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
背景技术:
手持风扇是夏日出门在外常备的物件,现有技术中的手持风扇只单纯具备吹风功能,在天气炎热或者干燥的天气,单纯的吹风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消费者还希望在吹风的同时,能够进行补水或加湿,因而,消费者通常还需要购买加湿器,让加湿器与手持风扇一并使用。然而,加湿器与手持风扇一并购买,其总体成本较高,而且,其两者配合使用过程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其将喷雾加湿功能与吹风功能集成在一起,因而其应用更方便、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包括主体、外筒和水仓,所述主体与所述外筒均呈柱状,所述外筒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中部可转动地设有风扇叶轮,所述主体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扇叶轮转动,所述主体的侧壁设有喷雾口,所述主体的顶端与所述水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内设有水泵,所述水仓与所述喷雾口均与所述水泵连通。
具体地,所述主体的壳体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呈长条状,所述弹片的横向两侧设有镂空处,所述弹片的外侧设有沿横向设置的插入条,相应地,所述外筒的内壁设有多条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沿所述外筒的轴向排列,相邻两条所述限位条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可供所述插入条插入,以限制所述外筒与所述主体的相对滑动。
具体地,所述主体的壳体外壁设有风扇按钮和喷雾按钮,所述外筒开设有一个露出口,当所述外筒滑动至收缩极位状态时,所述露出口与所述喷雾按钮位置相应。
具体地,所述主体与所述外筒均呈圆柱体状,所述主体包括外露段和内收段,所述外露段位于所述内收段的上端,所述内收段的外径比所述外露段小,所述外筒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内收段,所述外露段的外径与所述外筒相同。
具体地,所述风扇叶轮包括两个扇叶,两个所述扇叶沿所述风扇叶轮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凹槽的槽宽比所述风扇叶轮的转动直径大。
具体地,所述外露段的上端面边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沿周向设置的插片/插槽,所述水仓的开口边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沿周向设置的插槽/插片,所述插片能与所述插槽形成插接配合,所述外露段的上端面在所述第一凸缘的内侧根部处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设有密封胶圈,当所述插片与所述插槽形成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密封胶圈形成液密封。
具体地,所述插片/插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插片/插槽沿周向均匀分布。
具体地,所述内收段的外壁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外筒的内壁设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与所述导向槽可滑动地配合。
具体地,所述水仓为透明材质。
具体地,所述喷雾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上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当外筒滑动至收缩极位状态时,风扇叶轮被外筒遮盖,因而可以保护风扇叶轮,避免风扇叶轮的扇叶折断,此时,可利用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进行喷雾,以对环境进行加湿。当外筒滑动至收缩极位状态时,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体积处于较小的状态,便于携带。当外筒滑动至伸长状态时,风扇叶轮得以外露,此时,可开启风扇叶轮并使喷雾口喷雾,如此,风扇叶轮便可以将喷雾口所喷出的雾气吹送,使吹出的风更加清凉。外筒呈柱状,使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能够竖立放置,便于应用。当然,也可以单独开启风扇叶轮或单独使喷雾口喷雾,应用方式灵活。本申请的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将喷雾加湿功能与吹风功能集成在一起,因而其应用更为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的分解立体视图,其中外筒滑动至收缩极位状态;
图2为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的分解局部视图;
图3为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的分解局部视图;
图4为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的立体视图;
图5为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的立体视图;
图6为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的局部视图;
图7为外筒的立体视图;
图8为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的局部视图;
图9为主体外壳的局部视图;
图10为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的立体视图,其中外筒滑动至收缩极位状态。
图中:1、主体;11、凹槽;12、喷雾口;13、弹片;131、插入条;14、风扇按钮;15、喷雾按钮;16、外露段;161、第一凸缘;162、插片;163、密封胶圈;17、内收段;171、导向槽;2、外筒;21、限位条;22、露出口;23、配合块;3、水仓;31、第二凸缘;32、插槽;4、风扇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见图1至图6,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包括主体1、外筒2和水仓3,主体1与外筒2均呈柱状,外筒2可滑动地套设于主体1。主体1的侧壁中部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底壁中部可转动地设有风扇叶轮4。主体1内设有电机(图未示出),电机用于驱动风扇叶轮4转动。主体1的侧壁设有喷雾口12,主体1的顶端与水仓3可拆卸地连接,主体1内设有水泵(图未示出),水仓3与喷雾口12均与水泵连通。
当外筒2滑动至收缩极位状态时(如图1、图10所示),风扇叶轮4被外筒2遮盖,因而可以保护风扇叶轮4,避免风扇叶轮4的扇叶折断,此时,可利用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进行喷雾,以对环境进行加湿。当外筒2滑动至收缩极位状态时,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体积处于较小的状态,便于携带。当外筒2滑动至伸长状态时(如图4、图5所示),风扇叶轮4得以外露,此时,可开启风扇叶轮4并使喷雾口12喷雾,如此,风扇叶轮4便可以将喷雾口12所喷出的雾气吹送,使吹出的风更加清凉。外筒2呈柱状,使伸缩式便携喷雾风扇能够竖立放置,便于应用。当然,也可以单独开启风扇叶轮4或单独使喷雾口12喷雾,应用方式灵活。
具体地,结合图8、图9,主体1的壳体设有弹片13,弹片13呈长条状,弹片13的横向两侧设有镂空处。弹片13的外侧设有沿横向设置的插入条131,相应地,外筒2的内壁设有多条限位条21,限位条21沿外筒2的轴向排列,相邻两条限位条21之间形成限位槽,限位槽可供插入条131插入,以限制外筒2与主体1的相对滑动。在推动外筒2相对主体1滑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片13具有弹性,能够产生弹性形变,插入条131能够依次扫过多条限位条21,当外筒2滑动至某一位置时,插入条131在弹片13的弹力作用下插入相邻两条限位条21之间形成限位槽,限位槽对插入条131其限位作用,从而使外筒2保持在该位置。
具体地,见图4,主体1的壳体外壁设有风扇按钮14和喷雾按钮15,外筒2开设有一个露出口22。当外筒2滑动至收缩极位状态时(如图10所示),露出口22与喷雾按钮15位置相应,使喷雾按钮15得以外露,同时,使得风扇按钮14被外筒2遮盖,以避免风扇叶轮4在外筒2滑动至收缩极位的状态下被开启,从而避免风扇叶轮4的扇叶碰撞到外筒2内壁而折断。
具体地,喷雾口12位于凹槽11的上侧,当外筒2滑动至伸长状态时,外筒2可作为手柄供使用者握持,此时,由于喷雾口12位于风扇叶轮4(凹槽11)的上侧,喷雾口12所喷出的雾气受重力作用落到风扇叶轮4前侧,从而便于风扇叶轮4对雾气吹送。
具体地,结合图5、图6,主体1与外筒2均呈圆柱体状,主体1包括外露段16和内收段17,外露段16位于内收段17的上端,内收段17的外径比外露段16小,外筒2可滑动地套设于内收段17,外露段16的外径与外筒2相同。
具体地,见图6,风扇叶轮4包括两个扇叶,两个扇叶沿风扇叶轮4的周向均匀分布,凹槽11的槽宽比风扇叶轮4的转动直径大。
具体地,对比图2、图3,外露段16的上端面边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缘161,第一凸缘161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沿周向设置的插片162。水仓3的开口边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凸缘31,第二凸缘31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沿周向设置的插槽32,插片162能与插槽32形成插接配合时。具体地,插片162及插槽32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插片162及插槽32沿周向均匀分布。外露段16的上端面在第一凸缘161的内侧根部处设有安装环槽(图未示出),安装环槽设有密封胶圈163。当插片162与插槽32形成插接配合,第二凸缘31与密封胶圈163形成液密封,从而避免水仓3内的水外泄。作为替代实施方式,插片162与插槽3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
具体地,结合图6、图7,内收段17的外壁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向槽171,外筒2的内壁设有配合块23,配合块23与导向槽171可滑动地配合,使外筒2与主体1形成可滑动的连接。
具体地,水仓3为透明材质,以便于观察水仓3内的液位状况。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