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4643发布日期:2020-10-23 12:1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肥含有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随着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市场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亲睐。

在有机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经破碎处理后通过平行输送带输送到搅拌装置中,如果原料在存储过程中会由于存储环境具有一定的湿度的话,会使得原料中掺杂有一定的水分(即原料受潮),使得原料彼此之间粘合在一起,这样在进行后期的搅拌作业时,需要延长搅拌时间,才能使得不同的原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肥料,这样一来,无疑使得生产时间大大提高,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解决了传统烘干装置烘干过程中,复合肥原料烘干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包括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检修窗,且检修窗的顶端横向栓接有检修盖板,所述定位架底部的四周均竖向栓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内腔背面的左侧栓接有支撑座,所述定位架的内腔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定位架表面的四周均竖向栓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远离定位架的一侧横向栓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所述u型架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翻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从动辊、输送带、驱动电机和主动辊,所述定位架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的表面传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栓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与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皮带与从动辊的内腔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干翻料机构包括固定板、钢丝线束、温度传感器和电阻加热丝,所述u型架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栓接有钢丝线束,所述u型架内腔左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u型架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电阻加热丝,所述电阻加热丝位于固定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钢丝线束的数量共为九个,所述钢丝线束的组数为三组且每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钢丝线束的底端位于输送带的表面,所述钢丝线束的顶部系设有扎带。

优选的,所述电阻加热丝表面的四周均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顶部通过螺栓与u型架的内壁栓接,所述电阻加热丝的形状设置为蛇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表面开设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深度至少为五厘米,所述送料槽的周长和输送带的周长相同。

优选的,所述u型架内腔顶部的四周均嵌设有散热座,所述散热座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沿散热座的中心处呈圆周状结构分布。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来源,通过从动辊和主动辊带动输送带进行平稳传动,从而可对复合肥原料进行匀速传输作业,通过固定板和钢丝线束的配合,可对输送带表面堆积的原料进行翻料处理,增强原料在输送带表面的平整度,同时也增大原料和热量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温度传感器,可对u型架和原料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感应,通过电阻加热丝提供热量来源,继而可对匀速传动的复合肥原料进行均匀烘干,从而增强复合肥原料的烘干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钢丝线束的组数为三组且每组的数量为三个,可对输送带表面堆积的原料进行均匀翻料处理,防止原料堆积出现受热不均匀情况,通过固定件,增强电阻加热丝和u型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电阻加热丝从u型架内壁发生脱落,通过送料槽,便于使用者将复合肥原料放至输送带表面,防止原料从输送带表面发生掉落,通过散热座和散热孔,可对u型架底部的湿气进行散热处理,防止湿气聚集在u型架和原料之间,同时也增强原料的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u型架的结构仰视图;

图3为图1所示u型架的结构主视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定位架的结构后视图。

图中标号:1、定位架;2、支撑腿;3、支撑座;4、传输机构;41、从动辊;42、输送带;43、驱动电机;44、主动辊;5、定位柱;6、u型架;7、控制器;8、烘干翻料机构;81、固定板;82、钢丝线束;83、温度传感器;84、电阻加热丝;9、扎带;10、送料槽;11、散热座;12、检修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u型架的结构仰视图,图3为图1所示u型架的结构主视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定位架的结构后视图,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包括定位架1,所述定位架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检修窗,且检修窗的顶端横向栓接有检修盖板12,所述定位架1底部的四周均竖向栓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内腔背面的左侧栓接有支撑座3,所述定位架1的内腔设置有传输机构4,所述定位架1表面的四周均竖向栓接有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远离定位架1的一侧横向栓接有u型架6,所述u型架6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7,所述u型架6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翻料机构8。

所述传输机构4包括从动辊41、输送带42、驱动电机43和主动辊44,所述定位架1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连接有从动辊41,所述从动辊41的表面传动连接有输送带42,所述支撑座3的顶部栓接有驱动电机43,所述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栓接有与主动辊44,所述主动辊44远离驱动电机43的一端通过皮带与从动辊41的内腔传动连接,从而可对复合肥原料进行匀速传输作业。

所述烘干翻料机构8包括固定板81、钢丝线束82、温度传感器83和电阻加热丝84,所述u型架6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固定板81,所述固定板81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栓接有钢丝线束82,可对输送带42表面堆积的原料进行翻料处理,增强原料在输送带42表面的平整度,同时也增大原料和热量之间的接触面积,所述u型架6内腔左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温度传感器83,可对u型架6和原料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感应,所述u型架6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电阻加热丝84,所述电阻加热丝84位于固定板81的内侧,继而可对匀速传动的复合肥原料进行均匀烘干,从而增强复合肥原料的烘干效果。

所述钢丝线束82的数量共为九个,所述钢丝线束82的组数为三组且每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钢丝线束82的底端位于输送带42的表面,所述钢丝线束82的顶部系设有扎带9,可对输送带42表面堆积的原料进行均匀翻料处理,防止原料堆积出现受热不均匀情况。

所述电阻加热丝84表面的四周均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顶部通过螺栓与u型架6的内壁栓接,所述电阻加热丝84的形状设置为蛇形形状,增强电阻加热丝84和u型架6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电阻加热丝84从u型架6内壁发生脱落。

所述输送带42的表面开设有送料槽10,所述送料槽10的深度至少为五厘米,所述送料槽10的周长和输送带42的周长相同,便于使用者将复合肥原料放至输送带42表面,防止原料从输送带42表面发生掉落。

所述u型架6内腔顶部的四周均嵌设有散热座11,所述散热座11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沿散热座11的中心处呈圆周状结构分布,可对u型架6底部的湿气进行散热处理,防止湿气聚集在u型架6和原料之间,同时也增强原料的烘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预先将待烘干的复合肥原料放至送料槽10内,控制器7控制驱动电机43开启,接着驱动电机43带动主动辊44进行转动,主动辊44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辊41进行转动,从而从动辊41带动输送带42进行匀速传动,从而输送带42带动复合肥原料进行匀速传输,接着控制器7控制电阻加热丝84通电开启,从而电阻加热丝84产生热量,从而热量传导至复合肥原料表面,从而可对匀速传动的复合肥原料进行加热烘干,通过固定板81提供固定支撑,从而九个钢丝线束82依次对输送带42表面堆积的复合肥原料进行翻料平整,从而进一步增强复合肥原料的烘干效果,复合肥原料烘干过程中,温度传感器83实时感应u型架6和复合肥原料之间的温度数值,继而向控制器7发送数据指令,u型架6底部聚集的湿气由散热座11内部的散热孔散出。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肥原料烘干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43提供动力来源,通过从动辊41和主动辊44带动输送带42进行平稳传动,从而可对复合肥原料进行匀速传输作业,通过固定板81和钢丝线束82的配合,可对输送带42表面堆积的原料进行翻料处理,增强原料在输送带42表面的平整度,同时也增大原料和热量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温度传感器83,可对u型架6和原料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感应,通过电阻加热丝84提供热量来源,继而可对匀速传动的复合肥原料进行均匀烘干,从而增强复合肥原料的烘干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