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1073发布日期:2021-04-23 16:0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能够切换上出风和下出风的空调器能够实现沐浴式制冷,地毯式制热,舒适性好。此种空调器具有能够上下可逆出风的风机,能够实现制冷时,风从上向下吹,制热时风从下往上吹,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3.但是,现有的空调器难以控制进风方向,在进风时可能上下同时进风,这影响了出风量,影响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以增大空调器的出风量,提高换热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腔体内,所述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具有引风腔以及均和所述引风腔连通的引风口、上出风口、下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上风口连通,所述下出风口和所述下风口连通;所述蜗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下风道,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蜗壳上方的区域具有上风道,所述上风道的两端分别和所述上风口和所述引风口连通,所述下风道的两端分别和所述下风口和所述引风口连通;所述风机具有上出风口出风状态及下出风口出风状态;上挡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腔体内,所述上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上风道;下挡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腔体内,所述下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下风道。
6.进一步地,所述上挡风机构包括:上挡板,所述上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风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上风道;上驱动部,所述上驱动部和所述上挡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挡板转动。
7.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板的形状和所述上风道的截面形状匹配,所述上挡风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上挡板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和所述上驱动部的驱动轴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下挡风机构包括: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风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下风道;下驱动部,所述下驱动部和所述下挡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下挡板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上风道为两个,在所述空调器的水平投影面上,两个所述上风道分别位于所述引风腔的两侧,所述上挡风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上挡风机构和两个所述上风道一一对应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下风道为两个,两个所述下风道分别位于所述引风腔的两侧,所述下挡风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下挡风机构和两个所述下风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引风口为两个,两个所述引风口位于所述引风腔的两侧。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具有位于所述风机上方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一部分腔体形成所述上风道,所述上风口和所述上出风口均和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换热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还包括:离心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引风腔内;旋转蜗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引风腔内,所述旋转蜗舌具有封堵所述下出风口且避让所述上出风口的第一位置,所述旋转蜗舌还具有封堵所述上出风口且避让所述下出风口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风机处于所述上出风口出风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旋转蜗舌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风道关闭,所述下风道打开;所述风机处于所述下出风口出风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旋转蜗舌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上风道打开,所述下风道关闭。
13.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蜗舌为弧形结构,所述风机还包括: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设置在所述旋转蜗舌上;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蜗壳上,所述齿轮和所述弧形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旋转蜗舌转动。
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下部具有侧风口,所述侧风口和所述下风道连通,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侧风口处。
1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外壳、风机、上挡风机构和下挡风机构,外壳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风机设置在外壳的腔体内,风机包括蜗壳,蜗壳具有引风腔以及均和引风腔连通的引风口、上出风口、下出风口,上出风口和上风口连通,下出风口和下风口连通;蜗壳和外壳之间具有上风道和下风道,上风道的两端分别和上风口和引风口连通,下风道分别和下风口和引风口连通;风机具有上出风口出风状态及下出风口出风状态;上挡风机构设置在外壳的腔体内,上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上风道;下挡风机构设置在外壳的腔体内,下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下风道。采用该方案,当空调器上出风时,通过上挡风机构将上风道关闭,这样避免了从上风道进风而影响出风,当空调器下出风时,通过下挡风机构将下风道关闭,这样避免了从下风道进风而影响出风。因此该方案可提高空调器的出风量,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19.图3示出了图2中的上挡风机构的示意图;
20.图4示出了图1中的风机的示意图。
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2.10、外壳;11、上风道;12、下风道;13、换热腔;21、蜗壳;211、引风口;212、上出风口;213、下出风口;214、引风腔;22、离心风叶;23、旋转蜗舌;30、上挡风机构;40、下挡风机构;41、上挡板;42、上驱动部;43、转轴;50、蒸发器;6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10,外壳10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风机,设置在外壳10的腔体内,风机包括蜗壳21,蜗壳21具有引风腔214以及均和引风腔214连通的引风口211、上出风口212、下出风口213,上出风口212和上风口连通,下出风口213和下风口连通;蜗壳21和外壳10之间具有下风道12,外壳10内位于蜗壳21上方的区域具有上风道11,上风道11的两端分别和上风口和引风口211连通,下风道12的两端分别和下风口和引风口211连通;风机具有上出风口出风状态及下出风口出风状态;上挡风机构30,设置在外壳10的腔体内,上挡风机构3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上风道11;下挡风机构40,设置在外壳10的腔体内,下挡风机构4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下风道12。
25.采用该方案,当空调器上出风时(即风机处于上出风口出风状态,风从上出风口212进入上风口吹出),通过上挡风机构30将上风道11关闭,这样只从下风道12进风,避免了从上风道11进风而影响出风,当空调器下出风时(即风机处于下出风口出风状态,风从下出风口213进入下风口吹出),通过下挡风机构40将下风道12关闭,这样只从上风道11进风,避免了从下风道12进风而影响出风。因此该方案可提高空调器的出风量,提高换热效率。
26.其中,风机处于上出风口出风状态的情况下,上出风口212打开,下出风口213关闭,上风道11关闭,下风道12打开;风机处于下出风口出风状态的情况下,下出风口213打开,上出风口212关闭,上风道11打开,下风道12关闭。
27.在本实施例中,上挡风机构30包括:上挡板41,上挡板41可转动地设置在上风道11内,以打开或关闭上风道11;上驱动部42,上驱动部42和上挡板41驱动连接,以驱动上挡板41转动。这样通过上驱动部42实现了上挡板41的转动,从而通过上挡板41打开或关闭上风道11。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具体地,上风道11的下端开口用于和引风口211连通,上挡板41设置在上风道11的下端开口处,上挡板41的转动可打开或关闭上风道11的下端开口。
28.在本实施例中,上挡板41的形状和上风道11的截面形状匹配,上挡风机构30还包括:转轴43,转轴43和上挡板41连接,转轴43的一端穿设在外壳10上,转轴43的另一端和上驱动部42的驱动轴连接。通过设置转轴43可便于实现上挡板41的转动。
29.相应地,下挡风机构40包括:下挡板,下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下风道12内,以打开或关闭下风道12;下驱动部,下驱动部和下挡板驱动连接,以驱动下挡板转动。这样通过下驱动部实现了下挡板的转动,从而通过下挡板打开或关闭下风道12。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具体地,下风道12的上端开口用于和引风口211连通,下挡板设置在下风道12的上端开口处,下挡板的转动可打开或关闭下风道12的上端开口。
30.在本实施例中,上风道11为两个,在空调器的水平投影面上,两个上风道11分别位于引风腔214的两侧,上挡风机构30为两个,两个上挡风机构30和两个上风道11一一对应设
置。通过设置两个上风道11可以提高进风量。
31.进一步地,下风道12为两个,两个下风道12分别位于引风腔214的两侧,下挡风机构40为两个,两个下挡风机构40和两个下风道12一一对应设置;引风口211为两个,两个引风口211位于引风腔214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下风道12和两个引风口211可以提高风机的进风量,从而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32.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具有位于风机上方的换热腔13,换热腔13的一部分腔体形成上风道11,上风口和上出风口212均和换热腔13连通,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50,设置在外壳10的换热腔13内。将蒸发器50设置在上述位置,无论空调器上出风或下出风,风均能和蒸发器50接触实现换热。具体地,蒸发器50为v型结构。具体地,如图2所示,换热腔13的左右两侧区域分别形成两个上风道11,蒸发器50设置在换热腔13的中部区域。
33.在本实施例中,风机还包括:离心风叶22,可转动地设置在引风腔214内;旋转蜗舌23,可转动地设置在引风腔214内,旋转蜗舌23具有封堵下出风口213且避让上出风口212的第一位置,旋转蜗舌23还具有封堵上出风口212且避让下出风口213的第二位置,这样通过旋转蜗舌23的位置变化,可将风机切换为上出风或下出风。其中,风机处于上出风口出风状态的情况下,旋转蜗舌23处于第一位置,上风道11关闭,下风道12打开;风机处于下出风口出风状态的情况下,旋转蜗舌23处于第二位置,上风道11打开,下风道12关闭。这样使得上出风或下出风风量较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具体地,离心风叶22为双离心风叶,这样可增大风量。
34.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蜗舌23为弧形结构,风机还包括:弧形齿条,弧形齿条设置在旋转蜗舌23上;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21上,齿轮和弧形齿条啮合,以驱动旋转蜗舌23转动。齿轮在转动时驱动弧形齿条转动,弧形齿条带动旋转蜗舌23转动,从而实现了旋转蜗舌23的位置切换。
35.进一步地,外壳10的下部具有侧风口,侧风口和下风道12连通,空调器还包括过滤网60,过滤网60设置在侧风口处。通过设置侧风口可提高在下进风时的进风量。设置过滤网60可避免杂质从侧风口进入。
36.可选地,引风腔214的内壁具有引导槽,风机还包括引导结构,引导结构设置在旋转蜗舌23上,引导结构位于引导槽内以沿引导槽移动。这样可通过引导结构和引导槽的配合对旋转蜗舌23进行引导,使旋转蜗舌23平稳移动,减少晃动,提高可靠性。
37.可选地,引导结构包括:第一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蜗舌23上,第一滚轮的轴线和旋转蜗舌23的转动中心线平行,第一滚轮和引导槽的侧壁抵接;第二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蜗舌23上,第二滚轮的轴线和旋转蜗舌23的转动中心线垂直,第二滚轮和引导槽的底壁抵接。通过轴线不同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实现了在不同方向对旋转蜗舌进行限位和导向,使旋转蜗舌23平稳移动。采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避免了旋转蜗舌23和引风腔214的内壁直接接触,减小摩擦阻力,移动顺畅。
38.可选地,旋转蜗舌23包括:弧形板,弧形板用于封堵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弧形板和引风腔214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弧形挡筋,设置在弧形板上,弧形挡筋的一部分位于引导槽内。在弧形板和引风腔214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可便于旋转蜗舌23转动,避免卡死。通过伸入引导槽的弧形挡筋,可以遮挡住间隙,避免间隙处漏风,提高了密封性和风机的风量。可选地,弧形挡筋和引风腔214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避免弧形挡筋和引风腔214的
内壁接触而产生摩擦力。而且,弧形挡筋具有避让引导结构的避让槽。通过设置避让槽可避免引导结构和弧形挡筋干涉,便于引导结构的布置。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