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煤泥干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977552发布日期:2021-05-07 2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级煤泥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上下布置的第一干燥腔室和第二干燥腔室,在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和所述第二干燥腔室的上方均开设进料口,在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和所述第二干燥腔室的下方均开设出料口,使所述第一干燥腔室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干燥腔室的进料口上下相对布置,

使煤泥从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向所述第二干燥腔室输送,并且使煤泥在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和所述第二干燥腔室内都是沿s型路径从进料口输送到出料口,

向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和所述第二干燥腔室的中部分别通入第一循环空气,分别对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和所述第二干燥腔室上部的煤泥进行干燥,通入所述第一干燥腔室的第一循环空气取自第一干燥腔室的上部并经过加热后通入第一干燥腔室的中部,通入所述第二干燥腔室的第一循环空气取自第二干燥腔室的上部并经过加热后通入第二干燥腔室的中部,

向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和所述第二干燥腔室的下部分别通入第二循环空气,通入所述第一干燥腔室的第二循环空气从下到上对第一干燥腔室下部和上部的煤泥进行干燥,通入所述第二干燥腔室的第二循环空气从下到上对第二干燥腔室下部和上部的煤泥进行干燥,通入所述第一干燥腔室的第二循环空气取自第一干燥腔室的上部并经过除湿加热后通入第一干燥腔室的下部,通入所述第二干燥腔室的第二循环空气取自第二干燥腔室的上部并经过除湿加热后通入第二干燥腔室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煤泥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煤泥在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和所述第二干燥腔室内都是沿s型路径从进料口输送到出料口的具体步骤为:在所述第一干燥腔室和所述第二干燥腔室内均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两个以上的网链输送机,在每个所述网链输送机的网链输送带上开设通气口,在所述两个以上的网链输送机中,使相邻两个网链输送机的输送煤泥方向相反,使煤泥从上到下依次经过所述两个以上的网链输送机进行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煤泥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煤泥从上到下依次经过所述两个以上的网链输送机进行输送时,使用高压气体对网链输送机的网链输送带进行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煤泥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空气经过加热的具体步骤为:设置第一热泵机组,使所述第一循环空气经第一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煤泥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空气经过除湿加热的具体步骤为:设置第二热泵机组,使所述第二循环空气先经第一热泵机组和第二热泵机组的蒸发器除湿后,再经所述第二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煤泥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空气经过除湿加热的具体步骤中,设置表冷器和热回收器,使所述表冷器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与冷却塔连接,先使所述第二循环空气依次经表冷器和热回收器除湿,之后再使所述第二循环空气经过第一热泵机组和第二热泵机组的蒸发器除湿,接着再使所述第二循环空气经过热回收器加热,最后再使所述第二循环空气经过第二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加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煤泥干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设置上下布置的两个干燥腔室,在干燥腔室上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使位于上方的干燥腔室出料口与位于下方的干燥腔室进料口上下相对布置,使煤泥从上到下沿着两个干燥腔室输送,并且使煤泥在每个干燥腔室内都是沿S型路径从进料口输送到出料口,向干燥腔室的中部通入第一循环空气,第一循环空气取自干燥腔室的上部并经过加热后通入干燥腔室的中部,向干燥腔室的下部通入第二循环空气,第二循环空气取自干燥腔室的上部并经过除湿加热后通入干燥腔室的下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级煤泥干燥方法,其能耗低、成本低,能够实现精准干燥,并且无烟气、粉尘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果;张立忠;张峰;刘戈;杨惠茹;黄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