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烟装置和侧吸式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1115发布日期:2020-09-29 09:1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集烟装置和侧吸式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烟装置和侧吸式油烟机。



背景技术:

油烟机广泛应用于厨房,使用时,油烟机一般安装在灶具的上方,油烟机通过形成负压区域将灶具烹饪产生的油烟吸入油烟机内部,并将油烟排放至公共烟道内,然而灶具烹饪产生的油烟向上流动的过程容易逃逸到负压区域以外而形成跑烟现象,从而导致油烟机的吸烟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烟装置和侧吸式油烟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烟机的吸烟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烟装置,包括集烟罩和吸风组件,所述集烟罩内形成集烟腔,所述集烟罩的集烟面板设有吸烟口和引流孔,所述集烟罩设有排烟口;所述吸风组件设于所述集烟腔,能够抽吸所述集烟腔的气体,且所述吸风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排烟口连通;

所述集烟罩固接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用于驱动外部气体经所述引流孔流入所述集烟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装置包括辅助风机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固接于所述集烟面板,所述引流管设有引流进气口和引流出气口,所述引流进气口与所述辅助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引流出气口与所述引流孔相对应且朝向所述集烟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于所述引流进气口与所述辅助风机的出风口之间;所述集烟腔的腔壁设有隔离盒,且所述集烟腔与所述隔离盒相应的腔壁设有通风口,所述辅助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隔离盒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风组件为双进风风机,所述双进风风机的前进风口朝向所述吸烟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风组件的前进风口围设有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外缘与所述吸烟口的边缘匹配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为封闭的环状,所述引流出气口沿所述引流管的周向延伸,所述引流管沿所述引流孔的周向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中,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引流管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变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进气口位于所述引流管的环内位置,且所述引流进气口的出气方向朝向所述引流管的环内。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吸式油烟机,包括导风板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集烟装置,所述集烟装置的集烟罩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导风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靠近或远离所述集烟装置的吸烟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孔位于所述吸烟口的下方,所述引流孔为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集烟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集烟装置及侧吸式油烟机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装置及侧吸式油烟机,其中,集烟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各部件并用于容纳油烟气体的集烟罩、用于对集烟腔及外部油烟进行抽吸的吸风组件以及用于辅助吸风组件对外部油烟进行抽吸的引流装置;其中,侧吸式油烟机包括上述能够对外部油烟进行抽吸的集烟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外部油烟的流向进行导向的导风板以及用于驱动导风板运动的驱动装置。

初始时,油烟机的排烟口与公共烟道连通,无需使用油烟机时,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封堵于吸烟口处,以减少公共烟道的油烟经集烟腔回灌至厨房,对厨房造成二次污染情况的发生。当灶具进行烹饪产生油烟时,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向外运动,导风板与吸烟口之间形成进烟区域;开启吸风组件,吸风组件将集烟腔及进烟区域抽吸为负压状态,外部油烟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经吸烟口进入集烟腔,进而进入吸风组件的蜗壳内,并经排烟口排放至公共烟道内,完成油烟机对厨房油烟的抽吸。

当灶具烹饪产生的油烟量较大时,在吸风组件运行对外部油烟抽吸的基础上,开启引流装置,引流装置作为辅助动力源驱动外部油烟气体流向集烟面板上的引流孔,并经引流孔进入集烟腔内,进而被吸风组件抽吸进入其蜗壳内,并经排烟口排至公共烟道内。引流装置的设置,能够作为辅助动力源提高集烟装置对油烟的抽吸能力,促使更多的油烟进入集烟装置内,从而减少油烟向外的逃逸量,大大提高集烟装置及油烟机的吸烟效果。此外,引流装置与吸风组件为两个独立的动力源,用户可以根据厨房实际的油烟量选择引流装置的开关状态,从而提高油烟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烟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集烟装置的剖视图,其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

图3为图1中集烟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烟装置的背部区域的内部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集烟腔内气体的流动方向;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烟装置中引流管与连通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引流管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烟装置中辅助风机的示意图。

图标:100-集烟罩;110-集烟腔;120-集烟面板;130-吸烟口;140-引流孔;150-排烟口;160-隔离盒;170-通风口;180-玻璃面板;200-吸风组件;210-导风圈;300-引流装置;310-辅助风机;311-外壳;312-叶轮;313-驱动端;320-引流管;321-引流出气口;323-固定耳;330-连通管;400-导风板;410-支架;500-驱动装置;600-集油盒;700-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烟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集烟罩100和吸风组件200,集烟罩100内形成集烟腔110,集烟罩100的集烟面板120设有吸烟口130和引流孔140,集烟罩100设有排烟口150;吸风组件200设于集烟腔110,能够抽吸集烟腔110的气体,且吸风组件200的出风口与排烟口150连通;集烟罩100固接有引流装置300,引流装置300用于驱动外部气体经引流孔140流入集烟腔11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侧吸式油烟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导风板400和上述集烟装置,集烟装置的集烟罩100安装有驱动装置500,驱动装置500的驱动端313与导风板400连接,用于驱动导风板400靠近或远离集烟装置的吸烟口130。

本实施例提供的集烟装置及侧吸式油烟机,其中,集烟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各部件并用于容纳油烟气体的集烟罩100、用于对集烟腔110及外部油烟进行抽吸的吸风组件200以及用于辅助吸风组件200对外部油烟进行抽吸的引流装置300;其中,侧吸式油烟机包括上述能够对外部油烟进行抽吸的集烟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外部油烟的流向进行导向的导风板400以及用于驱动导风板400运动的驱动装置500。

初始时,油烟机的排烟口150与公共烟道连通,无需使用油烟机时,驱动装置500驱动导风板400封堵于吸烟口130处,以减少公共烟道的油烟经集烟腔110回灌至厨房,对厨房造成二次污染情况的发生。当灶具进行烹饪产生油烟时,驱动装置500驱动导风板400向外运动,导风板400与吸烟口130之间形成进烟区域;开启吸风组件200,吸风组件200将集烟腔110及进烟区域抽吸为负压状态,外部油烟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经吸烟口130进入集烟腔110,进而进入吸风组件200的蜗壳内,并经排烟口150排放至公共烟道内,完成油烟机对厨房油烟的抽吸。

当灶具烹饪产生的油烟量较大时,在吸风组件200运行对外部油烟抽吸的基础上,开启引流装置300,引流装置300作为辅助动力源驱动外部油烟气体流向集烟面板120上的引流孔140,并经引流孔140进入集烟腔110内,进而被吸风组件200抽吸进入其蜗壳内,并经排烟口150排至公共烟道内。引流装置300的设置,能够作为辅助动力源提高集烟装置对油烟的抽吸能力,促使更多的油烟进入集烟装置内,从而减少油烟向外的逃逸量,大大提高集烟装置及油烟机的吸烟效果。此外,引流装置300与吸风组件200为两个独立的动力源,用户可以根据厨房实际的油烟量选择引流装置300的开关状态,从而提高油烟机的实用性。

可选地,可以在集烟面板120外盖设一层玻璃面板180,使得油烟机朝向灶具的外壁易于清洁,且视觉效果较好;导风板400的内壁可以固接有支架410,驱动装置500的驱动端313与支架410连接,以减少驱动装置500的驱动端313直接对导风板400施力容易造成导风板400破碎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引流装置300可以包括辅助风机310和引流管320,引流管320固接于集烟面板120,引流管320设有引流进气口和引流出气口321,引流进气口与辅助风机310的出风口连通,引流出气口321与引流孔140相对应且朝向集烟腔110。这里是引流装置300的一种具体形式,辅助风机310运行时,辅助风机310驱动气流经引流进气口进入引流管320并从引流出气口321喷出,气流流向集烟腔110的过程对其周围的气体造成扰动,使其周围区域形成负压,外部油烟在压差作用下流向引流孔140,并经引流孔140进入集烟腔110,进而进入吸风组件200的蜗壳内并被排出,从而实现对油烟气体的引流。具体地,可以在引流管320设有固定耳323,且引流管320通过固定耳323与集烟面板120可拆卸式固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引流装置300还可以包括连通管330,如图4所示,连通管330连通于引流进气口与辅助风机310的出风口之间;集烟腔110的腔壁设有隔离盒160,且集烟腔110与隔离盒160相应的腔壁设有通风口170,辅助风机310的进风口位于隔离盒160内。连通管330起到连通辅助风机310和引流管320的作用,需要使用引流装置300时,开启辅助风机310,辅助风机310将隔离盒160内的气体抽吸至连通管330和引流管320内,进而从引流出气口321喷入集烟腔110内,其中,辅助风机310运行的过程中,外部气体能够不断经通风口170进入隔离盒160内为其内空间补气,以确保辅助风机310的正常运行。此外,辅助风机310的进风口位于隔离盒160内,隔离盒160内的空间与集烟腔110其他部位的空间相对独立,且隔离盒160的通风口170与外部环境连通,外部空气不断为隔离盒160补气,从而减少辅助风机310抽吸的气体为油烟气体,油烟气体对辅助风机310的叶轮312等造成油污污染,影响其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辅助风机310与连通管330之间可以设置橡胶垫,以提高辅助风机310与连通管330的连接牢固度,并减少辅助风机310传递至连通管330及引流管320的振动;具体地,如图7所示,辅助风机310包括外壳311和设于外壳311内的叶轮312,外壳311内还设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驱动叶轮312转动,进而驱动外部气流流动。

较佳地,隔离盒160可以设于集烟罩100的背板,相应地,通风口170也设于背板。背板背离灶具烹饪产生的油烟,从而降低经通风口170进入隔离盒160及辅助风机310内气体的含油烟量,进一步确保辅助风机310的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吸风组件200可以为双进风风机,双进风风机的前进风口朝向吸烟口130。吸风组件200运行时,吸风组件200的前进风口主要对吸烟口130区域进行抽吸,驱使外部油烟经吸烟口130流入吸风组件200的蜗壳内;同时,吸风组件200的后进风口主要对集烟腔110内进行抽吸,当引流装置300未启动时,后进风口辅助前进风口将集烟腔110内抽吸为负压状态,进一步促进外部油烟流入集烟罩100;当引流装置300运行时,后进风口主要用于抽吸引流装置300引入集烟腔110内的油烟,以提高吸风组件200的抽吸能力,相应提高集烟装置及油烟机的空气性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吸风组件200的前进风口可以围设导风圈210,导风圈210的外缘与吸烟口130的边缘匹配连接。一方面,外部油烟经吸风组件200的进风口流入其蜗壳的过程中,导风圈210能够对油烟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以减少油烟气流在进风口处发生急剧角度弯转而形成湍流现象,同时能够减少油烟气流弯转产生较大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导风圈210对吸烟口130进行封堵,将集烟腔110与外部隔离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外部油烟仅能通过吸烟口130和吸风组件200的前进风口进入吸风组件200的蜗壳内,引流装置300经引流孔140引流至集烟腔110内的油烟仅能通过吸风组件200的后进风口进入吸风组件200的蜗壳内,即,导风圈210的设置将吸风组件200抽吸的外部油烟和引流装置300引流的油烟分隔为两路气流,从而有效减少两路气流流动相互产生的扰流作用,相应提高集烟装置及油烟机的抽吸性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引流管320可以为封闭的环状,引流出气口321沿引流管320的周向延伸,引流管320沿引流孔140的周向设置。这里是引流管320及引流出气口321的一种具体形式,引流装置300运行时,气流经环状的引流出气口321喷出形成围设于引流孔140的气流墙,该气流墙的中部形成较为集中的负压区域,该负压区域的负压压强较大,从而增大引流孔140的内外压差,相应提高对外部油烟的引流作用,进而提高油烟机的吸烟效果,减少油烟向外的逃逸量。

本实施例中,引流管320中,沿气流流动方向,引流管320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变大。辅助风机310驱动外部气体经引流进气口流入引流管320,随后向两侧的管路流动,引流管320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变大,即气体的流通截面逐渐变大,从而减少气体流动过程的气压损失,相应确保气体经引流出气口321流出的气压均衡性,提高形成的负压区域的均衡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引流进气口可以位于引流管320的环内位置,且引流进气口的出气方向朝向引流管320的环内。引流出气口321喷出的气流为缩口的筒状气流,且该筒状气流与引流管320的内环相切,外部油烟气流进入负压区域沿筒状气流向内流动,从而减少筒状气流与引流管320的环内形成弯折区,导致进入负压区域的油烟气流在弯折区形成湍流现象,进而降低引流装置300引流效果并产生较大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此外,缩口状的筒状气流的径向截面自引流出气口321向集烟腔110逐渐变小,在实现引流的基础上,减少引流气流对吸风组件200吸烟的扰流,确保吸风组件200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引流出气口321的出气方向与引流管320的轴向截面的夹角可以为a,25°<a<60°;优选地,a=30°。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引流出气口321的宽度可以为l,1.5mm<l<3mm;优选地,l=2.1mm。具体地,引流管320可以为矩形板卷制而成,矩形板的两个长边围成环状,且两个长边形成引流出风口。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集烟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700,处理器700安装于集烟罩100,且吸风组件200及辅助风机310均与处理器700连接;集烟面板120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处理器700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按钮或显示屏控制吸风组件200及辅助风机310的开关,从而提高油烟机的使用便捷度。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控制面板对处理器700进行控制,以及处理器700对吸风组件200、辅助风机310的开关控制等相关程序设置均属于现有技术,不属于本申请的改进。

可选地,如图3所示,油烟机为侧吸式油烟机时,引流孔140可以位于吸烟口130的下方,引流孔140为条形孔,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集烟面板120的宽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可以在集烟罩100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集油盒600,集油盒600能够容纳集烟罩100汇集的油污,以减少油污下滴对灶具的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