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尔兹窑出灰锥形料斗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7333发布日期:2021-02-26 17:0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麦尔兹窑出灰锥形料斗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炉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麦尔兹窑中出灰锥形料斗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麦尔兹窑有两个膛,一个膛蓄热的同时,另外一个膛进行煅烧。每14分钟左右换向一次,换向期间液压阀门动作,释放窑压,同时改变闸板位置,实现煅烧膛与蓄热膛的转换。在煅烧膛中,煤气经加压机加压,从33根喷枪往煅烧膛送入,与从窑上部通入的助燃风混合进行燃烧。煅烧产生的烟气经过环形通道、中间通道流向蓄热膛,在自下而上的冷却风作用下,向上流动,对刚加入蓄热膛的石料进行蓄热,温度降低后进入烟气除尘器。每周期系统对蓄热膛加料三次,每次窑筒关闭盖板打开时,为避免扬尘,系统会提升除尘风机转速。为保证料位稳定,煅烧产生的成品经料位计精确测量,通过双液压缸作用推动出灰平板位移,使窑内出灰平板承载的石灰块因出灰平板的位移悬空从边缘掉入窑底小料仓内。换向期间,卸料闸板打开,石灰成品即可进入成品生产线。
[0003]
窑炉结构设计上,窑炉内的出灰平板上方的出灰锥形料斗顶部与支撑麦尔兹窑炉耐火砖的钢基础垫板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形成密封结构。由于焊接点的弧面与石灰成品物料直接接触,因此成品石灰料柱在不断从上往下出料的移动过程中,对焊接点产生一定量的磨损(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另外,成品石灰颗粒大小不一,经过煅烧易出现石灰成品温度有差异,造成出灰锥形料斗焊接点所承受物料的温度不一样,最终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出现开裂,产生漏风。
[0004]
而出灰平板上部的出灰锥形料斗处于麦尔兹窑15米平台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内,位置狭窄,在窑本体外根本无法进行焊接,必须排完窑炉的物料后,人员进入窑内部进行处理,该检修工作极大影响了窑炉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麦尔兹窑出灰锥形料斗密封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麦尔兹窑出灰锥形料斗密封结构容易开裂,产生漏风且维修困难,极大影响窑炉正常生产的问题。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麦尔兹窑出灰锥形料斗密封装置,包括安装在出灰平板上方的出灰锥形料斗、窑壳内支撑麦尔兹窑炉的耐火砖的钢基础垫板,所述出灰锥形料斗的顶部在垂直高度上高出所述钢基础垫板至少5厘米,所述出灰锥形料斗与所述钢基础垫板连接处为满焊焊接;在所述出灰锥形料斗与所述钢基础垫板连接弧面处间隔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筋板;在所述出灰锥形料斗与所述钢基础垫板以及所述窑壳之间形成的间隙中注满浇注料;所述浇注料完全覆盖所述出灰锥形料斗与所述钢基础垫板焊接部位的背面焊接点和所述三角形筋板;所述耐火砖砌筑在硬化后的所述浇注料上。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是:所述出灰锥形料斗的顶部在垂直高度上高
出所述钢基础垫板5-7厘米。
[0008]
进一步:所述三角形筋板厚度为10厘米;相邻两块所述三角形筋板间隔距离为40-50毫米。
[0009]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料斗顶部在垂直高度上高出钢基础垫板5-7厘米,同时锥形料斗顶部焊接点不与成品石灰直接接触,消除了焊接点开裂因素,避免出灰锥形料斗焊接点出现开裂漏粉、漏风现象;改善现场环保,麦尔兹窑炉况得到较好的改善,产能和质量得到提升,从而避免了能源浪费;同时该问题为麦尔兹窑的共性问题,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麦尔兹窑在全球世界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现有出灰平板上方锥形料斗侧面焊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出灰平板上方锥形料斗侧面焊接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出灰平板上方锥形料斗侧面焊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1]
图中标号表示为:1、窑壳;2、耐火砖;3、钢基础垫板;4、焊接点;5、锥形料斗;6、出灰平板;7、混凝土;8、水泥基础;9、浇注料;10、三角形筋板;11、背面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图2和图3是现有麦尔兹窑出灰锥形料斗及附件结构示意图,在窑炉结构设计上,窑炉内的出灰平板6上方的出灰锥形料斗5顶部与窑壳1内支撑麦尔兹窑炉的耐火砖2的钢基础垫板3通过焊接来进行连接,形成密封结构。由于焊接点4的弧面与石灰成品物料直接接触,因此成品石灰料柱在不断从上往下出料的移动过程中,对焊接点4产生一定量的磨损和因石灰成品温度有差异,造成焊接点4所承受物料的温度不一样,最终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出现开裂而产生漏风,影响窑炉的正常生产。
[0013]
图4和图5的麦尔兹窑出灰锥形料斗密封装置,包括安装在出灰平板6上方的出灰锥形料斗5、窑壳1内支撑窑炉耐火砖2的钢基础垫板3;钢基础垫板3安装在水泥基础8上,水泥基础8设置在混凝土7上;出灰锥形料斗5的顶部在垂直高度上高出钢基础垫板3至少5厘米,一般取5-7厘米,如图5中d=5-7厘米;本实施例中出灰锥形料斗5的顶部在垂直高度上比钢基础垫板3高出6厘米。
[0014]
对出灰锥形料斗5和钢基础垫板3连接处进行满焊焊接;在出灰锥形料斗5和钢基础垫板3连接弧面处,焊接厚度为10厘米的三角形筋板10,相邻两块三角形筋板10间隔距离为40-50毫米。采用浇注料9对出灰锥形料斗5与钢基础垫板3、窑壳1中间的间隙,即俗称的“凹坑”基础进行注满填平,完全覆盖该部位背面焊接点11和三角形筋板10;耐火砖2砌筑在硬化后的浇注料9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