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式轴流雾化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2668发布日期:2021-01-30 02:0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推式轴流雾化风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推式轴流雾化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轴流雾化风机是由雾化系统、风机和供水系统三部分组成,雾化系统将供水系统供给的水转化成水雾,风机把水雾吹散在空气中,水雾在空气中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达到湿润、清凉的效果。
[0003]
目前市场上较多的轴流雾化风机基本上是将供水系统、雾化系统与轴流风机简单地结合,雾化效果欠佳,整体性能不高。而且不具备仰俯调节和左右摇头功能,雾化操作不方便且效果不好,严重影响了轴流雾化风机的销售和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推式轴流雾化风机,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实现俯仰调节和左右摇头功能,雾化覆盖范围广,达到较好的雾化效果。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推式轴流雾化风机,包括车架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底座上的供水机构、风机组件以及雾化装置;所述车架底座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雾化装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有摇头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所述摇头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供水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供水机构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雾化装置。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圆筒壳、电机和风叶,所述圆筒壳的外侧壁与所述摇头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导风支撑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筒壳内,所述风叶传动连接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风网和后风网,所述前风网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一端,所述后风网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的一端,所述圆筒壳设置有所述后风网的一端开口呈内窄外宽的喇叭状。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聚水盘,所述聚水盘呈内凹的圆盘状,内凹的一面朝向背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一端,所述聚水盘的中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内安装设置有雾化电机;
[0010]
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雾化盘,所述雾化盘呈内凹的圆盘状,所述雾化盘内凹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雾化齿,所述雾化盘设置在聚水盘内且所述雾化盘内凹的一面朝向所述聚水盘内凹的一面设置,所述雾化盘连接设置在所述雾化电机的转子轴上;
[0011]
所述聚水盘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嘴,所述出水嘴与所述供水机构连通,且所述出水嘴开口朝向所述雾化盘,所述聚水盘的下端设置有收水盘。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安全网,所述安全网的边缘与所述聚水盘的边缘
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箱、潜水泵、送水管和回水管,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送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潜水泵,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装置,所述送水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送水管送水量的调节开关,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收水盘的底部连通,另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水箱内。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车架底座的一侧上,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为弯曲段,且所述弯曲段沿未设置有所述支架的所述车架底座的一侧弯曲。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横板铰接连接在所述弯曲段,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横板松紧度的手轮,所述手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横板铰接的位置。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推手,所述车座底架上设置有滚轮。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手一侧的第一滚轮以及设置在远离所述推手一侧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滚轮的直径。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推式轴流雾化风机,通过将风机组件与雾化机构固定连接,保证雾化水汽输送的稳定性,而且将风机组件和雾化机构组合成一个整体安装设置在摇头机构上,再配合横板的上下摆动,能够实现雾化装置上下摇摆调节以及左右摇头调节的功能。这样的结构操作简单,而且能够雾化的覆盖范围广,雾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手推式轴流雾化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0025]
1-车架底座;11-支撑底板;12-第一滚轮;13-第二滚轮;2-支架;21-第一竖架;22-第二竖架;23-推手;24-手轮;25-横板;3-摇头装置;31-摇头开关;4-风机组件;41-圆筒壳;42-风叶;43-导风支撑;44-电机;45-雾化固定支撑;46-前风网;47-后风网;5-雾化装置;51-雾化电机;52-聚水盘;53-出水嘴;54-雾化盘;55-安全网;56-收水盘;57-快速接头;6-供水机构;61-水箱;62-潜水泵;63-送水管;64-调节开关;65-回水管;66-水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8]
如图1-3所示,一种手推式轴流雾化风机,包括车架底座1,以及设置在车架底座1上的供水机构6、风机组件4以及雾化装置5。车架底座1包括支撑底板11,支撑底板1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风机组件4和雾化装置5的支架2,支架2上转动设置有横板25,横板25上设置有摇头装置3,雾化装置5和风机组件4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摇头装置3传动连接,供水机构6设置在支撑底板11上,供水机构6通过管道连接雾化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风机正常工作时,供水机构6通过管道将水供给到雾化装置5中,通过雾化装置5将水雾化处理,再通过风机组件4将雾化的水汽吹出装置,从而使得外界环境或物体达到湿润的效果。通过横板25的上下转动,再配合摇头装置3,实现俯仰调节和左右摇头功能的结合,使得风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装置的雾化方向和位置,特别是在一些狭小,不利于整个风机整体转动的空间内,仅通过调节上方的风机组件4和雾化装置5更便利,本实施例中的风机雾化的覆盖区域广,适用性强。
[0029]
如图2所示,支架2设置在车架底座1的一侧上,支架2的上端设置为弯曲段,且弯曲段沿未设置有支架2的车架底座1的一侧弯曲,横板25可上下转动地铰接在弯曲段上。在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横板25松紧度的手轮24,手轮24设置在直接和横板25的铰接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逆时针旋松手轮24后可扳动横板25至合适仰俯角度,然后再顺时针锁紧手轮24,使得横板25再次固定,从而实现仰俯功能调节。支架2包括第一竖架21和第二竖架22,第一竖架21和第二竖架22分别设置在车架底座1同一侧的两端,横板25连接设置在第一竖架21和第二竖架22之间,同时在第一竖架21和第二竖架22上对称位置上各设置有一个手轮24。
[0030]
车座底架上设置有滚轮,且支架2上设置有推手23,便于推动风机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推手23为管状结构,包括横管和分别位于横管两端的连接管,连接管与横管连接的部位弯曲设置,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推手23的横杆高度设置符合人体力学工程原理,便于使用者手持,使风机的移动变得便捷轻巧。滚轮包括设置在推手23一侧的第一滚轮12以及设置在远离推手23一侧的第二滚轮13,第二滚轮13的直径大于第一滚轮12的直径。即在推动风机移动的时候,直径较大的第二滚轮13在前,便于风机逾越障碍物而实现自由移动。更进一步地,第一滚轮12设置为万向轮,更方便地实现风机的转向,保障风机移动过程的顺畅。
[0031]
如图1所示,风机组件4包括圆筒壳41、电机44和风叶42,电机44通过导风支撑43固定设置在圆筒壳41内,导风支撑43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圆筒壳41的内壁上,这样结构方式既能简化生产制作又能提高风机性能。风叶42传动连接设置在电机44前端的输出端上,通过电机44带动风叶42转动,达到送风的效果。雾化装置5也设置在圆筒壳41内,雾化装置5通过雾化固定支撑45安装连接在电机44的后端上。圆筒壳41下端的外侧壁与摇头装置3上部的输出端连接,从而调节横板25和摇头装置3即可带动圆筒壳41进行俯仰调节和左右摇头调节,实现风机组件4和雾化装置5的俯仰调节和左右摇头功能。
[0032]
圆筒壳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风网46和后风网47,前风网46设置在雾化装置5的一端,后风网47设置在风机组件4的一端,圆筒壳41设置有后风网47的一端开口呈内窄外宽的喇叭状,后风网47设置为密网型,能够有效防止手指或者其他异物触碰到内部的旋转部件风叶42,在正常操作下,避免发生意外及安全问题,能够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满足安全要
求。
[0033]
如图1、3所示,雾化装置5包括聚水盘52,聚水盘52呈内凹的圆盘状,其中,以内凹的一面面为正面,正面朝向背离风机组件4的一端,聚水盘52正面的中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内安装设置有雾化电机51。聚水盘52的背面与雾化固定支撑45固定连接,从而整个雾化装置5与风机组件4固定连接,保证风机组件4吹出的风能够固定吹在雾化装置5的相应位置,保证雾化的水汽能够稳定地从雾化装置5中均匀送出,保证整体装置工作时雾化性能的稳定。
[0034]
雾化装置5还包括雾化盘54,雾化盘54呈内凹的圆盘状,雾化盘54内凹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雾化齿。雾化盘54设置在聚水盘52内且雾化盘54内凹的一面朝向聚水盘52内凹的一面设置,雾化盘54连接设置在雾化电机51的转子轴上。聚水盘52的上方设置有与供水机构6连通的出水嘴53,出水嘴53的开口朝向雾化盘54,使得供水机构6提供的水从出水嘴53射出的水可以正好落在雾化盘54上,雾化盘54在雾化电机51的驱动下转动,雾化盘54上的雾化齿将落在雾化盘54上的水打碎成雾状,并在风机组件4的作用下从雾化装置5中吹出,输送到需要雾化的区域内。
[0035]
进一步地,聚水盘52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齿部,当雾状水汽从雾化盘54中甩出,从聚水盘52边缘经过时,聚水盘52边缘的齿部能够对雾状水汽进行进一步打碎割裂,达到更优的雾化效果。在聚水盘52的下端还设置有收水盘56,未被打碎成雾状水汽的水从雾化盘54流下,沿聚水盘52下端滴落到收水盘56中,收水盘56的底部设置有一快速接头57,快速接头57与供水机构6通过管道连通,通过管道将多余的水回收到供水机构6内,进行再次利用,避免水的浪费,也避免多余的水溅湿地面。同时,雾化装置5还包括有安全网55,安全网55的边缘与聚水盘52的边缘连接固定,从而既能避免聚水盘52内壁水滴飞溅又能减少遮挡雾粒,使雾化效果更好。
[0036]
如图1所示,供水机构6包括水箱61、潜水泵62、送水管63,水箱61安装设置在支撑底板11上,用于储存水或其他加湿喷雾溶剂。潜水泵62设置在水箱61内,送水管63的一端连接潜水泵62,另一端连接雾化装置5,通过潜水泵62提供驱动力,将水箱61内的水通过送水管63抽送到雾化装置5中,供雾化装置5进行雾化处理。送水管63从水箱61中伸出,向上穿过横板25,最终穿过圆筒壳41外壁连接到雾化装置5上。送水管6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送水管63送水量的调节开关64,其中调节开关64设置在送水管63位于横板25的一段,且调节开关64设置在横板25上设置有摇头开关31的一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开关64、摇头开关31,以及控制横板25松紧度的手轮24均设置在与横板25基本平齐的高度上,且相互之间间隔也比较近,而这个位置距离推手23也比较近,从而能够极大地方便使用者对风机进行全方位的调节和操控。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调节开关64为球阀调节开关64,采用球阀调节开关64具有耐磨、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0037]
供水机构6还包括回水管65,回水管65的一端与收水盘56的底部的快速接头57连通,另一端插入设置在水箱61内,使得收水盘56上的水能够通过回水管65回流到水箱61内,进行再次利用,避免水源的浪费。在本实施例中,水箱6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水箱盖66,水箱盖66内侧壁设置有卡槽或螺纹槽,对应的,水箱61体的开口处对应设置有卡凸或外螺纹,从而水箱盖66与开口配合,使得水箱盖66能够紧固连接在水箱61上,实现水箱61的密封。
[0038]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构思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根据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由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