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30055905发布日期:2022-05-17 18: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由热网一次侧循侧环系统、热网二次侧循环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自动控制模块组成;其中,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由气温流量转换单元、2个减法器组成;自动控制模块由减法器、加法器、切换开关和2个pid控制器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源提供的高温热水经由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输送到换热站,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上安装有电动调节阀,可改变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中高温热水的流量;在换热站内,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输送的高温热水进入到板式换热器内,在板式换热器内与热网二次侧的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热网一次侧回水通过安装在热网一次侧回水管路上的一次侧循环水泵,经由热网一次侧回水管路返回到热源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网二次侧循环水在板式换热器内吸收热量后,由板式换热器出口经热网二次侧供水管路将热量传送到热用户,在热网二次侧供水管路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供水管路内循环水的温度和压力,冷却的回水通过安装在热网二次侧回水管路上的二次侧循环水泵,经由热网二次侧回水管路返回到板式换热器内,在热网二次侧回水管路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回水管路内循环水的温度和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实时采集热网二次侧供水和回水的温度、压力信号以及室外大气温度和风速信息通过连接互联网从天气预报中获取;热网二次侧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第一减法器相连,得到供回水温差信号δt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输出端out1相连;热网二次侧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第二减法器相连,得到供回水压差信号δp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输出端out2相连;室外大气温度和风速信息与气温流量转换单元输入端相连,气温流量转换单元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输出端out3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out1与自动控制模块输入端in1相连,数据采集模块out2与自动控制模块输入端in2相连,数据采集模块out3与自动控制模块输入端in3相连;自动控制模块输入端in1与热网二次侧供回水温差设定值一起连接到第三减法器;第三减法器的输出端与自动控制模块输入端in2一起连接到切换开关,切换开关的输出端out4与第一pid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pid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自动控制模块输入端in3一起连接到加法器,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自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out6,自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out6连接到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与二次侧循环水泵相连;切换开关的输出端out5与第二pid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pid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自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out7;自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out7与热网一次侧电动调节阀相连。6.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采集天气预报中气象参数、流体压力、流体温度等模拟量参数,对这些实时采集的模拟量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后,通过切换开关实现热网二次侧前馈-反馈控制量调节和反馈控制质调节的自动切换,通过pid控制器实现换热站的热网二次侧供回水恒温差自动控制。具体步骤包括:(一)换热站系统的量调节1.前馈控制由于供热热源、供热管网以及建筑物都有很大的热惯性,气象参数和供水温度、供水流量等供热参数的变化对热用户室温的影响会有很长的滞后时间,为保证热用户室温的设计
要求,在调节供热管网运行时,必须考虑预调节,即调节方案的改变相对于室内温度变化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差,根据气象预报信息预测供热负荷,及时、合理地调整换热站运行工况,实现系统优化调度,减少热网滞后时间,保证供暖品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气象参数是整个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和调节的依据,影响建筑物热负荷和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策略的主要气象参数有室外大气温度和风速等,随着气象预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气象预报信息服务日趋完善,采用天气预报中的风速信息对室外大气温度进行修正得到室外综合温度t
w
=35.74+0.6215
×
t-35.75
×
v
0.16
+0.4275
×
t
×
v
0.16
ꢀꢀ
(1)其中,t
w
为室外综合温度,单位℃;t为天气预报中的大气温度,单位℃;v为天气预报中的风力等级,单位m/s。在稳定的条件下,换热站输送的供热量等于热用户的采暖热负荷cg(t
g-t
h
)=q
v
v(t
n-t
w
)
ꢀꢀ
(2)其中,c为热水的比热容,单位j/(kg
·
℃);g为热网二次侧循环流量,单位kg/s;t
g
为热网二次侧供水温度,单位℃;t
h
为热网二次侧回水温度,单位℃;q
v
为建筑物采暖体积,单位w/m3·
℃;v为建筑物外表体积,单位m3;t
n
为冬季供热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在热网二次侧供回水恒温差工况下,即(t
g-t
h
)保持不变,当室外综合温度t
w
改变时,要保持供热量与热负荷平衡,只需要调整热网二次侧循环流量g,即通过变频调节,改变二次侧循环水泵的流量调节的方法实现节能。通过式(1)、式(2)可以得到气象参数与二次侧循环水泵流量的变化关系,天气预报中的室外大气温度和风速信息连接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经温度流量转换单元转换后,由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连接到自动控制模块,经过加法器,由自动控制模块连接到变频器,作为二次侧循环水泵控制回路中的前馈控制,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进而改变热网二次侧的循环流量;通过天气预报中气象参数提前对热网二次侧调整,能有效降低因供热系统滞后性引起的热用户室内环境的舒适性。2.反馈控制当天气预报信息与实际气象参数不符时,通过前馈控制的粗调,热网二次侧供回水温度差发生变化,与供回水温度差设定值产生偏差error,偏差error经由切换开关连接到第一pid控制器的输入端,经过比例p、积分i、微分d运算后,第一pid控制器的输出经过加法器,由自动控制模块连接到变频器,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进而对热网二次侧的循环流量进行调整,消除偏差error,最终使得热网二次侧供回水温差与设定值相等。当热网一次侧工况改变或发生扰动时,热网一次侧供水温度发生变化,热网二次侧供水温度同样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热网二次侧供回水温差发生变化,热网二次侧供回水温差与设定值产生的偏差error经由切换开连接到第一pid控制器,经过比例p、积分i、微分d运算后,第一pid控制器的输出经过加法器,由自动控制模块连接到变频器,改变变频器的的输出频率,进而改变热网二次侧循环水泵的流量,调整稳定后,消除偏差error,热网二次侧供回水温差与设定值保持一致。(二)换热站系统的质调节控制在供暖季内天气出现异常时,热网二次侧供回水压差达到的上下限值,通过调节二次侧循环水泵流量的量调节方式将不能满足热用户的供暖需求,通过切换开关,将量调节控
制回路切换到质调节控制回路,通过调节热网一次侧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改变热网一次侧供回水流量,进而改变二次侧供水管路的流体温度,调整换热站输送给热用户的供热量。在初寒期或者末寒期,当室外温度较高,热网二次侧循环流量较小,为保证不出现室内供暖系统热力失调的现象,热网二次侧供回水管路压差达到下限设定值时,二次侧循环水泵将保持一定转速不变,切换开关动作,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对象由二次侧循环水泵改变为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上的电动调节阀,换热站系统的自动控制由量调节转换为质调节,热网二次侧供回水管路温差测量值与热网二次侧供回水管路温差设定值的偏差error经由切换开关连接到第二pid控制器,经过比例p、积分i、微分d运算后,第二pid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电动调节阀,减小热网一次侧电动调节阀开度,减少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流量,进而降低热网二次侧供水温度,保证换热站输送的供热量与热用户的采暖热负荷的平衡。在严寒期,当室外温度较低,二次侧循环水泵达到额定转速,热网二次侧供回水管路压差达到上限设定值,供回水温差实际测量值仍然低于设定值,换热站输送的供热量不能满足热用户的采暖热负荷,切换开关动作,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对象由二次侧循环水泵改变为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上的电动调节阀,换热站系统的自动控制由量调节转换为质调节,热网二次侧供回水管路温差测量值与热网二次侧供回水管路温差设定值的偏差error经由切换开关连接到第二pid控制器,经过比例p、积分i、微分d运算后,第二pid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电动调节阀,增大热网一次侧电动调节阀开度,增大热网一次侧供水管路流量,进而提高热网二次侧供水温度,保证换热站输送的供热量与热用户的采暖热负荷的平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换热站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该系统由一次热网循环系统、二次热网循环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自动控制模块组成;该设计方法通过实时采集并分析处理天气预报中气象参数、流体压力、流体温度等模拟量参数,根据天气条件变化,通过切换开关实现二次侧热网前馈-反馈控制量调节和反馈控制质调节的自动切换,通过PID控制器实现换热站的二次侧热网供回水恒温差自动控制,保持供热量与供暖热负荷相匹配,保证热网的热力平衡,实现换热站经济可靠运行。热站经济可靠运行。热站经济可靠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秦志明 张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