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7657发布日期:2021-01-23 08:4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尤指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能热水器是通过换热器吸收空气中的低介热量来制取热水,能效比cop值有限,而空调在制冷时,蒸发器冷凝端排放的热量白白浪费掉了,不能利用,不够节能环保;此外,空气能热水器和空调的系统工作都比较单一,只能独立工作;一个系统如何实现按需要随时转换制热水和冷风,又不影响原来的功能和使用环境,这是正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大大提高cop值,更加节能环保。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包括压缩机、换热器、蒸发器、吸/放热器、节流装置、流向控制器、过滤器,所述换热器串联在压缩机的排气管上,所述换热器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流向控制器连接,所述流向控制器分别与蒸发器一端、过滤器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另一端通过过滤器与节流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节流装置另一端通过另一过滤器与吸/放热器一端连接,所述吸/放热器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与压缩机的进气管连接,所述蒸发器与过滤器之间还设有电磁阀。
[0005]
进一步地,所述流向控制器包括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所述流向控制器通过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与节流装置连接,所述流向控制器通过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与蒸发器连接
[0006]
其中,所述电磁换向阀为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与压缩机之间还设有针阀。
[0007]
其中,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盘管式换热器或翘片换热器。
[0008]
其中,所述节流装置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两端并联自动卸压阀。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通过利用热水器系统吸收空调系统排放的热量,从而提高热水器的cop值;其中,本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能够通过电磁换向阀和流向控制器实现控制冷媒的不同流向,实现纯热水、热水+空调热风、热水+空调冷风三种运行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12]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13]
附图标号说明:1.压缩机;2.换热器;3.蒸发器;4.吸/放热器;5.节流装置;6.流向
控制器;61.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7.过滤器;8.电磁换向阀;9.电磁阀;10.针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0015]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包括压缩机1、换热器2、蒸发器3、吸/放热器4、节流装置5、流向控制器6、过滤器7,所述换热器2串联在压缩机1的排气管上,所述换热器2通过电磁换向阀8与流向控制器6连接,所述流向控制器6分别与蒸发器3一端、过滤器7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3另一端通过过滤器7与节流装置5一端连接,所述节流装置5另一端通过另一过滤器7与吸/放热器4一端连接,所述吸/放热器4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8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8与压缩机1的进气管连接,所述蒸发器3与过滤器7之间还设有电磁阀9。
[001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向控制器6包括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所述流向控制器6通过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与节流装置5连接,所述流向控制器6通过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与蒸发器3连接。
[00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换向阀8为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8与压缩机1之间还设有针阀10。其中,所述换热器2可以采用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盘管式换热器或翘片换热器的其中一种;所述节流装置5采用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均可,在此不作限制。
[0018]
为了防止电磁阀9因故障不能及时打开,造成系统断路,可在电磁阀9管路上并联一个自动卸压阀(附图未示),确保系统安全。
[0019]
本热能回收再利用集成系统在工作时包括三种运行模式,其工作过程分别如下:
[0020]
1)纯热水运行模式:首先,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过换热器2时,热量交换到介质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然后流经四通电磁换向阀8时,此时四通电磁换向阀8处于断电状态,冷媒流向流向控制器6;流向控制器6与蒸发器3连接的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关闭,流向控制器6与过滤器7连接的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开启,同时电磁阀9关闭;而冷媒经过过滤器7的过滤后,到达节流装置5,经过节流装置5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然后流经吸/放热器4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汽态冷媒;最后被压缩机1吸入,重新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循环运行,实现制取热水。
[0021]
2)热水+空调热风运行模式:首先,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过换热器2时,热量交换到介质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然后流经四通电磁换向阀8时,此时四通电磁换向阀8处于断电状态,冷媒流向流向控制器6;流向控制器6与蒸发器3连接的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开启,流向控制器6与连接过滤器7的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关闭,同时电磁阀9开启;然后冷媒经过蒸发器3时继续释放热量,获得热风;然后再经过过滤器7的过滤后,到达节流装置5,经过节流装置5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再流经吸/放热器4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汽态冷媒;最后被压缩机1吸入,重新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循环运行,实现制取热水和提供热风。
[0022]
3)热水+空调冷风运行模式:首先,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过换热器2时,热量交换到介质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然后流经四通电磁换向阀8时,四通电磁换向阀8处于上电状态,冷媒流向吸/放热器4,此时继续释放热量;然后经过过滤器7后到达节流装置5,经过节流装置5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由于此时流向控制器6与蒸发器3连接的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开启,同时电磁阀9开启,而流向控制器6与过滤器7连接的单向止回阀或电磁控制阀61关闭;冷媒流经蒸发器3,并且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提供冷风,并且变成低温低压的汽态冷媒;最后经过四通电磁换向阀8后被压缩机1吸入,重新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循环运行,实现制取热水和提供冷风。
[0023]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串联在压缩机1排气管上,设置在四通电磁换向阀8前面,不会受系统转换对热能回收的影响;其中,蒸发器3的前后位置设置流向控制器6和电磁阀9,在需要冷气时,控制冷媒通过蒸发器3,释放足够的冷量,在不需要冷气时,阻止冷媒通过或滞留在蒸发器3中,防止系统热量流失,维护系统平衡,提高cop值;此外,整个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三种运行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组合运行。
[0024]
此外,请参阅图2所示,对于一些特定有限空间或者多通道内的热能回收可以采用在此系统基础上,通过装置的延伸来实现:在系统中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后面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并联跟原系统一样的管路和阀件,从而实现两级(点)以及多级(点)的热能回收利用的功能,消除空间限制对回收效果的影响。
[0025]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及的吸/放热器4为现有技术中具有吸热和放热功能的设备,或者是同时设置吸热器和放热器,在此不作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