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9450发布日期:2021-02-26 22:2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温度监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温度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是调节心情。因此,在建筑环境中,调节室内环境变得非常重要。
[0003]
建筑室内环境包括很多,例如温度、湿度、风量等等,而温度往往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因此温度成为了调控的重点。室内环境中,一个舒适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过高或者过低,往往会让住户感到难受。但是现有技术中很难在供暖或者供冷的过程中实现对住户室内温度做到精细化控制,用户室内温度不一,影响供暖或供冷使用效果及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监测控制系统,以实现准确调节室内温度,达到精细化、精准化控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监测控制系统,包括:
[0006]
供能装置,用于给建筑房间供暖或供冷;
[0007]
监测装置,与所述供能装置连接,用于监测供能装置的节点第一温度、供能装置的节点流量信息和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
[0008]
光伏装置,与所述监测装置、控制装置、流量阀组连接,用于给所述设备提供电能;
[0009]
流量阀组,包括设置于所述供能装置各节点的流量阀,所述流量阀通过控制装置调节所述供能装置对应节点的流量;
[0010]
控制装置,与所述流量阀组和监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目标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节点流量信息通知所述流量阀组调节所述供能装置的各节点的流量。
[0011]
可选的,所述供能装置包括: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输入管道连接到建筑房间内,所述输出管道连接到建筑房间内。
[0012]
可选的,所述输入管道用于输入暖媒或冷媒,所述输出管道用于输出暖媒或冷媒。
[0013]
可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智能温度计、输入温度计、输出温度计和流量计;所述智能温度计设置在建筑房间内;所述输入温度计设置在所述输入管道上;所述输出温度计设置在所述输出管道上;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输出管道上。
[0014]
可选的,所述智能温度计用于测量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所述节点第一温度包括流量进入建筑房间温度和流量排出建筑房间温度,所述输入温度计用于测量所述输入管道中流量进入建筑房间温度;所述输出温度计用于测量所述输入管道中流量排出建筑房间温度;所述流量计用于监测所述输出管道中流量的大小。
[0015]
可选的,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光伏发电板、储能电池、换流器;所述光伏发电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所述储能电池用于存储所述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能;所述换流器用于将储能电池中存储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提供给所述监测装置、控制装置和流量阀
组。
[0016]
可选的,所述光伏发电板安装在建筑楼顶或建筑侧墙;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光伏发电板连接;所述换流器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
[0017]
可选的,所述流量阀用于调节所述供能装置对应节点的流量,并通过流量大小的调节从而调节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
[0018]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智能温度计反馈的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控制对应所述流量阀的开度大小;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输入温度计和输出温度计反馈的流量进入建筑房间温度和流量排出建筑房间温度监测建筑房间的热媒或冷媒的消耗情况;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输流量计反馈的节点流量信息监测建筑房间的流量大小情况。
[0019]
可选的,所述光伏装置还用于给建筑楼道内的电灯提供电能。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监测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智能调控建筑温度的问题,实现了准确调节室内温度,达到精细化、精准化控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块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4]
实施例一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块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系统示意图,图2中电线用虚线表示,管道用实线表示,本实施例可以适用于温度监测控制系统对建筑温度进行调控的情况。
[0026]
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温度监测控制系统,包括:
[0027]
供能装置1,用于给建筑房间供暖或供冷。
[0028]
本实施例中,供能装置1可以为市政局等供暖/供冷机构提供的供能管道,该供能管道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可以保证输送的冷媒或热媒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供能管道与建筑物相连并分支出多个支管,每个用户的房间连接一个支管,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冷媒或热媒使用的流量大小。
[0029]
参阅图2,替代实施例中,所述供能装置1包括:输入管道11和输出管道12,所述输入管道11连接到建筑房间内,所述输出管道12连接到建筑房间内。
[0030]
所述输入管道11用于输入暖媒或冷媒,所述输出管道12用于输出暖媒或冷媒。
[0031]
本实施例中,供能装置1还包括输入管道11和输出管道12,输入管道11通过压力装置将暖媒或冷媒输入到建筑里的每个用户的房间里,输出管道12将用户使用过的暖媒或冷媒传输出来。本实施例中,冷媒可以是冷气、冷水或者制冷剂等可以吸热的液体或者气体,
冷媒输送到用户室内后,可以吸收用户室内热量,到达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热媒可以是暖气、热水等可以放出热量的液体或者气体,热媒输送到用户室内后,释放出大量热量,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
[0032]
监测装置2,与所述供能装置1连接,用于监测供能装置1的节点第一温度、供能装置1的节点流量信息和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
[0033]
本实施例中,监测装置2可以是检测温度或者流量的仪器,优选为温度计或者流量计24,可以实时监控温度或者流量,并将其测量的温度数据或流量数据返回给控制中心进行实时调控。
[0034]
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2包括:智能温度计21、输入温度计22、输出温度计23和流量计24;所述智能温度计21设置在建筑房间内;所述输入温度计22设置在所述输入管道11上;所述输出温度计23设置在所述输出管道12上;所述流量计24设置在所述输出管道12上。
[0035]
所述智能温度计21用于测量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所述节点第一温度包括流量进入建筑房间温度和流量排出建筑房间温度,所述输入温度计22用于测量所述输入管道11中流量进入建筑房间温度;所述输出温度计23用于测量所述输入管道11中流量排出建筑房间温度;所述流量计24用于监测所述输出管道12中流量的大小。
[0036]
本实施例中,智能温度计21设置在每个用户的房间内,用于监控室内温度,并实时返回温度数据到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可以将每个用户房间内的实时温度与预设标准温度进行比较,若用户的实时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调小该用户的流量阀41,以达到减小室内温度的目的,若用户的实时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则调大该用户的流量阀41,以达到增大室内温度的目的。
[0037]
输入温度计22设置在输入管道11上,用来监测输入建筑的热媒或者冷媒温度,并返回温度数据到控制装置5。输出温度计23设置在输出管道12上,用来监测输出建筑的热媒或者冷媒温度,并返回温度数据到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接收到输入温度计22的温度数据和输出温度计23的温度数据后,进行相减得到温差,通过该温差可以判断该建筑内所有用户的用能情况,从而适应性调节供能大小。示例性的,在冬季时间内,某建筑输入温度计22的温度数据为80℃,输出温度计23的温度数据为40℃,温差则为40℃,从而控制装置5通过比较以往数据可以判断出冬季该建筑用户的用能需求较高,则通知供能装置1提高供能流量,以满足该建筑内的用户需求。在春季时间内,某建筑输入温度计22的温度数据为60℃,输出温度计23的温度数据为40℃,温差则为20℃,控制装置5通过比较以往数据可以判断出春季该建筑用户的用能需求较低,则通知供能装置1减少供能流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0038]
流量计24设置与输出管道12上,用于实时监测输出管道12中流量的大小,并返回流量数据到控制装置5中。控制装置5可以实时监测建筑内所有用户的耗能情况,根据实际耗能情况可以适当微调供能装置1的供能量大小,以保证室内温度达到标准温度的同时节约能源。
[0039]
光伏装置3,与所述监测装置2、控制装置5、流量阀组4连接,用于给所述设备提供电能。
[0040]
本实施例中,光伏装置3由光伏组件发电,经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并给直流负载提供电能或通过逆变器给交流负载提供电能的一种新型电源。光伏装置3与监
测装置2相连,为监测装置2、控制装置5、流量阀组4提供电能,由于上述装置2、4、5工作电量消耗比较小,光伏装置3产生的电能能够满足装置2、4、5的需求。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光伏装置3还用于给建筑楼道内的电灯提供电能。光伏装置3在给装置2、4、5提供电量足够的情况下,还能将多余电能提供给建筑楼道内的路灯或者应急灯,这样既可以保证电量的充足利用,又可以节约建筑电能消耗,并达到清洁能源利用的目的。
[0041]
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光伏装置3包括光伏发电板31、储能电池32、换流器33;所述光伏发电板31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所述储能电池32用于存储所述光伏发电板31产生的电能;所述换流器33用于将储能电池32中存储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提供给所述装置2、4、5。
[0042]
所述光伏发电板31安装在建筑楼顶或建筑侧墙;所述储能电池32与所述光伏发电板31连接;所述换流器33与所述储能电池32连接。
[0043]
本实施例中,光伏装置3包括了光伏发电板31、储能电池32、换流器33。光伏发电板31是一种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光伏发电板31将太阳光照射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该电能为直流电,一般不直接使用时需要利用存储介质将电能存储起来。利用光伏发电板31产生的电能属于清洁电能,增加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碳排放。在夏季时,屋顶光伏发电板31能起到明显的隔热作用,降低建筑物室内温度,从而降低室内空调等降温设备的能耗,实现节能增效。同时,光伏发电板31对屋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减缓屋面老化。
[0044]
储能电池32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池32接收光伏发电板31产生的电能并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存储起来,在需要使用电能的时候,储能电池32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送入到换流器33中,储能电池32也设置在建筑楼顶,但是需加装防雨防晒措施,保证储能电池32在阴雨天气不会由于雨水损坏。
[0045]
换流器33可以将光伏发电板31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换流器33是光伏阵列系统中重要的系统平衡之一,可以配合一般交流供电的设备使用。换流器33有配合光伏阵列的特殊功能,例如最大功率点追踪及孤岛效应保护的机能。在本实施例中,换流器33连接储能电池32,将储能电池32中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交流电输送到各个温度计或者流量计24中,保证其工作正常运行。
[0046]
流量阀组4,包括设置于所述供能装置1各节点的流量阀41,所述流量阀41用于调节所述供能装置1对应节点的流量。
[0047]
本实施例中,流量阀41为电磁流量阀,监测装置2反馈温度信号到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输出信号控制电磁流量阀增大或减小流量阀开度大小,达到保持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平衡。调节阀组作用是设定流量,自动平衡阀组作用是维持流量恒定。流量阀41适用于需要进行流量控制的水系统中,尤其适合于供热,空调等非腐蚀性液体介质的流量控制;安装在水系统中,经运行前的一次调节,即可使系统流量自动恒定在要求的设定值。流量阀41适用于需要进行流量控制的水系统中,尤其适合于供热,空调等非腐蚀性液体介质的流量控制;安装在水系统中,经运行前的一次调节,即可使系统流量自动恒定在要求的设定值。自
动消除水系统中因各种因素引起的水力失调现象,保持用户所需流量,克服“冷热不均”提高供热,空调的室温,提高系统能效,实现节能,是供热、空调系统实现“计量收费”的理想配套产品。
[0048]
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流量阀41用于调节所述供能装置对应节点的流量,并通过流量大小的调节从而调节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
[0049]
本实施例中,流量阀41设置在每个用户的房间外部,也就是每个分支管道上,用于控制供能装置1输送到每个用户室内的热媒或冷媒的大小。示例性的,在冬天供暖时,当每个用户室内的温度计测量出该用户的实时温度高于标准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5会控制该用户对应的流量阀41阀门变小,以减小输送到用户室内的暖气,从而通过减小暖气流量达到减小用户室内温度的目的,并实现了能源的精确利用。在夏天供冷时,当每个用户室内的温度计测量出该用户的实时温度高于标准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5会控制该用户对应的流量阀41阀门变大,增加输送到用户室内冷气的流量,从而通过增加冷气流量达到减小用户室内温度的目的,提升了用户室内的舒适度。
[0050]
控制装置5,与所述流量阀组和监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目标温度、所述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节点流量信息通知所述流量阀组调节所述供能装置的各节点的流量。
[0051]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可以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数据控制中心,服务器中包括多台处理器和多台存储器,该数据控制中心可以接收各个温度计或流量计24传输的温度或流量数据,并根据实时温度数据或流量数据与预设的目标温度或预设的目标流量进行比较,若有用户的室内温度超出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5会立即对控制该用户的流量阀41下达控制指令,通过流量的调节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0052]
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智能温度计21反馈的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控制对应所述流量阀41的开度大小;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输入温度计22和输出温度计23反馈的流量进入建筑房间温度和流量排出建筑房间温度监测建筑房间的热媒或冷媒的消耗情况;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输流量计24反馈的节点流量信息监测建筑房间的流量大小情况。
[0053]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包括多个可以执行计算处理的控制模块,每个控制模块可以接收智能温度计21、输入温度计22、输出温度计23和流量计24实时传回的温度数据,并根据实时温度数据或流量数据与预设的目标温度或预设的目标流量进行比较,并控制流量阀组4做出调整保证温度调控在范围内。
[005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温度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供能装置,用于给建筑房间供暖或供冷;监测装置,与供能装置连接,用于监测供能装置的节点第一温度、供能装置的节点流量信息和建筑房间的第二温度;光伏装置,与监测装置连接,用于给监测装置提供电能;流量阀组,包括设置于供能装置各节点的流量阀,流量阀用于调节供能装置对应节点的流量;控制装置,与流量阀组和监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目标温度、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节点流量信息通知流量阀组调节供能装置的各节点的流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智能调控建筑温度的问题,实现了准确调节室内温度,达到精细化、精准化控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0055]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
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