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烟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6493发布日期:2020-11-10 11: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烟囱系统,安装于具有朝阳外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建筑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幕墙板,安装于所述朝阳外墙壁上;

内墙,设置于所述建筑内,且与所述天花板连接;所述内墙与所述地面之间具有空气流通路径,所述内墙和所述玻璃幕墙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集热板,设置于所述内墙和所述朝阳外墙壁之间,并与所述内墙连接;所述集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针肋,且所述针肋与所述集热板之间具有夹角;

至少一个第一风口,设置于所述空气通道上方的所述天花板上;

至少一个无动力风帽,位于所述建筑外;所述无动力风帽与所述第一风口一一对应,所述无动力风帽通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高度角自动测量仪;所述针肋与所述集热板转动连接;

所述集热板上横向设置有若干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内穿设有转轴;每一所述第一贯穿孔上均连通有设于所述集热板朝阳一侧的第一通孔;所述针肋的一端穿过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相对应的所述转轴固连,且所述第一通孔与相对应的所述针肋之间具有空隙;

所述集热板具有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应的第二侧面,所述集热板的周侧依次为朝阳一侧、所述第一侧面、背阳一侧和所述第二侧面;所述集热板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上设有与所述转轴相对应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相对应的所述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所述太阳高度角自动测量仪设置于所述建筑外,用于接收太阳光照测得太阳高度角;所述太阳高度角自动测量仪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肋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集热板和所述朝阳外墙壁之间距离的百分之八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与所述内墙转动连接;

所述集热板的上端与所述内墙转动连接;所述集热板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一个驱动部,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内墙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集热板相对于所述内墙转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太阳高度角自动测量仪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上端横向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内穿设有固定轴;所述集热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套环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且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墙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主动杆、从动杆和第二驱动件;

所述主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内墙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从动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集热板的下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内墙上,且与所述主动杆连接,用于驱动主动杆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太阳高度角自动测量仪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的朝向内墙一侧设置有保温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口上设置有第一开/闭单元;

所述集热板与所述天花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内墙上与所述间隔对应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上设置有第二开/闭单元;所述第二风口的朝阳侧或背阳侧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天花板和/或内墙连接;

所述建筑内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开/闭单元和所述风扇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下端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玻璃幕墙板下端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烟囱系统,安装于具有朝阳外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建筑上,包括安装于朝阳外墙壁上的玻璃幕墙板、内墙、集热板、至少一个第一风口和与第一风口一一对应的无动力风帽。内墙设置在建筑内,且与室内天花板连接。内墙与地面之间具有空气流通路径,内墙和玻璃幕墙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集热板设置在内墙和朝阳外墙壁之间,并与内墙连接。集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针肋,且针肋与集热板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风口设置在于空气通道上方的天花板上。无动力风帽位于建筑外,无动力风帽通过相对应的第一风口与空气通道连通。在集热板上设置针肋,增大了吸收太阳辐射的面积和对流换热面积,使得远离集热板的区域也能达到良好的对流换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蔡加熙;冯劲梅;丁业凤;吴志云;张宇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10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