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启炉导电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6213发布日期:2020-12-04 13:5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启炉导电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石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启炉导电柱。



背景技术:

电石,其化学名称叫碳化钙,分子式cac2,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密闭电石炉作为一种矿热炉,是电热法生产电石的核心设备。

在电石炉新建和大修后的电石生产中,常分为启炉、提升负荷、稳定生产三个阶段。在启炉阶段,首先在电石炉内电极下方安装内部装满焦炭的启炉导电柱,启炉导电柱与电石炉壁之间填充焦炭和石灰的混合料(或者不填充混合料);再通电,利用启炉导电柱内焦炭的电阻热、电弧热来焙烧电极和提升炉底温度,待电极焙烧合格和炉底温度达到预定目标后,加入焦炭和石灰的混合料,逐渐建立熔池,融化启炉导电柱,实现出炉和能量平衡。然后进入提升负荷阶段,最终进入电石炉设计负荷稳定生产阶段。

启炉阶段中,电极焙烧质量和炉底温度对能否实现安全出炉和能量平衡影响重大,直接影响到电石炉负荷提升的顺利进行。

现有的启炉导电柱常直接装满焦炭,当导电柱与电石炉壁之间填装混合料时,会形成电极与物料之间的支路电流,造成炉底温度温升缓慢,同时电石炉内的温度分布发生改变,影响熔池的形成,造成熔池上抬,导致初次出炉困难,延长启炉时间;当导电柱与电石炉壁之间不填装混合料时,容易导致启炉导电柱过早破裂,对电极的焙烧质量影响极大,严重时会发生电极断裂等生产事故,影响电石炉的正常启炉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炉导电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启炉导电柱易形成支路电流、易过早破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为一种启炉导电柱,所述启炉导电柱包括内筒、外筒、绝缘件,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围成收容空间,所述绝缘件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外筒的高度,使得所述启炉导电柱的顶部为倒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倒锥结构的倒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30°。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包括多个绝缘块,多个所述绝缘块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为多层结构,每层间隔设置多个绝缘块,相邻层的绝缘块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外筒的表面设有两个内筒限位板,所述绝缘块设于所述内筒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设有外筒限位孔,所述绝缘块通过所述外筒限位孔插设于所述内筒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启炉导电柱还包括护板,所述护板盖设于所述外筒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绝缘气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启炉导电柱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启炉导电柱为双筒式结构,通过内筒与外筒中间设有绝缘件实现启炉导电柱内导电物与外部物料的绝缘,有效隔断支路电流,提高炉底温升速率,实现电石炉内自下而上的温度分布,减小启炉导电柱破裂后对电极的冲击影响,同时增大电石炉阻抗,有效利用电能,降低电石炉启炉过程中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晰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启炉导电柱应用于电石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启炉导电柱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启炉导电柱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启炉导电柱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启炉导电柱的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启炉导电柱,11-内筒,

111-内筒限位板,12-外筒,

13-绝缘件,131-绝缘块,

14-收容空间,15-护板,

2-电石炉,3-焦炭,

4-电极柱,5-混合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与效果表述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启炉导电柱应用于电石炉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启炉导电柱1,所述启炉导电柱1应用于电石炉2中,所述启炉导电柱1内部装满焦炭3,上方安装有电极柱4,所述启炉导电柱1与所述电石炉2的炉壁之间填充焦炭和石灰的混合料5。

所述启炉导电柱1包括内筒11、外筒12、绝缘件13,所述内筒11与所述外筒12围成收容空间14,所述绝缘件13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4内。

本申请提供的启炉导电柱为双筒式结构,通过内筒与外筒中间设有绝缘件实现启炉导电柱内导电物与外部物料的绝缘,有效隔断支路电流,提高炉底温升速率,实现电石炉内自下而上的温度分布,减小启炉导电柱破裂后对电极的冲击影响,同时增大电石炉阻抗,有效利用电能,降低电石炉启炉过程中的风险。

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2为图1所示启炉导电柱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启炉导电柱的俯视图。

所述内筒11的高度低于所述外筒12的高度,使得所述启炉导电柱1的顶部为倒锥结构。所述启炉导电柱1的顶部封闭,并采用倒锥的结构形式,目的是在加混合料时,便于混合料尽可能的接近电极端头,便于电石熔池的建立。

所述倒锥结构的倒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30°。在这个范围内,当加入混合料时,混合料能够自己流动到内筒内部,最大限度的接近电极端头,若不在这个范围,电极焙烧和炉温达到要求后,在加混合料时需要人工操作(有一定危险性),或者是加不到电极的端头附近,造成弧光暴露,有烧损设备的危险性。

所述绝缘件13具有绝缘隔离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支撑所述内筒11与所述外筒12,在装炉时避免内外筒的接触,在高温环境下,所述内筒11强度减弱或者融化后,所述外筒12还能起到支撑混合料的作用。

请同时参照图4,图4为图2所示启炉导电柱的局部剖视图。

所述绝缘件13包括多个绝缘块131,多个所述绝缘块131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绝缘块131间隔设置,可以均匀支撑。

所述绝缘件13为多层结构,每层间隔设置多个绝缘块131,相邻层的绝缘块131交错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13为两层结构,每层间隔设置4个所述绝缘块131,上下两层的所述绝缘块131交错设置,呈对角线交叉设置。交错设置使得支撑和隔离效果更好,若所述绝缘块131焊接于所述内筒11和所述外筒12之间,交错设置可以降低焊接应力,避免焊缝在相近的位置。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13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多层结构,每层可以多于或少于4个所述绝缘块131,所述绝缘件13的层数和所述绝缘块131的块数可以根据生产情况相应设计。

请同时参照图5,图5为图4所示启炉导电柱的a部分的放大图。

所述内筒11靠近所述外筒12的表面设有两个内筒限位板111,所述绝缘块131设于所述内筒限位板111之间。所述内筒限位板111可以限制所述绝缘块131的位置,起到固定作用。

所述外筒12设有外筒限位孔(图未示),所述绝缘块131通过所述外筒限位孔插设于所述内筒限位板111之间。所述绝缘块131通过所述外筒限位孔安装于所述内筒限位板111之间,安装快捷,结构简单。

所述启炉导电柱1还包括护板15,所述护板15盖设于所述外筒限位孔。所述护板15可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外筒12上,便于安装。当然,所述护板15也可以为π型结构,插设于所述外筒限位孔内。

当然,所述绝缘件13可以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使得隔离支撑性更强。所述绝缘件13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4内的绝缘气体。所述绝缘气体为惰性气体,通过绝缘气体进一步起到隔离绝缘作用。

所述启炉导电柱1的尺寸与电极尺寸、电石炉功率有关,如果过小就会造成混合料过早(炉温未达到要求、电极未焙烧良好等情况)发生反应而产生电石,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翻电石、出炉不顺畅、电极事故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11的直径尺寸大于电极直径100mm,所述外筒12的直径尺寸大于电极直径300mm,具体依据电石炉功率确定。

所述电石炉2、焦炭3、电极柱4、混合料5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并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得到的变化与替换方案,都应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