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零冷水双模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4204发布日期:2020-12-04 13:5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零冷水双模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零冷水双模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热水器的发展和应用,一部分用户从热水器到各个浴室间存在这很长的管道,这样在首次洗浴时,往往需要先放出很长时间的冷水,这样不仅造成了水量的浪费,而且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普通储水式热水器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而且体积较大,而即热式热水器需要较大的功率,这些问题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零冷水双模热水器,实现零冷水出水,等待时间短、可扩展分离储水箱、便于量化、功率较小、操作方便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零冷水双模热水器,包括热水器壳体(1)、加热主机(2)、循环水泵(3)、第一三通阀(4)、第二三通阀(6)、控制混水阀(5)及其储水箱。

所述的加热主机(2),其主机进水口(21)与第一进水管(71)的一端相接;所述的第一进水管(71)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3)的出水端b端相连循环水泵(3)的进水端a端与第一三通阀(4)的a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三通阀(4)的另一端b端与第二进水管(73)的一端相连,第二进水管(73)的另一端与冷水进水口(82)相连;所述的第一三通阀(4)的另一端c端与第一回水管(72)的一端相连,第一回水管(72)的另一端与控制混水阀(5)的出水端c端相连,控制混水阀(5)的另一端b端与第二回水管(74)的一端相连,第二回水管(74)的另一端与第一储水箱出水口(85)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混水阀(5)的另一端a端与第二三通阀(6)的一端a端相接,第二三通阀(6)的另一端c端与第三回水管(75)的一端相连,第三回水管(7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储水箱进水口(84);所述的第二三通阀(6)的另一端b端与第四回水管(76)的一端相连,第四回水管(76)的另一端接有循环回水口(83);所述的加热主机(2),其主机出水口(22)与第一出水管(77)的一端相连,第一出水管(77)的另一端接有热水出水口(81)。

所述的加热主机(2)可选用即热式电热水器、即热式燃气热水器或者加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所述的储水箱包括储水箱壳体(201)、第二储水箱进水口(203)和第二储水箱出水口(202);

所述的储水箱可扩展为多个小容量储水箱。

附图说明

图1:零冷水双模热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2:储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即热模式工作示意图;

图4:速热增容模式工作示意图;

图5:储水箱增容扩展示意图;

图中:1-热水器壳体、2-加热主机、21-主机进水口、22-主机出水口、3-循环水泵、4-第一三通阀、5-控制混水阀、6-第二三通阀、71-第一进水管、72-第一回水管、73-第二进水管、74-第二回水管、75-第三回水管、76-第四回水管、77-第一出水管、81-热水出水口、82-冷水进水口、83-循环回水口、84-第一储水箱进水口、85-第一储水箱出水口;

201-储水箱壳体、202-第二储水箱出水口、203-第二储水箱进水口;

301-冷水管、302-热水管、310-第五回水管、311-第六回水管、312-第七回水管、320-第一花洒、321-花洒前端混水阀、322-热水龙头;

501-第一储水箱、502-第二储水箱、503-第三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零冷水双模热水器,包括热水器壳体(1)、加热主机(2)、循环水泵(3)、第一三通阀(4)、第二三通阀(6)、控制混水阀(5)及其储水箱。

所述的加热主机(2),其主机进水口(21)与第一进水管(71)的一端相接;所述的第一进水管(71)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3)的出水端b端相连循环水泵(3)的进水端a端与第一三通阀(4)的a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三通阀(4)的另一端b端与第二进水管(73)的一端相连,第二进水管(73)的另一端与冷水进水口(82)相连;所述的第一三通阀(4)的另一端c端与第一回水管(72)的一端相连,第一回水管(72)的另一端与控制混水阀(5)的出水端c端相连,控制混水阀(5)的另一端b端与第二回水管(74)的一端相连,第二回水管(74)的另一端与第一储水箱出水口(85)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混水阀(5)的另一端a端与第二三通阀(6)的一端a端相接,第二三通阀(6)的另一端c端与第三回水管(75)的一端相连,第三回水管(7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储水箱进水口(84);所述的第二三通阀(6)的另一端b端与第四回水管(76)的一端相连,第四回水管(76)的另一端接有循环回水口(83);所述的加热主机(2),其主机出水口(22)与第一出水管(77)的一端相连,第一出水管(77)的另一端接有热水出水口(81)。

所述的加热主机(2)可选用即热式电热水器、即热式燃气热水器或者加热式太阳能热水器等;

所述的储水箱包括储水箱壳体(201)、第二储水箱进水口(203)和第二储水箱出水口(202);

结合图3所示,热水器上的第一储水箱进水口(84)与第六回水管(311)的一端相连,第六回水管(311)的另一端接有第二储水箱进水口(203);热水器上的第一储水箱出水口(85)与第五回水管(310)的一端相连,第五回水管(310)的另一端接有第二储水箱出水口(202);热水器上的热水出水口(81)与热水管(302)相连,热水器上的冷水进水口(82)与冷水管(301)相连;热水器上的循环回水口(83)与第七回水管(312)的一端相连,第七回水管(312)的另一端与热水管(302)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热水管(302)的一端应为热水管(302)最远端以确保循环加热后热水管(302)内部的水均已经加热,处于零冷水状态;所述的热水管(302)最远端还与花洒前端混水阀(321)的进水端相连,花洒前端混水阀(321)的另一进水端与冷水管(301)相连,其出水端接有第一花洒(320)。

即热模式:

如图3和图1所示,热水器的控制混水阀(5)手柄旋转到最左端,外部储水箱为屏蔽状态;

开启热水器后,首先进行零冷水预热,水流方向如图:

热水管(302)=>第七回水管(312)=>循环回水口(83)=>第四回水管(76)=>第二三通阀(6)=>控制混水阀(5)=>72-第一回水管(72)=>第一三通阀(4)=>循环水泵(3)=>第一进水管(71)=>主机进水口(21)=>加热主机(2)=>主机出水口(22)=>第一出水管(77)=>热水出水口(81)=>热水管(302);

经过零冷水预热后,热水管(302)道内均加热为热水,开启第一花洒(320)出水后,进行即热模式加热;因加热主机(2)功率限制此模式常为夏季使用,无需储水箱预热,无需储水箱保温能量损耗,节能零冷水。

速热增容模式:

如图4和图1所示,热水器的控制混水阀(5)手柄旋转到最右端,外部储水箱为工作状态;

开启热水器后,首先进行零冷水预热,水流方向如图:

热水管(302)=>第七回水管(312)=>循环回水口(83)=>第四回水管(76)=>第二三通阀(6)=>第三回水管(75)=>第一储水箱进水口(84)=>第六回水管(311)=>第二储水箱进水口(203)=>第二储水箱出水口(202)=>第五回水管(310)=>第一储水箱出水口(85)=>第二回水管(74)=>控制混水阀(5)=>72-第一回水管(72)=>第一三通阀(4)=>循环水泵(3)=>第一进水管(71)=>主机进水口(21)=>加热主机(2)=>主机出水口(22)=>第一出水管(77)=>热水出水口(81)=>热水管(302);

经过零冷水预热后,热水管(302)道内及其储水箱均加热为热水,增容出水,开启第一花洒(320)出水后,进行速热增容模式加热;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储水箱为小容量储水箱,便于量化及其安装,且一台热水器可扩展为第一储水箱(501)、第二储水箱(502)和第三储水箱(503)等多个小容量储水箱,增容出水。

本实用新型零冷水出水,直接旋转手柄即可实现即热模式和速热增容模式双模切换,节能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