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护色定型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4641发布日期:2020-10-23 12:1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护色定型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护色定型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杀青、提香、烘干、筛分、冷却、装袋等步骤,其中烘干工序非常的重要,烘干的不好会导致茶叶的水分过多或过少,这也会导致茶叶的形状和颜色的品质变差,影响茶叶的销量,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存在烘干效果差的文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护色定型烘干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茶叶烘干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护色定型烘干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送装置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箱体、以及横向贯穿箱体的出料孔,所述箱体内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将箱体分成若干烘干室,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贯穿隔板的通孔,且通孔与出料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烘干室对应的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贯穿箱体的顶部的出气管,每个所述烘干室对应的箱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端输送带贯穿出料孔和通孔。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转动管,所述转动管贯穿烘干室对应的箱体的底部,所述转动管伸入烘干室内的一端设置有散风盒,且转动管与散风盒连通,所述散风盒正对传送带的上端输送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散风孔,所述转动管伸出箱体的一端与电热箱转动连接并连通,所述电热箱内设置有若干电热丝,若干所述电热箱的进风口分别与多通管连通,所述多通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每个烘干室内的齿轮箱、以及设置于箱体外壁的若干伺服电机,若干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烘干室内的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与转动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均匀设置于传送带上的若干相互平行的挡板,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距离相同,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传送带的输送带上还设置有若干挡片,且挡片、挡板和传送带的输送带形成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输送带上还设置有震动器。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热丝、伺服电机、风机、震动器电性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在使用时设置了多个烘干室,并在烘干室的底部设置了加热装置,通过多个烘干室内的加热装置,使得每个烘干室的温度沿着茶叶的移动方向逐渐增加,这就使得茶叶的受热非常的均匀,提高了烘干的效果;

本申请还在传送带的输送带上设置了挡板、挡片,这能够将茶叶分隔开,不会出现大量堆积的情况;

并且震动器能够带动传送带的输送带震动,从而使得茶叶在不停的抖动,提高了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护色定型烘干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烘干箱和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风盒的俯视图。

其中:机架10、传送装置20、传送带21、挡板22、挡片23、放置槽24、震动器25、烘干箱30、箱体31、出料孔32、隔板33、烘干室34、通孔35、出气管36、加热装置40、散风盒41、散风孔42、转动管43、电热箱44、电热丝45、多通管46、风机47、齿轮箱48、伺服电机49、电控箱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6】,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茶叶护色定型烘干装置,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传送装置20和烘干箱30;所述烘干箱30包括设置于机架10上的箱体31、以及横向贯穿箱体31的出料孔32,所述箱体31内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隔板33,若干所述隔板33将箱体31分成若干烘干室34,所述隔板33上开设有贯穿隔板33的通孔35,且通孔35与出料孔32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烘干室34对应的箱体31的顶部设置有贯穿箱体31的顶部的出气管36,每个所述烘干室34对应的箱体3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40;所述传送装置20包括设置于机架10上的传送带21,所述传送带21的上端输送带贯穿出料孔32和通孔35。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40包括转动管43,所述转动管43贯穿烘干室34对应的箱体31的底部,所述转动管43伸入烘干室34内的一端设置有散风盒41,且转动管43与散风盒41连通,所述散风盒41正对传送带21的上端输送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散风孔42,所述转动管43伸出箱体31的一端与电热箱44转动连接并连通,所述电热箱44内设置有若干电热丝45,若干所述电热箱44的进风口分别与多通管46连通,所述多通管46与风机47的出风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40还包括设置于每个烘干室34内的齿轮箱48、以及设置于箱体31外壁的若干伺服电机49,若干所述伺服电机49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烘干室34内的齿轮箱48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齿轮箱48的输出轴与转动管43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20还包括均匀设置于传送带21上的若干相互平行的挡板22,相邻两个所述挡板22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隔板33之间的距离相同,相邻两个所述挡板22之间的传送带21的输送带上还设置有若干挡片23,且挡片23、挡板22和传送带21的输送带形成放置槽24。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21的输送带上还设置有震动器25。

优选的:所述机架10上还设置有电控箱50,所述电控箱50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热丝45、伺服电机49、风机47、震动器25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用电部件通过工业电供电;

本申请在使用时,先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电热丝45和风机47,并且每个电热箱44内的电热丝45的加热温度不同,并且烘干室34内的加热装置40的加热温度沿着茶叶在箱体31内的移动方向逐渐增加;风机47将外界的风通过多通管46送入加热箱44中,再通过加热箱44内的电热丝45加热后送入转动管43,转动管43再将热风通过散风盒41上的散风孔42吹入烘干室34,热风再从出气管36排出;

在使用时,先向传送带21最右端的放置槽24内添加茶叶,然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传送带21和震动器25,传送带21会使得最右端的放置槽24先从箱体31的出料孔32进入箱体31,在传送带21的转动过程中,逐渐向其他放置槽25内添加茶叶,茶叶在箱体31内移动时,先经过箱体31中最左端的烘干室34进行预热,然后逐渐加热,直至最右端的烘干室34,这就使得茶叶在烘干的过程中逐渐加热,然后传送带21反向转动,使得茶叶从高温的烘干室34依次进入低温的烘干室34,再移出箱体31,使得茶叶烘干的效果得到了提升,震动器25带动传送带21的输送带振动,间接带动茶叶振动,也提升了烘干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