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5162发布日期:2021-01-26 15:4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社区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背景技术:

[0002]
社区的传统供暖方式是以燃煤锅炉为制热设备,采用大管网方式把热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的集中式供暖,这种热能输送方式存在输送功率大,能源损耗多,管道维修困难等弊端。
[0003]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升,在煤改电的推动下,新能源在逐步替代燃煤锅炉。空气源热泵机组凭借能效高,无污染等优势成为一种被非常认可的替代产品,但因为相同制热量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占地较锅炉房大很多,并且众多热泵机组集中放置容易形成“冷岛效应”,即大面积集中放置的群机组,外围机组能够充分与空气换热正常运行,而内部机组由于受外围机组化霜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化霜条件,如此反复机组大部分时间在化霜模式下工作,从而影响正常的采暖效果。
[0004]
另外,随着临时办公,移动办公,野外办公的情况越来越多,建造一套固定的能源站投资大,工期长,且不易移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所以设计一种柔性的、分布式的、便于移动的能源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大管网供暖输送功率大,热损多,管道铺设成本高,维修难度大,以及能源站投资大、工期长、且不易移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包括水利模块和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翅片换热器和膨胀阀,其中,
[0008]
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冷媒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第一流体接口;
[0009]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第二流体接口;
[0010]
所述水利模块的进水和出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水利接口和第二水利接口。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水利模块包括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其中,
[0012]
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水利接口,另一端用于连接用户侧的进水;
[0013]
所述回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水利接口,另一端用于连接用户侧的回水。
[0014]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换热器向所述用户侧的方向,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管道
循环泵和止回阀。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水处理装置和过滤器。
[0016]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道上管道循环泵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水利接口之间设置有膨胀管路,所述膨胀管路上设置有膨胀罐。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接口通过经济器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第二流体接口。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接口和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第二流体接口均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经济器,所述经济器的主路回路出口通过主路电子膨胀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接口和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第二流体接口。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经济器之间依次设置有储液器和干燥过滤器。
[0020]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气控制机构,所述电气控制机构连接并控制所述主机设备和所述水利模块。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高效罐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00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把热泵设备与水利模块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体机,工程施工周期短,节省水利模块选型和安装工作,移动灵活,且将电气控制机构进行集成,省去工程配电柜的设计与安装的大部分工作。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正视图;
[0026]
图2为图1所示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左视图;
[0027]
图3为图1所示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的右视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制冷运行时的状态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制热运行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32]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其包括水利模块2和主机设备1,所述主机设备1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第一换热器13、翅
片换热器14和膨胀阀,其中,所述四通阀12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11的冷媒出口,所述四通阀12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一冷媒接口,所述四通阀12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14的第一流体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冷媒接口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14的第二流体接口;所述水利模块2的进水和出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一水利接口和第二水利接口。
[0033]
本实施例中的水利模块2和主机设备1集成到一起,主机设备1用于提供热源或冷源,水利模块2用于与用户侧连接,水利模块2通过第一换热器13换热,由第一换热器13释放热量或冷量,供给用户侧。即使用时仅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与用户的进水和出水管道连接,即可实现供暖或供冷,不需要时移除即可,可轻松适用于临时办公、移动办公或野外办公等情况。同时,由于可在用户侧近距离设置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不需要长距离的大管网输送,因此避免了大管网输送所需要的大功率以及能量损失,降低管道铺设成本,维修简单。同时,与大管网输送相比,化整为零,分布式功能,可以避免冷导效应的产生,工程施工周期短,节省水利模块2选型和安装工作,省去工程配电柜的设计与安装的大部分工作,移动灵活。
[0034]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水利模块2包括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其中,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一水利接口,另一端用于连接用户侧的进水;所述回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水利接口,另一端用于连接用户侧的回水。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换热器13向所述用户侧的方向,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管道循环泵21和止回阀22,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水处理装置23和过滤器24。通过第一水利接口将换热完成的功能水引用用户端,通过第二水利接口将为用户侧提供完能量的水重新引入第一换热器13补充热能或冷能。通过设置管道循环泵21为用户侧提供水压,通过设置止回阀22避免发生倒流,通过设置水处理装置23和过滤器24对回水进行处理。优选地,在进水管道上,可在管道循环泵21和止回阀两端分别设置蝶阀3;在回水管道上,可在电子水处理仪即水处理装置和y型过滤器即过滤器之间设置蝶阀3。
[0035]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进水管道上管道循环泵2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一水利接口之间设置有膨胀管路,所述膨胀管路上设置有膨胀罐25,优选地,在膨胀罐25的前端设置球阀4进行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冷媒接口通过经济器163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14的第二流体接口。通过设置膨胀管路,实现对用户侧的水压调节。
[0036]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冷媒接口和所述翅片换热器14的第二流体接口均通过单向阀连接所述经济器163,所述经济器163的主路回路出口通过主路电子膨胀阀16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冷媒接口和所述翅片换热器14的第二流体接口。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经济器163之间依次设置有储液器161和干燥过滤器162。
[0037]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还包括电气控制机构,所述电气控制机构连接并控制所述主机设备1和所述水利模块2。所述第一换热器13为管壳式换热器、高效罐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0038]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在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冷媒接口和所述翅片换热器14的第二流体接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示第一管道中部通过第二管道连通至经济器163组件,并且,在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冷媒接口和第二管道之间设置第一单向阀151,在翅片换热器14的第二流体接口和第二管道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152,分别用于实现制冷和制热时的冷媒循环。
[0039]
在制热工作过程中,压缩机11吸气口吸收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工质,经过压缩机11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冷媒经过四通阀12进入壳管式冷凝器即第一换热器13,冷凝器铜管内部是冷媒,铜管外面是水,冷媒与水在冷凝器内完成热交换,水温升高到设定的温度,冷媒温度降低变成液态冷媒,然后经过电子膨胀阀节流降压,冷媒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然后冷媒进入翅片式蒸发器,在蒸发器里面冷媒与环境发生热交换,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最后再次进入压缩机11。周而复始的循环。
[0040]
在制冷工作过程中,与制热过程相似,通过四通阀12换向阀切换阀芯的位置改变冷媒流向,此工作模式下冷媒先经过翅片换热器14,后经过壳管换热器,不管哪种工作模式水利模块2的工作是不受影响改变的,主要是通过循环泵推动水的流动(能力的载体)完成制冷效果或者制热效果的实施。
[0041]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在制热运行时,四通阀12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连通,由压缩机11出来的冷媒首先由四通阀12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2的第二接口进入第一换热器13的第一冷媒接口,再由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冷媒接口处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151、储液器161、干燥过滤器162进入经济器163,经济器163出来的主路回路出口通过主路电子膨胀阀164后进入翅片换热器14的第二流体接口,最后由翅片换热器14的第一流体接口经四通阀12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气分机构后,回流至压缩机11,经济器163的辅路出口通过辅路电子膨胀阀165直接进入压缩机11,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同时,水利模块2的管道循环泵21为用户侧提供经过第一换热器13换热后的热水,热水在用户侧换热完成后,由回水管道回流至第一换热器13,实现闭路循环换热。
[0042]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在进行制冷运行时,四通阀12的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连通,由压缩机11的冷媒出口出来的冷媒首先经由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进入翅片换热器14,然后依次经过第二单向阀152、储液器161、干燥过滤器162进入经济器163,经济器163出来的主路回路出口通过主路电子膨胀阀164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冷媒接口,最后由第一换热器13的第一冷媒接口经四通阀12的第二接口、第四接口和气分机构17后,回流至压缩机11,经济器163的辅路出口通过辅路电子膨胀阀165直接进入压缩机11,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同时,水利模块2的管道循环泵21为用户侧提供经过第一换热器13换热后的冷水,冷水在用户侧换热完成后,由回水管道回流至第一换热器13,实现闭路循环换热。
[004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通过将水利模块和主机设备的功能、控制逻辑、电气及结构集成为一个整体,主机设备和水里模块可以均有自己独立的框架结构,将两个框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还可以设置一个框架结构,将主机设备各部件和水利模块各部件一起置于其中,并将电气控制机构集成安装,最后将水利模块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出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体化能源站设备。使用时工程施工周期短,省去工程配电柜的设计与安装的
大部分工作,移动灵活。
[0044]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组件或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形成的组合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0045]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但是应当注意,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0046]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