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水回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化学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冷凝水,多数企业的蒸汽冷凝水都随着生产污水直接排放进了污水处理系统,此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大大的增加了污水量,造成了污水处理成本的居高不下,同时生产用水量大,也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更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目前也有一些企业设置了用于收集蒸汽冷凝水的冷凝水罐和用于将冷凝水罐内的冷凝水打入循环水池中的冷凝水泵,但目前的这种冷凝水罐和冷凝水泵多是手动运行,即当冷凝水罐内冷凝水装满时,由人工手动开启冷凝水泵将冷凝水打入循环水池中,此种人工手动操作的设备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经常出现排水不及时的情况,造成冷凝水溢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需要人工的频繁操作,平均每天需要开启10~15次,操作非常不方便,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值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此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能够自动回收及排放冷凝水,不需要人工操作,不会出现溢流的情况,同时能够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包括冷凝水罐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冷凝水罐内设有冷凝水罐液位计,所述冷凝水罐的冷凝水罐排液管道上设有自动调节泵和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冷凝水罐液位计、所述自动调节泵和所述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
其中,所述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的循环水池进液管道连通所述冷凝水罐排液管道,所述循环水池进液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所述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循环水池内设有循环水池液位计,所述循环水池液位计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还包括工艺水暂存池,所述工艺水暂存池的暂存池进液管道连通所述冷凝水罐排液管道,所述暂存池进液管道上设有暂存池自动调节阀,所述暂存池自动调节阀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工艺水暂存池内设有暂存池液位计,所述暂存池液位计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冷凝水罐上设有排空阀。
其中,所述冷凝水罐的冷凝水罐进液管道连通生产车间所有的冷凝水管道。
其中,所述冷凝水罐进液管道上设有进液阀。
其中,所述冷凝水罐排液管道上设有排液阀,所述排液阀靠近所述冷凝水罐设置。
其中,所述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设备,所述声光报警设备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包括冷凝水罐和自动控制系统,冷凝水罐内设有冷凝水罐液位计,冷凝水罐的冷凝水罐排液管道上设有自动调节泵和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冷凝水罐液位计、自动调节泵和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由冷凝水罐液位计采集冷凝水罐内的液位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液位信息传输给自动控制系统,当冷凝水罐内液位达到一定值(中液位或高液位)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自动调节泵起动,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开启,将冷凝水罐内的冷凝水排入到循环水池等产生用水存水池中,用于生产用水的补充,可有效的减少生产中新水的用量,节约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由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不需要人工操作,可实现无人值守,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设备运行的影响,不会出现溢流现象,运行安全性高,并且节省了人工,能够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水回收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能够自动回收及排放冷凝水,不需要人工操作,不会出现溢流的情况,同时能够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蒸汽冷凝水罐,11、冷凝水罐进液管道,12、自动调节泵,13、冷凝水罐排液管道,14、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5、排液阀,16、冷凝水罐液位计,17、进液阀,18、排空阀,20、循环水池,22、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4、循环水池液位计,26、循环水池进液管道,30、工艺水暂存池,32、暂存池自动调节阀,34、暂存池液位计,36、暂存池进液管道,40、自动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包括冷凝水罐10、循环水池20、工艺水暂存池30、自动控制系统40和声光报警器(图中未示出)。冷凝水罐10用于回收蒸汽冷凝水,循环水池20和工艺水暂存池30用于存储冷凝水罐收集的蒸汽冷凝水。
如图1所示,冷凝水罐10的上端设有冷凝水罐进液口,冷凝水罐进液口处连接有冷凝水罐进液管道11,冷凝水罐进液管道11上设有进液阀17,冷凝水罐进液管道11连通生产车间内所有的冷凝水管道,用于将车间生产中产生的冷凝水输送到冷凝水罐10内。冷凝水罐10的底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连接有冷凝水罐排液管道13,冷凝水罐排液管道13上设有排液阀15、自动调节泵12和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4,排液阀15靠近冷凝水缸10设置,冷凝水罐排液管道11用于将冷凝水罐10内的冷凝水排放到循环水池20或者工艺水暂存池30内。
如图1所示,冷凝水罐10上端还设有排空口,排空口处连接有排空管道,排空管道上设有排空阀18,排空阀18为长开阀,用于排放冷凝水罐10内的空气。冷凝水罐10内设有冷凝水罐液位计16,用于检测冷凝水罐10内的液位情况,以便根据冷凝水罐10内的液位情况来控制自动调节泵12和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4的开启和关闭。即当冷凝水罐液位计16检测到冷凝水罐10内的液位达到一定值(中液位或高液位)时,则开启自动调节泵12和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4,将冷凝水罐10内的冷凝水排放出去;当冷凝水液位计16检测到冷凝水罐10内的液位到达低液位时,则关闭自动调节泵12和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4,以防止自动调节泵空转。
如图1所示,循环水池20上设有循环水池进液口,循环水池进液口处连接有循环水池进液管道26,循环水池进液管道26连通冷凝水罐排液管道13,循环水池进液管道26上设有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2。循环水池20内设有循环水池液位计24,循环水池液位计24用于检测循环水池20的液位情况。当循环水池20内达到高液位时,则关闭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2。循环水池20的下部设有循环水池排液口(图中未示出),循环水池排液口连通生产用水管道。
如图1所示,工艺水暂存池30上设有工艺水暂存池进液口,工艺水暂存池进液口处连接有暂存池进液管道36,暂存池进液管道36连通冷凝水罐排液管道13,暂存池进液管道36上设有暂存池自动调节阀32。工艺水暂存池30内设有暂存池液位计34,暂存池液位计用于检测工艺水暂存池30内的液位情况。当工艺水暂存池30内达到高液位时,则关闭暂存池自动调节阀32。工艺水暂存池30的下部设有暂存池排液口(图中未示出),暂存池排液口连通生产用水管道。
如图1所示,自动控制系统40用于控制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的自动运行,是整个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的大脑,包括控制器及一些常规外围电路。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控制器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mcu(微控制芯片)。自动控制系统40电连接自动调节泵12、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4、冷凝水罐液位计16、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2、循环水池液位计24、暂存池自动调节阀32和暂存池液位计43,根据冷凝水罐液位计16、循环水池液位计24和暂存池液位计34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来控制自动调节泵12、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4、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2和暂存池自动调节阀32的开和关。
如图1所示,声光报警设备电连接自动控制系统40,当冷凝水罐10、循环水池20和工艺水暂存池30内均达到高液位时,自动控制系统40控制声光报警设备动作,发出声音和灯光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来处理,防止产生溢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假设初始状态进液阀17、自动调节泵12、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4、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2和暂存池自动调节阀32均为关闭状态,其它阀门均为打开状态。
首先打开进液阀17,冷凝水由冷凝水罐进液管道11流入到冷凝水罐10内,冷凝水罐液位计16检测冷凝水罐10内的液位情况,当冷凝水罐10内液位达到一定值(如中液位或高液位)时,自动控制系统40控制自动调节泵12、冷凝水罐自动调节阀14和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2开启,将冷凝水罐10收集的冷凝水排放到循环水池20内,循环水池液位计24检测循环水池20内的液位情况,当循环水池20内液位达到高液位时,自动控制系统40控制打开暂存池自动调节阀32,关闭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2,冷凝水继续排放到工艺水暂存池30内。反之,当工艺水暂存池30内的液位达到高液位时,自动控制系统40控制打开循环水池自动调节阀22,关闭暂存池自动调节阀32,冷凝水再排放到循环水池20内。当冷凝水罐10、循环水池20和工艺水暂存池30内都达到高液位时,自动控制系统40控制声光报警设备发出声光报警。
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回用装置能够对生产中产生的蒸汽冷凝水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蒸汽冷凝水直接作为污水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大大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水自动调节装置为全自动运行,不需要人工操作,能够有效的避免溢流现象的发生,并能够有效的减少企业的人工成本;并且回收再利用冷凝水可以减少对新鲜水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