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4213发布日期:2020-12-15 08:2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采暖炉也称燃气供暖锅炉、燃气取暖锅炉,燃气供暖锅炉是指利用燃气燃烧把炉水加热从而满足人们采暖的锅炉,燃气包括天然气、城市煤气、液化气和沼气等。

现有的燃气采暖炉供水装置在供应热水过程中,特别是在别墅住宅、小型旅馆等环境下工作时,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燃气采暖炉供水装置不能在使用热水前快速启动供水装置,以便于打开热水水龙头或洗浴喷头时及时供应热水,使用便捷性较差;

2、现有的燃气采暖炉供水装置由于送水距离往往较远,热水输送管道较长,当间隔一段时间不用热水时,管道内的热水便会逐渐冷却,当再次需要使用生活热水时,往往需要放掉大量的冷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燃气采暖炉供水装置不能在使用热水前快速启动供水装置,以便于打开热水水龙头或洗浴喷头时及时供应热水,使用便捷性较差,以及于送水距离往往较远,热水输送管道较长,当间隔一段时间不用热水时,管道内的热水便会逐渐冷却,当再次需要使用生活热水时,往往需要放掉大量的冷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包括热气采暖炉、供热循环管道、热水水龙头、洗浴喷头、按键触摸开关、红外感应探头、红外遥控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热气采暖炉的底部设有与锅炉连通设置的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所述供热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连接,所述供热循环管道靠近冷水进口的一端设有循环泵,所述供热循环管道上依次连接有第一热水支管和第二热水支管,所述热水水龙头和洗浴喷头分别连接于第一热水支管远离供热循环管道的一端以及第二热水支管远离供热循环管道的一端,所述供热循环管道上靠近第一热水支管和第二热水支管进水端上设有温度检测探头,所述按键触摸开关、红外感应探头、循环泵、温度检测探头以及热气采暖炉内燃气燃烧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感应探头用于接收红外遥控器的红外遥控编码信号并将该编码信号解码后传输至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热循环管道包括内管和套接于内管外围的保护层,所述内管与保护层之间设有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层为镀锌铝皮层,所述保温层是由玻璃棉保温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键触摸开关采用sd8223lc单键触摸感应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感应探头采用eg4002c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采用80c51单片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可选择触摸感应和遥控控制的两种不同用水指令方式,能够在使用热水前快速启动供水装置,以便于打开热水水龙头或洗浴喷头时及时供应热水,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更为便捷。

2、该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采用供热循环管道供应热水,并对管道内水温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在水温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将管道内冷水回送至锅炉内,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节能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供热循环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1、热气采暖炉;2、供热循环管道;201、内管;202、保护层;203、保温层;3、热水水龙头;4、洗浴喷头;5、按键触摸开关;6、红外感应探头;7、红外遥控器;8、控制器;9、循环泵;10、第一热水支管;11、第二热水支管;12、温度检测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采暖炉节水型供水装置,包括热气采暖炉1、供热循环管道2、热水水龙头3、洗浴喷头4、按键触摸开关5、红外感应探头6、红外遥控器7和控制器8,其中,热气采暖炉1的底部设有与锅炉连通设置的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供热循环管道2的两端分别与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连接,供热循环管道2靠近冷水进口的一端设有循环泵9,供热循环管道2上依次连接有第一热水支管10和第二热水支管11,热水水龙头3和洗浴喷头4分别连接于第一热水支管10远离供热循环管道2的一端以及第二热水支管11远离供热循环管道2的一端,供热循环管道2上靠近第一热水支管10和第二热水支管11进水端上设有温度检测探头12,按键触摸开关5、红外感应探头6、循环泵9、温度检测探头12以及热气采暖炉1内燃气燃烧器分别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红外感应探头6用于接收红外遥控器7的红外遥控编码信号并将该编码信号解码后传输至控制器8。

本实施方案中,温度检测探头1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铠装wrnk1301螺纹式温度变送器,该铠装wrnk1301螺纹式温度变送器具备良好的耐高温以及耐磨损性能,采用螺纹安装或法兰盘安装方式,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具体的,供热循环管道2包括内管201和套接于内管201外围的保护层202,内管201与保护层202之间设有保温层203。

本实施例中,保温层203的设置能够为内管201内热水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保护层202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护保温层203的作用。

具体的,保护层202为镀锌铝皮层,保温层203是由玻璃棉保温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采用镀锌铝皮层作为保护层202,能够起到管道防腐的作用,延长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由玻璃棉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203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的效果,有效避免热量快速流失。

具体的,按键触摸开关5采用sd8223lc单键触摸感应芯片。

本实施例中,sd8223lc是一款单按键触摸及接近感应开关,其用途是替代传统的机械型开关,该ic采用cmos工艺制造,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具体应用时,可将按键触摸开关5装设于大厅或房间或浴室的墙壁上,通过触摸按键触摸开关5,sd8223lc快速感应并向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器8接收控制信号后控制热气采暖炉1内燃气燃烧器工作,同时控制循环泵9工作,将供热循环管道2内的冷水回送至热气采暖炉1内,至温度检测探头12监测到供热循环管道2内热水的水温达到生活用热水需求水温阈值为止。

具体的,红外感应探头6采用eg4002c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芯片。

本实施例中,eg4002c热释电红外感应控制芯片是一款专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及处理输出的数模混合专用芯片,内部集成了运算放大器、双门限电压比较器、参考电压源、延时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及状态控制器等,专用于防盗报警系统、人体门控制装置、照明控制开关等场合;eg4002c的电源工作电压为+3v~+6v,采用coms工艺数模混合相结合的集成电路,8个引脚数封装设计,降低了外围电路元件数和整体成本,节省了pcb板空间;具体应用时,红外感应探头6接收红外遥控器7的红外遥控编码信号并将该编码信号解码后传输至控制器8,控制器8根据解码后的控制指令控制热气采暖炉1内燃气燃烧器工作,同时控制循环泵9工作,将供热循环管道2内的冷水回送至热气采暖炉1内,至温度检测探头12监测到供热循环管道2内热水的水温达到生活用热水需求水温阈值为止。

具体的,控制器8采用80c51单片机。

本实施例中,80c51单片机属于mcs-51系列单片机,由intel公司开发,其结构是8048的延伸,改进了8048的缺点,增加了如乘(mul)、除(div)、减(subb)、比较(cmp)、16位数据指针、布尔代数运算等指令,以及串行通信能力和5个中断源。采用40引脚双列直插式dip,内有128byte的ram单元及4k的rom,通过80c51来满足系统数据采集及时间精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用户需要使用热水时,用户可根据身处环境(房间或大厅或浴室)以及按键触摸开关5和红外感应探头6的具体安装位置,选择触摸感应或遥控控制的两种不同用水(这里指热水)指令下达方式,采用触摸按键触摸开关5的方式下达用水指令时,sd8223lc快速感应并向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器8接收控制信号后控制热气采暖炉1内燃气燃烧器工作,同时采集供热循环管道2内水的温度,当水温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控制循环泵9工作,将供热循环管道2内的冷水回送至热气采暖炉1内,至温度检测探头12监测到供热循环管道2内热水的水温达到生活用热水需求水温阈值为止;采用红外遥控的指令下达方式时,通过红外遥控器7上的相应按键发送红外遥控编码信号,红外感应探头6接收红外遥控器7的红外遥控编码信号并将该编码信号解码后传输至控制器8,控制器8根据解码后的控制指令控制热气采暖炉1内燃气燃烧器工作,同时采集供热循环管道2内水的温度,当水温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控制循环泵9工作,将供热循环管道2内的冷水回送至热气采暖炉1内,至温度检测探头12监测到供热循环管道2内热水的水温达到生活用热水需求水温阈值为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