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水冷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4986发布日期:2021-01-15 11:3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中央水冷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中央水冷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大多为风冷式,即主机挂在室外,空调的热交换是通过空气进行的,换热效率低,而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现有的水冷水环家用中央空调,热交换是通过水循环进行的,换热效率高,而且不受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只是与循环水的温度有关。

对于全年需要制冷的空调系统来说,空调系统的冷源设计是其中的关键,现有的空调系统全部倚靠主机制冷,能耗较大,尤其是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仍然采用主机制冷,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央水冷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自然风和冷水机相结合的冷却方式,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自动关闭冷水机组,采用自然风冷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央水冷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冰水桶以及空调机组,所述冷水机组由若干冷水机组成,每个冷水机配备一冷却塔,所述冷水机与冷却塔之间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冷水机与冰水桶之间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接,所述冰水桶与空调机组之间通过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连接,所述冷却塔与冰水桶之间通过第四进水管和第四出水管连接,所述第四进水管和第四出水管上皆设有转换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冷水机组包括三个冷水机,所述冷却塔通过补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第四进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二出水管,另一端连接第一进水管,所述第四出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水管,另一端连接第一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冷水机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路与膨胀阀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却塔为开放型冷却塔或湿式封闭型冷却塔或干式封闭型冷却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进水管、第三出水管和补水管上皆设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环境温度检测器、冰水温度检测器、回水温度检测器、电磁阀控制器和冷水机组控制器,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环境温度检测器、冰水温度检测器、回水温度检测器、电磁阀控制器和冷水机组控制器,所述环境温度检测器用于监控环境温度,所述冰水温度检测器用于监控冰水桶中冰水的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空调机组回水的温度,所述电磁阀控制器电性连接转换电磁阀用于控制转换电磁阀的开关,所述冷水机组控制器电性连接冷水机组用于控制冷水机组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冰水桶以及空调机组,在冷却塔与冰水桶之间增设第四进水管和第四出水管,第四进水管和第四出水管上皆设有转换电磁阀,当冷水机组正常运行时冷却塔用于冷却冷水机组,冷水机组用于形成冰水供空调机组使用,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冷水机组停止运行,冷却塔正常运行,且冷却塔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自然冷风形成冰水供空调机组使用,因此当冬天或者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如16℃)时,本系统使用原有的冷却塔并在自然冷风的辅助下供应冰水,从而降低了电能消耗,节约了成本,本系统在不增加任何前期投入的条件下,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水机的简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系统的简示图;

图中:10-冷水机,11-蒸发器,12-压缩机,13-冷凝器,14-膨胀阀,20-冷却塔,21-第一进水管,22-第一出水管,23-补水管,30-冰水桶,31-第二进水管,32-第二出水管,33-第四进水管,34-第四出水管,35-转换电磁阀,40-空调机组,41-第三进水管,42-第三出水管,50-控制系统,51-环境温度检测器,52-冰水温度检测器,53-回水温度检查器,54-电磁阀控制器,55-冷水机组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中央水冷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20、冰水桶30以及空调机组40,所述冷水机组由若干冷水机10组成,每个冷水机10配备一冷却塔20,所述冷水机10与冷却塔20之间通过第一进水管21和第一出水管22连接,所述冷水机10与冰水桶30之间通过第二进水管31和第二出水管32连接,所述冰水桶30与空调机组40之间通过第三进水管41和第三出水管42连接,所述冷却塔20与冰水桶30之间通过第四进水管33和第四出水管34连接,所述第四进水管33和第四出水管34上皆设有转换电磁阀35。当冷水机10运行时,冷却塔20用于对冷水机进行冷却,即冷却塔20中的冷水通过第一出水管22对冷水机进行冷却,换热后的水再通过第一进水管21进入冷却塔20内进行冷却降温,冷水机10中产生的冰水通过第二进水管31进入冰水桶30内储存,冰水桶内的冰水通过第三出水管42供空调机组40或其他需冷却设备使用,通过空调机组等升温后的水由第三进水管41回到冰水桶30,冷水机组能够保证冰水桶30内的冰水温度维持在恒定的范围(如10-13℃)内,当环境温度检测器51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如16℃)时,控制系统50控制冷水机组停止运行,并打开转换电磁阀35,由冷却塔20保证冰水桶内的冰水温度维持在恒定的范围内,具体为:冰水桶30内较高温度的水依次通过第二出水管32、第四进水管33和第一进水管21进入冷却塔20在自然风辅助下冷却为冰水后,再依次通过第一出水管22、第四出水管34和第二进水管31回到冰水桶内,此种模式下,利用自然风辅助冷却形成冰水供空调机组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进水管、第四出水管和转换电磁阀,即可实现在环境温度低于一定的温度后,充分利用自然风对循环水进行辅助冷却以满足空调机组或其他需要冷却的设备的需求,节能环保,且不用增加前期资金投入。

所述冷水机组包括三个冷水机10,所述冷却塔20通过补水管23连接外部水源,所述第四进水管33的一端连接第二出水管32,另一端连接第一进水管21,所述第四出水管34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水管31,另一端连接第一出水管22,当系统内的水量被损耗后,外部水源通过补水管23对系统内进行补水,以满足系统的正常运行需求。所述冷却塔20为开放型冷却塔或湿式封闭型冷却塔或干式封闭型冷却塔;所述第一进水管21、第一出水管22、第二进水管31、第二出水管32、第三进水管41、第三出水管42和补水管23上皆设有控制阀门。

如图2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所述冷水机10包括蒸发器11、压缩机12、冷凝器13和膨胀阀14,所述压缩机12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凝器13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13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路与膨胀阀14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14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1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11的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12的制冷剂入口连接。制冷剂通过蒸发器11、压缩机12、冷凝器13和膨胀阀14形成循环,低温制冷剂对来自冰水桶较高温度的水进行冷却,水降温为冰水重新回到冰水桶30。

如图3所示,本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50、环境温度检测器51、冰水温度检测器52、回水温度检测器53、电磁阀控制器54和冷水机组控制器55,所述控制系统50电性连接环境温度检测器51、冰水温度检测器52、回水温度检测器53、电磁阀控制器54和冷水机组控制器55,所述环境温度检测器51用于监控环境温度,所述冰水温度检测器52用于监控冰水桶30中冰水的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检测器53用于检测空调机组回水的温度,所述电磁阀控制器54电性连接转换电磁阀用于控制转换电磁阀35的开关,所述冷水机组控制器55电性连接冷水机组用于控制冷水机组的启停。通过环境温度检测器51实时监控环境温度,以便于控制系统50控制冷水机组的启停;通过冰水温度检测器52和回水温度检测器53分别实时监控冰水桶30以及空调机组的回水温度,以保证冰水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而维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当环境温度高于预设值时,电磁阀控制器54控制转换电磁阀关闭,冷水机组控制器55控制冷水机组运行;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值时,电磁阀控制器54控制转换电磁阀打开,冷水机组控制器55控制冷水机组停止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步骤如下:

步骤一:当环境温度检测器51检测到环境温度高于16℃时,控制系统50控制冷水机组运行,冷水机组产生的冰水进入冰水桶30内,冰水桶30内较高温度的水进入冷水机组冷却,即冷水机组、第二进水管31、第二出水管32和冰水桶30形成冷水回路以保证冰水桶内的温度维持在10-13℃;

步骤二:冷水机组通过冷却塔20进行冷却,即冷水机10、第一进水管21、第一出水管22和冷却塔20形成冷却水回路,持续对冷水机组进行冷却;

步骤三:冰水桶30中的冰水供空调机组40使用,即冰水桶30、第三进水管41、第三出水管42和空调机组40形成冰水回路,持续供空调机组使用;

步骤四:当环境温度检测器51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16℃时,控制系统50控制冷水机组停止运行,并控制转换电磁阀35开启,由冷却塔20提供冰水,即冷却塔20、第四进水管33、第四出水管34和冰水桶30形成冷水回路以保证冰水桶内冰水的温度维持在10-13℃

本实施例中,设有三台冷水机10,三台冷水机的功率为290kw,正常运行,80%的设备出力,每天运行时间24h,每月30天用电量为167040度;改进后当冷水机不运行时,只要35kw水泵和风扇正常运行,每天运行时间24h,每月30天用电量为25200度,全年里环境温度低于16℃的天数大约120天,节约的电量非常可观,所以本改进是可行的。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