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1121发布日期:2021-02-26 15:2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暖通空调是具有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功能的空调器,是指室内或车内负责暖气、通风及空气调节的系统或相关设备,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用到热力学、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创造一种舒适的室内环境,使室内的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
[0003]
现有暖通空调中的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风管、过滤网等构成,使用时,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贯穿过滤网,由过滤网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拦截,以此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过滤网的表面上会逐渐聚集灰尘,灰尘逐渐将过滤网的网孔堵塞,导致过滤网的透气率降低,气阻增加,能耗增大,在空气中含有水分和油污的情况下,这种问题尤为严重,需要人为将过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洗,费时费力,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暖通空调中的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风管、过滤网等构成,使用时,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贯穿过滤网,由过滤网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拦截,以此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过滤网的表面上会逐渐聚集灰尘,灰尘逐渐将过滤网的网孔堵塞,导致过滤网的透气率降低,气阻增加,能耗增大,在空气中含有水分和油污的情况下,这种问题尤为严重,需要人为将过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洗,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装置,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装置,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的内部设有收集装置。
[0007]
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导风箱,导风箱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导风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与控制开关电连接,导风箱的左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导风箱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出风孔。
[0008]
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直角梯形块,直角梯形块的左侧面与导风箱内腔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直角梯形块的底面与导风箱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直角梯形块的前后两面上均设有应变装置,直角梯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直角梯形腔,直角梯形腔的内部设有清理装置和过滤装置,直角梯形块的左侧面上开设有与直角梯形腔固定连通的进风孔,进风孔与进风口固定连通,直角梯形腔内腔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与进风孔固定连通的进风管,进
风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渐缩橡胶管,直角梯形腔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和固定板,延伸板的左端与进风管顶面的右端对准,固定板的左端与进风管底面的右端对准,直角梯形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进风管和固定板之间的隔离板,隔离板的左端与进风管底面的右端对准,隔离板的右端与固定板的左端对准,隔离板顶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隔离斜板,隔离斜板的前后两面均与直角梯形腔的内壁固定连接,隔离斜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前后两面均与直角梯形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承载板的右端与延伸板的左端对准,承载板上设有张紧装置和触发装置,直角梯形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底端的分隔板,分隔板上开设有位于其边沿处的泄露孔,直角梯形块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与直角梯形腔固定连通的渐缩管,渐缩管固定插接在导风箱的底面上,渐缩管的底端延伸至导风箱的外部,渐缩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转接管,转接管的外部螺纹套接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锥形斗,锥形斗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锥形斗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的管线上设有排污阀,直角梯形块的左侧面上固定插接有补液管,补液管的右端延伸至直角梯形腔的内部,补液管的左端延伸至导风箱的外部,补液管的管线上设有位于导风箱外部的补液阀。
[0009]
优选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传动腔和驱动马达,传动腔开设在直角梯形块的内部,传动腔的内壁上活动套接有下传动杆和上传动杆,下传动杆和上传动杆的数量均为三个,下传动杆位于上传动杆的下方,三个下传动杆与三个上传动杆一一对应,下传动杆和上传动杆的端部延伸至直角梯形腔的内部并与其内壁活动套接,下传动杆和上传动杆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位于直角梯形腔内部的清理滚刷,清理滚刷位于隔离板与分隔板之间,传动腔的内部设有八个传动齿盘,其中三个传动齿盘固定套接在上传动杆的外部,这三个传动齿盘之间通过一条传动链条传动连接,另外三个传动齿盘固定套接在下传动杆的外部,这三个传动齿盘之间通过另一条传动链条传动连接,剩余的两个传动齿盘分别通过另外两条传动链条与下传动杆上的两个传动齿盘传动连接,传动腔的内部设有驱动锥齿轮和传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一个上传动杆的外部,传动腔内腔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活动穿插有传动棒,传动棒的右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啮合,传动棒的左端固定套接有动力锥齿轮,动力锥齿轮与传动锥齿轮啮合,驱动马达螺栓固定在直角梯形块的正面上。
[0010]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前定位轴和后定位轴,前定位轴和后定位轴的端部均活动套接在直角梯形腔的内壁上,前定位轴位于直角梯形腔的左端,后定位轴位于直角梯形腔的右端,前定位轴和后定位轴均位于隔离板和分隔板之间,前定位轴和后定位轴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定位辊,定位辊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闭环状过滤网,闭环状过滤网被活动夹持在下传动杆上的清理滚刷和上传动杆上的清理滚刷之间,闭环状过滤网活动套接在隔离板、隔离斜板、承载板、张紧装置和触发装置的外部,前定位轴和后定位轴的另外两端分别延伸至传动腔的内部,剩余的两个传动齿盘分别固定套接在前定位轴和后定位轴的外部,驱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后定位轴的外部,前定位轴的端部与传动腔的内壁活动套接,后定位轴的端部与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渐缩橡胶管的右端与闭环状过滤网的表面滑动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导向杆,导向杆的底端活动穿插在承载板上,导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张紧弹簧,张紧弹簧的底端与承载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杆的顶端固定
连接有u型板,张紧弹簧的顶端与u型板的底面固定连接,u型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张紧辊,张紧辊的表面与闭环状过滤网的内表面接触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触发装置包括绝缘块,绝缘块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顶面上,绝缘块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其顶端的扇形腔,绝缘块的左侧面上开设有与扇形腔固定连通的翻转孔,扇形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翻转杆,翻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盘,翻转盘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触发杆的左端倾斜向上,触发杆的左端穿过翻转孔并延伸至绝缘块的外部且与u型板的底面接触连接,翻转盘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右端倾斜向下,翻转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扇形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翻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绝缘块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扇形腔下方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腔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导电圈,安装腔内腔的左侧面上固定插接有导电弹片,导电弹片与导电圈相适配,导电弹片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联动绳,联动绳的顶端贯穿导电圈并延伸至扇形腔的内部且与联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绝缘块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安装腔下方的固定腔,固定腔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导向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升降板和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底端与固定腔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缓冲弹簧的顶端与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板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顶升杆,顶升杆的顶端延伸至安装腔的内部并与导电弹片的底面接触连接,升降板的底面上设有释放装置。
[0013]
优选的,所述应变装置包括l型风管,l型风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l型风管的端部分别固定插接在直角梯形块的正反两面上且与直角梯形腔固定连通,l型风管位于直角梯形腔内部的一端位于隔离板和承载板之间,l型风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端部的弹性绳,弹性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轻质风力盘,轻质风力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轻质风力盘之间固定连接有应变绳,应变绳向上弯曲。
[0014]
优选的,所述释放装置包括升降扁管,升降扁管的顶端与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扁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棘齿槽,升降扁管的内部活动穿插有定位扁板,定位扁板的底端与固定腔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扁板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其顶端的缓冲腔,缓冲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开板,隔开板的侧面通过压缩弹簧传动连接有活塞推板,活塞推板与缓冲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棘齿型卡接头,棘齿型卡接头与棘齿槽单向啮合,活塞推板上固定连接有联动线,联动线的另一端贯穿隔开板并固定连接有牵拉线,牵拉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定位扁板、绝缘块的外部并贯穿承载板且与应变绳的中部活动连接。
[0015]
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通风装置、收集装置、过滤装置的配合对空气进行过滤,使空气得以净化,通过张紧装置、触发装置、应变装置、释放装置的配合对过滤装置的透气率进行实时监测,使过滤装置的透气率降低到临界值时,触发装置能够将清理装置触发,通过清理装置驱动过滤装置动作,使过滤装置上粘附有污物的区域浸入清洗液中,过滤装置上没有粘附污物的区域与渐缩橡胶管对接,进而使过滤装置投入使用部分的透气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气阻较小,能耗较低,同时清理装置能够对过滤装置上的污物进行清理,使过滤装置的透气率恢复,不需要人为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省时省力,提高了该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2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2中收集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图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图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图6中应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4中两个应变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图6中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图6中触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标号说明:1、通风装置;11、导风箱;12、控制开关;13、鼓风机;14、进风口;15、出风孔;2、收集装置;201、直角梯形块;202、直角梯形腔;203、进风孔;204、进风管;205、渐缩橡胶管;206、延伸板;207、固定板;208、隔离板;209、隔离斜板;210、承载板;211、分隔板;212、泄露孔;213、渐缩管;214、转接管;215、内螺纹管;216、锥形斗;217、固定把手;218、排污管;219、排污阀;220、补液管;221、补液阀;3、清理装置;300、传动腔;301、下传动杆;302、上传动杆;303、清理滚刷;304、传动齿盘;305、传动链条;306、驱动锥齿轮;307、固定块;308、传动棒;309、从动锥齿轮;310、动力锥齿轮;311、传动锥齿轮;312、驱动马达;4、过滤装置;41、前定位轴;42、后定位轴;43、定位辊;44、闭环状过滤网;5、张紧装置;51、导向杆;52、张紧弹簧;53、u型板;54、张紧辊;6、触发装置;601、绝缘块;602、扇形腔;603、翻转孔;604、翻转杆;605、翻转盘;606、触发杆;607、联动杆;608、扭力弹簧;609、安装腔;610、导电圈;611、导电弹片;612、联动绳;613、固定腔;614、导向滑杆;615、升降板;616、缓冲弹簧;617、顶升杆;7、应变装置;71、l型风管;72、弹性绳;73、轻质风力盘;74、应变绳;8、释放装置;801、升降扁管;802、棘齿槽;803、定位扁板;804、缓冲腔;805、隔开板;806、压缩弹簧;807、活塞推板;808、棘齿型卡接头;809、联动线;810、牵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11,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装置,包括通风装置1,通风装置1的内部设有收集装置2。
[0020]
通风装置1包括导风箱11,导风箱11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2,导风箱1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3,鼓风机13与控制开关12电连接,导风箱1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14,导风箱11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出风孔15。
[0021]
收集装置2包括直角梯形块201,直角梯形块201的左侧面与导风箱11内腔的左侧
面固定连接,直角梯形块201的底面与导风箱1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直角梯形块201的前后两面上均设有应变装置7,直角梯形块201的内部开设有直角梯形腔202,直角梯形腔202的内部填充有清洗液,清洗液漫过闭环状过滤网44的底面,直角梯形腔202的内部设有清理装置3和过滤装置4,直角梯形块20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与直角梯形腔202固定连通的进风孔203,进风孔203与进风口14固定连通,直角梯形腔202内腔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与进风孔203固定连通的进风管204,进风管20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渐缩橡胶管205,直角梯形腔202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板206和固定板207,延伸板206的左端与进风管204顶面的右端对准,固定板207的左端与进风管204底面的右端对准,直角梯形腔2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进风管204和固定板207之间的隔离板208,隔离板208的左端与进风管204底面的右端对准,隔离板208的右端与固定板207的左端对准,隔离板208顶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隔离斜板209,隔离斜板209的前后两面均与直角梯形腔202的内壁固定连接,隔离斜板20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10,承载板210的前后两面均与直角梯形腔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承载板210的右端与延伸板206的左端对准,承载板210上设有张紧装置5和触发装置6,直角梯形腔2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底端的分隔板211,分隔板211上开设有位于其边沿处的泄露孔212,直角梯形块201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与直角梯形腔202固定连通的渐缩管213,渐缩管213固定插接在导风箱11的底面上,渐缩管213的底端延伸至导风箱11的外部,渐缩管213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转接管214,转接管214的外部螺纹套接有内螺纹管215,内螺纹管215的底端固定连通有锥形斗216,锥形斗216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217,锥形斗216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218,排污管218的管线上设有排污阀219,直角梯形块201的左侧面上固定插接有补液管220,补液管220的右端延伸至直角梯形腔202的内部,补液管220的左端延伸至导风箱11的外部,补液管220的管线上设有位于导风箱11外部的补液阀221,用于补充清洗液,清洗掉的灰尘在重力作用下穿过泄露孔212沉积在锥形斗216的内部。
[0022]
清理装置3包括传动腔300和驱动马达312,传动腔300开设在直角梯形块201的内部,传动腔300的内壁上活动套接有下传动杆301和上传动杆302,下传动杆301和上传动杆302的数量均为三个,下传动杆301位于上传动杆302的下方,三个下传动杆301与三个上传动杆302一一对应,下传动杆301和上传动杆302的端部延伸至直角梯形腔202的内部并与其内壁活动套接,下传动杆301和上传动杆302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位于直角梯形腔202内部的清理滚刷303,清理滚刷303位于隔离板208与分隔板211之间,传动腔300的内部设有八个传动齿盘304,其中三个传动齿盘304固定套接在上传动杆302的外部,这三个传动齿盘304之间通过一条传动链条305传动连接,另外三个传动齿盘304固定套接在下传动杆301的外部,这三个传动齿盘304之间通过另一条传动链条305传动连接,剩余的两个传动齿盘304分别通过另外两条传动链条305与下传动杆301上的两个传动齿盘304传动连接,传动腔300的内部设有驱动锥齿轮306和传动锥齿轮311,传动锥齿轮311固定套接在一个上传动杆302的外部,传动腔300内腔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7,固定块307上活动穿插有传动棒308,传动棒308的右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309,从动锥齿轮309与驱动锥齿轮306啮合,传动棒308的左端固定套接有动力锥齿轮310,动力锥齿轮310与传动锥齿轮311啮合,驱动马达312螺栓固定在直角梯形块201的正面上。
[0023]
过滤装置4包括前定位轴41和后定位轴42,前定位轴41和后定位轴42的端部均活
动套接在直角梯形腔202的内壁上,前定位轴41位于直角梯形腔202的左端,后定位轴42位于直角梯形腔202的右端,前定位轴41和后定位轴42均位于隔离板208和分隔板211之间,前定位轴41和后定位轴42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定位辊43,定位辊4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闭环状过滤网44,闭环状过滤网44被活动夹持在下传动杆301上的清理滚刷303和上传动杆302上的清理滚刷303之间,闭环状过滤网44活动套接在隔离板208、隔离斜板209、承载板210、张紧装置5和触发装置6的外部,前定位轴41和后定位轴42的另外两端分别延伸至传动腔300的内部,剩余的两个传动齿盘304分别固定套接在前定位轴41和后定位轴42的外部,驱动锥齿轮306固定套接在后定位轴42的外部,前定位轴41的端部与传动腔300的内壁活动套接,后定位轴42的端部与驱动马达3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渐缩橡胶管205的右端与闭环状过滤网44的表面滑动连接。
[0024]
张紧装置5包括导向杆51,导向杆51的底端活动穿插在承载板210上,导向杆5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张紧弹簧52,张紧弹簧52的底端与承载板210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杆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53,张紧弹簧52的顶端与u型板53的底面固定连接,u型板5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张紧辊54,张紧辊54的表面与闭环状过滤网44的内表面接触连接。
[0025]
触发装置6包括绝缘块601,绝缘块60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承载板210的顶面上,绝缘块60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其顶端的扇形腔602,绝缘块60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与扇形腔602固定连通的翻转孔603,扇形腔602的内壁活动套接有翻转杆604,翻转杆6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盘605,翻转盘60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606,触发杆606的左端倾斜向上,触发杆606的左端穿过翻转孔603并延伸至绝缘块601的外部且与u型板53的底面接触连接,翻转盘60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杆607,联动杆607的右端倾斜向下,翻转杆60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608,扭力弹簧608的一端与扇形腔602的内壁固定连接,扭力弹簧608的另一端与翻转盘605的表面固定连接,绝缘块60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扇形腔602下方的安装腔609,安装腔609内腔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导电圈610,安装腔609内腔的左侧面上固定插接有导电弹片611,导电弹片611与导电圈610相适配,导电弹片61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联动绳612,联动绳612的顶端贯穿导电圈610并延伸至扇形腔602的内部且与联动杆607的端部固定连接,绝缘块60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安装腔609下方的固定腔613,固定腔613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滑杆614,导向滑杆61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升降板615和缓冲弹簧616,缓冲弹簧616的底端与固定腔613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缓冲弹簧616的顶端与升降板615的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板615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顶升杆617,顶升杆617的顶端延伸至安装腔609的内部并与导电弹片611的底面接触连接,升降板615的底面上设有释放装置8,导电圈610、导电弹片611、驱动马达312、控制开关12、外部电源可以组成闭合电路。
[0026]
应变装置7包括l型风管71,l型风管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l型风管71的端部分别固定插接在直角梯形块201的正反两面上且与直角梯形腔202固定连通,l型风管71位于直角梯形腔202内部的一端位于隔离板208和承载板210之间,l型风管7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端部的弹性绳72,弹性绳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轻质风力盘73,轻质风力盘7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轻质风力盘73之间固定连接有应变绳74,应变绳74向上弯曲。
[0027]
释放装置8包括升降扁管801,升降扁管801的顶端与升降板615的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扁管801的内壁上开设有棘齿槽802,升降扁管801的内部活动穿插有定位扁板803,定位扁板803的底端与固定腔613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扁板803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其顶
端的缓冲腔804,缓冲腔80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开板805,隔开板805的侧面通过压缩弹簧806传动连接有活塞推板807,活塞推板807与缓冲腔804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推板8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棘齿型卡接头808,棘齿型卡接头808与棘齿槽802单向啮合,活塞推板807上固定连接有联动线809,联动线809的另一端贯穿隔开板805并固定连接有牵拉线810,牵拉线810的另一端延伸至定位扁板803、绝缘块601的外部并贯穿承载板210且与应变绳74的中部活动连接。
[0028]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控制开关12开启鼓风机13,使鼓风机13运行,然后空气在鼓风机13的驱动下穿过进风口14、进风孔203、渐缩橡胶管205、闭环状过滤网44进入直角梯形腔202并穿过l型风管71从出风孔15排出,气流在l型风管71的内部流动时会对轻质风力盘73施加一个推力,轻质风力盘73牵拉弹性绳72,弹性绳72弹性拉伸,接着轻质风力盘73牵拉应变绳74,之后应变绳74逐渐绷直并牵拉牵拉线810,然后牵拉线810通过联动线809、活塞推板807牵拉棘齿型卡接头808向缓冲腔804的内部移动,接着棘齿型卡接头808与棘齿槽802分开,之后闭环状过滤网44将空气中的灰尘拦截下来,同时空气中的部分水分和油污被拦截下来,然后拦截下来的灰尘与水分、油污混合并粘附在闭环状过滤网44位于渐缩橡胶管205内部的区域,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闭环状过滤网44位于渐缩橡胶管205内部区域的网孔被污物堵塞的越来越多,气阻越来越大,然后l型风管71内的通气量逐渐降低,接着气流对轻质风力盘73的推力逐渐减小,之后轻质风力盘73在弹性绳72弹力的作用下逐渐回拉,然后应变绳74逐渐向上弯曲,接着活塞推板807在压缩弹簧806弹力的作用下带着棘齿型卡接头808插入棘齿槽802,使棘齿型卡接头808与棘齿槽802单向啮合,确保升降扁管801只能向上移动,然后闭环状过滤网44的左侧面在风压的作用下向右弯曲,渐缩橡胶管205相应的弹性伸展,使渐缩橡胶管205一直与闭环状过滤网44的表面贴合,接着闭环状过滤网44对张紧辊54施加压力,之后张紧辊54带着u型板53向下移动,然后u型板53对触发杆606施加压力,接着触发杆606通过翻转盘605带着联动杆607以翻转杆604为中心轴逆时针翻转,之后联动杆607向上牵拉联动绳612,然后联动绳612向上牵拉导电弹片611,接着导电弹片611向上弯曲,之后升降板615在缓冲弹簧616弹力的作用下带着顶升杆617和升降扁管801向上移动,使顶升杆617的顶端一直与导电弹片611的底面接触,对导电弹片611进行限位,在闭环状过滤网44与渐缩橡胶管205对接区域的透气率达到临界值时,导电弹片611与导电圈610接触,然后驱动马达312开始工作,接着驱动马达312带着后定位轴42逆时针转动,之后后定位轴42通过相应的传动齿盘304和传动链条305的配合带着下传动杆301和前定位轴41逆时针转动,同时后定位轴42通过驱动锥齿轮306与从动锥齿轮309的啮合作用、传动棒308、动力锥齿轮310与传动锥齿轮311的啮合作用、相应的传动齿盘304与传动链条305的配合带着上传动杆302顺时针转动,然后后定位轴42带着相应的定位辊43逆时针转动,接着定位辊43驱动闭环状过滤网44逆时针转动,之后闭环状过滤网44上被堵塞的区域逐渐向隔离板208的下方移动,然后闭环状过滤网44相对渐缩橡胶管205向下滑动,接着渐缩橡胶管205将闭环状过滤网44表面粘附的污物刮除,之后闭环状过滤网44上被堵塞的区域浸入清洗液中,然后闭环状过滤网44上被堵塞的区域浸入两排清理滚刷303之间,接着下传动杆301带着下排的清理滚刷303逆时针转动,上传动杆302带着上排的清理滚刷303顺时针转动,之后清理滚刷303对闭环状过滤网44上被堵塞的区域的网孔进行清刷,然后网孔内的污物在清洗液和清理滚刷
303清刷的双重作用下被清刷掉,恢复闭环状过滤网44的透气性能,与此同时,闭环状过滤网44上未被使用的区域逐渐与渐缩橡胶管205对接,气阻减小,u型板53在张紧弹簧52弹力的作用下通过张紧辊54对闭环状过滤网44施加张紧力,使闭环状过滤网44的左侧面逐渐绷直,同时u型板53向上移动,接着l型风管71内部的气流量逐渐增大,之后轻质风力盘73受到的推力逐渐增加,然后轻质风力盘73牵拉应变绳74,接着应变绳74逐渐牵拉牵拉线810,之后牵拉线810通过联动线809、活塞推板807牵拉棘齿型卡接头808,使棘齿型卡接头808与棘齿槽802分开,解除对升降扁管801的限制,然后升降板615在缓冲弹簧616弹力的作用下带着顶升杆617向下移动,接着顶升杆617与导电弹片611分开,之后翻转盘605在扭力弹簧608扭力的作用下带着联动杆607顺时针翻转,然后导电弹片611弹性恢复至平直状并与导电圈610分开,接着驱动马达312停止运行,之后触发杆606与u型板53的底面接触,即可。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