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4196发布日期:2021-01-08 11:0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烟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油烟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会产生较高温度的油烟和蒸汽,直接将油烟排出室外会造成余热资源的浪费,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将油烟余热回收的热回收装置。

但是,目前已有的油烟热回收装置的换热腔内通常采用若干列管或热力管均匀铺设,油烟进入换热腔后从管道之间的缝隙穿过实现冷凝,而为了扩展受热面,一般是在管到侧部增加翅片来实现,但是对于油烟这种具有粘性的化合物,这种增加翅片的方式会使得油烟粘附在换热管的外壁,而且翅片的受热面容易积聚油烟造成堵塞,从而导致了换热效率的大幅下降,降低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且可防止油烟附着换热管表面的油烟热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烟热回收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若干换热管,所述壳体上侧设有油烟进口,壳体内设有换热腔,壳体下侧设有油烟出口,所述换热管呈左右蜿蜒的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并且通过隔板固定所述换热管的形状以使其形成一换热组件,相邻的两个换热组件之间形成油烟通道,各个油烟通道的进口端与油烟进口连通,出口端与油烟出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烟热回收装置,其利用隔板将同一换热管蜿蜒后的相邻部分之间连接起来并形成换热组件,同时相邻的两个换热组件之间形成油烟通道,将换热腔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油烟通道,使得油烟从油烟进口进入换热腔后均匀地从各个油烟通道流过,隔板的设置起到了扩展受热面的作用,增加了换热面积,且隔板上凸起的换热管道提升了油烟流经的湍流强度,避免油烟在受热面上沉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包括若干直流管和连通相邻直流管的若干弧形管,所述直流管与所述弧形管依次首末相接,同一弧形管上的两段直流管之间的距离由靠近该弧形管一端沿远离该弧形管一端逐渐减小,使得换热管的结构更加紧凑,可节省产品空间。

优选的,两两相邻的直流管之间通过所述隔板密封连接,形成所述换热组件,其加工方便,且确保油烟流通顺畅。

优选的,所述直流管和弧形管的管径为r,所述弧形管的圆弧半径为r,其中,r≥3r,以确保管道流通面积足够大,从而确保水的湍流速度;同一根弧形管上的两段直流管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d≥r,以防止相邻的两条弯管段触碰到。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管的弯曲位置半径为3r≤r≤4r,在确保换热管流通面积足够大的同时使得弧形管弯曲位置半径尽量小,使得换热管的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的,所述隔板为金属薄板,其两侧与换热管的管壁焊接,所述直流管和弧形管为一体结构,确保换热管结构强度。

优选的,壳体内还设有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设于油烟进口与换热腔之间,所述出气腔设于油烟出口与换热腔之间,以方便油烟的汇集进入、以及冷凝后的油烟的汇集排出,所述进气腔内设有若干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外接热水源或者蒸汽装置以实现对侧换热面的清洗,保持侧换热面的洁净,从而保证侧换热面的传热效果。

优选的,换热管的出水端位于换热腔的上侧,换热管的进水端位于换热腔的下侧,水沿换热管由下往上流动,油烟沿油烟通道由上往下流动,油烟与水的流向为相对逆流方向,使得传热过程中的平均传热温差较大,可提高传热效率。

优选的,还包括热水箱、冷水箱和水泵,所述热水箱设于壳体侧部上方,冷水箱设于壳体侧部下方,所述冷水箱通过水泵与换热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热水箱与换热管的出水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部对应换热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换热管的进水端穿过对应的通孔与冷水箱连通,且换热管的进水端的侧部与其对应的通孔焊接密封,换热管的出水端穿过对应的通孔与热水箱连通,且换热管的出水端的侧部与其对应的通孔焊接密封,确保了产品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壳体1、冷水箱2、热水箱3、换热管4、隔板5、油烟通道6、清洗喷头7、油烟进口11、油烟出口12、直流管41、弧形管42、换热腔101、进气腔102、出气腔103、通孔104、管板105、连接板106、下管板107、换热组件4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一种油烟热回收装置,其包括壳体1、冷水箱2、水泵(图中未示)和热水箱3,所述壳体1上侧设有油烟进口11,壳体1内设有换热腔101,壳体1下侧设有油烟出口12,所述换热腔101内设有若干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呈左右蜿蜒的设置在所述换热腔101内,并且通过隔板5固定所述换热管4的形状以使其形成一换热组件401,相邻的两个换热组件401形成油烟通道6,各个油烟通道6的进口端与油烟进口11连通,出口端与油烟出口12连通。

具体的,所述换热管4包括若干直流管41和连通相邻直流管41的若干弧形管42,所述直流管41与所述弧形管42依次首末相接,其中,所述热水箱3设于壳体1侧部上方,冷水箱2设于壳体1侧部下方,换热管4的进水端穿出壳体1外与冷水箱2连通,换热管4的出水端穿出壳体1外与热水箱3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水箱2通过水泵与换热管4的进水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烟热回收装置,其利用隔板5将同一换热管4蜿蜒后的相邻部分之间连接起来并形成换热组件401,同时相邻的两个换热组件401之间形成油烟通道6,将换热腔101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油烟通道6,使得油烟从油烟进口11进入换热腔101后均匀地从各个油烟通道6流过,隔板5的设置起到了扩展受热面的作用,增加了换热面积,且隔板5上凸起的换热管道4提升了油烟流经的湍流强度,避免油烟在受热面上沉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参见图3和图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管42的弯曲位置半径为r,所述热水管的管径r,其中r的取值范围为3r≤r≤4r,其在确保换热管4流通面积足够大以保证水湍流速度的同时,使得弧形管42弯管位置半径尽量小,使得换热管4的结构更加紧凑。

参见图1、图3和图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换热管4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安装空间,同一根弧形管42上的两段直流管41之间的距离由靠近该弧形管42一端沿远离该弧形管42一端逐渐减小,这样会使得直流管段呈倾斜的状态,可以使得整条换热管道位于换热腔内的行程更加的长,提高换热效果,其中,同一根弧形管42上的两段直流管41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d≥r,以防止相邻的两条弧形管42触碰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板5为梯形的金属薄板,两两相邻的直流管41之间通过所述隔板5密封连接,形成所述换热组件401;具体的,所述隔板5竖直焊接于位于下方直流管41的最顶端与位于上方直流管41的最底端之间并保证焊缝平滑,确保了换热组件401的密封性,利用金属薄板可提高油烟的湍流速度,所述直流管41和弧形管42为一体结构,确保换热管4结构强度;在实际生产中,要控制弧形管42的弯曲位置半径,则需要保证换热管4的弯制过程中不变形,因此弯制时一般在管道内填充沙子,以保证管道在形变时不会扁。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内还设有进气腔102和出气腔103,所述进气腔102设于油烟进口11与换热腔101之间,所述出气腔103设于油烟出口12与换热腔101之间,以方便油烟的汇集进入、以及冷凝后的油烟的汇集排出,所述进气腔102内设有若干清洗喷头7,所述清洗喷头7外接热水源或者蒸汽装置以实现对侧换热面的清洗,保持侧换热面的洁净,从而保证侧换热面的传热效果。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进气腔102呈锥台状,其截面宽度从油烟进口11处至换热腔101的进气端逐渐增大,以提高油烟进入换热腔101时的流速;出气腔103呈锥台状,其截面宽度从换热腔101的出气端至油烟出口12逐渐减小,以提高冷凝后的油烟的排出速率。

参见图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换热管4的出水端位于换热腔101的上侧,换热管4的进水端位于换热腔101的下侧,水沿换热管由下往上流动,油烟沿油烟通道由上往下流动,油烟沿油烟通道6由上往下流动,油烟与水的流向为相对逆流方向,使得传热过程中的平均传热温差较大,可提高传热效率。

参见图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侧部对应换热管4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位置有若干通孔104,换热管4的进水端穿过对应的通孔104与冷水箱2连通,且换热管4进水端侧部与其对应的通孔104焊接密封,换热管4的出水端穿过对应的通孔104与热水箱3连通,且换热管4出水端的侧部与其对应的通孔104焊接密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对应换热管4穿出的一侧包括有相互焊接的上管板105、连接板106和下管板107,与换热管4的出水端对应的通孔104设于上管板105上,与换热管4的进水端对应的通孔104设于下管板107上。

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启动水泵从冷水箱2中抽水,油烟从油烟进口11进入到壳体1内,然后经过进气腔102的快速收集推送并均匀地流入各个油烟通道6内,同时,水从冷水箱2中流经各个换热管4并流向热水箱3,油烟流经油烟通道6时,利用油烟的余热对换热管4内的水进行加热,油烟流经油烟通道6后汇集在出气腔103中,最后从油烟出口12排出,而经过换热管4加热的水最后流至热水箱3内。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