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6489发布日期:2020-11-10 11:4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新风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作为一种能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并将室内污浊空气外排的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甲醛、笨等有害气体含量,增加含氧量,预防空调病。同时,在新风机中还会内置空气过滤器,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新鲜空气中的细菌、颗粒物(pm2.5)及其他有害物质,保证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的洁净度。

现在住宅安装新风机,大部分的安装在卫生间或者厨房的吊顶当中,同时卫生间或者厨房通常也还会安装浴霸或者凉霸,容易出现安装空间相互挤压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新风机安装时与卫生间的浴霸或厨房的晾霸存在安装空间相互挤压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空间不挤压的多功能新风机。

一种多功能新风机,安装于室内的第一室内空间,所述室内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室内空间分隔的第二室内空间,所述多功能新风机包括:

外壳,具有容置腔;

新风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第一送风风机、第一排风风机及第二送风风机,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用于将室外风送入所述第二室内空间,所述第一排风风机用于所述第二室内空间风送入室外,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用于将室外风送入所述第一室内空间;

功能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第二排风风机及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排风风机通过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室内空间风送入室外或者将所述第一室内空间风吹入所述第一室内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出口处,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出口与室外连通,当所述第一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出口与所述第一室内空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出口处设有第一加热装置;

当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出口通过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室内空间风吹入所述第一室内空间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出口处的气流进行加热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与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连通,所述外壳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或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连通;

所述多功能新风机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与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的流通通道上,所述第二调节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流通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的气流与进入所述第一排风风机的排风进口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一送风进口及第一排风进口,所述外壳内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送风进口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的第一送风通道及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进口与所述第一排风风机的排风进口的第一排风通道,所述第一送风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排风通道的轴线具有轴线相交处,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轴线相交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盖板,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盖板密封盖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二排风进口和第二室内排风出口,所述第二排风进口与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室内排风出口与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出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还设有显示装置和/或照明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功能还包括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安装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处和/或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器为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hepa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静电除尘器、rgf主动净化器、负离子发生器、空气加湿器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四个腔室,所述第一送风风机、所述第一排风风机、所述第二送风风机及所述第二排风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四个腔室内;

所述外壳还开设有第一送风进口、第一排风进口及第二送风进口;

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送风进口与所述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的第一送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排风进口与所述第二排风风机的排风进口的第一排风通道及连通所述第二送风进口与所述第二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的第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所述第一排风通道及所述第二送风通道设置于四个所述腔室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新风机,通过第一送风风机和第一排风风机可以实现对第二室内空间送新风和排风,例如,第二室内空间包括客厅、餐厅或卧室,通过第二送风风机和第二排风风机可实现对第一室内空间送新风和排风,例如,第一室内空间包括厨房或卫生间,并且通过调节机构使第二排风风机将第一室内空间风吹入第一室内空间,可实现浴霸或晾霸功能。故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新风机,将新风模块与功能模块集成为一体,可避免新风机与浴霸或晾霸同时安装时,安装空间挤压的问题,另外,可现实全屋新风和排风的同时,使卫生间或厨房与室内其他空间新风的独立、不相互串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功能新风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多功能新风机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多功能新风机的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功能模块中的第一调节阀处于第一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功能模块中的第一调节阀处于第二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新风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多功能新风机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新风机100,安装于室内的第一室内空间,室内还包括与第一室内空间分隔的第二室内空间,多功能新风机100包括外壳10、新风模块20及功能模块30。

外壳10具有容置腔11,新风模块20包括设置于容置腔11的第一送风风机21、第一排风风机22及第二送风风机23,第一送风风机21用于将室外风送入第二室内空间,第一排风风机22用于将第二室内空间风送入室外,第二送风风机23用于将室外风送入第一室内空间。

功能模块30包括设置于容置腔11的第二排风风机31及调节机构32,第二排风风机31通过调节机构32用于将第一室内空间风送入室外或将第一室内空间风吹入第一室内空间。

如此,通过第一送风风机21和第一排风风机22可以实现对第二室内空间送新风和排风,例如,第二室内空间包括客厅、餐厅或卧室,通过第二送风风机23和第二排风风机31可实现对第一室内空间送新风和排风,例如,第一室内空间包括厨房或卫生间,并且通过调节机构32使第二排风风机31将第一室内空间风吹入第一室内空间,可实现浴霸或晾霸功能。故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新风机100,将新风模块20与功能模块30集成为一体,可避免新风机与浴霸或晾霸同时安装时,安装空间挤压的问题,另外,可现实全屋新风和排风的同时,使卫生间或厨房与室内其他空间新风的独立、不相互串风。

还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使新风和排风能送到第二室内空间各个地方或室外,必须在多功能新风机100的壳体上安装连接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壳体12及盖板13,壳体12内部设有容置腔11,盖板13密封盖设于壳体12。壳体12背离盖板13的一面可安装于室内的安装面上,例如,卫生间或厨房的顶壁上。

具体地,容置腔11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四个腔室,第一送风风机21、第一排风风机22、第二送风风机23及第二排风风机31分别设置于四个腔室内。四个腔室通过盖板13进行密闭,以实现独立设置的功能。具体地,为了便于理解,四个腔室分别命名为容纳第一送风风机21的第一腔室111、容纳第一排风风机22的第二腔室112、容纳第二送风风机23的第三腔室113及容纳第二排风风机31的第四腔室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呈正方体型,四个腔室分别设置于外壳10的四个角落,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0也可呈圆形或其他形状,四个腔室可以以外壳10的两条相交的中心线为准划分区域。如此,可以使多功能新风机100的重心更靠近中心设置,避免安装不稳。

具体到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腔室111位于容置腔11的左上方时,第二腔室112位于容置腔11的左下方,第三腔室113位于容置腔11的右上方,第四腔室114位于容置腔11的右下方。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其他排布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还开设有第一送风进口121、第一排风进口122、第二送风进口123,容置腔11内还设有连通第一送风进口121与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进口的第一送风通道124、连通第一排风进口122与第一排风风机22的排风进口的第一排风通道125及连通第二送风进口123与第二送风风机23的送风进口的第二送风通道126,第一送风通道124、第一排风通道125及第二送风通道126设置于四个腔室之间。具体地,第一送风进口121、第一排风进口122及第二送风进口123均开设于壳体12的侧壁上。

为了不影响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气流影响,且使进风更加稳定且阻力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送风通道124设置于远离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出口的一侧设置,第一排风通道125设置于远离第一排风风机22的排风出口的一侧设置,第二送风通道126设置于远离第二送风风机23的送风出口的一侧设置。

具体地,第一送风通道124设置于第二腔室112与第四腔室114之间,第一排风通道125设置于第一腔室111与第三腔室113之间,第二送风通道126设置于第三腔室113与第四腔室114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20还包括设置于容置腔内的热交换器24,热交换器24用于对进入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进口的气流与进入第一排风风机22的排风进口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处理。室内空气与室外新鲜空气通过多功能新风机100内的热交换器24进行能量交换,回收一定热量,以达到一定的节能减排效果。

具体地,第一送风通道124的轴线与第一排风通道125的轴线具有轴线相交处,热交换器24设置于轴线相交处。如此,使得热交换器25的设置变得简单,结构也变得简单。

更具体地,热交换器24具有四个侧壁,四个侧壁均具有开口,四个侧壁的开口分别与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进口、第一送风进口121、第一排风风机22的排风进口及第一排风进口122。并且,热交换器25的侧壁也可形成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的侧壁,如此,可进一步地节约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上还开设有第一送风出口127、第一排风出口128及第二送风出口129,第一送风出口127与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出口连通,第一排风出口128与第一排风风机22的排风出口连通,第二送风出口129与第二送风风机23的送风出口连通。具体地,第一送风出口127、第一排风出口128及第二送风出口129均开设于壳体12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功能20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25,第二加热装置25设置于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出口处和/或第二送风风机23的送风出口处。如此,可对送入至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送入室内的空气获得一个比较适宜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功能20还包括空气净化器26,空气净化器26安装于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进口处和/或第二送风风机21的送风进口处。如此,可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具体地,空气净化器26为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hepa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静电除尘器、rgf主动净化器、负离子发生器、空气加湿器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送风风机21包括第一送风蜗壳、第一送风风轮及第一送风马达,第一排风风机22包括第一排风蜗壳、第一排风风轮及第一排风马达,第二送风风机23包括第二送风蜗壳、第二送风风轮及第二送风马达,第二排风风机31包括第二排风蜗壳311、第二排风风轮312及第二排风马达313。以第二排风风机31为例,如图4和5所示,第二排风风轮312设置于第二排风蜗壳311内,并通过第二排风马达313进行驱动,第二排风蜗壳311上开设有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314。其他分风机具有类似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浴霸功能,在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处设有第一加热装置33,当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314通过调节机构32用于将第一室内空间风吹入第一室内空间时,第一加热装置33用于对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314处的气流进行加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2包括第一调节阀,第一调节阀设置于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314处,第一调节阀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调节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314与室外连通,当第一调节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314与第一室内空间连通。

具体地,第一调节阀包括阀体及步进电机。更具体第,阀体的截面形状为扇形(如图4和图5所示)。

请在此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3开设有第二排风进口131和第二室内排风出口132,第二排风进口131与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进口连通,第二室内排风出口132与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314连通。如此,盖板13背向容置腔11的一侧可暴露于吊顶顶壁上,利用第二排风进口131和第二室内排风出口132可实现换气和浴霸或晾霸的功能。

具体地,盖板13包括内盖板133和面板134,盖板133设置于面板134背离容置腔11的一侧,盖板133密封盖设于壳体12,面板134上开设有第二排风进口131和第二室内排风出口132,盖板133开设有对应开口,以使第二排风进口131通过一开口与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进口314连通,第二室内排风出口132通过另一开口与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连通。

另外,盖板13背离容置腔11的一侧还设有显示装置135和/或照明装置136。显示装置133可显示多功能新风机100所处状态,例如送风、排风、浴霸、晾霸等,照明装置134可为第一室内空间提供照明。具体地,显示装置135或照明装置136均设置于面板134。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还开设有第二室外排风出口137,第二室外排风出口137与第二排风风机31的排风出口连通。具体地,第二室外排风出口137开设与壳体12的侧壁上,如此,可通过第二室外排风出口137将厕所或厨房的空气排风至室外。

如图6所示,考虑到卫生间或厨房的新风需求为具有间歇性特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进口与第二送风风机23的送风进口连通,外壳10还开设有进风口14,进风口14与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进口或第二送风风机23的送风进口连通。多功能新风机100还包括第二调节阀40,第二调节阀40设置于第一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与第二送风风机的送风进口的流通通道上,第二调节阀40用于打开或关闭流通通道。如此,可仅在外壳10上开设一个进风口14即可完成对第一送风风机21和第二送风风机23的进风需求,提高了外壳10的强度,且节省了部分连通至室外的管道费用及安装费用。

优选的,进风口14与第一送风风机21的送风进口连通。由于卫生间或厨房的新风需求为具有间歇性特质,故大部分时间仅有第一送风风机21在工作,故关闭流通通道,可避免新风进入第二送风风机23所在的第三腔室113而增大阻力,提高第一送风风机21的运行成本,另外,也可保护第二送风风机23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新风机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送风风机21和第一排风风机22可以实现对第二室内空间送新风和排风,例如,第二室内空间包括客厅、餐厅或卧室,通过第二送风风机23和第二排风风机31可实现对第一室内空间送新风和排风,例如,第一室内空间包括厨房或卫生间,并且通过调节机构32使第二排风风机31将第一室内空间风吹入第一室内空间,可实现浴霸或晾霸功能。故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新风机100,将新风模块20与功能模块30集成为一体,可避免新风机与浴霸或晾霸同时安装时,安装空间挤压的问题,另外,可现实全屋新风和排风的同时,使卫生间或厨房与室内其他空间新风的独立、不相互串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