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双路控温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9218发布日期:2020-10-13 07:5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双路控温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温出水装置,特别是一种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双路控温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都是单路出水,功能单一,实际应用时,都是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产生的高温水与自来水自动勾兑,造成出水温度不均匀,浪费人工成本。为了实现双出水的目的,迫使用户购置两套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这样增加了用户投资,并且浪费了用户有限的经营场地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双路控温出水装置,是一种实现一套机组具备双路出水,耗能低、节省占地面积小的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双路控温出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组壳体,自来水进水管路、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套管换热器、电磁阀、两个比例阀、两个温度传感器、42℃—60℃的热水出水管路、37℃—41℃的热水出水管路、压缩机、三合一高效罐、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板式蒸发器、热源进口、热源出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换热器的数量是三个,分别是第一套管换热器、第二套管换热器、第三套管换热器,自来水进水管路分别穿过第一套管换热器和第二套管换热器的内部,自来水进水管路的一端连接供水水源,自来水进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出口支路,第一个出口支路的端部连接比例阀的一端,42℃—60℃的热水出水管路的一端穿过第三套管换热器的内部连接比例阀的另一端,比例阀的上部连接温度传感器,第二个支路的端部连接比例阀的一端,比例阀的另一端连接37℃—41℃的热水出水管路的一端,比例阀的上部连接温度传感器,37℃—41℃的热水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中温供热场所相连接,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自来水进水管路上,位于第一套管换热器的前端,流量传感器在自来水进水管路上是位于压力传感器的左端,电磁阀安装在自来水进水管路上,位于第二套管换热器的前端,压缩机的一端通过管路a连接第三套管换热器,第三套管换热器通过管路b连接第二套管换热器,管路c的一端与第二套管换热器连接,管路c的另一端与穿过三合一高效罐与第一套管换热器相连接,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管路d穿过连接穿过三合一高效罐分别与连接板式蒸发器和电子膨胀阀相连接,管路e的一端连接电子膨胀阀,管路e的另一端连接干燥过滤器的一端,干燥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管路f的一端连接,管路f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管换热器相连接,42℃—60℃的热水出水管路的一端与高温供热场所相连接,热源进口的一端连接板式蒸发器下部的热源进口,热源进口的另一端与热源容器的出水口连接,热源出口的一端连接板式蒸发器上部的热源出口,热源出口的另一端与热源容器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套管换热器、电磁阀、两个比例阀、两个温度传感器、压缩机、三合一高效罐、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板式蒸发器分别安装在机组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管换热器采用的材料是镍白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套机组具备双路出水,耗能低、节省占地面积小,比目前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节能8%。套管换热器采用了镍白铜材质,耐腐蚀高,适合各地的水质,设计了三个独立的套管换热器采用组合式安装,便于维修和更换,互换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一次加热型热泵热水机双路控温出水装置,包括机组壳体1,自来水进水管路2、流量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套管换热器5、电磁阀6、两个比例阀7、两个温度传感器8、42℃—60℃的热水出水管路9、37℃—41℃的热水出水管路10、压缩机11、三合一高效罐12、干燥过滤器13、电子膨胀阀14、板式蒸发器15、热源进口16、热源出口17,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换热器5的数量是三个,分别是第一套管换热器5a、第二套管换热器5b、第三套管换热器5c,自来水进水管路2分别穿过第一套管换热器5a和第二套管换热器5b的内部,自来水进水管路2的一端连接供水水源,自来水进水管路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出口支路,第一个出口支路的端部连接比例阀7a的一端,42℃—60℃的热水出水管路9的一端穿过第三套管换热器5c的内部连接比例阀7a的另一端,比例阀7a的上部连接温度传感器8a,第二个支路的端部连接比例阀7b的一端,比例阀7b的另一端连接37℃—41℃的热水出水管路10的一端,比例阀7b的上部连接温度传感器8b,37℃—41℃的热水出水管路10的另一端与中温供热场所相连接,流量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分别安装在自来水进水管路2上,位于第一套管换热器5a的前端,流量传感器3在自来水进水管路2上是位于压力传感器4的左端,电磁阀6安装在自来水进水管路上,位于第二套管换热器5b的前端,压缩机11的一端通过管路a11-1连接第三套管换热器5c,第三套管换热器5c通过管路b11-2连接第二套管换热器5b,管路c11-3的一端与第二套管换热器5b连接,管路c11-3的另一端与穿过三合一高效罐12与第一套管换热器5a相连接,压缩机1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d11-4穿过连接穿过三合一高效罐12分别与连接板式蒸发器15和电子膨胀阀14相连接,管路e11-6的一端连接电子膨胀阀,管路e11-6的另一端连接干燥过滤器的一端,干燥过滤器13的另一端与管路f11-5的一端连接,管路f11-5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管换热器相连接,42℃—60℃的热水出水管路10的一端与高温供热场所相连接,热源进口16的一端连接板式蒸发器15下部的热源进口,热源进口16的另一端与热源容器的出水口连接,热源出口17的一端连接板式蒸发器15上部的热源出口,热源出口17的另一端与热源容器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量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套管换热器5、电磁阀6、两个比例阀7、两个温度传感器8、压缩机11、三合一高效罐12、干燥过滤器13、电子膨胀阀14、板式蒸发器15分别安装在机组壳体1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管换热器5采用的材料是镍白铜。

工作时,压缩机11将r410a制冷剂通过管路a11-1流进第三套管换热器5c,又经过管路b11-2流向第二套管换热器,再通过管路c11-3流进三合一高效罐12后流进第一套管换热器5a,r410a制冷剂再通过管路f11-5流进干燥过滤器13进行干燥过滤后,由管路e11-6经过膨胀阀后通过管路d11-4分别经过板式蒸发器15、三合一高效罐返回压缩机,完成一次加热周期,逐次循环,实现热水温度均匀的目的。

自来水通过供水水源流进自来水进水管路2,经过流量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通过第一套管换热器5a的释放热量使自来水进水管路2的自来水受热,受热的自来水经过电磁阀6通过第二套管换热器5b释放热量使其二次受热,通过比例阀7b和温度传感器8b的控制下产生37℃—41℃的热水,经过37℃—41℃的热水出水管路10供给中温供热控制场所。通过比例阀7a和温度传感器8a的控制下使受热的自来水通过第三套管换热器5c的释放热量使其三次受热后,产生42℃—60℃的热水通过42℃—60℃的热水出水管路9供给高温供热控制场所,从而实现一套机组具备双路出水的目的。

热源容器中的二次回收利用的余热水通过热源进口16流进板式蒸发器15下部的热源进口,二次回收利用的余热水经过板式蒸发器15进行吸收热源后,再由板式蒸发器15上部的热源出口经过热源出口17流回热源容器内,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