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热水输出率的双胆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9628发布日期:2021-01-12 07:3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热水输出率的双胆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热水输出率的双胆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用户生活用热水具有间歇性和小时变化系数较大的两大使用规律,间歇使用意味着一天之内使用生活热水的累计时间较短,小时变化系数较大是指一天之内不同时刻的生活热水需求量波动较大,即使某一时刻热水需求很小,也需要把整个储水内胆中冷水加热至设定值,造成能源大量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一种双胆电热水器,提高热水利用率。

目前市场上的双胆电热水器结构,主要是上下胆的连接直接通过两个或三个大口径管道进行连接,如公告号为cn207035471u的专利所述。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上下胆间的水路流通仅能靠这些大口径管道进行流通,这些连接管道由于缺少缓流结构,导致下胆的水直接冲到上胆,扰乱上胆的稳定水温层,造成双胆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通过缓流结构防止内胆间水流冲击,有效提高热水输出率的双胆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高热水输出率的双胆电热水器,包括:第一内胆,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胆上方的第二内胆,设置在各内胆中的电加热器,与所述第一内胆底部连通的进水管,与所述第二内胆顶部连通的出水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内胆与所述第二内胆的连接水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内胆中设有与所述连接水道对应的流道挡水帽组件,所述流道挡水帽组件在所述第二内胆中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管输入端的高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水道为单个水道,所述出水管从下往上穿过所述第一内胆、所述连接水道后进入所述第二内胆中,所述流道挡水帽组件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内胆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水管配合的进水接头,所述进水管从所述进水接头中穿过,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进水接头的内壁密封。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内胆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配合的出水接头,所述出水管从所述出水接头中穿过,所述出水管的外壁与所述出水接头的内壁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第一内胆中,对应所述出水端设置有进水挡水帽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挡水帽组件和所述进水挡水帽组件均呈倒扣杯状或圆片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内胆上安装有镁棒组件,所述第一内胆底部设置有镁棒接头,所述镁棒组件穿过所述镁棒接头伸入到所述第一内胆内,所述镁棒组件与所述镁棒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胆外部通过加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内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内胆与第二内胆之间的连接水道输出端,即第二内胆内增加流道挡水帽组件,减少第一内胆内的水流进入第二内胆时,由于流速较大导致对第二内胆稳定的水温层造成的冲击,让第二内胆顶部有更多稳定的热水输出至出水管中,减少热水滞留,不仅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温度稳定的热水,提高了用户体验感,而且提高了热水利用率,有助于节能减排,同时第一内胆的进水管处增设了进水挡水帽组件,能够防止冷水对第一内胆内的水温层造成冲击,共同保证高热水输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内胆,1-1、进水管接头,1-2、出水管接头,1-3、镁棒接头,2、第二内胆,3、电加热器,4、进水管,4-1、进水挡水帽组件,5、出水管,6、连接水道,7、流道挡水帽组件,8、限位密封垫,9、镁棒组件,10、加固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热水输出率的双胆电热水器,包括:第一内胆1,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胆1上方的第二内胆2,设置在各内胆中的电加热器3,与所述第一内胆1底部连通的进水管4,与所述第二内胆2顶部连通的出水管5,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内胆1与所述第二内胆2连接水道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内胆2中设有与所述连接水道6对应的流道挡水帽组件7,所述流道挡水帽组件7在所述第二内胆2中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管5输入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水道6为单个水道,所述出水管5从下往上穿过所述第一内胆1、所述连接水道6后进入所述第二内胆2中,所述流道挡水帽组件7安装在所述出水管5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内胆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水管4配合的进水接头1-1,所述进水管4从所述进水接头1-1中穿过,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进水接头内壁密封;在所述第一内胆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5配合的出水接头1-2,所述出水管5从所述出水接头1-2中穿过,所述出水管的外壁与所述出水接头的内部密封;在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端设置有进水挡水帽组件4-1;所述流道挡水帽组件7和所述进水挡水帽组件4-1均呈倒扣杯状或圆片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内胆1上安装有镁棒组件9,所述第一内胆1底部设置有镁棒接头1-3,所述镁棒组件9穿过所述镁棒接头1-3伸入到所述第一内胆1内,所述镁棒组件与所述镁棒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密封垫8;所述第一内胆外部通过加固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内胆固定连接。

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道挡水帽组件不仅可以安装在出水管上,还可以安装在第二内胆的内壁,或者第二内胆内的镁棒组件上,流道挡水帽组件与连接水道对应设置即可。其工作原理是在第一内胆与第二内胆之间连接水道的进水口处增加一个流道挡水帽组件作为缓流机构,减少第一内胆内的水流进入第二内胆时,由于流速较大导致对第二内胆稳定的水温层造成的冲击,使得进入到第二内胆内部的水缓慢流入,防止温度未达标的水被冲进出水结构,导致用户不适,让顶部有更多达到设置温度的热水流到出水结构中。

根据热水输出率推导公式:

式中μ--热水输出率

mρ--排出水的质量,kg

θp--平均出水温度,℃

θa1--温控器首次断开的储水平均温度,℃

θc—平均进水温度,℃

ρ--平均出水温度下的水的密度

cr--额定容量,l

按照标准gb21519-2008第5.4测试方法,排水质量mp是从刚开始放水时测量出水最高温度,然后连续放水至出水温度低于最高放水温度20℃为止,所测得的电热水器排水重量就为mp。如果电热水器顶部出水管受第一内胆内的水直接冲击上去,出水水温就会快速降低,出水质量mp就会减少,根据推导公式(1),热水输出率就会减少,第二内胆就会有很多热水没有排出来,热水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节能减排。

增加流道挡水帽组件后,第一内胆的水进入到第二内胆的冲击就会大大降低,第二内胆的水温层还是会均匀分布,流进出水管的水温度还是很高,连续放水至出水温度低于最高放水温度20℃的排水质量mp就会增大,根据推导公式(1),热水输出率就会提高;同时第一内胆的进水管处增设了进水挡水帽组件,能够防止冷水对第一内胆内的水温层造成冲击,共同保证高热水输出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