位于容置槽体100的槽底面;所述电子系统30电连接所述雾化片10的陶瓷加热片11,以控制该陶瓷加热片11加热。使用时,容置槽体100用于容置待雾化的液体,电子系统30控制陶瓷加热片11加热,陶瓷加热片11的加热表面111与液体形成热接触以对液体进行加热雾化。钛铜层12起到有效的降低陶瓷加热片11加热雾化所造成的噪音,产生的噪音更低,更适用于如卧室等需要安静的环境。具体的,电子系统30的具体结构、与陶瓷加热片11的连接方式以及控制陶瓷加热片11加热的工作原理均是现有技术,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早已掌握并实施运用的,在此不再详述。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体100具体包括:筒状槽壁14、安装环13和所述雾化片10,所述安装环13的内环壁面凹陷有限位槽131,所述雾化片10装配于安装环13的限位槽131内,并与安装环13形成密封配合。所述雾化片10的钛铜层12位于安装环13的中心孔内并朝上设置,所述筒状槽壁14的下开口端部密封配合于安装环13的上表面。筒状槽壁14、安装环13和雾化片10共同围合形成一个用于容置液体的槽体。该容置槽体100采用组合装配式的结构,雾化片10可进行单独制备,便于制备。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环13的上表面凹陷有环形槽132,所述环形槽132的外槽壁为弧形槽壁,所述筒状槽壁14的下开口端部具有向内延伸的弧形段141,所述筒状槽壁14的下开口端部的弧形段141密封且抵接于安装环13的上表面的环形槽132内,所述弧形段141的上表面与安装环13的上表面相平齐;从而使得该容置槽体100的槽底面与槽侧壁面之间呈弧形的平滑过渡,便于清洗该过渡区域,保持洁净度。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片10的陶瓷加热片11的中部位置向上凸起有与安装环13的中心孔相适配的凸台112,所述凸台112的凸台表面与安装环13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钛铜层12贴设于陶瓷加热片11的凸台表面,即凸台表面即为加热表面111,(钛铜层12的厚度可直接忽略),从而使得该容置槽体100的槽底面为一个平面,便于清洗该容置槽体100的槽底面,保持洁净度。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状槽壁14和安装环13的材质均为导热材质,如金属材质,由陶瓷加热片11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安装环13传递至筒状槽壁14上,再从筒状槽壁14传递至液体,如此,液体所受的热量较均匀,整体温度较高,更容易被雾化,效果更好。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置槽体100的结构不局限于此。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21、底座22和固定板23,所述下壳体21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底座22盖合于下壳体21的下开口上,所述固定板23固定于下壳体21内,进而将下壳体21分割成上腔室202和下腔室201,所述容置槽体100设置于上腔室202内,所述电子系统30设置于下腔室201内,所述固定板23上开设有通孔232,所述电子系统30的电极31穿过固定板23的通孔232与雾化片10的陶瓷加热片11连接。加热雾化的结构与电结构上下隔离设置,不会相互影响。再具体的,所述固定板23具有一让位槽231,所述固定板23的通孔232开设于让位槽231的槽底,所述容置槽体100的安装环13的底面抵接于固定板23上,所述雾化片10位于让位槽231上方,所述电子系统30的电极31固定于让位槽231内,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结构更稳定。所述下壳体21的内壁上还延伸有限位凸筋211和抵接凸筋212,所述固定板23的外沿凸起有对应安装环13的外侧壁的凸环233,所述限位凸筋211插设于固定板23的凸环233与安装环13的外侧壁之间,以对容置槽体100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抵接凸筋212固定抵接于安装环13的上表面,进而对安装环13进行抵接固定。再具体的,所述安装环13的上表面在环形槽132的外围凸起有限位凸环133,所述抵接凸筋212抵接限位凸环133外围,该限位凸环133的设置,一方面延长与筒状槽壁14的密封接触面积,使得筒状槽壁14与安装环13的装配稳定性更好,另一方面,与抵接凸筋212的配合也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容置槽体100的装配更为精准。所述下壳体21的上开口还向下延伸有抵接环213,所述抵接环213密封且抵接于筒状槽壁14的上开口端部,对筒状槽壁14进行固定,以及密封容置槽体100和下壳体21之间的连接缝隙,防止雾化的水汽经封容置槽体100和下壳体21之间的连接缝隙进入下腔室201内,造成电子系统30短路。同时,下壳体21的内壁延伸的限位凸筋211和抵接凸筋212能够对安装环13进行限位和固定,下壳体21的上开口延伸的抵接环213对筒状槽壁14进行固定,能够很好的将容置槽体100进行固定,稳定性更好。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接环213与筒状槽壁14的上开口端部的密封配合结构为:所述抵接环213与筒状槽壁14的上开口端部之间还设有一截面呈“t”形的密封圈15,该密封圈15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支臂(未标示出)、向下延伸的第二支臂(未标示出)以及向内延伸的第三支臂(未标示出),所述第三支臂设置于抵接环213与筒状槽壁14的上开口端部之间,第一支臂嵌合在下壳体21上,第二支臂位于筒状槽壁14的外侧面,该密封结构稳定,密封效果好。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密封结构不局限于此。再进一步的,继续参照图13所示,所述壳体还包括上壳体25、内罩24、药盒26、雾量调节件27和面罩28,所述内罩24密封罩于下壳体21的上开口,所述内罩24具有一上开口241,所述上壳体25罩于内罩24的外侧,所述药盒26设置于上壳体24上并位于内罩24的上开口241的上端,所述上壳体25还具有位于药盒26顶部的出雾口251,所述雾量调节件27设置于出雾口251处,所述面罩28连接于上壳体25上,且出雾口251位于面罩28内。加热雾化后的水汽从内罩24的上开口241流出,经过药盒26后至上壳体25的出雾口251散出,药盒26可放置辅助性治疗的药物等,面罩28配合使用者的面部,以便使用者吸入。雾量调节件27调节出雾口251的流通面积,以调整出雾量。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也不局限于此。具体的,本方案提供的雾化器与现有技术中用常规雾化片(以玻璃釉涂层加热片)为例,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以雾化片为变量进行噪音测试的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常规雾化器以玻璃釉涂层的加热片为例,本方案雾化器采用的是上述的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可明显的看出,本方案的雾化器相比于常规规雾化器,噪音平均降低约5bd,最高降低12bd。具有明显的降噪效果。表1噪音测试比对数据时间/分钟常规雾化器(db)本方案雾化器(db)0202013021.124027.333924.5429.724.2529.424.3630.124.4730.223.8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雾化加湿器等领域。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