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5125发布日期:2020-10-17 01:0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水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式工业冷水机。



背景技术:

风冷式工业冷水机又称为风冷箱型工业冷水机,是一种将常温的水通过压缩机制冷却到一定温度的制冷设备。由于风冷式工业冷水机换热的来源是气体,配备的有专用电扇,故称为“风冷”。风冷式工业冷水机主要应用于塑料加工中模具的冷却,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塑料制品表面光洁度,减少了塑料制品表面纹痕和内应力,使得产品不缩水、不变形,便于塑料制品的脱模,加速产品定型,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塑料成型机的生产效率。

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主要器件为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冷却风扇以及膨胀阀。需要制冷的常温水进入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蒸发器中,蒸发器将对常温水进行冷却降温,并制成冷冻水,以为用户设备供应。蒸发器内添置有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的蒸发机制对常温水进行降温。制冷剂吸收常温水的热量后,将被蒸发并输送至压缩机,压缩机将气状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并送至冷凝器。高压高温气体经冷凝器冷却后变为常温高压液体,其中冷却风扇对冷凝器起到了热交换的作用。常温高压液体将流入膨胀阀,经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气。低温低压的湿蒸气即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湿蒸气将再次流入蒸发器中,为常温水进行制冷作业,以将常温水变成冷冻水。制冷剂重复循环,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相比较水冷式工业冷水机,水冷式工业冷水机需要纳入冷却塔,使用条件受限大。而风冷式工业冷水机可单独使用,并且质量较轻,大多数风冷式工业冷水机都安装有移动轮,移动便利,安装简单,灵活性强。

然而,虽然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质量比水冷式工业冷水机轻,但风冷式工业冷水机仍较为沉重,轮脚的承压大,轮脚易损坏。其次,通过轮脚进行安置固定,其稳定性不足,风冷式工业冷水机易晃动移位。另外,轮脚的适用范围小,对于坑洼不平的地面,轮脚无法适配,难以保障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轮脚易损坏、稳固性不足以及适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风冷式工业冷水机。

一种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该风冷式工业冷水机包括:壳体、制冷组件、四个移动组件以及四个固定组件。所述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每一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一拐角处,每一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一拐角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冷却风扇以及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膨胀阀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却风扇连接,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膨胀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杆、万向轮以及固定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滑槽,所述支撑杆收容于所述升降滑槽中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万向轮连接,所述万向轮外露于所述升降滑槽。所述壳体一侧壁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与所述升降滑槽连通,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穿设于所述调节槽中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臂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壁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杆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固定槽与移动槽,所述固定件依次插入所述固定孔以及所述移动槽中,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支撑杆抵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桩、调节齿轮以及定位销。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收容滑槽,所述支撑桩收容于所述收容滑槽中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壳壁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收容滑槽连通,所述调节齿轮收容于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桩的一侧设置有轮齿,所述调节齿轮通过所述轮齿与所述支撑桩啮合。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桩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销依次插入所述定位孔以及一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定位销分别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支撑桩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齿轮的中部区域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贯穿所述壳体的壳壁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手柄呈圆柱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手柄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支撑桩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为圆形孔,所述定位槽为圆柱形槽,所述定位销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定位孔以及各所述定位槽分别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为棱形孔,所述定位槽为棱柱形槽,所述定位销为棱柱体结构,所述定位孔以及各所述定位槽分别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的末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外露于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万向轮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臂设置有防滑护套。

上述风冷式工业冷水机,通过制冷组件实现对常温水的制冷工作,以向用户设备提供冷冻水。通过移动组件实现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移动动能,提升灵活便利性。通过将固定件依次插入固定孔以及移动槽中,使得支撑杆与壳体连接稳定,从而提升万向轮的工作稳定性,保障移动功能的有效性。当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移动至使用场所时,通过固定组件提升安置稳定性。可利用千斤顶从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底部抬升并暂时稳固。拔出各定位销,通过旋拧调节齿轮,使得各支撑桩从收容滑槽中伸出。当各支撑桩伸出至适当长度时,通过将定位销再次插入定位孔以及对应的一定位槽中,以固定支撑桩的位置,各支撑桩将对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通过开设若干定位槽,提升支撑桩伸出长度的调节范围,从而提升了风冷式工业冷水机对使用场地环境的适应性能。通过拔出固定件,提起支撑杆,使得万向轮收容于升降滑槽中。通过将固定件插入固定孔以及固定槽中,以将支撑杆与壳体固定。收起千斤顶后,各支撑桩对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起到了支撑作用,而各万向轮不再承压受力。该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解决了传统冷水机轮脚易损坏的问题,并提升了安装稳固性,扩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m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部分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另一状态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n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另一部分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另一状态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式工业冷水机10,该风冷式工业冷水机10包括:壳体100、制冷组件200、四个移动组件300以及四个固定组件400。制冷组件200设置于壳体100内,每一移动组件300设置于壳体100的底部一拐角处,每一固定组件400设置于壳体100的底部一拐角处。制冷组件200包括蒸发器210、压缩机220、冷凝器230、冷却风扇240以及膨胀阀(图未示)。蒸发器210的制冷剂输出端与压缩机220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220的输出端与冷凝器230的输入端连通,冷凝器230的输出端与膨胀阀的输入端连通,膨胀阀的输出端与蒸发器210的制冷剂输入端连通。冷凝器230与冷却风扇240连接,冷却风扇240设置于壳体100的顶部,蒸发器210、压缩机220、冷凝器230以及膨胀阀设置于壳体100内。移动组件300包括支撑杆310、万向轮320以及固定件330。壳体100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滑槽110,支撑杆310收容于升降滑槽110中并与壳体100滑动连接。支撑杆310的底端与万向轮320连接,万向轮320外露于升降滑槽110。壳体100一侧壁开设有调节槽111,调节槽111与升降滑槽110连通,支撑杆310设置有升降臂311,升降臂311穿设于调节槽111中并与壳体100滑动连接,升降臂311部分外露于壳体100。壳体100的另一侧壁开设有固定孔120,支撑杆310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固定槽312与移动槽313,固定件330依次插入固定孔120以及移动槽313中,固定件330分别与壳体100以及支撑杆310抵接。固定组件400包括支撑桩410、调节齿轮420以及定位销430。壳体100的底部开设有收容滑槽130,支撑桩410收容于收容滑槽130中并与壳体100滑动连接。壳体100的壳壁内开设有安装槽131,安装槽131与收容滑槽130连通,调节齿轮420收容于安装槽131中并与壳体100转动连接,支撑桩410的一侧设置有轮齿411,调节齿轮420通过轮齿411与支撑桩410啮合。壳体100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140,支撑桩410沿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定位槽412,定位销430依次插入定位孔140以及一定位槽412中,定位销430分别与壳体100以及支撑桩410抵接。

上述风冷式工业冷水机10,通过制冷组件200实现对常温水的制冷工作,以向用户设备提供冷冻水。通过移动组件300实现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移动动能,提升灵活便利性。通过将固定件330依次插入固定孔120以及移动槽313中,使得支撑杆310与壳体100连接稳定,从而提升万向轮320的工作稳定性,保障移动功能的有效性。当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移动至使用场所时,通过固定组件400提升安置稳定性。可利用千斤顶从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底部抬升并暂时稳固。拔出各定位销430,通过旋拧调节齿轮420,使得各支撑桩410从收容滑槽130中伸出。当各支撑桩410伸出至适当长度时,通过将定位销430再次插入定位孔140以及对应的一定位槽412中,以固定支撑桩410的位置,各支撑桩410将对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通过开设若干定位槽412,提升支撑桩410伸出长度的调节范围,从而提升了风冷式工业冷水机对使用场地环境的适应性能。通过拔出固定件330,提起支撑杆310,使得万向轮320收容于升降滑槽110中。通过将固定件330插入固定孔120以及固定槽312中,以将支撑杆310与壳体100固定。收起千斤顶后,各支撑桩410对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起到了支撑作用,而各万向轮320不再承压受力。该风冷式工业冷水机10解决了传统冷水机轮脚易损坏的问题,并提升了安装稳固性,扩大了适用范围。

壳体100作为主体框架,起到了承装作用,为制冷组件200、移动组件300以及固定组件400起支撑、安装作用。制冷组件200用于实现制冷功能,以将常温水转变成冷冻水。蒸发器210是依靠制冷剂液体的蒸发(实际上是沸腾)来吸收被冷却介质热量的换热设备。蒸发器210在制冷系统中的功能是吸收热量(或称输出冷量)。压缩机220用于将气状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并送至冷凝器230。在制冷过程中,冷凝器230起着输出热能并使制冷剂得以冷凝的作用。冷凝器230通过冷却风扇240实现热交换。膨胀阀在冷水机制冷系统中既是流量的调节阀,又是制冷设备中的节流阀,膨胀阀的感温包是包扎在蒸发器210的出口处。其主要作用是使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在流经膨胀阀时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湿蒸气(大部分是液体,小部分是蒸汽)进入蒸发器210,在蒸发器210内汽化吸热,而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

需要制冷的常温水进入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蒸发器210中,蒸发器210将对常温水进行冷却降温,并制成冷冻水,以为用户设备供应。蒸发器210内添置有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的蒸发机制对常温水进行降温。制冷剂吸收常温水的热量后,将被蒸发并输送至压缩机220,压缩机220将气状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并送至冷凝器230。高压高温气体经冷凝器230冷却后变为常温高压液体,其中冷却风扇240对冷凝器230起到了热交换的作用。常温高压液体将流入膨胀阀,经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气。低温低压的湿蒸气即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湿蒸气将再次流入蒸发器210中,为常温水进行制冷作业,以将常温水变成冷冻水。制冷剂重复循环,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组件200的功能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其连接结构和原理具体可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仅在于保护具有上述移动组件300以及固定组件400的风冷式工业冷水机,即通过移动组件300以及固定组件400配合使用,解决传统冷水机轮脚易损坏的问题,提升安装稳固性,扩大适用范围。

移动组件300用于移动风冷式工业冷水机,提高搬运便利性,提升灵活性能。支撑杆310用于连接万向轮320,并通过设置升降臂311,以便于用户拉动支撑杆310,使得支撑杆310于升降滑槽110中滑动,从而带动万向轮320露出升降滑槽110或者收容于升降滑槽110中。万向轮320用于移动壳体100,实现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移动功能。固定件330用于固定支撑杆310,从而稳固万向轮320,保障万向轮320的工作稳定性。

通过将固定件330依次插入固定孔120以及移动槽313中,使得支撑杆310与壳体100连接稳定,从而提升万向轮320的工作稳定性,保障移动功能的有效性。一实施例中,支撑杆310与万向轮320焊接,从而便于用户将支撑杆310与万向轮320连接,同时提升连接牢固性。需要说明的是,万向轮320足以收容于升降滑槽110中,调节槽11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310的长度方向一致。当固定件330被拔出固定孔120以及移动槽313时,用户可提起升降臂311,升降臂311于调节槽111中朝竖直向上方向滑动,同时带动支撑杆310于升降滑槽110中向上方移动。这样,支撑杆310将连带着万向轮320运动,使得万向轮320收容于升降滑槽110内。此时,将固定槽312将向上位移,并与固定孔120相对应。用户将固定件330依次插入固定孔120以及固定槽312中,即再次将支撑杆310固定,从而完成万向轮320的收起作用。万向轮320不再支持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转由固定组件400对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进行支撑,从而避免移动组件300承压损坏。

为了提高升降臂311的防护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降臂311设置有防滑护套314。本实施例中,防滑护套314为橡胶护套。另一实施例中,防滑护套314为硅胶护套。这样,防滑护套314起到了缓冲保护的作用。另外,防滑护套314还提升了摩擦系数,便于用户握稳升降臂311。如此,提高了升降臂311的防护性能。

固定组件400用于稳固风冷式工业冷水机,提高搬运便利性,提升灵活性能。支撑桩410用于支撑风冷式工业冷水机。调节齿轮420用于调节支撑桩410的伸出长度。定位销430用于固定支撑桩410的位置。拔出定位销430,旋拧调节齿轮420,通过调节齿轮420与支撑桩410上的轮齿411的啮合关系,可使得支撑桩410从收容滑槽130中伸出。一实施例中,定位孔140为圆形孔,定位槽412为圆柱形槽,定位销430为圆柱体结构,定位孔140以及各定位槽412分别与定位销430相适配。另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孔140为棱形孔,定位槽412为棱柱形槽,定位销430为棱柱体结构,定位孔140以及各定位槽412分别与定位销430相适配。当各支撑桩410伸出至适当长度时,通过将定位销430再次插入定位孔140以及对应的一定位槽412中,即可固定支撑桩410的位置。

为了便于用户拉出定位销4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销430的末端设置有拉环431,拉环431外露于壳体100。拉环431的设置为用户拉拨定位销430提供了受力点,便于用户执行拨插动作。如此,提升了该风冷式工业冷式机的调节便利程度。

为了提升支撑桩410伸出长度的调节范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定位槽412沿支撑桩41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这样,对支撑桩410伸出长度的调节程度更为细腻,提升了对安置环境的适应性。如此,从而提升了风冷式工业冷水机对使用场地环境的适应性能。

为了便于用户旋拧调节齿轮420,提升对支撑桩410的调节便利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齿轮420的中部区域设置有调节手柄421,调节手柄421贯穿壳体100的壳壁并部分外露于壳体100。具体的,一实施例中,调节手柄421呈圆柱体结构。用户通过拧动调节手柄421,即可带动调节齿轮420转动。通过调节齿轮420与支撑桩410的啮合关系,调节支撑桩410伸出收容滑槽130外的长度。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调节手柄421的防滑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手柄421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棱422。各防滑棱422的设置提升了调节手柄421的防滑系数,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如此,便于用户拧动调节手柄421,提升了该风冷式工业冷水机的调节便利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