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外壳及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5222发布日期:2020-11-20 09:3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风管机外壳及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风管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风管机外壳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空调的风管机的进风方式受到安装条件的限制,风管机的进风方式可有垂直与水平的两个方向,而在生产风管机的时候,无法预计风管机的安装时是需要垂直还是水平方向进风;因此现有的风管机通常是预留了两个进风口,分别是后进风口与下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大小形状一致,设置一个可以适配两个进风口的盖板,预装在其中一个进风口处;在安装的时候,根据安装条件确定所需的进风方式;将盖板拆下,安装在所需进风方式的另外进风口处,以此来改变风管机的进风方式;但是目前这种风管机在拆下风管机盖板的时候,需要将盖板完全取下,再安装到另外一个进风口处;风管机的体积较大,盖板的体积也较大、质量较重;完全将盖板取下使需要人工双手搬运等操作,因此将盖板完全取消对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大,因此现有的风管机的将盖板需要较大的力气,存在风管机改变进风方式时,耗费较大的人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风管机外壳及风管机,旨在解决现有风管机在改变进风方式时,耗费较大人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机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板;所述壳体由多块板围合而成中空腔体状,所述腔体用于放置风机;所述壳体至少包括相邻的设置的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且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互相靠近的边缘处;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至第一进风口所处的平面并将第一进风口盖合,或转动至所述第二进风口所在平面并将所述第二进风口盖合。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与转动孔;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所述转动孔设置为长条孔,所述转动孔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侧,且所述转动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垂直;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动孔,并可在所述转动孔中相对滑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转动孔的端部时,所述盖板随着所述转轴和所述转动孔的相对转动至第一进风口所处的平面并将第一进风口盖合,或至所述第二进风口所在平面并将所述第二进风口盖合。

进一步,所述盖板包括折边,所述折边设置在所述盖板相对的两侧,且所述折边朝向所述腔体凸出设置,所述折边与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垂直,所述转动孔设置在所述折边上。

进一步,所述盖板还包括:密封边,所述密封边设置于所述折边背离另一折边的一侧,所述密封边与所述折边垂直;所述盖板转动至所述密封边与第一板或者第二板贴合,以将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密封。

进一步,所述密封边朝向所述折边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层。

进一步,所述壳体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设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形成的角落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动孔固定于所述安装座。

进一步,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一面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以及转动孔;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所述转动孔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垂直的一侧,且所述转动孔靠近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动孔以使盖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以及转动孔;所述转动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垂直的一侧,且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动孔以使盖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以上所述的风管机外壳。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盖板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在安装的时候,需要的进风方式是后进风时,将盖板沿着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转动,转动至第一进风口后,将第一进风口密封,保留第二进风口进风;当需要的进风方式是下进风方式时,将盖板沿着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转动,转动至第二进风口后,将第二进风口密封,保留第一进风口进风;由于盖板转动设置在壳体上,且两个进风口互相靠近,通过转动盖板就可以改变风管机的进风方式,无需将盖板完全取下,只需将盖板上其他固定结构拆下,保留转动结构,工人只需要施加转动盖板的力气即可,由于盖板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壳体对盖板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工人施加较小的力气就能将盖板转动;因此,降低了盖板对人劳动强度的影响,解决了现有风管机在改变进风方式时,耗费较大人力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管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管机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实施例中风管机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板;11、第一进风口;2、上板;3、前板;4、第二板;41、第二进风口;5、侧板;6、盖板;61、折边;62、密封边;7、转轴;8、转动孔;9、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风管机外壳,结合图1-图4,包括:壳体以及盖板6;壳体由多块板围合而成中空腔体状;壳体至少包括相邻的设置的第一板1与第二板4;第一板1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第二板4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41;且第一进风口11与第二进风口41分别设置在第一板1与第二板4互相靠近的边缘处;盖板6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盖板6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至第一进风口11所处的平面并将第一进风口11盖合,或转动至第二进风口41所在平面并将第二进风口41盖合。

在本实施例中,风管机的风机设置于壳体内部,壳体由第一板1、上板2、前板3、第二板4以及两个侧板5围合而成,其中,第一板1与上板2相对设置,两个侧板5相对设置,前板3与第二板4相对设置;第一板1与第二板4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与第二进风口41;且第一进风口11与第二进风口41大小形状一致;盖板6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盖板6可沿第一板1与第二板4之间的连接处转动至将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41盖合;盖板6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在安装的时候,需要的进风方式是后进风时,将盖板6沿着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转动至第一进风口11后,将第一进风口11密封,保留第二进风口41进风;当需要的进风方式是下进风方式时,将盖板6沿着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转动至第二进风口41后,将第二进风口41密封,保留第一进风口11进风;由于盖板6转动设置在壳体上,且两个进风口互相靠近,通过转动盖板6就可以改变风管机的进风方式,无需将盖板6完全取下,只需将盖板6上其他固定结构拆下,保留转动结构,工人只需要施加转动盖板6的力气即可,由于盖板6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壳体对盖板6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工人施加较小的力气就能将盖板6转动;因此,降低了盖板6对人劳动强度的影响,解决了现有风管机在改变进风方式时,耗费较大人力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采用的是旋转的方式盖合盖板6,在实际安装时,避免盖板6因重力过大掉落,提高切换回风方式时的安全性,避免伤人,且切换更加便利。

在一实施例中,转动机构包括:转轴7与转动孔8;转轴7设置在壳体上,且靠近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孔8设置为长条孔,转动孔8设置在盖板6的一侧,且转动孔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垂直;转轴7插入转动孔8,并可在转动孔8中相对滑动;转轴7位于转动孔8的端部时,盖板6随着转轴7和转动孔8的相对转动至第一进风口11所处的平面并将第一进风口11盖合,或至第二进风口41所在平面将第二进风口41盖合。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设置为销轴转动连接,转轴7可以设置在壳体上,也可以设置在盖板6上;当转轴7设置在壳体上时,转轴7设置两个,具体分别设置第一进风口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即设置在第一板1靠近第二板4的边缘处;转动孔8设置在盖板6的两侧,将转轴7插进转动孔8,即可以实现盖板6沿着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还可以将转轴7设置盖板6的两侧,对应在第一进风口11的内侧上设置转动孔8;销轴转动机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能较大程度的承受盖板6的重力,容易安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转轴7还可以设置为长转轴7,转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1相对的两内侧上,转动孔8贯穿盖板6,将转轴7穿过转动孔8后,安装在第一进风口11的侧壁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设置合页等方式与盖板6实现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转动孔8设置为长条的滑槽,当所需进风方式是下进风时,将盖板6与壳体上的固定结构拆下后,将盖板6沿转动孔8的长度方向滑动至转轴7与转动孔8的另一端部,即完全将盖板6推出,将盖板6朝向第二进风口41的方向旋转90°后至将第二进风口41盖合;反之,当需要的进风方式是后进风时,将盖板6沿转动孔8的长度方向滑动至转轴7与转动孔8的另一端部,即完全将盖板6推出第二进风口41,将盖板6朝向第一进风口11的方向旋转90°后至将第一进风口11盖合;减少转动盖板6的角度,进一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6包括:折边61,折边61设置在盖板6相对的两侧,且折边61朝向腔体凸出设置,折边61朝向与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垂直,转动孔8设置在折边61上。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7设置为一端较大一端较小的“t”字形工件,转轴7较大的一端的端面大于转动孔8的端面;设置折边61,且折边61的面积盖板6的侧面积大,即加大了转动孔8的大小,进而可以加大转轴7的大小,进而增大了转轴7的承受能力;将转轴7穿过转动孔8后,将转轴7较小的端部固定在壳体上,使转轴7可以在转动孔8自由转动且不掉落。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还包括:密封边62,密封边62设置在折边61背离另一折边61的一侧,密封边62与折边61垂直;盖板6转动至密封边62与第一板1或者第二板4贴合,以将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41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6还包括底边63,底边63、折边61以及密封边62两两互相垂直;保证盖板6与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41的密封性;进而保证进风方式的准确性,避免风从另一个进风口进入,盖板6上设置有密封边62,且密封边62上设置有螺丝孔,在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对应的螺丝孔设置有安装孔,将盖板6转动至密封边62与第一板1或第二板4贴合后,用螺丝穿过了螺丝孔并固定在安装孔上,以使盖板6最终固定,也将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41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边62朝向折边61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层。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层选用密封泡棉,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密封硅胶,设置密封层进一步保证将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41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安装座9,安装座9固设于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形成的角落处,转轴7穿过转动孔8固定于安装座9。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安装座9安装转轴7,使转轴7安装得更加稳固,使转轴7能更好的承受盖板6的重力。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6远离壳体的一面设置有提手。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提手,便于将盖板6转动,进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第二实施例中,与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转动机构包括转轴7以及转动孔8;转轴7设置在壳体上,且靠近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孔8设置于盖板6与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垂直的一侧,且转动孔8靠近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轴7插入转动孔8以使盖板6与壳体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转动孔8设置为圆孔,转轴7插入转动孔8后,盖板6可从第一进风口11所处的平面,沿着第一板1和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270°至第二进风口41所处平面将第二进风口41盖合(参照图5);反之亦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

在第三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转动机构包括转轴7以及转动孔8;转动孔8设置在壳体上,且靠近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轴7设置于盖板6与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垂直的一侧,且转轴7靠近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轴7插入转动孔8以使盖板6与壳体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转轴7设在盖板6处,转动孔8设置在壳体上,将转动孔8设置为圆孔,转轴7插入转动孔8后,盖板6可从第一进风口11所处的平面,沿着第一板1和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270°至第二进风口41所处平面将第二进风口41盖合;反之亦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

一种风管机,包括以上所述的风管机外壳。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风管机使用了以上风管机的外壳,具有以上风管机的全部优点,解决了现有风管机在改变进风方式时,耗费较大人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原理为:盖板6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在安装的时候,需要的进风方式是后进风时,将盖板6沿着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转动至第一进风口11后,将第一进风口11密封,保留第二进风口41进风;当需要的进风方式是下进风方式时,将盖板6沿着第一板1与第二板4的连接处转动,转动至第二进风口41后,将第二进风口41密封,保留第一进风口11进风;由于盖板6转动设置在壳体上,且两个进风口互相靠近,通过转动盖板6就可以改变风管机的进风方式,无需将盖板6完全取下,只需将盖板6上其他固定结构拆下,保留转动结构,工人只需要施加转动盖板6的力气即可,由于盖板6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壳体对盖板6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工人施加较小的力气就能将盖板6转动;因此,降低了盖板6对人劳动强度的影响,解决了现有风管机在改变进风方式时,耗费较大人力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